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石河子地区骨质疏松症患者对抗骨质疏松药物的依从性 被引量:7
1
作者 李珂 李江华 +4 位作者 闫小龙 王思博 张祉薇 刘晓 李晶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4-139,共6页
目的探讨偏远地区骨质疏松症患者用药依从性现状及不遵医用药原因,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新疆石河子地区300例确诊为骨质疏松症患者,随访1年后进行问卷调查,对其阿仑膦酸钠用药依从性情况及不依从原因进... 目的探讨偏远地区骨质疏松症患者用药依从性现状及不遵医用药原因,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新疆石河子地区300例确诊为骨质疏松症患者,随访1年后进行问卷调查,对其阿仑膦酸钠用药依从性情况及不依从原因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患者药物持有率(medication possession ratio,MPR)均值为0.692±0.258,仅40.3%的患者MPR≥0.8。患者不遵医用药的主要原因为自感病轻、忘记如何用药以及担心药物不良损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有骨质疏松家族史、骨质疏松程度较轻、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差、自行服用骨质疏松相关保健品,且性格较为安静和中性的患者用药依从性更差。结论该地区骨质疏松症患者用药依从性较差,建议偏远地区将骨质疏松症纳入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医护人员开药时应加强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并要求患者定期门诊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用药依从性 偏远地区 阿伦磷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河子地区中老年人群LRP5基因Q89R位点多态性与骨质疏松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福宇 李海涛 +3 位作者 孟德峰 张蕾 史晨辉 王维山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1-427,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石河子地区中老年人群LRP5基因Q89R位点多态性与骨质疏松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对115例健康汉族中老年人、74例骨量低下者和33例骨质疏松患者的LRP5基因Q89R位点...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石河子地区中老年人群LRP5基因Q89R位点多态性与骨质疏松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对115例健康汉族中老年人、74例骨量低下者和33例骨质疏松患者的LRP5基因Q89R位点进行分型,并计算其基因频率分布;全自动生化仪对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L1-L4和股骨颈、Ward’s三角区、大转子、股骨干的骨密度。结果中老年男性人群LRP5基因Q89R位点各基因型之间的骨密度、生化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中老年女性LRP5基因Q89R位点QQ、QR、RR基因型总基因频率分别为82.14%、16.97%、0.89%;正常对照组分别为88.10%、11.90%、0%;骨量低下组分别为90.24%、9.76%、0%,骨质疏松组分别为62.07%、34.48%、3.45%,QQ、QR型在骨质疏松组与骨量低下组、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基因频率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腰椎L1-L3、大转子的骨密度与Q89R基因型相关;未发现腰椎第四节、Ward’s三角区、股骨颈、股骨干的骨密度值与Q89R基因型具有相关性;生化指标中,血清磷含量与基因型显著相关。结论 LRP5基因Q89R位点多态性具有种族、地区差异性。LRP5基因Q89R位点基因多态性是石河子地区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的预测因素,提示LRP5基因是影响骨密度的候选基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RP5基因Q89R位点 骨质疏松 基因多态性 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路径在关节镜辅助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实施效果评价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张振东 王维山 +3 位作者 董金波 方钦正 李长俊 史晨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489-1491,共3页
目的评价临床路径在关节镜辅助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入院行膝关节镜辅助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模式,试验组采取临床路径模式。对两组患者的住院天... 目的评价临床路径在关节镜辅助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入院行膝关节镜辅助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模式,试验组采取临床路径模式。对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明显下降,患者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均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路径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临床路径 效果评价 关节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髌骨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比较及治疗策略分析 被引量:78
4
作者 王维山 孙建华 +5 位作者 李宽新 朱卫国 张振东 李长俊 方钦正 史晨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3044-3046,共3页
