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化健康教育对不同血压水平高血压患者干预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刘茂辉 胡学捷 杨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0-102,共3页
目的研究系统化健康教育对不同血压水平高血压患者的干预作用。方法对住院的11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干预,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的收缩压、舒张压的下降值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1级... 目的研究系统化健康教育对不同血压水平高血压患者的干预作用。方法对住院的11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干预,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的收缩压、舒张压的下降值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1级人群中,试验组的收缩压、舒张压的下降值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长期正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规范的系统化健康教育对血压的控制有重要作用。系统化健康教育有助于高血压患者血压的下降,是1级高血压患者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提高1级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健康状况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高血压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和利多卡因抑制舒芬太尼全麻诱导时诱发呛咳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锦媛 侯清武 马玉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0期3620-3622,共3页
目的对比地塞米松和利多卡因在全麻诱导时降低舒芬太尼诱发呛咳的疗效,探讨舒芬太尼诱发呛咳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1—8月在新疆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择期行舒芬太尼诱导全麻手术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40例... 目的对比地塞米松和利多卡因在全麻诱导时降低舒芬太尼诱发呛咳的疗效,探讨舒芬太尼诱发呛咳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1—8月在新疆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择期行舒芬太尼诱导全麻手术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40例。对照组(Ⅰ组)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5 ml;地塞米松组(Ⅱ组)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 mg;利多卡因组(Ⅲ组)静脉注射利多卡因0.5 mg/kg,总量均在5 ml,5 s内注射完毕。观察舒芬太尼诱导后呛咳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记录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Ⅲ组呛咳反应严重程度降低(P<0.05);Ⅱ组和Ⅲ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Ⅰ组、Ⅱ组、Ⅲ组在用药前后、呛咳前后均可见血压和心率波动,但3组各组内在给药时(T0)、给药后3 min(T1)、插管后1 min(T2)、插管后3 min(T3)各时间点的血压、心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地塞米松和利多卡因均可降低全麻诱导期舒芬太尼诱发的呛咳反应,但舒芬太尼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利多卡因 舒芬太尼 全身麻醉 呛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95-5p靶向调控ELMO2抑制IL-17诱导的胃癌细胞AGS侵袭和迁移 被引量:5
3
作者 钟晨 张丽翠 朱美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63-1068,共6页
目的:研究miR-195-5p调控吞噬细胞运动蛋白2(ELMO2)对白介素17(IL-17)诱导的胃癌细胞AGS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和机制。方法:以胃癌细胞AGS作为实验对象,转染miR-195-5p mimics,给予IL-17处理,qRT-PCR方法测定细胞中miR-195-5p表达;Transwel... 目的:研究miR-195-5p调控吞噬细胞运动蛋白2(ELMO2)对白介素17(IL-17)诱导的胃癌细胞AGS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和机制。方法:以胃癌细胞AGS作为实验对象,转染miR-195-5p mimics,给予IL-17处理,qRT-PCR方法测定细胞中miR-195-5p表达;Transwell小室测定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测定细胞中E-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195-5p的靶基因可能为ELMO2,双荧光素酶系统鉴定靶向关系。在胃癌细胞AGS中共转染miR-195-5p mimics、pcDNA3.1-ELMO2,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变化。结果:IL-17处理后的胃癌细胞AGS中miR-195-5p表达水平下调,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升高,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下降,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转染miR-195-5p mimics后的细胞经过IL-17处理以后,细胞中miR-195-5p表达水平升高,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降低,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miR-195-5p靶向负调控ELMO2表达。pcDNA3.1-ELMO2能够提高转染miR-195-5p mimics后的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结论:miR-195-5p靶向负调控ELMO2抑制IL-17诱导的胃癌细胞AGS侵袭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95-5p 白介素17 胃癌 侵袭 吞噬细胞运动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拉地尔治疗老年人高血压急症首次剂量的选择 被引量:10
