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种新疆地产芳香植物精油抗氧化作用比较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甘露 刘婷 +3 位作者 厍文波 张红翠 郑秋生 王振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36-39,共4页
采用体外研究方法比较新疆地产玫瑰、迷迭香、椒样薄荷和罗马甘菊4种芳香植物精油的抗氧化活性。测定4种精油对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同时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4种挥发油对脂质... 采用体外研究方法比较新疆地产玫瑰、迷迭香、椒样薄荷和罗马甘菊4种芳香植物精油的抗氧化活性。测定4种精油对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同时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4种挥发油对脂质过氧化反应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4种精油均可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并可抑制卵黄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且清除各类自由基及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与样品挥发油质量浓度正向相关。4种精油抗氧化活性顺序为玫瑰>迷迭香>椒样薄荷>罗马甘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玫瑰 迷迭香 椒样薄荷 罗马甘菊 精油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新疆赤芍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媛媛 马晓康 +2 位作者 顾政一 周钢 王宇卿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7期763-764,共2页
目的测定10个不同产地新疆赤芍药材中芍药苷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TC-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5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34.8:65.2);检测波长:230nm;流速1mL·min-1;进样量10μL。结果芍药苷线性范... 目的测定10个不同产地新疆赤芍药材中芍药苷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TC-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5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34.8:65.2);检测波长:230nm;流速1mL·min-1;进样量10μL。结果芍药苷线性范围为0.1002~1.0020mg,r=0.9999(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101.5%,RSD为0.355%~1.770%(n=9)。结论该实验准确测定10个不同产地新疆赤芍中芍药苷的含量,10批药材中芍药苷的含量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赤芍 芍药苷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车轴草和白车轴草的生药学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朱芸 李鹏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4期487-491,共5页
通过对红车轴草和白车轴草生药学研究,为车轴草的开发利用、质量标准的制定及生药学方面的研究提供依据。采用原植物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的方法对两种车轴草植物形态,性状特征、根、茎、叶横切面组织构造、粉末、理化特... 通过对红车轴草和白车轴草生药学研究,为车轴草的开发利用、质量标准的制定及生药学方面的研究提供依据。采用原植物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的方法对两种车轴草植物形态,性状特征、根、茎、叶横切面组织构造、粉末、理化特征等进行了鉴定研究。红车轴草和白车轴草在植物形态、性状特征、组织结构和所含化学成分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差异。研究结果可作为车轴草生药质量标准制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轴草 生药学研究 药材性状 显微特征 理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冬在新疆引种栽培实验
4
作者 成玉怀 谭勇 李鹏 《中国林副特产》 2010年第5期35-36,共2页
介绍了麦冬从四川南川温暖湿润环境中引种到新疆干旱寒冷的生态下栽培实验,用分株繁殖获得成功,在新疆能正常生长发育,它即是一种中药,又为北方城市园林花卉提供了一个新的品种。
关键词 麦冬 引种 无性繁殖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诱导分化治疗肿瘤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帆 井明冉 +2 位作者 陈红梅 袁萱 郑秋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67-371,共5页
中药诱导肿瘤细胞分化是治疗肿瘤发展的一个新的领域。本文主要就来自中药的的单一化合物、单味或复方中药对肿瘤细胞诱导分化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并对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讨论。作者查阅了1994—2012年的相关文献,进一步探... 中药诱导肿瘤细胞分化是治疗肿瘤发展的一个新的领域。本文主要就来自中药的的单一化合物、单味或复方中药对肿瘤细胞诱导分化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并对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讨论。作者查阅了1994—2012年的相关文献,进一步探讨中药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的机制。中药从整体出发,以多靶点、多途径、多种方式作用于恶性肿瘤细胞,诱导恶性肿瘤细胞分化,对机体正常细胞的负影响较小。研究中药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可以为发现与研究肿瘤诱导分化剂开辟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能够为中药治疗肿瘤提供了崭新的研究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肿瘤 分化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实验法优选管花肉苁蓉酒浸炮制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刘雯霞 谭勇 +2 位作者 李盈 王恒 王翔飞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6期735-738,共4页