目的:比较克氏针张力带、空心螺钉张力带和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为临床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我科进行治疗的302例髌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其中143例应用改良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KW组)... 目的:比较克氏针张力带、空心螺钉张力带和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为临床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我科进行治疗的302例髌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其中143例应用改良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KW组),72例采用空心螺钉钢丝张力带法内固定治疗(HW组),87例应用髌骨爪内固定治疗(PC组)。并从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治疗费用和关节功能评价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组病例均获随访6个月以上,对于单纯横行骨折,3组病例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疗效评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中,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差异不明显(P>0.05),但在术后疗效评定上,PC组与其他两组差异显著(P<0.01),其优良率达100%,KW组为78.9%,HW组为80.6%。另PC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其他两组(P<0.01),为5.0%,KW组为25.8%,HW组为15.7%。3组病例的治疗费用差异也较明显(P<0.01),PC组高达(8631±115)元,其次为HW组(4106±103)元,KW组的治疗费用最低,只有(2725±127)元。结论:克氏针张力带在单纯横行骨折手术疗效可靠、而且明显减低医疗消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应作为髌骨骨折常规手术方式选择。对于复杂粉碎性骨折,髌骨爪具有固定可靠、疗效显著的优点,应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骨折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对不同年龄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鑫 史晨辉 +2 位作者 孙建华 李江华 陈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3463-3467,共5页
目的比较同一医疗机构内不同年龄阶段接受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患者的预后差异,为手术效果预期提供依据。方法按年龄大小区间将我院134例行MED手术患者分为3组(A组32例,年龄<30岁;B组55例,年龄30~50... 目的比较同一医疗机构内不同年龄阶段接受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患者的预后差异,为手术效果预期提供依据。方法按年龄大小区间将我院134例行MED手术患者分为3组(A组32例,年龄<30岁;B组55例,年龄30~50岁;C组47例,年龄> 50岁),收集患者住院期间临床资料和出院后1年内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及目测类比评分(VAS评分),随访患者病情变化,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卡方检验,回顾性比较各组间预后差异。结果 A组术中出血量高于B组与C组,C组住院时长长于A组,C组不良预后发生率高于B组(均P <0.05)。JOA改善率:C组术前评分高于A、B两组,术后1周至术后12个月B组改善率均高于A、C组(均P <0.05)。VAS评分:术前B组评分高于A、C两组,术后1个月B组评分高于A组,术后12个月B组评分高于A组(均P <0.05)。结论 MED手术中青少年患者出血量更多;中老年患者住院时间更长,不良预后发生率更高;青中年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最佳;青少年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年龄 椎间盘镜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骨膜素水平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骨密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江华 李新梅 +2 位作者 陈磊 戴毅 李琪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探索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骨膜素(sPostn)水平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108例患有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老年女性和106名年龄不匹配的无骨折女性作为对照。在2 d内骨折后测量其临床特征、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骨转换标志... 目的探索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骨膜素(sPostn)水平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108例患有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老年女性和106名年龄不匹配的无骨折女性作为对照。在2 d内骨折后测量其临床特征、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骨转换标志物(包括sPostn水平)。对于108例患者,检测1年内的随访sPostn水平。结果骨折后sPostn的初始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整个队列中,sPostn与股骨颈BMD,骨Ⅰ型胶原N-端前肽(PINP)和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β-CTX)相关(P均<0.05)。多变量分析后,sPostn仍然是股骨颈BMD的独立危险因素。骨折后7 d内采样的sPostn从第2天开始急剧增加,然后减少并在360 d保持在略高的水平。sPostn的变化与骨折后第7天β-CTX(P<0.05)和PINP(P<0.05)的变化呈正相关。结论高sPostn水平是老年女性急性髋部骨折患者股骨颈低BMD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骨折愈合 髋部骨折 骨质疏松 骨膜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脉冲电磁场联合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骨折术后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叶林 方钦正 董金波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14-917,948,共5页
