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酚及(-)-醋酸棉酚原料药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欢 唐辉 +2 位作者 刘艳芳 吴旭东 陈欢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328-331,共4页
考察(-)-棉酚及(-)-醋酸棉酚原料药的稳定性,为该药原料标准制定及新制剂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建立(-)-棉酚及(-)-醋酸棉酚原料药的理化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并以相关评价指标为依据考察其稳定性。结果显示,本品对高热、高湿、光照均不... 考察(-)-棉酚及(-)-醋酸棉酚原料药的稳定性,为该药原料标准制定及新制剂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建立(-)-棉酚及(-)-醋酸棉酚原料药的理化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并以相关评价指标为依据考察其稳定性。结果显示,本品对高热、高湿、光照均不稳定。由此可知,本品应置于避光、阴凉、干燥处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酚 (-)-醋酸棉酚 理化性质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甘草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8
2
作者 任欢欢 韩吉春 +2 位作者 卢宁 王博 郑秋生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3期343-348,共6页
为研究研究异甘草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Langendorff建立离体心脏灌流模型的方法,48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正常组和异甘草素组(25、50、75、100 mg/L)。利用生物多导记录仪连续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TTC染色... 为研究研究异甘草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Langendorff建立离体心脏灌流模型的方法,48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正常组和异甘草素组(25、50、75、100 mg/L)。利用生物多导记录仪连续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TTC染色法观察心肌梗死面积;采用ELISA法测定冠脉流出液中磷酸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以及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丙二醛(MDA)含量、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的活性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GSH/GSSG)的比率;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显示,I/R可造成心肌的严重损伤,如引起心脏功能障碍,升高冠脉流出液中CK和LDH的含量,增加心肌组织中MDA、IL-6、TNF-α和CRP的活性,并降低心肌组织中SOD活性和GSH/GSSG的比率,诱导心肌梗死坏死和凋亡。通过异甘草素(25、50、75 mg/L)预处理可以逆转I/R诱导的这些损伤效应,减轻I/R心肌损伤,然而100 mg/L的异甘草素却没有此保护作用。由此可知,异甘草素具有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抗炎和抗凋亡作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甘草素 心肌缺血再灌注 抗炎 抗氧化 抗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L02细胞中还原型及氧化型谷胱甘肽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晓娜 徐晓敏 +3 位作者 许波 马成俊 李刚 王振华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484-488,共5页
为建立准确测定L02人胎肝细胞中还原型谷胱甘肽(oxidized glutathione,GSH)与氧化型谷胱甘肽(oxidized glutathione,GSSG)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5,5r_二硫代双硝基苯甲酸(5,5'-dithiobis(2-nitrobenzoicacid),DT—NB)作... 为建立准确测定L02人胎肝细胞中还原型谷胱甘肽(oxidized glutathione,GSH)与氧化型谷胱甘肽(oxidized glutathione,GSSG)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5,5r_二硫代双硝基苯甲酸(5,5'-dithiobis(2-nitrobenzoicacid),DT—NB)作为衍生剂,二硫苏糖醇(dithiothreitol,DTT)作为还原剂,利用C18色谱柱,pH5.6的0.05mol/L醋酸钠缓冲液-甲醇(93:7,V:V)为流动相,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320Dm,柱温为40℃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细胞内的GSH和GSSG的浓度。结果表明,GSH在0.1~2mmol/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定量限为0.1mmol/L,批内,批间精密度均小于10%,样品的回收率均为95%~105%。由此可知,本方法准确,精密,重复性好,稳定性高。可用于细胞中还原型和氧化型谷胱甘肽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型谷胱甘肽 高效液相色谱法 准确测定 胎肝细胞 氧化型 C18色谱柱 硝基苯甲酸 二硫苏糖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查尔酮B体外细胞毒作用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冉芳 杨帆 +3 位作者 杨新惠 王振华 张波 郑秋生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3期355-358,共4页
