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危机成因模型对台风灾害风险分析及应急防治提升路径
1
作者 温卓宁 《绿色中国》 2025年第3期49-51,共3页
在全球气候多变的背景下,台风灾害对我国沿海地区影响严重。本文运用危机成因模型,分析了台风灾害风险,由此发现了台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三者相互作用会给沿海城市带来损失。本文展现了应急防治面临预警机制与信息传播、应急... 在全球气候多变的背景下,台风灾害对我国沿海地区影响严重。本文运用危机成因模型,分析了台风灾害风险,由此发现了台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三者相互作用会给沿海城市带来损失。本文展现了应急防治面临预警机制与信息传播、应急职责和物资储备、民众意识与能力等方面的困境,进一步提出了应加强预警监测技术、落实应急职责保障物资供应、加大防灾教育科普力度等提升路径,以推动基层组织发挥作用,降低台风灾害损失,助力我国沿海城市经济建设与城市安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灾害风险分析 危机成因模型 应急防治 路径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农膜回收和处置的制度困境与完善进路
2
作者 陈宝山 王鑫磊 刘群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80-86,共7页
农膜污染防治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仍面临着生产、销售企业回收力度不足、农户参与回收积极性不高、废旧农膜总体资源化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对此,我国初步建立了废旧农膜回收和处置制度体系,但存在责任分配不明、制度衔接障碍、激励制... 农膜污染防治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仍面临着生产、销售企业回收力度不足、农户参与回收积极性不高、废旧农膜总体资源化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对此,我国初步建立了废旧农膜回收和处置制度体系,但存在责任分配不明、制度衔接障碍、激励制度异化、法律责任过轻甚至缺失等问题。鉴于此,应从合理分配主体责任、确保制度的内外部衔接、完善激励制度、提高法律责任约束力度几个方面,完善废旧农膜回收和处置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农膜 回收处置 生产者责任延伸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业委会创新实践、困境及进路 被引量:2
3
作者 原珂 李婷婷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10,M0007,共13页
红色业委会是新时代以来我国广大城市住宅小区党建的创新性实践。红色业委会的核心特征是业委会中党员人数占绝对优势,为党建引领奠定组织基础。有制度合法性依据、从入口遴选和双向任职双重维度把握人员选择、规范业委会履职方式、合... 红色业委会是新时代以来我国广大城市住宅小区党建的创新性实践。红色业委会的核心特征是业委会中党员人数占绝对优势,为党建引领奠定组织基础。有制度合法性依据、从入口遴选和双向任职双重维度把握人员选择、规范业委会履职方式、合理设计考核标准及其奖惩机制是红色业委会得以推进的四个主要支撑性条件。当前红色业委会的创建虽具有重要实践价值,但仍面临诸多问题。要进一步深化红色业委会在小区党建中持续有效发挥积极作用,亟待从全面提升小区党员队伍建设水平并注重发掘与培育中青年党员、持续优化红色业委会运行机制以形成组织形式和工作效果同频共振、谨慎推行“一肩多职”以降低小区治理复杂化和一元化风险、有效填补制度罅隙以提升红色业委会的合法性水平、深化研究工作方法与沟通策略以不断提升业主对业委会党建的熟悉度和接纳度等方面着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业委会 业委会党建 党建引领 社区治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基金会多样态发展成因及其优势比较 被引量:5
4
作者 原珂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87,共7页
当前,我国社区基金会发展日渐呈现出企业发起型、政府发起型、社会组织发起型、居民发起型和混合发起型等多样态实践,虽其整体上有共性特征,但在实践中每一类型社区基金会甚至每一个社区基金会均有其特色。从合法性获取差异、核心利益... 当前,我国社区基金会发展日渐呈现出企业发起型、政府发起型、社会组织发起型、居民发起型和混合发起型等多样态实践,虽其整体上有共性特征,但在实践中每一类型社区基金会甚至每一个社区基金会均有其特色。从合法性获取差异、核心利益相关方构成以及发展策略差异等角度入手,有利于厘清和把握不同类型社区基金会在基层治理新格局中功能发挥的异同之处。为了在实践中科学指导不同类型社区基金会实现差异化发展,使其更好地在多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作用,需要在深入分析不同类型社区基金会内在行动逻辑的基础上,精准理解其组织运行逻辑以及制度蕴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基金会 基层治理 公益慈善 多样态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党领共治”绩效差异的类型学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原珂 张莹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0-129,I0004,共11页
在党的领导下构建多元共治的社区治理共同体,已然成为新时代国家基层治理体系的基础性结构安排和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一致性的结构安排下,各地社区在实践中却形成了差异化的治理绩效。何种因素催生了“党领共治”的绩... 在党的领导下构建多元共治的社区治理共同体,已然成为新时代国家基层治理体系的基础性结构安排和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一致性的结构安排下,各地社区在实践中却形成了差异化的治理绩效。何种因素催生了“党领共治”的绩效差异是核心问题所在。基于协同治理理论,从地方政府制度设计能力和社区党组织领导力两个维度构建了“党领共治”绩效的分析框架:地方政府的制度设计提供了明晰的引导和规则约束,是“党领共治”的外部推力;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力是链接治理资源、实现“党领共治”的内部驱动力。同时,基于制度和领导力的差异化组合,区分了“形式主义、内部驱动、外部指导、内外统合”四种“党领共治”模式,并通过案例比较发现其绩效差异。其中,形式主义“党领共治”的绩效表现最差,内部驱动和外部指导型的“党领共治”绩效表现居中,内外统合型“党领共治”绩效表现最好且具有稳定性。对新时代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绩效差异的科学阐释既有助于增进知识积累,也能为地方政府制度的优化和社区党组织领导力的提升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领共治 多元协同 制度创新 治理绩效 基层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类学视域下社区基金会多样态实践及其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原珂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6-106,共11页