4
作者 周荣 朱红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22期1685-1686,共2页
目的 观察乌拉地尔治疗老年人高血压急症的降压效果以及首次剂量的选择。方法 将 15 5例高血压急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A组 74例 ,将盐酸乌拉地尔首剂 2 5 0mg加入 0 9%氯化钠溶液 10ml中稀释后于 3~ 5min内静注。B组 81例 ,将乌拉... 目的 观察乌拉地尔治疗老年人高血压急症的降压效果以及首次剂量的选择。方法 将 15 5例高血压急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A组 74例 ,将盐酸乌拉地尔首剂 2 5 0mg加入 0 9%氯化钠溶液 10ml中稀释后于 3~ 5min内静注。B组 81例 ,将乌拉地尔首剂 12 5mg加入 0 9%氯化钠溶液 10ml中稀释后于 3~ 5min内静注。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用药后 30min血压、心率 (HR)的变化情况 ,同时记录用药量、临床表现和不良反应。结果 首次静脉注射2 5 0mg和 12 5mg的乌拉地尔疗效相当 ,而首次静脉注射 12 5mg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 2 5 0mg组 ,两组降压后心率降低不明显。结论 乌拉地尔降压作用迅速而平稳 ,不良反应少 ,常作为老年高血压急症的首选降压药 ,治疗的首次剂量以 12 5mg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地尔 治疗 老年人 高血压 急症 首次剂量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学参数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95
5
作者 陈鑫森 邵萌 +4 位作者 张天 张鸿雁 孟幼保 海花 李桂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7期3389-3395,共7页
背景 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淋巴细胞比值(MPV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均为新型的炎性反应标志物,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不良结局相关,但目前国内外鲜有研究探讨这些血液学参数之... 背景 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淋巴细胞比值(MPV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均为新型的炎性反应标志物,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不良结局相关,但目前国内外鲜有研究探讨这些血液学参数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其组合在预测急性STEMI患者预后方面的临床价值。目的 探讨血液学参数预测急性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9年2月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明确诊断为急性STEMI并首次行急诊PCI的患者52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访期间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和非MACE组。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包括年龄、男性比例、吸烟比例、糖尿病比例、高血压比例、高脂血症比例、入院时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心力衰竭(Killip)分级、入院时全球急性冠脉综合征注册(GRACE)评分,PCI术前临床指标[空腹血糖(GLU)、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肌钙蛋白T(TnT)峰值、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C反应蛋白(CR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PV)、MLR、MPVLR、NLR、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分布宽度]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罪犯血管,支架植入数目,发生症状到PCI时间,无复流发生率,药物治疗情况。应用Cox回归分析探讨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MLR、MPVLR、NLR及其组合对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 本研究共56例患者在随访期间发生MACE,其中心源性或全因死亡23例、急性心力衰竭15例、复发心绞痛7例、恶性心律失常5例、再发心肌梗死4例、卒中2例。MACE组患者年龄、入院时Killip分级≥Ⅱ级的比例、入院时GRACE评分、TnT峰值、CRP、NT-proBNP、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MPV、MLR、MPVLR、NLR均高于非MACE组患者,LVEF、淋巴细胞计数低于非MACE组患者(P<0.05)。MACE组无复流发生率高于非MACE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细胞计数[HR=0.884,95%CI(0.817,0.966),P<0.001]、单核细胞计数[HR=1.169,95%CI(1.104,1.463),P=0.009]、MPV[HR=1.333,95%CI(1.005,1.752),P=0.039]、MLR[HR=1.701,95%CI(1.332,2.172),P<0.001]、MPVLR[HR=1.372,95%CI(1.196,1.443),P<0.001]、NLR[HR=1.428,95%CI(1.037,1.576),P=0.015]均是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MLR与NLR(rs=0.195,P<0.001)、MPVLR(r_s=0.210,P<0.001)呈正相关,NLR与MPVLR呈正相关(r_s=0.483,P<0.001)。MLR+NLR、MLR+MPVLR、NLR+MPVLR对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预测效能优于MLR、NLR、MPVLR(P<0.05)。结论 入院早期MLR、MPVLR、NLR等血液学参数与急性STEMI患者预后相关,且血液学参数之间的联合应用能够更加高效地识别高危患者以及预测MACE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液学参数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不良心血管事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联合平均血小板体积对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1