为考察甘草查尔酮B(Licochalcone B)对不同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MTT染色法检测甘草查尔酮B对5种肿瘤细胞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T24)、人宫颈癌细胞(HeLa)、高转移性小鼠黑色素瘤... 为考察甘草查尔酮B(Licochalcone B)对不同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MTT染色法检测甘草查尔酮B对5种肿瘤细胞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T24)、人宫颈癌细胞(HeLa)、高转移性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0)的增殖抑制作用;台盼蓝拒染法测定甘草查尔酮B对B16F0细胞的致死率;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JC-1染色测定线粒体膜电势(△Ψm)。结果表明:甘草查尔酮B(5、7.5、10、12.5、15μg/mL)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5种不同肿瘤细胞的增殖,在最高浓度时,抑制率分别为67.52%、67.24%、65.41%、62.81%、68.13%;随甘草查尔酮B处理浓度的增加,B16F0细胞死亡率升高,细胞皱缩,脱落细胞增多;甘草查尔酮B可明显降低B16F0细胞的线粒体膜电势,且呈现浓度依赖性。以上结果显示:甘草查尔酮B对多种肿瘤细胞体外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可能与其所致的线粒体损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查尔酮B B16F0细胞 增殖抑制 线粒体膜电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菟丝子醇提液对大鼠离体心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于拔萃 曹国珍 +2 位作者 田卉 王振华 郑秋生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2期210-214,共5页
研究菟丝子提取液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取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菟丝子醇提液(CCLE)组,用langendorff逆行恒压灌流方法,结扎大鼠主动脉20min,再灌注45min,建立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 研究菟丝子提取液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取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菟丝子醇提液(CCLE)组,用langendorff逆行恒压灌流方法,结扎大鼠主动脉20min,再灌注45min,建立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观察菟丝子醇提液对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左室发展压(LVD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冠脉流量(CF)和心率(HR)等心功能指标,以及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菟丝子提取液改善离心脏血再灌注损伤时LVDP、+dp/dtmax、-dp/dtmin的恢复;提高SOD的活性,减少MDA含量。菟丝子提取液有抗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 菟丝子提取液 氧化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雪草苷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文娟 任欢欢 +3 位作者 韩吉春 王博 李鹏 郑秋生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5期593-598,共6页
为探讨积雪草苷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缺血再灌注24 h后,观察积雪草苷(80、40、20 mg/kg)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组织形态学变化和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测定缺血脑组织... 为探讨积雪草苷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缺血再灌注24 h后,观察积雪草苷(80、40、20 mg/kg)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组织形态学变化和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测定缺血脑组织抗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蛋白质羰基含量,Real time-PCR检测缺血脑组织Caspase-3、Bcl-2和Bax m RNA表达变化。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积雪草苷能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改善组织病理学损伤,提高脑组织SOD、GSH-Px、CAT活性,降低MDA、蛋白质羰基水平,降低Caspase-3、Bax m RNA表达,提高Bcl-2 m RNA表达。由此可知,积雪草苷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有显著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抗凋亡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积雪草苷 氧化损伤 抗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康醇诱导A549人肺癌细胞凋亡作用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杨帆 冉芳 +3 位作者 郭丹丹 于拔萃 张波 郑秋生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3期365-370,共6页
