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浓度低剂量对比剂宝石能谱CT肺动脉成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5
1
作者 何霖 万正国 +1 位作者 尹喜 王成伟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低浓度、低剂量对比剂宝石能谱CT肺动脉成像的可行性。方法:60例临床拟诊为肺动脉栓塞(PE)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行CT肺动脉血管成像(CTPA)检查。A组为常规组,使用浓度为370mgI/mL的对比剂碘帕醇,用量为... 目的:探讨应用低浓度、低剂量对比剂宝石能谱CT肺动脉成像的可行性。方法:60例临床拟诊为肺动脉栓塞(PE)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行CT肺动脉血管成像(CTPA)检查。A组为常规组,使用浓度为370mgI/mL的对比剂碘帕醇,用量为60mL,扫描管电压为120kVp。B组为能谱组,使用浓度为300mgI/mL的对比剂碘帕醇,用量为20mL,扫描方式为能谱模式(GSI)。比较常规组和能谱最佳单能量组肺动脉CT值、图像背景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CT剂量指数(CTDIv01)、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及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的差异。结果:B组肺动脉最佳单能量图像能量水平集中在63~68keV。能谱组(7.5g)较常规组(24.0g)所用的碘总量明显下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谱最佳单能量组图像质量与常规组CTPA相比,两者肺动脉CT值、图像噪声、SNR、CNR、DLP、ED以及主观评分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宝石能谱CT低浓度、低剂量对比剂CTPA检查,在降低人体碘摄入量的同时,能达到与常规120kVp结合高浓度、常规剂量对比剂相当的图像质量,且辐射剂量未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动脉 对比剂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胸部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绮 王成伟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72-674,共3页
由于过去几十年科技快速发展,世界范围内CT检查的人数显著增加。在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的研究中,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21世纪初,CT检查人数呈双倍增加。美国CT的辐射剂量占整个放射诊断检查的67%,而在英国占47%。医学影像检查中的辐... 由于过去几十年科技快速发展,世界范围内CT检查的人数显著增加。在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的研究中,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21世纪初,CT检查人数呈双倍增加。美国CT的辐射剂量占整个放射诊断检查的67%,而在英国占47%。医学影像检查中的辐射剂量与引起的致癌风险有很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低剂量扫描 临床应用 胸部 CT检查 辐射剂量 世界范围 致癌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低剂量扫描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3
作者 刘绮 王成伟 李勇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46-549,共4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低剂量扫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体质量指数在正常范围的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例,各组在身高、体重及体质量指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冠状动脉CT检查(采用...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低剂量扫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体质量指数在正常范围的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例,各组在身高、体重及体质量指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冠状动脉CT检查(采用心电门控电流调制技术)。第1组(A组)为对照组(常规扫描最大电流设定量为700 mA);另外3组(B、C、D组)为实验组(低电流量扫描),最大电流设定量分别为常规扫描的90%(630 mA)、80%(560 mA)和70%(490 mA),其它扫描参数不变。对各组的图像质量评分、有效辐射剂量值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减少了8.6%、17.9%、21.2%,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实验D组(最大电流量为常规设定量的70%)图像质量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最大电流设定值在560 mAs的条件下,可获得满足诊断需求的图像,能够对正常体重人群提供冠状动脉CT成像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 辐射剂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