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声乐教学中学生的地方特征探析——以新疆兵团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宋红柳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88-189,共2页
针对学生的不同音乐文化背景和音乐声乐基础进行因材施教是教学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探讨学生的地方特征也是在此宗旨下的微观教学研究,是教学实践中的总结与分析。
关键词 音乐声乐 地方特征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九世纪后期的俄罗斯音乐文化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梅梅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6-157,共2页
亚历山大二世·尼古拉耶维奇的改革使俄罗斯的学术空气转向自由化,促使俄罗斯音乐文化得以快速发展是重要表现之一。这一时期,俄罗斯出现一批著名的艺术家,歌剧达到顶峰,古典交响乐诞生,音乐学院首次组建。莫斯科音乐学院缔造... 亚历山大二世·尼古拉耶维奇的改革使俄罗斯的学术空气转向自由化,促使俄罗斯音乐文化得以快速发展是重要表现之一。这一时期,俄罗斯出现一批著名的艺术家,歌剧达到顶峰,古典交响乐诞生,音乐学院首次组建。莫斯科音乐学院缔造了20世纪世界音乐艺术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九世纪后期 音乐文化 成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乐教学中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相互借鉴与融合 被引量:30
3
作者 郝晶华 徐寅晨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6-187,共2页
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孕育出的歌唱形式,两种唱法即有相同之处,也有区别之处。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用开放的审美理念,将本土艺术与外来艺术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在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探讨中国的、科学的、可立于世界声乐... 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孕育出的歌唱形式,两种唱法即有相同之处,也有区别之处。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用开放的审美理念,将本土艺术与外来艺术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在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探讨中国的、科学的、可立于世界声乐艺术之林的中国新声乐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声唱法 民族唱法 美声作品的民族风格 民族作品的美声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建业、邱庞阳洋钢琴曲《梦幻茶山》演奏要点
4
作者 王芳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55-356,共2页
由陆建业、邱庞阳洋两位所创作的钢琴曲《梦幻茶山》,在歌曲中运用了广西凌云县壮族民歌的元素,并在创作过程中结合了浪漫派与印象派作曲手法。本文对两位创作人以及钢琴曲《梦幻茶山》的演奏要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 由陆建业、邱庞阳洋两位所创作的钢琴曲《梦幻茶山》,在歌曲中运用了广西凌云县壮族民歌的元素,并在创作过程中结合了浪漫派与印象派作曲手法。本文对两位创作人以及钢琴曲《梦幻茶山》的演奏要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去体会钢琴曲《梦幻茶山》所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曲 《梦幻茶山》 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萨克族民歌研究:历时观照与现时思考 被引量:4
5
作者 石宏 陈荃有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0-157,共8页
哈萨克族的民歌曾经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成为我国民族音乐中的靓丽风景,也因其地处欧亚文化交汇地带,具有典型的山地草原特色而备受学界关注。本文通过广泛搜集资料,将学术界对哈萨克族民歌的研究历程以研究方式、体现程度、取得成就的不... 哈萨克族的民歌曾经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成为我国民族音乐中的靓丽风景,也因其地处欧亚文化交汇地带,具有典型的山地草原特色而备受学界关注。本文通过广泛搜集资料,将学术界对哈萨克族民歌的研究历程以研究方式、体现程度、取得成就的不同,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进行了审视,即20世纪50—70年代的"对原生民歌的搜集整理阶段"、80—90年代"理论研究的介入与快速发展时期"以及21世纪以来的"视域开拓及其多样化的观照";通过这种历时的纵向观察,引发对当代民歌文化传承与研究工作的思考;尤其是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于地处丝绸之路腹地跨界族群的哈萨克族传统民歌文化,其典型性价值与特征,更值得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族 民歌 少数民族音乐 跨界族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