为探讨维康醇诱导人肺癌A549细胞凋亡的机制,本研究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维康醇对人肺癌A549细胞细胞增殖的影响,用Hoechst 33258染色法观察药物处理后细胞形态的变化,用吖啶橙/溴乙啶(AO/EB)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形态,Annexin V-FIT... 为探讨维康醇诱导人肺癌A549细胞凋亡的机制,本研究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维康醇对人肺癌A549细胞细胞增殖的影响,用Hoechst 33258染色法观察药物处理后细胞形态的变化,用吖啶橙/溴乙啶(AO/EB)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形态,Annexin V-FITC/PI染色检测A549细胞凋亡率,Caspase-9/3试剂盒检测半胱氨酸蛋白酶-9(Caspase-9)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活性。结果表明:维康醇能显著抑制A549细胞的恶性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P<0.0或P<0.01),细胞致死率也不断上升(P<0.05或P<0.01),经维康醇处理后的A549细胞出现明显的形态改变,细胞表现出染色体边集、核浓缩、核碎裂等典型凋亡形态学特征。细胞凋亡率随维康醇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同时,Caspase-9、Caspase-3活性也在逐渐升高(P<0.05或P<0.01)。由此可知,维康醇能够通过抑制A549细胞的恶性增殖,最终诱导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活化Caspase-9并进一步激活Caspase-3,从而诱导A549细胞凋亡。推测维康醇诱导A549细胞凋亡是通过线粒体调控的内源通路所介导,这个过程依赖于Caspase-3、Caspase-9的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康醇 A549细胞 凋亡 CASPASE-3 CASPASE-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迭香酸对X射线诱导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安晓晶 李雅娟 +4 位作者 张红翠 王晓伟 马成俊 许波 王振华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482-487,共6页
肿瘤放射治疗所致血管损伤是其严重不良反应根源之一,目前未有理想防治措施。本研究采用MTT比色法、Hoechst33258染色后形态学观察、Annexin V/PI双染后流式细胞仪分析等方法,考察了天然抗氧化剂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RA)对X射线所... 肿瘤放射治疗所致血管损伤是其严重不良反应根源之一,目前未有理想防治措施。本研究采用MTT比色法、Hoechst33258染色后形态学观察、Annexin V/PI双染后流式细胞仪分析等方法,考察了天然抗氧化剂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RA)对X射线所致HMEC-1人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抑制以及凋亡的影响;另外采用相关试剂盒测定细胞内总抗氧化力(T-AOC)、还原型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比值(GSH/GSSG)水平,并以细胞内活性氧(iROS)荧光探针(DCFH-DA)检测了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改变。结果表明,6.0Gy X射线照射可抑制HMEC-1细胞增殖达53.7%,凋亡率增至55.8%,细胞内T-AOC、GSH/GSSG水平均明显降低,iROS水平明显升高,各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5)。采用RA(5,10,20μg/mL)预处理细胞1h,可浓度依赖性地减轻X射线诱导的HMEC-1增殖抑制和凋亡程度(P<0.05),改善细胞内氧化胁迫状态。由此可知,RA对X射线照射所致HMEC-1细胞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提高细胞内抗氧化能力、清除活性氧以改善氧化胁迫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酸 X射线 血管内皮细胞 凋亡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甘草定微乳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刘珊珊 范玉涵 +2 位作者 任全霞 郭小娜 陈文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2期229-234,共6页
以光甘草定为模型药物,筛选光甘草定O/W型微乳制剂的处方并对其稳定性及质量进行考察。通过溶解度实验及伪三元相图的建立,筛选光甘草定微乳的组成。采用HPLC法测定处方中药物的含量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考察。光甘草定微乳的组成为乳化剂... 以光甘草定为模型药物,筛选光甘草定O/W型微乳制剂的处方并对其稳定性及质量进行考察。通过溶解度实验及伪三元相图的建立,筛选光甘草定微乳的组成。采用HPLC法测定处方中药物的含量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考察。光甘草定微乳的组成为乳化剂与助乳化剂的比例为1∶1(w/w),混合乳化剂为25.26%,油相为6.30%,水相为71.35%。在高速离心、高温、强光照射下无分层,无絮凝或药物析出,微乳的性状、含量均无明显变化。光甘草定微乳能有效改善药物的溶解度,制备方法简单可行,且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甘草定 微乳 制备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设计优化棉酚结晶法拆分衍生化工艺 被引量:2
10
作者 代友彪 唐辉 +2 位作者 张欢 关丽 杨四涛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6期747-749,共3页
为优化棉酚结晶法拆分关键过程——衍生化反应的工艺条件。采用正交设计法,重点考察反应温度、衍生化料液体积、反应时间3个因素对结晶产物收率的影响。衍生化料液体积对反应结晶产物收率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反应温度和时间。因此可知... 为优化棉酚结晶法拆分关键过程——衍生化反应的工艺条件。采用正交设计法,重点考察反应温度、衍生化料液体积、反应时间3个因素对结晶产物收率的影响。衍生化料液体积对反应结晶产物收率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反应温度和时间。因此可知,优化的棉酚结晶法拆分衍生化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酚 衍生化反应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提取物、石见穿提取物、紫参汤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雷 李慧 +1 位作者 王振华 郑秋生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6期727-730,共4页
