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混合性上皮和间质肿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江滕 沈西华 +5 位作者 牛肖 王超 贾薇 胡文浩 邹泓 李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72-574,共3页
目的探讨具有恶性形态、复发或转移行为的肾混合性上皮和间质肿瘤(mixed epithelial and stromal tumor of the kidney,MESTK)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复发性MESTK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送检肾及... 目的探讨具有恶性形态、复发或转移行为的肾混合性上皮和间质肿瘤(mixed epithelial and stromal tumor of the kidney,MESTK)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复发性MESTK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送检肾及周围组织一个,肿瘤大小8 cm×5 cm×2 cm,质软,切面囊实性,部分区似灰红色息肉样物。镜下见肿瘤为囊、实性区域构成,可见大小不等的囊腔,囊壁被覆立方、柱状及复层上皮,部分上皮下见子宫内膜间质样组织,部分区上皮似成釉上皮样、条索状;实性区主要为梭形间质成分,其中可见纤维、平滑肌及少许内膜间质样组织,局灶间质水肿;上皮和间质细胞均未见明显异型性及核分裂象。免疫表型:肿瘤上皮区CK(AE1/AE3)阳性,间质vimentin、SMA、desmin、ER和PR均阳性,Ki-67增殖指数约5%。结论具有恶性形态、复发或转移行为的MESTK十分罕见,熟悉其临床病理特征对该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肾混合性上皮和间质肿瘤 恶性形态 复发 转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基因多态性在缺血性卒中病理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敏 马丽 +3 位作者 赵咏梅 吕燕敏 龙会登 庞丽娟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第5期504-510,共7页
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9,MMP9)被证明在缺血性卒中患者梗死灶及梗死灶周围脑组织,梗死灶血管周围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均高表达。聚合酶δ-相互作用蛋白2、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I... 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9,MMP9)被证明在缺血性卒中患者梗死灶及梗死灶周围脑组织,梗死灶血管周围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均高表达。聚合酶δ-相互作用蛋白2、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IL-1β、心血管活性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可通过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依赖的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κB,NF-κB)和活化蛋白-1、p42/p44MAPK、c-Jun氨基末端激酶、p65-NF-κB等不同途径促进MMP9的表达。MMP9的高表达与缺血性卒中出血转化关系密切,且外周血MMP9水平变化与rt-PA溶栓患者死亡或症状性颅内出血独立相关,与缺血性卒中严重程度及不良功能结局相关。MMP9 rs3918242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及疾病严重程度可能相关,但目前研究的结果和结论尚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因多态性 出血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体检人群肿瘤标志物的异常状态:分子水平肿瘤早期筛查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3
3
作者 马玉 马雅静 +3 位作者 李旭哲 陈江 阴慧慧 张文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17,共6页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中肿瘤标志物异常的分子水平亚健康状态。方法对参加健康体检的5 825例汉族患者进行8项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1)肿瘤标志物异常者在男女之间有性别差异;(2)CA72-4水平异常者最多,高达16.05%;(3)CEA和CYFRA21-1的异...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中肿瘤标志物异常的分子水平亚健康状态。方法对参加健康体检的5 825例汉族患者进行8项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1)肿瘤标志物异常者在男女之间有性别差异;(2)CA72-4水平异常者最多,高达16.05%;(3)CEA和CYFRA21-1的异常者多分布为41~50岁年龄组。结论新疆地区汉族人群大样本调查发现8种肿瘤标志物水平均异常升高,其中CA724和CEA尤为明显。由于肿瘤标志物异常者多集中在41~50岁青壮年且无临床相关症状,因此提出分子水平亚健康概念以及分子水平肿瘤早期筛查策略。分子水平亚健康可能是肿瘤发病的早期预警信号,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分子水平亚健康 分子水平肿瘤筛查 健康体检 公共卫生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卵巢癌组织中MAP3K3 mRNA的表达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尹灿 张莹 +6 位作者 董玉玲 陶林 邹泓 梁伟华 赵瑾 李锋 贾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8-252,共5页
目的探讨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激酶3(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 kinase 3,MAP3K3)的mRNA表达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qRT-PCR法检测MAP3K3 mRNA在卵巢癌和输卵管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差异... 目的探讨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激酶3(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 kinase 3,MAP3K3)的mRNA表达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qRT-PCR法检测MAP3K3 mRNA在卵巢癌和输卵管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差异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评价MAP3K3 mRNA表达在卵巢癌患者预后中的价值。结果 MAP3K3 mRNA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输卵管组织(P<0.05),其高表达与卵巢癌FIGO分期及发病模式分型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MAP3K3 mRNA高表达患者的无瘤生存时间和总体生存时间均显著短于低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时间:34个月vs 52.2个月,P<0.05;38.6个月vs 52.5个月,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MAP3K3 mRNA高表达与卵巢癌患者预后差相关(HR=4.198,95%CI:1.711~10.302,P<0.05)。结论 MAP3K3 mRNA在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其高表达与卵巢癌FIGO分期、发病模式及预后差呈正相关,可能参与了卵巢癌的恶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MAP3K3 MRNA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细胞性乳头状肾细胞癌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5