对社区基金会进行分类研究是深化推进中国特色社区基金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当前,我国社区基金会在地化发展过程中日渐呈现出政府发起型、企业发起型、社会组织发起型、居民发起型和混合发起型的“多样态”发展路径,且不同类型的社... 对社区基金会进行分类研究是深化推进中国特色社区基金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当前,我国社区基金会在地化发展过程中日渐呈现出政府发起型、企业发起型、社会组织发起型、居民发起型和混合发起型的“多样态”发展路径,且不同类型的社区基金会因发起主体差异而各有优势,并显现出不同的主导特征。政府发起型社区基金会先天具有强力统筹与整合社区资源的优势,企业发起型社区基金会往往具有较为明显的市场运作特征,社区组织发起型社区基金会在专业理念引领与技术支撑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居民发起型社区基金会的“软治理”特征较为突出,混合发起型社区基金会在政社企跨界合作及合力型塑方面成效显著。对此,只有用得其所,才能适得其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社区基金会 在地化发展 社区治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干旱区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结构优化与体系完善——基于结构功能分析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宝山 麻芦苇 +1 位作者 姜贺天 丁梦茹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34,44,共10页
中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目前仍存在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较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干旱区更为明显。中国目前正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尽管该制度发挥了一定成效,但仍无法有效解决干旱区面临的水资源难题。从制度层面出... 中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目前仍存在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较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干旱区更为明显。中国目前正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尽管该制度发挥了一定成效,但仍无法有效解决干旱区面临的水资源难题。从制度层面出发,运用结构-功能分析方法,归纳总结并分析中国干旱区涉及的水资源管理政策法律文件。分析结果表明:①中国干旱区水资源管理制度存在规范水资源利用行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正功能和推动节水技术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潜正功能,以及水资源分配可能导致权力固化和供需不平衡,管理制度会增加企业和个人成本负担的潜负功能。②中国干旱区水资源管理制度存在纵向的立法规范结构约束、横向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结构约束以及横纵结合的职权分配结构约束。进一步分析表明,产生上述结构约束的原因在于水资源管理立法纵向残缺、水资源管理制度横向配置局限以及水资源管理制度运行中的责任分配不明,由此导致节水领域制度落实困难、水资源分配不合理以及再生水利用效率偏低、水资源管理主体职责交叉重叠的问题,制约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运行。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应当制定专门性节水立法、完善干旱区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明确水资源管理的责权分配,以期达到优化中国干旱区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结构障碍及制度缺陷,消除其潜负功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水资源 管理制度 结构-功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居民自治制度的演变逻辑与现代化转型路径
8
作者 刘华云 原珂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42,共10页
居民自治作为基层治理的基本形态,对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和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关键意义。城市居民自治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逐步推进与完善,历经了萌芽与探索、规范与确立和创新与发展三个阶段,始终以满足党和国家治理的... 居民自治作为基层治理的基本形态,对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和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关键意义。城市居民自治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逐步推进与完善,历经了萌芽与探索、规范与确立和创新与发展三个阶段,始终以满足党和国家治理的需求为核心,展现了自我发展和持续改革的特征。面对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时代任务,城市居民自治制度的转型关键在于保障党建逻辑、治理逻辑和自治逻辑的良性互动,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培育和塑造积极的居民主体,探索合理设置自治单元的新路径,借助数智新技术赋能以推动制度的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自治制度 基层民主 基层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进展评述 被引量:2
9
作者 王铭昊 吴玉萍 周宏宇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0-26,共7页