目的探索低频脉冲电磁场(low frequency 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LFPEF)联合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骨折术后的影响。方法 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骨折128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4... 目的探索低频脉冲电磁场(low frequency 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LFPEF)联合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骨折术后的影响。方法 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骨折128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唑来膦酸治疗,治疗患者术后给予唑来膦酸联合LFPEF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者视觉模拟痛疼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和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股骨颈及腰椎的骨密度、骨代谢指标的改变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患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均明显上升,且治疗组患者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骨折愈合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股骨颈及腰椎的骨密度,治疗组较治疗前改善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血清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而两组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FPEF联合唑来膦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粗隆骨折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密度 唑来膦酸 骨代谢指标 低频脉冲电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变髓核细胞与正常髓核细胞体外培养的生物学特性对比 被引量:4
8
作者 何斌 杨坚 +1 位作者 彭方亮 李锋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7-199,共3页
目的:比较体外培养的退变髓核细胞与正常髓核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差异。方法:将成年新西兰大白兔以纤维环穿刺法椎间盘造模法处理,4周后取退变以及正常髓核细胞,进行细胞形态及电镜观察、MT法试验,检测细胞周期及主要细胞外基质相关基因表... 目的:比较体外培养的退变髓核细胞与正常髓核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差异。方法:将成年新西兰大白兔以纤维环穿刺法椎间盘造模法处理,4周后取退变以及正常髓核细胞,进行细胞形态及电镜观察、MT法试验,检测细胞周期及主要细胞外基质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结果:细胞生长曲线显示,传4代细胞第5天开始出现生长减慢,传5~7代细胞均在接种后第2~3天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退变髓核细胞传3代细胞第4天开始出现生长减慢(P<0.05),传5代时即出现生长滞缓,传7代时出现生长停滞。髓核软骨样细胞MTT摄取实验,传4~7代细胞的吸光度值明显低于传1代(P<0.05)。正常和退变髓核细胞细胞所处生长分裂期对比中,正常和退变髓核细胞G1期细胞所占比例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白兔正常髓核细胞持续增殖能力、蛋白聚糖和Ⅱ型胶原DNA的含量均较退变髓核细胞高,能为椎间盘组织工程学、细胞生物学疗法等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核细胞 体外培养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ct-4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中的甲基化状态 被引量:3
9
作者 王菊 符毓豪 +2 位作者 王维山 王端明 周宗瑶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5-280,共6页
目的研究Oct-4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定向诱导分化中的甲基化状态。方法全骨髓贴壁筛选法培养小鼠BMSCs,通过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细胞化学进行鉴定。骨块接种培养法培养小鼠成骨细胞,采用碱性磷酸酶(AKP)及茜素红进行鉴定。诱导小... 目的研究Oct-4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定向诱导分化中的甲基化状态。方法全骨髓贴壁筛选法培养小鼠BMSCs,通过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细胞化学进行鉴定。骨块接种培养法培养小鼠成骨细胞,采用碱性磷酸酶(AKP)及茜素红进行鉴定。诱导小鼠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和RT-PCR法观察Oct-4在小鼠BMSCs诱导分化前后的表达情况,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Oct-4在小鼠BMSCs诱导分化前后的甲基化状态。结果分离培养的小鼠BMSCs在体外能大量增殖,形成形态均一的细胞集落,培养细胞的CD29、c-Kit和CD44呈阳性表达,CD34呈阴性表达。诱导10d后的细胞及从小鼠颅骨中分离、培养出的成骨细胞,AKP及茜素红染色呈阳性。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和RT-PCR结果显示,Oct-4在小鼠BMSCs定向诱导分化中表达下调。小鼠BMSCs定向诱导分化中Oct-4基因启动子区的CpG岛出现了甲基化。结论成功在体外培养了小鼠BMSCs及小鼠成骨细胞,Oct-4基因可能参与了成体干细胞多潜能性的维持,Oct-4基因在小鼠BMSCs定向诱导分化中的表达下调可能是其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的缘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T-4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分化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18-5p下调SD大鼠成骨细胞骨硬化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2
10
作者 方钦正 徐芳 +3 位作者 叶林 菅永志 王维山 史晨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49-752,共4页
