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城区18 378例子宫颈癌筛查人群的hrHPV感染状况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韦艳 白瑞 +3 位作者 阮阳阳 孙倩玉 刁博文 杨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9期3763-3768,3773,共7页
背景子宫颈癌(CC)是女性高发的恶性肿瘤,其病因明确,通过规范的筛查,可以有效预防CC的发生。基于细胞学的CC筛查计划在医疗资源缺乏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并不可行,因此了解石河子市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状况,对优化石河子市基于h... 背景子宫颈癌(CC)是女性高发的恶性肿瘤,其病因明确,通过规范的筛查,可以有效预防CC的发生。基于细胞学的CC筛查计划在医疗资源缺乏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并不可行,因此了解石河子市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状况,对优化石河子市基于hrHPV为初筛的CC筛查方案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城区30~65岁参加CC筛查人群的hrHPV感染状况。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5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石河子市人民医院和石河子市妇幼保健院以hrHPV为初筛的18378例女性CC筛查数据(hrHPV-DNA检测、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阴道镜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按感染情况分为hrHPV16型阳性和hrHPV18型阳性、hrHPV16型阳性、hrHPV18型阳性,按照年龄大小分为30~39岁、40~49岁、50~59岁、60~65岁组,并比较不同组间的筛查结果有无差异。结果18378例接受CC筛查人群中,hrHPV感染率为15.32%(2816/18378)。hrHPV单一感染占11.38%(2092/18378),多重感染占3.94%(724/18378)。最常见的6种单一hrHPV感染类型依次为hrHPV52型(2.37%)、hrHPV16型(1.65%)、hrHPV53型(0.97%)、hrHPV51型(0.90%)和hrHPV39型(0.87%)、hrHPV68型(0.87%),而hrHPV18型位于第11位(0.36%)。hrHPV16型阳性和hrHPV18型阳性与hrHPV16型阳性女性子宫颈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35.71%和30.86%)均高于hrHPV18型阳性(8.95%)女性(P<0.05)。hrHPV52型感染人数最多,但未检出1例CC前病变及CC的患者。其他亚型感染行阴道镜子宫颈活组织检查提示,≥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人群中,hrHPV58型、hrHPV56型、hrHPV51型、hrHPV33型和hrHPV39型是主要感染类型。此外,不同年龄组间hr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66,P=0.049)。结论石河子市城区女性hrHPV感染率较高,单一感染为主。在该地区应特别关注hrHPV16型的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筛查 高危人乳头瘤病毒 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 阴道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和2020年新疆石河子城区宫颈癌筛查结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玉 韦艳 杨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223-2230,共8页
背景由于我国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宫颈癌防控实施效果也不尽相同,而了解各地宫颈癌筛查结果对制订有效的防治策略意义重大。目的对比2019年和2020年新疆石河子城区宫颈癌筛查结果,了解本地区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宫... 背景由于我国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宫颈癌防控实施效果也不尽相同,而了解各地宫颈癌筛查结果对制订有效的防治策略意义重大。目的对比2019年和2020年新疆石河子城区宫颈癌筛查结果,了解本地区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宫颈病变检出率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在新疆石河子市妇幼保健院、石河子市人民医院和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以HPV为初筛的46994例石河子城区妇女的宫颈癌筛查数据。2019年已行宫颈癌筛查妇女,2020年不再进行宫颈癌筛查。数据包括2019年和2020年HPV感染率及其亚型分布、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及阴道镜宫颈组织活检病理诊断结果,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2019年行宫颈癌筛查的妇女18378例,2020年28616例;最终完成宫颈癌筛查的妇女44746例,2020年宫颈癌筛查完成率97.07%(27779/28616)高于2019年92.32%(16967/18378)(P<0.05)。2019年和2020年共检出HPV阳性5992例(12.75%)。在HPV阳性人群中,HPV 16、18型阳性者占18.55%(1112/5992),其他亚型阳性者占81.45%(4880/5992)。2020年宫颈癌筛查HPV阳性率〔11.09%(3176/28616)〕低于2019年〔15.32%(2816/18378)〕(P<0.05)。2019年、2020年宫颈癌筛查HPV单一类型阳性率分别为11.38%(2092/18378)、7.45%(2674/28616),多种类型阳性率为3.94%(724/18378)、1.75%(502/28616);2020年宫颈癌筛查HPV单一类型阳性率、多种类型阳性率均低于2019年(P<0.05)。