采用正交设计法研究管花肉苁蓉酒浸炮制法的最佳工艺。利用HPLC法测定管花肉苁蓉中松果菊苷的含量,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优化酒浸炮制法的最佳工艺。实验结果表明管花肉苁蓉酒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A1B3C3,即饮片规格厚度为6mm的净药米酒浸... 采用正交设计法研究管花肉苁蓉酒浸炮制法的最佳工艺。利用HPLC法测定管花肉苁蓉中松果菊苷的含量,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优化酒浸炮制法的最佳工艺。实验结果表明管花肉苁蓉酒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A1B3C3,即饮片规格厚度为6mm的净药米酒浸制120min。该法优化的管花肉苁蓉酒浸工艺简便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花肉苁蓉 酒浸工艺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西伯利亚白刺果红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朱芸 刘金荣 +1 位作者 成玉怀 杜华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3-115,共3页
研究了新疆西伯利亚白刺果中红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pH、温度、氧化剂、还原剂、光照、金属离子、添加剂等对白刺果红色素的稳定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氧化剂、还原剂、Fe3+、Al3+、Cu2+对色素的稳定性影响明显。
关键词 白刺果 红色素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苦豆子种子中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高红英 李国玉 +1 位作者 王航宇 王金辉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75-78,共4页
采用硅胶柱层析法、氧化铝柱层析法、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以及重结晶等方法对新疆苦豆子种子中生物碱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新疆苦豆子种子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9α-羟基... 采用硅胶柱层析法、氧化铝柱层析法、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以及重结晶等方法对新疆苦豆子种子中生物碱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新疆苦豆子种子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9α-羟基苦参碱(Ⅰ)、苦参碱(Ⅱ)、槐定碱(Ⅲ)、氧化苦参碱(Ⅳ)。其中化合物Ⅰ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豆子 生物碱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酚及(-)-醋酸棉酚原料药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欢 唐辉 +2 位作者 刘艳芳 吴旭东 陈欢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328-331,共4页
考察(-)-棉酚及(-)-醋酸棉酚原料药的稳定性,为该药原料标准制定及新制剂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建立(-)-棉酚及(-)-醋酸棉酚原料药的理化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并以相关评价指标为依据考察其稳定性。结果显示,本品对高热、高湿、光照均不... 考察(-)-棉酚及(-)-醋酸棉酚原料药的稳定性,为该药原料标准制定及新制剂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建立(-)-棉酚及(-)-醋酸棉酚原料药的理化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并以相关评价指标为依据考察其稳定性。结果显示,本品对高热、高湿、光照均不稳定。由此可知,本品应置于避光、阴凉、干燥处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酚 (-)-醋酸棉酚 理化性质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化学药剂对野生蔷薇红景天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邱远金 谭勇 +2 位作者 王绍明 李鹏 成玉怀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4-37,38,共5页
用野生蔷薇红景天(Rhodiola rosea L.)种子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化学药剂及不同浓度处理对其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梯度设置在50—800mg/L的GA,均能明显打破种子休眠和促进种子萌发,其中50mg/L的GA,预处理种子24h和200、40... 用野生蔷薇红景天(Rhodiola rosea L.)种子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化学药剂及不同浓度处理对其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梯度设置在50—800mg/L的GA,均能明显打破种子休眠和促进种子萌发,其中50mg/L的GA,预处理种子24h和200、400mg/L浸泡种子12h,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较高,发芽率和发芽势达90%以上;而NAA、6-BA和ABT4不同浓度对种子萌发作用力不同,其浓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同程度抑制种子萌发,只有使用适宜浓度处理种子才能打破种子休眠和提高发芽率。研究表明,不红景天种子最大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出现在200mg/L GA,处理12h,发芽率和发芽势均为94%,发芽指数为20.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药剂 蔷薇红景天 种子 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蔷薇红景天对小鼠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珂 李国玉 +4 位作者 王航宇 娄猛猛 冯文文 谢石安 王金辉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6期736-739,共4页
