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本研究基于网状Meta分析,旨在比较不同骨改良药物(bone-modifying agents,BMAs)对实体瘤骨转移癌症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不良反应(包括总不良反应、颌骨坏死、肾功能损伤和低钙血症)发生率。方法:由两名研究员按照检索策略独立检索...目的:本研究基于网状Meta分析,旨在比较不同骨改良药物(bone-modifying agents,BMAs)对实体瘤骨转移癌症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不良反应(包括总不良反应、颌骨坏死、肾功能损伤和低钙血症)发生率。方法:由两名研究员按照检索策略独立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linical Trials、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Zhi.com)、万方数据库(Wanfang)及维普数据库(Wipu)中骨改良药物治疗实体瘤骨转移癌症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11月。并对不同用药频率(标准给药组和长间隔给药组)的不良事件结局进行亚组分析。利用R 4.3.3软件和STATA17.0进行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8项RCT,包含25489例患者,涉及11种干预措施。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累积排序概率(surface under the cumulative ranking probabilities,SUCRA)显示氯膦酸标准给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在颌骨坏死发生率方面,SUCRA显示地舒单抗生物类似药标准给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但与原研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损伤发生率方面,SUCRA显示唑来膦酸标准给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低钙血症发生率方面,SUCRA显示利赛膦酸标准给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但与排名第二的地舒单抗原研药标准给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标准给药组与长间隔给药组相比,肾功能损伤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当前证据显示,不同骨改良药物具有自身特异的不良反应。其中,由于纳入亚组分析的研究数量较少导致存在患者健康状况、合并用药情况和个体差异等问题。因此,延长BMAs给药频率可能在某些情况下能够降低肾功能损伤发生率,但需更多的RCTs进行验证。展开更多
该文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大果沙枣多糖(Elaeagnus moorcroftii Wall.polysaccharide from Kashgar,EMP-K),基于现代分析技术对多糖进行理化性质分析,继而构建蛋白-多酚-多糖三元复合乳液体系并探讨其贮存稳定性。结果表明,EMP-K是一种平...该文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大果沙枣多糖(Elaeagnus moorcroftii Wall.polysaccharide from Kashgar,EMP-K),基于现代分析技术对多糖进行理化性质分析,继而构建蛋白-多酚-多糖三元复合乳液体系并探讨其贮存稳定性。结果表明,EMP-K是一种平均分子质量为7491 Da的杂多糖,主要由甘露糖、盐酸氨基葡萄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等组成;红外光谱结果表明,样品呈现出C=O和C—O的振动吸收峰;扫描电镜结果表明,EMP-K的表观呈现出清晰的颗粒状结构,微表面较为光滑;粒度和Zeta电位测量结果表明,多糖的溶剂体系相对稳定;乳铁蛋白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在二元复合物中发生共价反应,多糖主要通过氢键和疏水作用与二元复合物结合;此外,多糖参与形成的双层乳液可有效防止液滴聚集,以提高体系的贮存稳定性。该研究为深入开发大果沙枣多糖的乳化功能,提升新疆地区大果沙枣的综合效益及开发新式乳液递送系统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本研究基于网状Meta分析,旨在比较不同骨改良药物(bone-modifying agents,BMAs)对实体瘤骨转移癌症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不良反应(包括总不良反应、颌骨坏死、肾功能损伤和低钙血症)发生率。方法:由两名研究员按照检索策略独立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linical Trials、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Zhi.com)、万方数据库(Wanfang)及维普数据库(Wipu)中骨改良药物治疗实体瘤骨转移癌症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11月。并对不同用药频率(标准给药组和长间隔给药组)的不良事件结局进行亚组分析。利用R 4.3.3软件和STATA17.0进行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8项RCT,包含25489例患者,涉及11种干预措施。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累积排序概率(surface under the cumulative ranking probabilities,SUCRA)显示氯膦酸标准给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在颌骨坏死发生率方面,SUCRA显示地舒单抗生物类似药标准给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但与原研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损伤发生率方面,SUCRA显示唑来膦酸标准给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低钙血症发生率方面,SUCRA显示利赛膦酸标准给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但与排名第二的地舒单抗原研药标准给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标准给药组与长间隔给药组相比,肾功能损伤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当前证据显示,不同骨改良药物具有自身特异的不良反应。其中,由于纳入亚组分析的研究数量较少导致存在患者健康状况、合并用药情况和个体差异等问题。因此,延长BMAs给药频率可能在某些情况下能够降低肾功能损伤发生率,但需更多的RCTs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