2年30~39、40~49、50~59、60~65岁宫颈癌筛查妇女HPV阳性率依次为10.37%(909/8767)、12.22%(1916/15677)、13.71%(2500/18234)、15.45%(667/4316),HPV阳性率随年龄增高而增加(P<0.05)。相较于2019年,2020年30~39、40~49、50~59、60~65岁宫颈癌筛查妇女HPV阳性率均有下降(P<0.05)。2019年单一高危型HPV感染类型前5位依次为HPV 52型(20.84%)、HPV 16型(14.48%)、HPV 53型(8.56%)、HPV 51型(7.93%)和HPV 39型(7.60%)/HPV 68型(7.60%),2020年为HPV 52型(15.07%)、HPV 16型(12.64%)、HPV 58型(12.30%)、HPV 53型(10.25%)和HPV 66型(4.75%),HPV 18型2年均排在第11位。2020年宫颈癌筛查中病理诊断为炎症/湿疣、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者所占比例低于2019年(P<0.05)。2020年30~39、50~59岁进行阴道镜检查的妇女炎症/湿疣阳性率(47.83%、65.50%)低于2019年(74.36%、77.22%)(P<0.05)。2020年30~39、40~49、50~59岁进行阴道镜检查的妇女LSIL阳性率(31.30%、27.06%、23.64%)高于2019年(5.13%、16.07%、8.89%)(P<0.05)。结论新疆石河子城区2020年宫颈癌筛查完成情况较2019年明显改善,但仍需进一步提高。2020年宫颈癌筛查妇女HPV阳性率较2019年下降,且病毒感染主要类别发生变化。相较于2019年,2020年30~39、40~49、50~59岁进行阴道镜检查的妇女中LSIL阳性率上升,应加强该年龄段人群随访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筛查 人乳头瘤病毒 阴道镜检查 年龄分布 妇女卫生保健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康正清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前肠道准备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香 焦玉丽 +3 位作者 曹文英 王冲 唐晋 王丽辉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6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术前肠道准备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6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53例)术前1 d19:30口服恒康正清2盒,B组(56例)术前1 d 16:00服药2盒,C组(57例)分别于术前1 d 16:00和19:30各服药1盒。结果三组肠道清洁效...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术前肠道准备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6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53例)术前1 d19:30口服恒康正清2盒,B组(56例)术前1 d 16:00服药2盒,C组(57例)分别于术前1 d 16:00和19:30各服药1盒。结果三组肠道清洁效果及末次排便与清洁灌肠间隔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三种肠道准备方法各有利弊,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手术 腹腔镜 肠道准备 恒康正清 服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绝经及绝经期非子宫内膜病变妇科良性疾病患者术前常规内膜活检的价值评估 被引量:26
4
作者 李凯丽 徐晓涵 +2 位作者 杨萍 白瑞 阮阳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60-764,共5页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及绝经期非子宫内膜病变妇科良性疾病患者术前常规行子宫内膜活检的必要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因非子宫内膜病变妇科良性疾病行全子宫切除术的378例患...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及绝经期非子宫内膜病变妇科良性疾病患者术前常规行子宫内膜活检的必要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因非子宫内膜病变妇科良性疾病行全子宫切除术的378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术前和术后子宫内膜病理检查结果等,并比较患者术前有无异常子宫出血史(AUB组与无AUB组)发生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AH)和子宫内膜癌(EC)的几率.结果:①378例患者术前病理检查提示AH及EC者5例(1.32%),术后病理检查提示新增AH 5例和EC 4例.漏诊的9例均为术前行诊断性刮宫取内膜活检者,术前宫腔镜下内膜活检者无一例漏诊.②AUB组发生AH的几率高于无AUB组(5.26% vs 1.41%,P<0.05).③无AUB组发生EC及AH患者的平均年龄、行经年限显著高于子宫内膜病检正常及良性病变的患者(P<0.05),尤其当患者年龄≥50岁或者行经年限≥33年或阴道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厚度≥11 mm时(P<0.05).结论:围绝经期及绝经期非子宫内膜病变妇科良性疾病患者,有AUB史者术前应常规行内膜活检.对于无AUB患者,符合年龄≥50岁或行经年限≥33年或子宫内膜厚度≥11 mm任一条件时,术前应常规取子宫内膜活检.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活检可明显降低AH和EC的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内膜病变妇科良性疾病 异常子宫出血 子宫内膜癌 诊断性刮宫 宫腔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 被引量:37
5