目的:探讨SD大鼠成骨细胞中微小RNA-218-5p(miR-218-5p)对骨硬化蛋白(SOST)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生物信息学数据库RNAhybrid和TargetScan预测miR-218-5p靶向SOST基因;构建携带靶基因野生型及突变型3’-非翻译区的双萤光素酶... 目的:探讨SD大鼠成骨细胞中微小RNA-218-5p(miR-218-5p)对骨硬化蛋白(SOST)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生物信息学数据库RNAhybrid和TargetScan预测miR-218-5p靶向SOST基因;构建携带靶基因野生型及突变型3’-非翻译区的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包裹双萤光素酶重组质粒及miR-218-5p模拟物(mimic)或抑制剂(inhibitor),共转染293T细胞,应用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测定萤光素酶活性;分离并培养SD大鼠成骨细胞,茜素红染色鉴定,设miR-218-5p mimic组、miR-218-5p inhibitor组及空白和阴性对照组,转染SD大鼠成骨细胞,RT-PCR检测SOST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SOST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SOST是miR-218-5p的潜在靶基因;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结果示,SD大鼠成骨细胞转染miR-218-5p mimic后,SOST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转染miR-218-5p inhibitor后均明显上调,与空白及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218-5p靶向SOST基因,从而下调SD大鼠成骨细胞SOST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硬化蛋白 成骨细胞 微小RNA-218-5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疆地区维吾尔族人群骨量与膳食硫摄入和血清硫化氢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翀 方玲娜 +6 位作者 孙建华 李晶 李丽 何大伟 郝彦明 周洪斌 陆荣柱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60-367,共8页
目的观察新疆克州地区维吾尔族人群骨密度和膳食硫摄入、血清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_(2)S)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新疆阿图什市人民医院172名维吾尔族体检人员,收集一般资料,采用既往食物频数问卷(food frequency q... 目的观察新疆克州地区维吾尔族人群骨密度和膳食硫摄入、血清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_(2)S)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新疆阿图什市人民医院172名维吾尔族体检人员,收集一般资料,采用既往食物频数问卷(food frequency questionnaire,FFQ)调查,离子色谱法测定食物硫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清H 2S水平,应用超声骨密度仪测定跟骨骨量。结果根据骨量测量结果将人群分为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减少组,骨量正常组的年龄小于骨量减少组[(57.96±8.22)岁vs.(60.84±7.95)岁,P<0.05],每周膳食硫摄入量高于骨量减少组[3202.60(2918.55,3559.50)mg/周vs.2941.92(2389.05,3243.36)mg/周,P<0.001],血清H 2S水平低于骨量减少组[2.96(1.97,3.98)pg/mL vs.6.21(2.82,10.40)pg/mL,P<0.001]。相关分析发现宽带超声衰减(broadband ultrasound attenuation,BUA)与年龄呈负相关(r=-0.252,P=0.001),与每周膳食硫摄入量呈正相关(r=0.225,P=0.003)。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和每周膳食硫摄入量是影响BUA的因素,其中呈负相关的因素为年龄(β=-0.283,P=0.000),呈正相关的因素为每周膳食硫摄入量(β=0.251,P=0.001)。结论膳食硫摄入与骨密度相关,可能具有骨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 硫化氢 骨密度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 bFGF,Ad SOX9,Ad CTGF和Ad TIMP1基因在体内退变髓核细胞的影响
12
作者 何斌 杨坚 +1 位作者 彭方亮 李锋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58-1361,共4页
目的:探讨Ad bFGF、Ad SOX9、Ad CTGF和AdTIMP1基因对体内退变髓核细胞的影响或作用。方法:选择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20只,使用纤维穿刺法进行动物模型手术,注入重组腺病毒转染bFGF、SOX-9、CTGF及TIMP-1,术后行X片、RT-PCR检测以及II型胶... 目的:探讨Ad bFGF、Ad SOX9、Ad CTGF和AdTIMP1基因对体内退变髓核细胞的影响或作用。方法:选择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20只,使用纤维穿刺法进行动物模型手术,注入重组腺病毒转染bFGF、SOX-9、CTGF及TIMP-1,术后行X片、RT-PCR检测以及II型胶原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X片检测中椎间盘处理方式对椎间盘高度的改变经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各节段之间的差异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之间的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组和生理盐水组之间的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注射重组腺病毒转染bFGF、SOX-9、CTGF和TIMP-1载体后,bFGF、SOX-9、CTGF及TIMP-1和II型胶原mRNA的表达水平均有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中bFGF和II型胶原mRNA水平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降低。在重组腺病毒转染bF-GF、SOX-9、CTGF以及TIMP-1中的II型胶原的表达检测中,3组的均数方差齐性,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将3组数据行两两比较,转染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与生理盐水组,均数的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FGF、SOX9、CTGF和TIMP-1基因可以在退变髓核细胞或组织中持续大量表达,这些基因可能均参与到椎间盘退变的发病机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核细胞 BFGF SOX9 CTGF TIM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蛋白胶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疗效影响的Meta分析