6
作者 陈鑫森 黄钟 李桂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17-1126,共10页
背景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均为新型的炎性反应标志物,可用来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预后,但目前国内外鲜有研究探讨NLR联合MPV在预测STEMI患者预后方面的临床价值。目的探讨NLR联合MPV... 背景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均为新型的炎性反应标志物,可用来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预后,但目前国内外鲜有研究探讨NLR联合MPV在预测STEMI患者预后方面的临床价值。目的探讨NLR联合MPV对急性STEMI患者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发生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9月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明确诊断为STEMI并急诊行PCI的患者516例。依据患者急诊入院时外周血NLR、MPV的中位数将其分为低NLR且低MPV组(NLR≤2.51且MPV≤10.70 fl,n=135)、低NLR且高MPV组(NLR≤2.51且MPV>10.70 fl,n=123)、高NLR且低MPV组(NLR>2.51且MPV≤10.70 fl,n=137)、高NLR且高MPV组(NLR>2.51且MPV>10.70 fl,n=121)。依据全球急性冠脉综合征注册评分(GRACE评分)将其分为高危组(GRACE评分>140分,212例)、中危组(108分<GRACE评分≤140分,222例)、低危组(GRACE评分≤108分,82例)。依据住院期间MACE发生情况将其分为发生MACE组(n=71)、未发生MACE组(n=445)。比较不同NLR、MPV组,发生MACE组和未发生MACE组患者PCI术前临床资料、PCI术后用药情况及PCI术前和术后24 h内实验室检查、PCI术后24 h心脏彩超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院内MACE的影响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NLR、MPV及NLR联合MPV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院内MACE的价值;分析STEMI患者PCI术前NLR与MPV的相关性;比较不同GRACE评分组患者PCI术前NLR、MPV;比较不同NLR、MPV组,不同GRACE评分组患者PCI术后无复流、院内MACE发生率。结果低NLR且高MPV组患者合并前驱心绞痛率低于低NLR且低MPV组,GRACE评分高于低NLR且低MPV组(P<0.05)。高NLR且低MPV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率、GRACE评分高于低NLR且低MPV组,合并前驱心绞痛率低于低NLR且低MPV组(P<0.05)。高NLR且低MPV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率高于低NLR且高MPV组,合并前驱心绞痛率低于低NLR且高MPV组(P<0.05)。高NLR且高MPV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率、GRACE评分高于低NLR且低MPV组、低NLR且高MPV组、高NLR且低MPV组,合并前驱心绞痛率低于低NLR且低MPV组、低NLR且高MPV组、高NLR且低MPV组(P<0.05)。低NLR且高MPV组患者红细胞比容(HCT)、肌钙蛋白T(TnT)峰值高于低NLR且低MPV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C反应蛋白(CRP)低于低NLR且低MPV组(P<0.05)。高NLR且低MPV组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NLR、MPV、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TnT峰值高于低NLR且高MPV组,淋巴细胞计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低NLR且高MPV组(P<0.05)。高NLR且低MPV组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NLR、MPV、CK-MB峰值、血肌酐(Scr)、HDL-C、CRP高于低NLR且低MPV组,淋巴细胞计数、LVEF低于低NLR且低MPV组(P<0.05)。高NLR且高MPV组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NLR、MPV、CK-MB峰值、TnT峰值、CRP高于低NLR且低MPV组,淋巴细胞计数、LVEF低于低NLR且低MPV组(P<0.05)。高NLR且高MPV组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NLR、MPV、CK-MB峰值、TnT峰值、Scr、HDL-C、CRP高于低NLR且高MPV组,淋巴细胞计数、LVEF低于低NLR且高MPV组(P<0.05)。高NLR且高MPV组患者NLR、MPV、TnT峰值、CRP高于高NLR且低MPV组,淋巴细胞计数、LVEF低于高NLR且低MPV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率(OR=1.025)、Killip分级Ⅱ~Ⅳ级(OR=4.231)、GRACE评分(OR=1.031)、NLR(OR=2.716)、MPV(OR=2.106)、TnT峰值(OR=1.215)、CRP(OR=1.011)、LVEF(OR=0.923)是STEMI患者发生院内MACE的影响因素(P<0.05)。NLR、MPV及NLR联合MPV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院内MACE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70〔95%CI(0.609,0.730)〕、0.678〔95%CI(0.616,0.741)〕、0.732〔95%CI(0.671,0.791)〕。NLR联合MPV与NLR、MPV单独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院内MACE的AU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2、0.023)。STEMI患者NLR与MPV呈正相关(rs=0.168,P=0.008)。中危组、低危组患者NLR、MPV低于高危组患者(P<0.05);低危组患者NLR、MPV低于中危组患者(P<0.05)。