作者 王英红 郭晓青 赵霞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8期613-615,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0月~2004年2月我院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58例(腹腔镜组)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52例(开腹组)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组58例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58.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0月~2004年2月我院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58例(腹腔镜组)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52例(开腹组)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组58例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58.0±11.2)min,显著短于开腹组的(69.4±10.3)min(t=-5.535,P=0.000);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71.6±34.8)ml,显著少于开腹组的(149.1±38.9)ml(t=-11.029,P=0.000);腹腔镜组术后病率21例,显著少于开腹组的39例(r=16.642,P=0.000);腹腔镜组术后住院(4.5±1.6)d,显著短于开腹组的(7.6±2.1)d(t=-8.760,P=0.000);腹腔镜组住院费用(6511.3±566.7)元,显著高于开腹组的(6286.8±387.5)元(t=2.398,P=0.018);其中腹腔镜组手术麻醉费(1566.7±154.7)元,显著高于开腹组的(946.6±156.6)元(t=20.868,P=0.000);术后药费腹腔镜组(703.5±140.2)元,显著少于开腹组的(1278.4±237.6)元(t=-15.643,P=0.000)。腹腔镜组56例,开腹组50例随访18—34个月,平均26个月,2组复发率、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平滑肌瘤 子宫肌瘤剔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除幽门螺杆菌三联疗法对生育期女性阴道微生态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齐新颖 李睿 +7 位作者 陈卫刚 王英红 张玉 吴雨皋 李园园 高丽敏 许广鑫 郑勇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55-959,共5页
目的研究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三联疗法对生育期女性阴道正常微生态菌群的影响。方法通过对15例HP阳性患者进行根除HP三联治疗,对比治疗前后阴道正常微生态菌群的变化情况,检测指标包括清洁度、念珠菌、滴虫、阴道酸... 目的研究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三联疗法对生育期女性阴道正常微生态菌群的影响。方法通过对15例HP阳性患者进行根除HP三联治疗,对比治疗前后阴道正常微生态菌群的变化情况,检测指标包括清洁度、念珠菌、滴虫、阴道酸碱度、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优势菌、唾液酸苷酶、白细胞酯酶、过氧化氢(H2O2)浓度。结果治疗结束后研究对象中7例(7/15)发生阴道微生态失调(P<0.05),其中5例出现大量真菌孢子及菌丝,2例球菌数量增加(1例伴白细胞增加,1例伴过氧化氢阳性);8例阴道微生态正常(8/15)。结论根除HP三联疗法对阴道正常微生态菌群产生负面影响,在进行HP的治疗中应予重视,治疗前后应采取预防或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 阴道 微生态菌群 生育期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62例报告 被引量:7
7
作者 王英红 郭晓青 赵霞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7期516-518,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广泛切除和盆腹腔淋巴结切除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可行性。方法2003年2月-2005年8月,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广泛切除和盆腔及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切除治疗62例经活检证实的早期妇科恶性肿瘤,其中子宫内膜癌26例,子宫颈...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广泛切除和盆腹腔淋巴结切除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可行性。方法2003年2月-2005年8月,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广泛切除和盆腔及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切除治疗62例经活检证实的早期妇科恶性肿瘤,其中子宫内膜癌26例,子宫颈癌36例。62例根据病变部位和淋巴结切除术适应证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5例行选择性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切除,再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广泛子宫切除术。结果61例腹腔镜下完成手术,1例术中静脉损伤出血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65—265min,平均217min;术中出血量150—1200ml,平均260ml;切除淋巴结数13—23枚,平均17枚。1例发生膀胱损伤,镜下修补后恢复良好。术后发生尿潴留4例,淋巴囊肿5例。61例随访1—28个月,1例宫颈鳞腺癌Ⅱ。期术后3个月复发,放弃治疗4个月死亡;其余60例无复发。结论子宫恶性肿瘤腹腔镜下行子宫广泛切除和盆腹腔淋巴结切除术安全、可行。分期可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淋巴结切除术 宫颈癌 子宫内膜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卵巢上皮癌二次探查术的临床评价——附1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王英红 郭晓青 赵霞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6期445-446,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上皮癌二次探查术的可行性、可靠性及并发症。