为研究新疆蔷薇红景天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0.2%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按10mL/kg腹腔注射造模,以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肝组织中还原性谷胱甘肽(GSH)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肝组织形... 为研究新疆蔷薇红景天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0.2%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按10mL/kg腹腔注射造模,以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肝组织中还原性谷胱甘肽(GSH)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肝组织形态变化为指标,观察新疆蔷薇红景天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新疆蔷薇红景天正丁醇萃取物高剂量(3.0g生药/kg)组显著降低小鼠血清AST、ALT活力(P<0.05)以及肝组织中MDA含量(P<0.05)、显著升高肝组织中GSH活性(P<0.05);肝组织变性明显减轻,肝组织结构比较完好。结论:蔷薇红景天对小鼠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蔷薇红景天 急性肝损伤 CCL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大果阿魏叶片及其油胶树脂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文彬 谭勇 +1 位作者 朱芸 相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10500-10502,共3页
[目的]对大果阿魏的叶片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寻找新疆阿魏和阜康阿魏的药用替代品。[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挥发油化学成分。[结果]从大果阿魏叶挥发油中分离出84个成分,鉴定出其中的78种化合物;树脂胶挥发油分离出77... [目的]对大果阿魏的叶片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寻找新疆阿魏和阜康阿魏的药用替代品。[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挥发油化学成分。[结果]从大果阿魏叶挥发油中分离出84个成分,鉴定出其中的78种化合物;树脂胶挥发油分离出77个成分,鉴定出63种化合物。[结论]运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阿魏挥发油,方法简便、准确,该研究结果对寻找新疆阿魏和阜康阿魏的代用品及为扩大阿魏药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果阿魏 叶片 油胶树脂 气相色谱-质谱法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感赛比斯坦颗粒毒理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慧芳 庞克坚 +2 位作者 唐辉 张博 刘新豫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971-1977,共7页
观察热感赛比斯坦颗粒对小鼠的急性和大鼠长期毒性反应。将热感赛比斯坦颗粒生药浸膏液干燥,粉碎,以最大浓度及小鼠最大给药体积对小鼠灌胃,进行最大耐受量试验,观察两周之内出现的急性毒性反应。采用SD大鼠分别给予37.50 g/(kg·d)... 观察热感赛比斯坦颗粒对小鼠的急性和大鼠长期毒性反应。将热感赛比斯坦颗粒生药浸膏液干燥,粉碎,以最大浓度及小鼠最大给药体积对小鼠灌胃,进行最大耐受量试验,观察两周之内出现的急性毒性反应。采用SD大鼠分别给予37.50 g/(kg·d)、12.50 g/(kg·d)、3.75 g/(kg·d)药物灌胃,空白组给予同等体积的蒸馏水,进行长期毒性试验。在给药30 d、停药15 d测定生化、血象指标、脏器系数和各主要脏器病理切片。急性毒性试验测得小鼠最大耐受量为299.70 g/kg,无死亡现象,解剖后发现小鼠各主要脏器无肉眼可见病变。长期毒性试验给药及恢复期间各组大鼠体重无统计学差异。血液学、血生化及脏器系数检查,给药组与对照组之间个别指标有差异,无毒性意义。主要脏器的病理组织学检查,未见明显病理改变。本研究证明热感赛比斯坦颗粒临床成人拟用给药剂量远低于其毒性剂量,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感赛比斯坦颗粒 急性毒性 最大耐受量 长期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苦豆子制剂对实验性高血脂动物血脂的影响
14
作者 王明远 陈虹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研究复方苦豆子制剂对实验性高脂血症鹌鹑血清中血脂和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检测鹌鹑血清中TG、TC、LDL-C、HCL-C和SOD等指标。证明复方苦豆子制剂各剂量组能降低高脂血症鹌鹑血清中的TC、LDL-C含量,高剂量组能升高血清中HCL-C含量,高... 研究复方苦豆子制剂对实验性高脂血症鹌鹑血清中血脂和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检测鹌鹑血清中TG、TC、LDL-C、HCL-C和SOD等指标。证明复方苦豆子制剂各剂量组能降低高脂血症鹌鹑血清中的TC、LDL-C含量,高剂量组能升高血清中HCL-C含量,高、中剂量组可升高血清中SOD含量。说明该药具有良好的调血脂和抑制血清中脂质过氧化物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苦豆子 高血脂 S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槲皮素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7