甘草提取物,石见穿提取物和紫参汤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的比较。采用腹腔注射0.2%四氯化碳玉米油溶液10mL/kg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采用赖氏法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可见... 甘草提取物,石见穿提取物和紫参汤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的比较。采用腹腔注射0.2%四氯化碳玉米油溶液10mL/kg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采用赖氏法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可见光法测定过氧化氢酶(CAT)活力,以TBA比色法测定血清和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紫参汤可显著降低四氯化碳致肝损伤小鼠血清ALT和AST水平升高,明显降低肝脏MDA含量,提高肝匀浆和血清SOD活性。由此可知,紫参汤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药效优于单用甘草或石见穿。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石见穿 紫参汤 急性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豆子茎秆中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培环 姚雯 +3 位作者 袁呈山 李雅娟 郑秋生 王振华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4期472-475,共4页
为研究新疆苦豆子茎秆中生物碱类化学成分。采用酸水提取法提取苦豆子茎秆中的生物碱,采用多种柱层析、重结晶方法分离纯化,运用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结果显示,从苦豆子茎秆中共分离得到5个生物碱,分别鉴... 为研究新疆苦豆子茎秆中生物碱类化学成分。采用酸水提取法提取苦豆子茎秆中的生物碱,采用多种柱层析、重结晶方法分离纯化,运用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结果显示,从苦豆子茎秆中共分离得到5个生物碱,分别鉴定为槐啶碱(1)、槐果碱(2)、槐胺碱(3)、黄华碱(4)和左旋-O-乙酰基膺靛叶碱(5)。本研究中的化合物5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豆子 生物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查尔酮A抑制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糖酵解表型和诱导凋亡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艳明 刘瑛 +4 位作者 阎新燕 司玲玲 高彩霞 于丽娜 郑秋生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459-464,共6页
为探讨甘草查尔酮A对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糖酵解表型和凋亡的影响。采用磺酰罗丹明B法检测甘草查尔酮A对B16F10细胞增殖影响的方法,比色法检测B16F10细胞外葡萄糖和乳酸含量,生物发光法检测细胞内ATP含量,Giemsa和Hoechst33258染色... 为探讨甘草查尔酮A对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糖酵解表型和凋亡的影响。采用磺酰罗丹明B法检测甘草查尔酮A对B16F10细胞增殖影响的方法,比色法检测B16F10细胞外葡萄糖和乳酸含量,生物发光法检测细胞内ATP含量,Giemsa和Hoechst33258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变化,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显示,甘草查尔酮A能有效抑制B16F10细胞增殖,呈现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随药物浓度的增加,B16F10细胞摄取葡萄糖能力减弱,细胞外乳酸含量和细胞内ATP含量明显降低。同时,细胞出现典型凋亡形态,细胞体积逐渐缩小,胞核皱缩,碎裂,呈现致密颗粒状荧光,且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由此可知,甘草查尔酮A能抑制B16F10细胞糖酵解表型和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16F10 甘草查尔酮A 糖酵解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黄色素对谷氨酸/过氧化氢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阮影影 徐慧 +3 位作者 施晓萌 翟薇 张璐 胡艳丽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3期349-354,共6页
为研究红花黄色素对谷氨酸/过氧化氢诱导SH-SY5Y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将SH-SY5Y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谷氨酸/过氧化氢损伤),红花黄色素不同剂量组(0.01、0.1、1 g/L)。利用MTT法测定SH-SY5Y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342染色法检测细... 为研究红花黄色素对谷氨酸/过氧化氢诱导SH-SY5Y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将SH-SY5Y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谷氨酸/过氧化氢损伤),红花黄色素不同剂量组(0.01、0.1、1 g/L)。利用MTT法测定SH-SY5Y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342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RT-PCR法测定Bax,Bcl-2和Bcl-x m RNA表达水平。MTT实验结果显示,谷氨酸/过氧化氢诱导后的细胞生存率分别下降至51.15%和63.08%(P<0.01),红花黄色素不同剂量组可以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且成浓度依赖性(P<0.05),红花黄色素高剂量组亦可以明显降低谷氨酸/过氧化氢损伤所诱导的细胞凋亡;与模型组相比,红花黄色素能够使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抗凋亡基因Bcl-2和Bcl-xl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由此可知,红花黄色素对谷氨酸/过氧化氢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黄色素 SH-SY5Y细胞 凋亡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蔷薇红景天对大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娟 张珂 +5 位作者 李国玉 梁旭 刘秋怡 黄健 王航宇 王金辉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5期590-601,共12页