13
作者 丁浩 饶烽 +3 位作者 王琰 陈福宇 史晨辉 王维山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8-162,共5页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胶(fibrin glue,FG)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CBM、万方等数据库,同时手工检索图书馆馆藏期刊,由2位研究者按...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胶(fibrin glue,FG)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CBM、万方等数据库,同时手工检索图书馆馆藏期刊,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文献,采用Rev Man 5.2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RCTs,共973个TKA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纤维蛋白胶可以减少TKA术后引流(MD=-227.36,95%CI=-359.47^-95.25,P=0.001);血红蛋白丢失量(MD=-0.63,95%CI=-0.79^-0.46,P=0.000);总失血量(MD=-235.59,95%CI=-453.31^-17.86,P=0.030);输血率(OR=0.44,95%CI=0.31~0.61,P=0.000);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OR=0.94,95%CI=0.61~1.45,P=0.790)。结论:FG可以有效减少TKA术后引流量,总失血量,血红蛋白丢失量,输血率但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纤维蛋白胶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伤椎发生骨缺损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14
作者 耿明皓 孙建华 +4 位作者 李晶 曹城彰 杨杰 盛悦航 孙韶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10-416,共7页
目的:分析后入路胸腰椎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发生骨缺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3月我院行后入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胸腰椎单节段骨折的患者74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33例,年龄43.3±1.3(19~66)... 目的:分析后入路胸腰椎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发生骨缺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3月我院行后入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胸腰椎单节段骨折的患者74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33例,年龄43.3±1.3(19~66)岁,术后平均随访15.6±0.2个月,术后1年完善CT检查。根据术后1年时伤椎水平位或矢状位CT图像是否出现骨缺损将患者分为骨缺损组(40例)和骨折愈合组(34例),分别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骨折AO分型、伤椎有无置钉,并通过术前腰椎MRI评估术前椎间盘是否完整,通过CT测量术前伤椎压缩程度、术前矢状面Cobb角、伤椎撑开复位情况等相关因素,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各因素与骨缺损发生的相互关系,最后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各因素与骨缺损相关性的预测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骨缺损组伤椎无置钉比例(27.50%)高于骨折愈合组(8.82%),术前椎间盘受损比例(35.00%)高于骨折愈合组(5.88%),伤椎过度撑开比例(52.50%)高于骨折愈合组(20.59%),术前椎体压缩程度平均(3.49±1.87)%,高于骨折愈合组的平均压缩程度(25.01±2.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骨缺损组与骨折愈合组之间年龄、BMI、骨折AO分型、术前矢状面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术前椎间盘受损、椎体压缩严重、伤椎过度撑开是胸腰椎骨折复位术后出现骨缺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0、0.706、0.646(P<0.05),表明上述因素对术后骨缺损相关性的预测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论:患者术前椎间盘受损、椎体压缩严重、伤椎过度撑开是胸腰椎骨折复位术后出现骨缺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骨缺损 相关因素分析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catenin和MMP-3在骨性关节炎软骨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15
作者 菅永志 叶林 +6 位作者 李跃军 顾培伦 高鹏 羊鹏飞 杨童 王维山 董金波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70-779,共10页
目的检测不同时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软骨中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表达。探讨这两种蛋白在骨性关节炎患者疾病进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OA组:取自因骨性关节炎而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A)或关节镜诊治术... 目的检测不同时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软骨中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表达。探讨这两种蛋白在骨性关节炎患者疾病进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OA组:取自因骨性关节炎而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A)或关节镜诊治术的患者,共计70例;NOA组:取自创伤后导致的截肢或部分软骨脱落使用关节镜可取出的患者,共计13例。根据WOMAC骨关节炎指数,将70例OA患者分为轻度OA组18例,中度OA组22例,重度OA组30例。免疫组化法对β-连环蛋白和MMP-3的各组阳性细胞进行染色,根据两种蛋白的表达情况,用软件SPSS 22.0统计分析出两种蛋白与OA发展的相互关系。结果β-连环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结果:NOA组有2例阳性,阳性率为15.38%;OA组患者关节软骨中,轻度OA组10例阳性,阳性率55.56%;中度OA组17例,阳性率77.27%,重度OA组27例,阳性率90.00%。