对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进行研究,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探索出更多的价值实现路径与模式。但近年来专门针对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研究相对匮乏。系统梳理现有的文献,对乡村生态产品的概念、特征、分类,价值实现的模式... 对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进行研究,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探索出更多的价值实现路径与模式。但近年来专门针对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研究相对匮乏。系统梳理现有的文献,对乡村生态产品的概念、特征、分类,价值实现的模式、路径和机制,以及对相关政策的促进三个研究方面进行分析。发现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研究存在以下困境:(1)乡村生态产品的概念、特征及分类未达成共识。(2)模式研究存在局限性。(3)路径研究尚显不足。(4)机制的研究仍需深化。(5)法治化研究匮乏。(6)与政策协同研究存在不足。因此,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研究应当从厘清概念特征与分类、完善价值实现模式、拓展价值实现路径、加强机制研究、推动法治化研究、促进政策协同发展六个方面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治理视角下“双碳”转型与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协同化的法治因应 被引量:7
10
作者 尤明青 李姗蔓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6-66,共11页
基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在科学与政策层面的客观耦合关系,纳入“双碳”目标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是新时代绿色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结果,亦是实现气候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统一的现实需要。借鉴和运用元治理理论,... 基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在科学与政策层面的客观耦合关系,纳入“双碳”目标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是新时代绿色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结果,亦是实现气候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统一的现实需要。借鉴和运用元治理理论,能够为二者的协同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思路。现行环境治理体系总体呈现“良法”不一、“善治”不足的运行局面,亟待从涉碳价值认知、涉碳事权配置、涉碳制度供给、涉碳风险防控等层面进行协同规制。“双碳”转型与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协同逻辑,可归纳为规范整合的目标协同、公私互动的权益协同、区际府际事权配置的执法协同、司法适度能动的救济协同四个维度。为回应二者协同化的法治需求,应着重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风险防控机制、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环境绩效考评问责机制、绿色低碳消费促进制度进行对标重塑,以彰显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法治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环境治理体系 耦合关系 协同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创新引领乡村振兴:“组织联带”驱动共同富裕--基于P县拱市联村的个案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原珂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3-94,共12页
组织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号工程”,是新时代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障。实践中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制度优势、政治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是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核心要义。四川省P县拱市联村突破传统的农村基层组织架... 组织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号工程”,是新时代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障。实践中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制度优势、政治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是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核心要义。四川省P县拱市联村突破传统的农村基层组织架构,探索出一种创新型的、非建制性的、功能型的基层党组织跨村镇联建形式——拱市联村党委,并逐步形成了具有“组织联建”“主业联抓”“队伍联育”“学习联排”“治理联创”等地域特色的“组织联带”创新实践模式,是新时代解决农村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创新举措,也是党建引领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和制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拱市联村 党建引领 基层组织 组织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治理视阈下社区基金会“资金池”创新举措探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原珂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1-170,共10页
募集资金、分配资金和保值增值是社区基金会的三大核心功能,其中,募集资金是后两者功能实现的前提要件。社区基金会的资金来源主要为捐赠和筹款,且随着时代变迁,捐赠理念在不断变化更新,筹款渠道也不断拓展与丰富。捐赠既包括传统个体... 募集资金、分配资金和保值增值是社区基金会的三大核心功能,其中,募集资金是后两者功能实现的前提要件。社区基金会的资金来源主要为捐赠和筹款,且随着时代变迁,捐赠理念在不断变化更新,筹款渠道也不断拓展与丰富。捐赠既包括传统个体与企业捐赠及其方式理念的更新,也涵盖近年来新兴的其他组织捐赠、股权捐赠等创新性捐赠方式。在募集资金渠道拓展上,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创新:一是常规筹款方式的创新发展,具体包括事件筹款、本金筹款、资金配捐、合作资助等方式;二是既有筹款渠道的拓展与创新,具体包括专项基金筹款、投资理财收益、企业资源链接及其他探索性的创新渠道或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基金会 募捐与筹款 专项基金 慈善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基金会界面特征与作用功能:一种“边界”组织的阐释 被引量:5