方法14例均采用全身麻醉。6例取开放式切口,8例用闭合式腹腔镜进腹。按四孔法进行手术,生理盐水冲洗盆腹腔,冲洗液送细胞学检查;探查盆腹腔,分离粘连,在盆腹腔约20处多...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上皮癌二次探查术的可行性、可靠性及并发症。方法14例均采用全身麻醉。6例取开放式切口,8例用闭合式腹腔镜进腹。按四孔法进行手术,生理盐水冲洗盆腹腔,冲洗液送细胞学检查;探查盆腹腔,分离粘连,在盆腹腔约20处多点活检。结果14例均按照手术前计划完成二次探查手术,手术时间(61.3±16.7)m in,出血(98.7±32.1)m l。手术发现4例(28.6%)阳性,其中肉眼阳性3例(21.4%),镜检阳性1例(7.1%);其余10例(71.4%)阴性。4例“二探术”阳性的卵巢癌患者,手术发现肿瘤位于盆腔腹膜、结肠旁沟腹膜;所有病例无腹腔脏器损伤,无中转开腹,仅有1例行开放式腹腔镜者脐部切口延迟愈合。10例二探术阴性者中有1例(10.0%)发生肿瘤复发,复发时间为48个月。结论进行腹腔镜下卵巢上皮癌二次探查术是可行的,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病人易于接受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卵巢癌 二次探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鳞癌细胞血管生成素和酪氨酸激酶受体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秦君君 李凯丽 +2 位作者 杨萍 白瑞 徐晓涵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3-127,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Ang)及酪氨酸激酶受体(Tie)在子宫颈鳞癌组织癌细胞中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科未行放疗和化疗直接手术治疗的84例ⅠA1~ⅡA2期...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Ang)及酪氨酸激酶受体(Tie)在子宫颈鳞癌组织癌细胞中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科未行放疗和化疗直接手术治疗的84例ⅠA1~ⅡA2期子宫颈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Ang-1、Ang-2、Tie-1、Tie-2在子宫颈鳞癌细胞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子宫颈鳞癌患者肿瘤直径≥2 cm的Ang-1、Ang-2和Tie-2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肿瘤直径<2 cm者(P<0.05)。Tie-2的阳性表达率在ⅠB2~ⅡA2期患者中明显高于ⅠA1~ⅠB1期(P<0.05),Tie-1的阳性表达率在有淋巴脉管间质浸润(LVSI)患者中明显低于无LVSI者(P<0.05)。此外,Tie-1在子宫颈鳞癌细胞中的表达与患者3年累积生存时间相关(P<0.05),Tie-2在子宫颈鳞癌细胞中的表达与患者的3年累积生存时间及无瘤生存时间相关(P<0.05)。结论:子宫颈鳞癌患者癌细胞中Ang和Tie的表达可能与肿瘤大小或疾病进展或预后有一定关系。Ang和Tie有可能成为日后子宫颈鳞癌抗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素 酪氨酸激酶受体 子宫颈鳞癌 肿瘤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细胞过表达酪氨酸激酶受体1对其肿瘤相关内皮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倩玉 韦艳 +1 位作者 白瑞 杨萍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56-1762,共7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细胞过表达酪氨酸激酶受体1(Tie-1)对其肿瘤相关内皮细胞(TRECs)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6例宫颈癌患者组织中宫颈癌细胞(CCCs)与其TRECs中Tie-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分析宫颈癌TRECs中Tie-1的表达与患... 目的探讨宫颈癌细胞过表达酪氨酸激酶受体1(Tie-1)对其肿瘤相关内皮细胞(TRECs)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6例宫颈癌患者组织中宫颈癌细胞(CCCs)与其TRECs中Tie-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分析宫颈癌TRECs中Tie-1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构建过表达Tie-1的HeLa细胞(HeLa-Tie1OE),采用Transwell小室共培养法将HeLa-Tie1OE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共培养获得宫颈癌TRECs;通过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和迁移实验、小管生成实验检测TRECs的迁移、侵袭及小管生成能力变化。结果96例宫颈癌患者CCCs与TRECs中Tie-1的表达呈正相关;Tie-1在FIGO分期为ⅠB2-ⅡA2期、肿瘤直径≥4 cm、宫颈肌层浸润深度≥1/2全层、腺癌、中低分化宫颈癌患者TRECs中高表达率分别高于ⅠA1-ⅠB1、肿瘤直径<4 cm、宫颈肌层浸润深度<1/2全层、鳞癌、高分化宫颈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e-1在宫颈癌患者TRECs中的高表达与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及淋巴脉管间隙浸润无相关性;Tie-1在宫颈癌TRECs中的高表达与患者5年无瘤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呈负相关(P<0.05)。Tie-1在宫颈癌TRECs中表达上调且使TRECs侵袭、迁移、小管生成能力增强。结论Tie-1在宫颈癌TRECs的高表达与患者FIGO分期、肿瘤直径、分化程度、宫颈肌层浸润深度、宫颈癌类型有关,且与患者不良预后有关。过表达Tie-1的CCCs可促进其TRECs侵袭、迁移及小管生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激酶受体1 肿瘤相关内皮细胞 宫颈癌 血管生成 共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