为观察蔷薇红景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保护作用。采用Longa改良线栓法建立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通过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切片,免疫组化,脑指数等指标,以及测定MDA、NO、GSH-PX、LD、Na+K+-ATP酶、Ca2+Mg2+-ATP酶的含量... 为观察蔷薇红景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保护作用。采用Longa改良线栓法建立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通过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切片,免疫组化,脑指数等指标,以及测定MDA、NO、GSH-PX、LD、Na+K+-ATP酶、Ca2+Mg2+-ATP酶的含量和SOD、NOS的活性,判断大鼠脑缺血情况及蔷薇红景天对大鼠脑缺血模型的保护作用,利用分子对接技术进一步阐述蔷薇红景天对大鼠脑缺血保护作用的机制。结果显示,蔷薇红景天能够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的MDA、NO、NOS和脑组织中LD的含量;显著升高血清中的SOD及脑组织中的GSH-PX、Na+K+-ATP酶、Ca2+Mg2+-ATP酶的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的脑指数均有显著降低,从HE染色和免疫组化的图片来看,各给药组的脑缺血情况都有所改善,从分子对接的结果来看,主要是通过蔷薇红景天中化合物3、6、9、11、13、14对大鼠脑缺血起保护作用。由此可知,蔷薇红景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蔷薇红景天 MCAO 免疫组化 HE染色 脑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氢对吗啡依赖的SH-SY5Y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玉柯 王振华 +2 位作者 张娟 李惠 郑秋生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6期740-744,共5页
为探讨H2O2对吗啡依赖的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内ROS水平的影响,应用H2O2在吗啡依赖的SH-SY5Y细胞建立氧化应激损伤的实验模型,分别利用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和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ROS水... 为探讨H2O2对吗啡依赖的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内ROS水平的影响,应用H2O2在吗啡依赖的SH-SY5Y细胞建立氧化应激损伤的实验模型,分别利用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和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ROS水平。结果表明:100-400μmol/L H2O2处理长期吗啡作用的SH-SY5Y细胞,使细胞的存活率明显降低、凋亡率显著增加,吗啡时间依赖性的诱导SH-SY5Y细胞内产生ROS,H2O2处理吗啡长期作用的SH-SY5Y细胞,使细胞内ROS水平进一步升高;NAC预处理长期吗啡作用的SH-SY5Y细胞可阻断吗啡引起SH-SY5Y细胞存活率的降低、细胞凋亡率的增加及细胞内ROS水平的升高,由此可知,NAC能明显保护SH-SY5Y细胞对抗吗啡引起的损伤,降低ROS的水平可能是NAC的细胞保护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依赖 活性氧 N-乙酰-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甘草素诱导小鼠黑色素瘤B16F0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彦 郑秋生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2期194-200,共7页
为探讨异甘草素对小鼠黑色素瘤B16F0细胞诱导凋亡的影响。采用SRB法检测异甘草素对B16F0细胞增殖的影响;台盼蓝拒染法检测细胞致死率;吖啶橙/溴乙啶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形态;AO/EB和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药物处理后细胞形态的变化;... 为探讨异甘草素对小鼠黑色素瘤B16F0细胞诱导凋亡的影响。采用SRB法检测异甘草素对B16F0细胞增殖的影响;台盼蓝拒染法检测细胞致死率;吖啶橙/溴乙啶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形态;AO/EB和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药物处理后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Annexin V-FITC/PI双染发检测细胞凋亡率;caspase-9/3试剂盒检测半胱氨酸蛋白酶-9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的活性;QPCR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淋巴细胞-2,Bcl-2相关X蛋白的m RNA表达。结果显示,异甘草素能有效抑制B16F0细胞增殖,呈现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作用于B16F0细胞后呈现出明显的凋亡形态,同时随着异甘草素浓度的增加(0、24、45、65μg/m L),细胞凋亡率增加;caspase-9,caspase-3活性逐渐升高;Bax/Bcl-2比率上调(P<0.05或P<0.01)。由此可知,异甘草素能够显著诱导小鼠黑色素瘤B16F0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16F0细胞 异甘草素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