15
作者 卢宁 韩吉春 +4 位作者 任博雪 李德芳 王博 郝雯瑾 郑秋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7-492,共6页
目的探讨二氢槲皮素(dihydroquercetin,DDQ)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二氢槲皮素低剂量组(5 mg·L^(-1))、二氢槲皮素高剂量组(10 mg·L^(-1))4组。使用Langend... 目的探讨二氢槲皮素(dihydroquercetin,DDQ)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二氢槲皮素低剂量组(5 mg·L^(-1))、二氢槲皮素高剂量组(10 mg·L^(-1))4组。使用Langendorff逆行恒压灌流方式建立离体大鼠心脏I/R模型。观察I/R期间DDQ对左心室舒张压、左心室收缩压、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和心率的影响。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和血清肌酸激酶(CK)的含量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分析,TTC染色法评价心肌梗死程度,测定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GSH/GSSG)和丙二醛(MDA)含量,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学结构的病变。结果与模型组比,DDQ预处理组能够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的各项指标;DDQ预处理组可使心肌组织中的SOD和GSH/GSSG的含量明显增加;CK,LDH和MDA的含量明显降低,同时降低心肌梗死程度,减轻心肌组织学病变。结论 DDQ对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此保护作用可能与DDQ提高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减少氧自由基产生,降低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作用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槲皮素 抗氧化 心肌缺血/再灌注 离体心脏 心肌梗死 氧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花楸叶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8
16
作者 付伟 刘婷 +4 位作者 杨彩玉 王婷 郑秋生 唐辉 王振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1-254,共4页
目的观察天山花楸叶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的Langendorff逆行恒压灌流方法,建立大鼠离体心脏I/R损伤模型,观察天山花楸叶总黄酮(4.0、6.0mg·L-1)对心脏I/R损伤后心功能、... 目的观察天山花楸叶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的Langendorff逆行恒压灌流方法,建立大鼠离体心脏I/R损伤模型,观察天山花楸叶总黄酮(4.0、6.0mg·L-1)对心脏I/R损伤后心功能、心肌组织中超氧岐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的影响。利用DPPH、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脂质过氧化反应体系,检测了天山花楸叶总黄酮(6.25、12.5、25、50、100mg·L-1)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天山花楸叶总黄酮(6.0mg·L-1)可明显改善离体心脏I/R损伤后左心室发展压(LVDP)和左室压力升高或降低最大速率(±dp/dtmax),明显增加冠脉流量;天山花楸叶总黄酮(6.0mg·L-1)处理后I/R损伤心肌组织中SOD活性升高,MDA含量减少。天山花楸叶总黄酮(6.25~100mg.L-1)可浓度依赖性地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并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结论天山花楸叶总黄酮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与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花楸 总黄酮 大鼠 心肌 缺血/再灌注损伤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查尔酮A抑制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增殖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艳明 刘瑛 +4 位作者 阎新燕 司玲玲 高彩霞 于丽娜 郑秋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67-972,共6页
目的研究甘草查尔酮A抑制B16F10细胞增殖机制。方法 SRB法检测甘草查尔酮A对B16F10细胞增殖影响,Giemsa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比色法检测B16F10细胞内、外黑色素含量,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分布... 目的研究甘草查尔酮A抑制B16F10细胞增殖机制。方法 SRB法检测甘草查尔酮A对B16F10细胞增殖影响,Giemsa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比色法检测B16F10细胞内、外黑色素含量,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分布,Q-PCR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淋巴细胞-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E2)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2)的mRNA表达。结果甘草查尔酮A能有效抑制B16F10细胞增殖,呈现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随药物浓度增加,细胞增殖速度降低,细胞形态由树突状变为固缩圆球状,并伴有黑色素颗粒物出现,且细胞内、外黑色素含量呈浓度依赖性增加趋势,甘草查尔酮A能使细胞阻滞在G1期,在低浓度时,诱导细胞分化,高浓度时,诱导细胞凋亡;同时,甘草查尔酮A下调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比率,抑制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E2、CDK2的mRNA表达。结论甘草查尔酮A抑制B16F10细胞增殖机制可能是通过使B16F10细胞G1期阻滞,进而诱导细胞分化和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16F10 甘草查尔酮A 增殖抑制率 黑色素含量 细胞分化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镉对斑马鱼胚胎的发育毒性 被引量:17