作者 牛肖 江滕 +3 位作者 王超 邹泓 胡文浩 李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14-717,共4页
目的探讨嗜酸细胞性乳头状肾细胞癌(oncocytic 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 OPRC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OPRCC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免疫表型及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眼观: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切... 目的探讨嗜酸细胞性乳头状肾细胞癌(oncocytic 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 OPRC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OPRCC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免疫表型及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眼观: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切面灰黄暗红色,长径分别为3.6 cm及8.3 cm。镜检:2例肿瘤细胞均呈乳头状排列,乳头具有纤细的纤维血管轴心,乳头表面被覆单层立方状胞质丰富的强嗜酸性细胞,部分区呈实性生长,WHO/ISUP核分级均为2级,核分裂象罕见,间质均可见片状出血、含铁血黄素沉积。其中1例肿瘤部分区呈透明细胞乳头状。免疫表型:2例肿瘤细胞PAX-8、AMACR均呈弥漫强阳性,1例CK7阳性,1例透明细胞乳头状区CD10阳性,CD117、TFE-3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分别为1%与10%。2例患者分别随访23个月和12个月,均无瘤生存。结论 OPRCC是不同于1型和2型的独特的乳头状肾细胞癌,应与多种肾肿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嗜酸细胞 乳头状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CGA数据的浆液性卵巢癌预后相关miRNAs筛选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莎莎 张莹 +5 位作者 陶林 庞丽娟 梁伟华 赵瑾 李锋 贾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11-1314,共4页
目的通过TCGA数据库中浆液性卵巢癌(serous ovarian carcinoma,SOC)miRNA芯片表达谱数据分析,寻找与SOC预后显著相关的miRNAs,为后续研究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下载TCGA数据库中SOC miRNAs表达数据及临床数据,应用SPSS20. 0软件进行数据合... 目的通过TCGA数据库中浆液性卵巢癌(serous ovarian carcinoma,SOC)miRNA芯片表达谱数据分析,寻找与SOC预后显著相关的miRNAs,为后续研究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下载TCGA数据库中SOC miRNAs表达数据及临床数据,应用SPSS20. 0软件进行数据合并及标准化处理,首先运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筛选miRNAs表达数据,再对筛选结果进行单因素Cox分析。结果 Spearman秩相关分析筛选出20个预后相关的miRNAs,再经单因素Cox分析筛出9个与SOC患者预后密切相关的miRNAs,经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ROC曲线分析验证,这些miRNAs的差异表达均与SOC预后相关。结论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和单因素Cox分析筛选出SOC预后相关的miRNAs的可信度较高,这些miRNAs可作为评价患者预后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浆液性卵巢癌 TCGA数据库 miRNA筛选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中HP DNA定量检测与美兰染色半定量检测的相关性及优劣性 被引量:3
7
作者 曹冲 李秀明 +2 位作者 王晓军 赵瑾 张文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4-336,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HP DNA定量检测与美兰染色半定量检测两种检测HP方法的相关性及优劣性。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美兰染色检测118例胃癌患者HP感染情况。结果HP DNA定量分析与美兰染色半定量分析呈显著正相关(r=0.749,P<0.001);...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HP DNA定量检测与美兰染色半定量检测两种检测HP方法的相关性及优劣性。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美兰染色检测118例胃癌患者HP感染情况。结果HP DNA定量分析与美兰染色半定量分析呈显著正相关(r=0.749,P<0.001);美兰染色等级越高,HP相对感染量越多(P<0.001);HP DNA定量分析阳性率(74.6%)显著高于美兰染色半定量分析(阳性率62.7%)。结论美兰染色操作简单、快速、结果可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精确、定量、客观、不易漏诊;两种检测HP方法呈显著正相关,实时荧光定量PCR较美兰染色检测阳性率更高,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幽门螺杆菌 实时荧光定量PCR 美兰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膜肉瘤中P300与EMT相关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8
作者 陈浩 张贞 +6 位作者 王宁 董双双 连小娟 梁伟华 蒋金芳 庞丽娟 齐妍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15-319,324,共6页
目的通过检测滑膜肉瘤(SS)组织中组蛋白乙酰转移酶P300及上皮间叶转化(EMT)相关分子的表达,探讨P300在SS双相分化及EMT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0例SS石蜡包埋组织样本,运用RT-PCR方法检测SS的SYT-SSX融合基因亚型;免疫组化检测P30... 目的通过检测滑膜肉瘤(SS)组织中组蛋白乙酰转移酶P300及上皮间叶转化(EMT)相关分子的表达,探讨P300在SS双相分化及EMT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0例SS石蜡包埋组织样本,运用RT-PCR方法检测SS的SYT-SSX融合基因亚型;免疫组化检测P300及EMT相关分子的表达。结果①40例SS中[双相型滑膜肉瘤(BSS)30例,单相型滑膜肉瘤(MFSS)10例],37例存在SYT-SSX融合基因(包括SYT-SSX1、SYT-SSX2),其中BSS为90%(27/30)(SYT-SSX166.7%,SYT-SSX233.3%);MFSS为100%(10/10)(SYT-SSX180%,SYT-SSX220%),SS组织学类型与融合基因类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95%(38/40)的SS病例表达P300,包括93.3%(28/30)的BSS以及100%(10/10)的MFSS,P300的表达与SS组织学类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P300与SS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转移(P=0.019)和TNM分期(Ⅲ~Ⅳ)(P=0.003)是患者总体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④BSS中P300阳性的病例与EMT相关蛋白β-catenin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MFSS中P300阳性的病例与EMT相关蛋白Slug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提示P300与EMT密切相关。结论P300可能参与SS的双相分化。P300可能参与SS的EMT过程,提示P300在SS的侵袭迁移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膜肉瘤 P300 SYT-SSX 上皮间叶转化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