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Ⅰ、Ⅲ、Ⅳ型胶原在肝包虫囊肿周围人体纤维囊壁中的特异性分层表达 被引量:15
1
作者 吴向未 陈雪玲 +3 位作者 彭心宇 张示杰 牛建华 孙红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876-879,共4页
探讨Ⅰ、Ⅲ和Ⅳ型胶原在形成肝包虫囊肿周围人体纤维囊壁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Ⅰ、Ⅲ和Ⅳ型胶原在40例肝包虫囊肿周围纤维囊壁中表达。Ⅰ、Ⅲ和Ⅳ型胶原在肝包虫囊肿周围纤维囊壁中出现特异性分层表达。靠近... 探讨Ⅰ、Ⅲ和Ⅳ型胶原在形成肝包虫囊肿周围人体纤维囊壁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Ⅰ、Ⅲ和Ⅳ型胶原在40例肝包虫囊肿周围纤维囊壁中表达。Ⅰ、Ⅲ和Ⅳ型胶原在肝包虫囊肿周围纤维囊壁中出现特异性分层表达。靠近虫体侧纤维囊壁中,Ⅰ、Ⅲ和Ⅳ型胶原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00%、375%和400%。靠近肝实质侧纤维囊壁中,Ⅰ、Ⅲ和Ⅳ型胶原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75%、825%和850%。Ⅰ、Ⅲ、Ⅳ型胶原在两层中表达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P<001,P<001)。肝包虫囊肿周围人体纤维囊壁分层,Ⅰ、Ⅲ和Ⅳ型胶原与肝实质侧纤维囊壁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包虫 纤维性囊壁 Ⅰ型胶原 Ⅲ型胶原 Ⅳ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粒棘球蚴周围纤维囊壁钙化分布及意义 被引量:11
2
作者 彭心宇 李建辉 +5 位作者 赵瑾 吴向未 张示杰 牛建华 杨宏强 孙红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25-827,832,共4页
目的研究肝细粒棘球蚴周围纤维囊壁(外囊)的钙化分布特征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应用特殊染色观察60例肝细粒棘球蚴外囊壁病理形态特点及钙盐沉着的分布特征,并结合病人血清生化指标及CT观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肝细粒棘球蚴外囊壁中钙盐沉... 目的研究肝细粒棘球蚴周围纤维囊壁(外囊)的钙化分布特征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应用特殊染色观察60例肝细粒棘球蚴外囊壁病理形态特点及钙盐沉着的分布特征,并结合病人血清生化指标及CT观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肝细粒棘球蚴外囊壁中钙盐沉着集中分布于近虫体侧内层纤维性囊壁,且形态各异,与近肝侧外层纤维性囊壁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病人血清钙代谢生化指标均为常值,钙化与非钙化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染色可见部分CT未见钙化的囊壁有钙盐沉着。结论肝包虫周围纤维性囊壁可分为内层和外层,且各自形成机制不同;钙盐沉积量与内层纤维囊壁形成进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被引量:7
3
作者 牛建华 杨宏强 +5 位作者 张示杰 彭心宇 阿杜瓦 吴向未 孙红 何家庚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10期746-746,751,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laparoscopic choledocholithotomy plus T-tube drainage,LCTD)一期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合并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8月~2005年6月,1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合并胆总管结...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laparoscopic choledocholithotomy plus T-tube drainage,LCTD)一期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合并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8月~2005年6月,1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合并胆总管结石有效保守治疗、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后,行LCTD。结果12例均完成LCTD,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10~180min,(135.3±31.2)min。11例术中取净胆管内结石,无皮下气肿、出血、腹腔脓肿及胆道狭窄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3周拔T管;1例残余结石,术后6周再次经T管胆道镜取尽残余结石。12例随访3~24个月,平均13.2月,无胰腺炎及胆总管结石复发。结论LCTD一期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安全可行,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腹腔镜 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T管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术前CT的临床探讨
4
作者 张志刚 杨宏强 胡有忠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279-280,共2页
为探讨胃癌手术前行CT检查临床分期对判断能否手术及手术预后评价的作用 ,对 4 6例确诊胃癌的患者术前CT检查 ,CT诊断的结果与术中观察、术后病理诊断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CT对进展期胃癌原发灶的诊断准确 ,转移灶检出灵敏度高 ,术前TN... 为探讨胃癌手术前行CT检查临床分期对判断能否手术及手术预后评价的作用 ,对 4 6例确诊胃癌的患者术前CT检查 ,CT诊断的结果与术中观察、术后病理诊断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CT对进展期胃癌原发灶的诊断准确 ,转移灶检出灵敏度高 ,术前TNM分期准确率较高。因此 ,进展期胃癌的术前CT能够较准确地进行分期 ,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有明确指导意义 ,应作为常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术前CT检查 病理诊断 手术治疗 手术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