13
作者 原珂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5-113,128,共10页
社区基金会作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的一种有益探索,是近年中国推进基层社会建设和社会组织发展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从“边界”组织新视角探讨社区基金会在新时代我国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新征程中专业性、中... 社区基金会作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的一种有益探索,是近年中国推进基层社会建设和社会组织发展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从“边界”组织新视角探讨社区基金会在新时代我国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新征程中专业性、中立性、稳定性和融合性界面特征及其链接、服务和平台作用功能的发挥,对科学把握及深化推进其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基金会 “边界”组织 基层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建共治共享视域下社区公共性再生产探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岚波 原珂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2-53,共12页
公共性作为现代社区治理的价值追求,是社区内在秩序的支撑要素和善治的保障。既有研究主张在个体化背景下通过培育社会组织和拓展公共空间等途径构筑公共性,但实践中个体化转向公共性之过程仍举步维艰,且现已培育的社会组织之间也存在... 公共性作为现代社区治理的价值追求,是社区内在秩序的支撑要素和善治的保障。既有研究主张在个体化背景下通过培育社会组织和拓展公共空间等途径构筑公共性,但实践中个体化转向公共性之过程仍举步维艰,且现已培育的社会组织之间也存在排斥与冲突等问题,反而更加剧了新一轮的公共性危机。针对当前社区公共性日渐消解的问题,应在个体化和公共性之间引入“主体性”概念。社区公共性再生产需要历经从个体化的张扬到主体性的培育和从主体性的培育到公共性建构两大阶段,从而更好弥合个体化与公共性之间的“鸿沟”,实现具有公共性的社区治理体系之变革,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 社区公共性 社区治理共同体 共建共治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明朝对川西北地区土司的层级管理与差序格局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潘 彭陟焱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18,共11页
明代在川西北地区通过设置卫所、完善土司制度、推行僧官制度等措施,建立起层级管理体系。在这种体系下,土司服从调遣、缴纳赋税、按期朝贡,与中央政府形成了良性互动。但由于中央政府默许朝廷与较大土司对较小土司的共同管辖局面,往往... 明代在川西北地区通过设置卫所、完善土司制度、推行僧官制度等措施,建立起层级管理体系。在这种体系下,土司服从调遣、缴纳赋税、按期朝贡,与中央政府形成了良性互动。但由于中央政府默许朝廷与较大土司对较小土司的共同管辖局面,往往导致该地区土司之间的纷争,而土司与僧官的密切合作,一定程度上又维护了该地区的稳定。有明一代,在川西北形成了土司与中央、土司与土司、土司与僧官的多重关系,维系了中央王朝对该地区的有效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北 土司 改土归流 差序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角下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探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娄苗 苏文林 《广东蚕业》 2023年第1期151-153,共3页
乡村旅游的社区居民参与是实现乡村居民生活富裕的重要途径。文章以云南彝人古镇为个案,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地方实践,探讨了乡村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观念不足、社区居民难以高效参与乡村旅游、社区居民和管理部门之间沟... 乡村旅游的社区居民参与是实现乡村居民生活富裕的重要途径。文章以云南彝人古镇为个案,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地方实践,探讨了乡村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观念不足、社区居民难以高效参与乡村旅游、社区居民和管理部门之间沟通不畅、社区居民之间利益分配失衡等问题,提出了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乡村旅游、提升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激发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实践、加强社区和管理部门的沟通、建立合理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等思考与实践,以便从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维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居民 乡村旅游 乡村振兴 彝人古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年来我国台湾地区藏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17
作者 叶小琴 陈潘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0-138,163,164,共11页
有论者指出,当今藏学研究的“中心舞台”仍然是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台湾地区的藏学研究有其特点和独特地位,研究成果颇为丰硕。由于远离田野现场、缺少专门性机构、统筹规划不力等因素,加之台湾地区政治环境的变化,当下台湾地区藏学研... 有论者指出,当今藏学研究的“中心舞台”仍然是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台湾地区的藏学研究有其特点和独特地位,研究成果颇为丰硕。由于远离田野现场、缺少专门性机构、统筹规划不力等因素,加之台湾地区政治环境的变化,当下台湾地区藏学研究面临经费不足、人才断层、“被边缘化”等困境。但两岸藏学从源流上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在学科未来发展上也有着共同的期许,两岸藏学具有进一步交往交流交融的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藏学 学术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