MMP-3免疫组化染色结果:NOA组有1例阳性,阳性率为7.69%;OA组患者关节软骨中,轻度OA组9例阳性,阳性率50.00%;中度OA组14例阳性,阳性率63.64%,重度OA组25例阳性,阳性率83.33%。卡方检验结果示β-连环蛋白与MMP-3在骨性关节炎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非骨关节炎组(X^2=19.053/16.803,P<0.001)。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结果提示:软骨组织中β-连环蛋白与MMP-3的表达水平随着WOMAC骨关节炎指数升高而增强,呈显著正相关(r=0.753/0.787,P<0.001);β-连环蛋白与MMP-3的表达水平随着Mankin评分的升高而增强,呈显著正相关(r=0.840/0.774,P<0.001),在OA关节软骨中β-catenin与MMP-3的表达强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891,P<0.001)。结论(1)关节软骨中β-catenin和MMP-3的表达较非骨关节炎组显著增强,且随着OA不断加重这两种蛋白的表达强度不断增强,这两种蛋白可作为OA早期诊断的依据。(2)β-catenin、MMP-3参与了OA发生发展过程中软骨的破坏。(3)OA软骨组织中β-catenin、MMP-3表达呈显著正相关,两者对OA的发生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软骨 Β-CATENIN MM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信息学预测类风湿关节炎核心基因与互作miRNA 被引量:4
16
作者 丁晓 郝颖 +3 位作者 王维山 孟德峰 王梦雨 王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8-234,共7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类风湿性关节炎(RA)滑膜炎中相关的核心差异基因与相互作用的微小核糖核酸(miRNA)。方法通过GEO数据库下载基因芯片GSE55235,通过R语言3.5.0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并通过David在线数据库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应用...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类风湿性关节炎(RA)滑膜炎中相关的核心差异基因与相互作用的微小核糖核酸(miRNA)。方法通过GEO数据库下载基因芯片GSE55235,通过R语言3.5.0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并通过David在线数据库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应用String 10.5、Cytoscape v3.6.1和MCODE插件建立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筛选出RA发生过程中的核心基因。通过CyTargetLinker预测与核心基因互作的miRNA。结果筛选出605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314个,下调291个。其功能主要富集于免疫反应和细胞大分子生物合成和结合等过程。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共有552个节点和5163条边,筛选出了前4的作用模块和10个核心基因: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受体C型(PTPR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α(VEGFα)、纤连蛋白1基因(FN1)、整合素亚基M(ITGAM)、表皮生长因子(EGFR)、CD8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整合素亚基β2(ITGB2)、TYRO蛋白酪氨酸激酶结合蛋白(TYROBP)和MYC。并预测了36个miRNA可与其中3个核心基因靶向性相互作用。结论筛选出的核心基因与相互作用的miRNA可能成为RA潜在治疗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生物信息学 蛋白互作网 核心基因 微小核糖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K1/2信号蛋白和蛋白降解酶在骨关节炎患者软骨/软骨下骨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8
17
作者 蒲沛东 马腾洋 +5 位作者 周士平 张赛 韩飞 马青源 王超 王维山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77-285,共9页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信号蛋白与骨关节炎(OA)致病相关蛋白降解酶在软骨/软骨下骨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12月-2019年12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收治的50例OA患者的膝关节胫骨平台样本以及...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信号蛋白与骨关节炎(OA)致病相关蛋白降解酶在软骨/软骨下骨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12月-2019年12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收治的50例OA患者的膝关节胫骨平台样本以及创伤科因外伤截肢的10例患者的健康膝关节胫骨平台样本(作为对照)。采用HE染色观察软骨退变情况,利用OARSI-Modified Manking评分评估软骨破坏程度,并根据评分将OA患者分成轻度组(n=31)与重度组(n=19)。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ERK1/2、pERK1/2、MMP-3、MMP-9及ADAMT5在软骨/软骨下骨中的表达,实时定量PCR(RT-qPCR)检测软骨/软骨下骨中ERK1/2、MMP-3、MMP-9及ADAMT5 mRNA的表达,micro-CT测定软骨下骨微结构的改变情况。结果HE染色显示,轻度组软骨变薄,软骨细胞排列紊乱,软骨下骨厚度增加;重度组软骨几乎完全消失,软骨下骨明显暴露并变形,钙化软骨增厚。OARSI评分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轻度组、重度组OARSI评分明显升高[(8.14±0.56)分、(23.33±0.17)分vs.(3.53±0.11)分,P<0.05],且重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 blotting及RT-q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轻度组和重度组软骨/软骨下骨中pERK1/2、MMP-3、MMP-9及ADAMT5蛋白表达水平增高(P<0.05),MMP-3、MMP-9及ADAMT5 mRNA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但各组ERK1/2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Micro-CT扫描结果显示,轻度组和重度组软骨下骨的微结构严重紊乱并伴有细胞增殖;与对照组比较,轻度组和重度组软骨/软骨下骨中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量(Tb.N)、骨密度(BMD)明显增高,骨小梁间距(Tb.Sp)明显缩小(P<0.05)。