18
作者 鲁疆 王占洋 +5 位作者 袁玉婷 许波 高永林 张波 郑秋生 王振华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1-388,共8页
为探讨重金属Cd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将受精1h后(1hpf)的斑马鱼胚胎暴露于不同浓度的CdCl2溶液中,观察CdCl2处理对胚胎死亡、孵化及幼鱼畸形的影响。采用吖啶橙(AO)染色,定性观察胚胎细胞凋亡情况;以活性氧(ROS)荧光探针DCFH-DA... 为探讨重金属Cd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将受精1h后(1hpf)的斑马鱼胚胎暴露于不同浓度的CdCl2溶液中,观察CdCl2处理对胚胎死亡、孵化及幼鱼畸形的影响。采用吖啶橙(AO)染色,定性观察胚胎细胞凋亡情况;以活性氧(ROS)荧光探针DCFH-DA染色法检测胚胎ROS水平,TBA比色法测定胚胎脂质过氧化水平,DTNB比色法测定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水平。结果表明,10.0~30.0mg·L-1CdCl2浓度依赖性地诱导斑马鱼胚胎死亡和幼鱼畸形,胚胎孵化率亦降低。CdCl2处理引起斑马鱼胚胎心脏水肿,尾部弯曲和胚胎发育阻滞。胚胎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18.9mg·L-1,R2=0.973,幼鱼半数致畸浓度(EC50)为13.7mg·L-1,R2=0.967。20.0mg·L-1CdCl2处理组ROS水平、MDA含量明显升高,GSH/GSSG比值明显降低(P<0.01)。20mg·L-1CdCl2处理后,胚胎头部和尾部可见大量细胞凋亡。10mg·L-1N-乙酰半胱氨酸(NAC)与20mg·L-1CdCl2共同处理组斑马鱼胚胎的死亡率和畸形率明显降低,孵化率明显升高,ROS水平、MDA含量以及GSH/GSSG比值趋于正常。以上结果说明,CdCl2暴露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可能与CdCl2诱导的氧化应激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镉(CdCl2) 发育毒理学 氧化应激 斑马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槐素对乳腺癌T47D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司玲玲 马俊 +3 位作者 任欢欢 任博雪 李德芳 郑秋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0-267,共8页
目的研究刺槐素对乳腺癌T47D细胞增殖的影响,探究刺槐素雌激素样作用的主要介导受体。方法磺酰罗丹明B(SRB)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q PCR检测雌激素受体-α(ERα)、雌激素受体-β(ERβ)、细胞增殖抗原标记物(Ki67... 目的研究刺槐素对乳腺癌T47D细胞增殖的影响,探究刺槐素雌激素样作用的主要介导受体。方法磺酰罗丹明B(SRB)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q PCR检测雌激素受体-α(ERα)、雌激素受体-β(ERβ)、细胞增殖抗原标记物(Ki67)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ERα、ERβ蛋白表达。结果刺槐素浓度为0.001~10μmol·L^(-1),能促进T47D细胞增殖,使S和G_2/M期的细胞比例明显增加,增殖指数升高,同时增加Ki67 mRNA的表达,此作用可被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 182.780所拮抗。刺槐素及17β-雌二醇(E2)均可上调ERα和ERβ的表达,刺槐素联合ERα受体拮抗剂(MPP)可逆转刺槐素的促增殖作用,使S和G_2/M期的细胞比例明显降低,减少Ki67mRNA的表达;但刺槐素联合ERβ受体拮抗剂(PHTPP)处理虽可抑制细胞增殖效应,使S和G_2/M期的细胞比例降低,减少Ki67 mRNA的表达,但作用不明显。结论刺槐素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在0.001~10μmol·L^(-1)浓度范围内,可通过调节ERα受体表达来促进T47D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素 雌激素 T47D细胞 雌激素Α受体 雌激素Β受体 雌激素样作用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泰醇和紫杉醇抗肿瘤转移作用比较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姬 陈娜 +3 位作者 陈小宇 张波 田卉 郑秋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11-1115,共5页
目的观察维泰醇和紫杉醇对肿瘤细胞体外迁移能力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管腔形成能力的影响,对它们的抗肿瘤转移能力进行比较,以证实维泰醇的抗肿瘤血管新生及抗肿瘤转移作用。方法采用SRB法,划痕试验,明胶酶谱法、ELISA、AO/EB染色法以及管... 目的观察维泰醇和紫杉醇对肿瘤细胞体外迁移能力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管腔形成能力的影响,对它们的抗肿瘤转移能力进行比较,以证实维泰醇的抗肿瘤血管新生及抗肿瘤转移作用。方法采用SRB法,划痕试验,明胶酶谱法、ELISA、AO/EB染色法以及管腔样结构形成试验等方法观察比较维泰醇与紫杉醇的抗肿瘤转移能力。结果维泰醇对黑色素瘤细胞(B16F1)生长抑制率和致死率低于紫杉醇,维泰醇对黑色素瘤细胞迁移、MMP-2表达和对血管内皮细胞(ECV304)管腔形成的抑制能力略低于紫杉醇。结论维泰醇具有较强的抗肿瘤转移活性,虽然其抗转移能力弱于紫杉醇,但其低细胞毒特性依然有望成为新的抗肿瘤转移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泰醇 紫杉醇 转移 B16F1细胞 ECV304细胞 凋亡 管腔样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