低NLR且高MPV组、高NLR且低MPV组、高NLR且高MPV组患者PCI术后无复流、院内MACE发生率高于低NLR且低MPV组(P<0.05);高NLR且低MPV组、高NLR且高MPV组患者PCI术后无复流、院内MACE发生率高于低NLR且高MPV组(P<0.05);高NLR且高MPV组患者PCI术后无复流、院内MACE发生率高于高NLR且低MPV组(P<0.05)。中危组、低危组患者PCI术后无复流、院内MACE发生率均低于高危组(P<0.05)。结论入院早期高NLR、高MPV是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院内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NLR联合MPV能够更加高效地预测院内MACE的发生,可作为早期STEMI患者预后评估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血细胞比容 预后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时间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9
7
作者 张艺珊 孟晓芹 朱美意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共4页
目的了解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诊治过程中入门-球囊扩张(D2B)的时间管理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优化胸痛中心救治流程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11月31日急诊就诊并行PCI治疗的... 目的了解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诊治过程中入门-球囊扩张(D2B)的时间管理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优化胸痛中心救治流程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11月31日急诊就诊并行PCI治疗的222例患者,将D2B时间分成5个时间段(进医院大门-首份心电图、抽血-现场快速检验出结果、通知重要相关科室会诊-会诊医生到达、医患沟通-签署知情同意书、送入介入室-球囊扩张时间),统计每一时间段的时间分布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患者D2B时间为76(64,89)min,83.3%患者D2B时间符合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非PCI医院转入、支付费用能力和对疾病的认知是影响D2B时间的主要因素(P<0.05,P<0.01)。结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D2B中位时间符合胸痛中心标准,接诊时需关注年龄大、支付费用能力低、对疾病认知不足的患者,并进一步简化流程,加强非PCI医院与PCI医院间的合作与联系,以切实缩短D2B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 急性心肌梗死 入门-球囊扩张时间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肌缺血 急诊急救 疾病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肝损伤过程中肝组织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突蛋白水平变化及其意义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周涛 朱美意 +2 位作者 周杰 曹东 欧阳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70-676,共7页
目的探讨大鼠肝损伤过程中肝组织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突蛋白(Neuritin)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2015年11月—2016年11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清洁级SD大鼠126只分为空白组(42只)、非肝损伤组(42只)、肝损伤组(42只)。肝损伤组采用自制改良型B... 目的探讨大鼠肝损伤过程中肝组织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突蛋白(Neuritin)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2015年11月—2016年11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清洁级SD大鼠126只分为空白组(42只)、非肝损伤组(42只)、肝损伤组(42只)。肝损伤组采用自制改良型BIM-IV生物撞击机建立肝损伤模型,非肝损伤组大鼠于同一部位给予同一力度致其股骨骨折;空白组不给予任何处置。分别于造模后6 h、12 h、1 d、2 d、3 d、5 d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在各组选取7只大鼠,采集肝组织标本及血清,对肝组织进行HE染色,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及肝组织Neuritin水平。结果肝损伤组造模后6 h时可见肝细胞排列不规则、胞质疏松化及气球样变;造模后12 h、1 d、2 d时可见肝细胞大片坏死甚至出现细胞核脱失;造模后3 d、5 d时可见肝细胞排列、胞质、细胞核大小形态接近正常。肝损伤组造模后6 h、12 h、1 d、2 d血清ALT、AST水平高于空白组、非肝损伤组(P<0.05)。肝损伤组造模后12 h血清ALT、AST水平高于造模后6 h,造模后2 d、3 d、5 d血清ALT、AST水平低于造模后6 h、12 h,造模后2 d、3 d、5 d血清ALT、AST水平低于造模后1 d,造模后3 d、5 d血清ALT、AST水平低于造模后2 d(P<0.05)。肝损伤组造模后6 h、12 h、1 d、2 d、3 d肝组织Neuritin水平高于空白组、非肝损伤组(P<0.05)。肝损伤组造模后12 h、1 d肝组织Neuritin水平高于造模后6 h,造模后3 d、5 d肝组织Neuritin水平低于造模后6 h,造模后1 d、2 d、3 d、5 d肝组织Neuritin水平低于造模后12 h,造模后2 d、3 d、5 d肝组织Neuritin水平低于造模后1 d,造模后3 d、5 d肝组织Neuritin水平低于造模后2 d,造模后5 d肝组织Neuritin水平低于造模后3 d(P<0.05)。肝损伤组肝组织Neuritin水平与血清ALT、AST水平均呈正相关(r=0.796 2,P<0.001;r=0.769 1,P<0.001)。结论大鼠肝损伤后,肝组织中神经营养因子Neuritin水平先升高再降低,与血清中ALT、AST水平变化一致,其可能在肝损伤后肝细胞的再生或增殖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神经生长因子类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类 神经突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