结论OA患者软骨/软骨下骨中pERK1/2、MMP-3、MMP-9及ADAMT5均呈现高表达且软骨下骨微结构发生改变,pERK1/2表达增加可能是蛋白降解酶活性增强及软骨下骨微结构改变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软骨下骨 细胞外信号蛋白调节激酶1/2 蛋白降解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诊特殊慢性病政策对高血压患者住院流向的影响——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师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何岩丽 殷宏坡 +3 位作者 梁汝江 李珂 张梅 井明霞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52-757,共6页
目的探索门诊特殊慢病政策对高血压患者住院流向的影响,为完善门诊慢病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数据和门诊特殊慢病信息,以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是否享受门诊特殊慢病政策分为政策组和无政策组,共计2464人。分三... 目的探索门诊特殊慢病政策对高血压患者住院流向的影响,为完善门诊慢病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数据和门诊特殊慢病信息,以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是否享受门诊特殊慢病政策分为政策组和无政策组,共计2464人。分三级医疗机构,建立双重差分模型,分析政策对患者在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住院比例、年人均住院次数和年人均住院天数的影响。结果政策调整的第一年,相较于无政策组,政策组患者在三级医院的住院比例降低4.61%(P=0.016),二级医院的年人均住院天数降低0.22 d(P<0.001)。政策调整的第二年,三级医院的住院比例降低6.59%(P<0.001),二级医院的年人均住院天数降低0.29 d(P<0.001),政策效果更明显。结论:门诊特殊慢病政策使高血压患者的住院流向下沉,二级医院住院的患者受政策影响较大。决策者应充分考虑不同病情下患者的门诊医疗费用,对患者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特殊慢病政策 高血压 三级医疗机构 住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AS1基因多态性与脊柱结核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庭 史晨辉 高立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29-732,共4页
目的研究寡腺苷酸合成酶1(OAS1)基因多态性与脊柱结核的关系。方法纳入113个脊柱结核患者作为实验组,114个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所有纳入者均为汉族。采用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模型来计算OAS1基因多态性和脊柱结核之间的联系。基因分型采用iM... 目的研究寡腺苷酸合成酶1(OAS1)基因多态性与脊柱结核的关系。方法纳入113个脊柱结核患者作为实验组,114个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所有纳入者均为汉族。采用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模型来计算OAS1基因多态性和脊柱结核之间的联系。基因分型采用iMLDR方法。结果与rs1131454AA基因型比较,AG对于脊柱结核来说是保护因素(OR=0.532,95%CI:0.354~0.801,P=0.003)。同时rs1131454GG基因型与AA比较也是脊柱结核保护性因素(OR=0.788,95%CI:0.660~0.940,P=0.008)。结论在汉族人中,OAS1基因多态性与脊柱结核是相关联的,但需要在规模较大的、多中心和其他民族中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AS1基因 脊柱结核 基因多态性 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P-3-1171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地区汉族和维吾尔族骨关节炎的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家瀚 李彦奇 +1 位作者 王鑫 史晨辉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1-126,共6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3,MMP-3)-1171 5A/6A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地区汉族、维吾尔族人群膝骨性关节炎(primary knee osteoarthritis, PKOA)的关联。方法通过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新疆部分地区汉族OA患者...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3,MMP-3)-1171 5A/6A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地区汉族、维吾尔族人群膝骨性关节炎(primary knee osteoarthritis, PKOA)的关联。方法通过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新疆部分地区汉族OA患者111例,NOA健康体检对象217例,维族OA患者105例,NOA对象201例,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对所选对象MMP-3-1171 5A/6A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汉族及维吾尔族MMP-3-11715A/6A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P> 0.05),MMP-3-1171 5A/6A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汉族与维族OA人群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06和8.526,均P值<0.01),维吾尔族人群中MMP-3-1171 5A/6A等位基因频率在OA组及NOA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48,P<0.01),其中5A等位基因相较于6A等位基因可以提高维族OA的患病风险(OR=1.793,95%CI:1.270~2.532)。结论 MMP-3-1171 5A/6A基因多态性与维族人群OA相关,5A等位基因可能增加维吾尔族骨性关节炎的患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P-3 基因多态性 骨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