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石河子地区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魏院锋 任艳 +5 位作者 蒋金芳 魏育涛 巩平 邹泓 吕燕敏 庞丽娟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分析新疆石河子地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检测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720例确诊为NSCLC患者(包括已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的239例)的完整病史资料,分析EGFR基因突变情况与病理特征... 目的分析新疆石河子地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检测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720例确诊为NSCLC患者(包括已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的239例)的完整病史资料,分析EGFR基因突变情况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新疆石河子地区NSCLC患者EGFR突变检测率为38.1%。检出EGFR突变113例(47.3%);女性患者突变率(63.6%)高于男性(35.7%),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腺癌患者突变率(52.7%)明显高于非腺癌患者(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9Del突变率为41.6%,21L858R突变率为37.2%;NSCLC患者中19Del突变在女性患者中较男性常见(P=0.001),L858R突变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腺癌中男性19Del突变率(15.5%)低于女性(29.9%)(P=0.013),L858R突变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6)。结论新疆石河子地区NSCLC患者EGFR突变检测率偏低,有待提高;该地区EGFR突变主要见于腺癌,女性患者;突变类型主要为19Del及21L858R,其中女性患者19Del突变比男性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基因突变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2-TAMs源性TGF-β1抑制CD8^(+)T细胞免疫功能并促进食管癌进展
2
作者 陈素芳 任祎琳 +7 位作者 杨凯歌 井玉莹 陈凯 段余钡 罗成华 王良海 杨兰 胡建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51-860,共10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肿瘤微环境中M2样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2-like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M2-TAMs)介导CD8^(+)T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多重荧光免疫组化分析食管癌组织免疫细胞分布情况;建立体外共培养体系,流式细胞术及活死细胞... 目的:探讨食管癌肿瘤微环境中M2样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2-like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M2-TAMs)介导CD8^(+)T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多重荧光免疫组化分析食管癌组织免疫细胞分布情况;建立体外共培养体系,流式细胞术及活死细胞染色检测M2-TAMs对CD8^(+)T细胞功能的影响;GEPIA数据库分析PDCD1表达在食管癌患者预后中的价值以及编码基因的表达相关性;免疫组化检测食管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法检测加入TGF-β1抑制剂后CD8^(+)T细胞的PD-1、IFN-γ和TNF-α的表达。结果:与早期(I期)食管癌患者相比,中晚期(II~IV期)患者肿瘤组织中CD4^(+)T细胞、CD8^(+)T细胞、Tregs及M2-TAMs浸润数量存在动态变化且相互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M2-TAMs与Tregs的分布与患者不良预后正相关(P<0.05);CD8^(+)T细胞分布与患者不良预后负相关(P<0.05);而CD4^(+)T细胞分布与患者临床预后无显著相关性(P>0.05)。CD8^(+)T细胞与M2-TAMs共培养后CD107a、颗粒酶B、IFN-γ和TNF-α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均P<0.01);且M2-TAMs处理后CD8^(+)T细胞与食管癌细胞共培养后,食管癌细胞凋亡减少。PDCD1的高表达与患者的预后不良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CD8A与PDCD1、TGF-β1与CD274基因表达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TGF-β1与CD163+细胞的免疫浸润及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具有相关性;M2-TAMs与CD8^(+)T细胞共培养体系中加入TGF-β1抑制剂后,CD8^(+)T细胞的PD-1表达显著下调,IFN-γ和TNF-α分泌显著增多(P<0.01)。结论:食管癌肿瘤微环境中M2-TAMs源性TGF-β1抑制CD8^(+)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肿瘤微环境 M2样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CD8^(+)T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中Hp感染和Stat3活化的临床病理意义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秀明 从丽 +6 位作者 张微 李一鑫 张楠 赵瑾 陶林 李锋 张文杰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187-192,共6页
为检测胃癌组织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及细胞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的活化水平,探讨Hp感染和Stat3活化的相关性以及对胃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影响。应... 为检测胃癌组织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及细胞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的活化水平,探讨Hp感染和Stat3活化的相关性以及对胃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影响。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80例胃癌以及其中50例相应癌旁非癌组织中Hp的相对感染量,同时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上述样本中活化的p-Stat3水平;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1)胃癌组织中Hp相对感染量显著高于癌旁非癌组织;活化的p-Stat3水平也显著高于癌旁非癌组织(P<0.05)。(2)胃癌组织中Hp相对感染量及p-Stat3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及组织学分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Hp相对感染量与胃癌的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呈显著正相关(P<0.05),但与远处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活化的p-Stat3水平与胃癌的肿瘤浸润深度、远处转移和TNM分期存在明显正相关(P<0.05),但与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胃癌中Hp相对感染量与活化p-Stat3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57,P<0.001)。(3)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Hp相对感染量和p-Stat3的水平均与胃癌患者生存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由此可知,胃癌中Hp感染与Stat3的活化有关,Hp感染可能通过触发Stat3的磷酸化,激活Stat3炎性信号通路,进而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Hp感染及Stat3的活化水平可能作为临床上评估胃癌进展及预后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 PYLORI STAT3 实时荧光定量PCR 癌转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维生素D_3对大鼠系膜增殖性肾炎Caspase-3的表达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刚 杨晓萍 +3 位作者 张春江 林智峰 赵瑾 陶林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6期715-719,共5页
为研究活性维生素D3对大鼠系膜增生性肾炎Caspase-3表达的影响,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对系膜增生性肾炎作用的可能机制。将清洁SD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肾炎模型组,后者随机分为肾炎组和活性维生素D3干预组,检测其肾小球及肾间质中Casp... 为研究活性维生素D3对大鼠系膜增生性肾炎Caspase-3表达的影响,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对系膜增生性肾炎作用的可能机制。将清洁SD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肾炎模型组,后者随机分为肾炎组和活性维生素D3干预组,检测其肾小球及肾间质中Caspase-3的表达,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Caspase-3在正常肾组织的肾小球中无表达,与对照组比,肾炎组中Caspase-3在肾小球系膜区表达增多,P<0.01;活性维生素D3组Caspase-3表达略高于肾炎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Caspase-3在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有少量表达,与对照组相比,肾炎组肾近端小管及远端小管随时间延续,表达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予活性维生素D3干预后3d,Caspase-3的表达高于肾炎组,但是到了7d与14d明显低于肾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活性维生素D3可能参与了对Caspase-3的调节,诱导系膜细胞凋亡,促进肾炎的修复;减少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防止肾纤维化,保护肾脏,延缓肾脏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1 25-(OH)2D3 CASPASE-3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RNN蛋白的表达及其过表达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ca9706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5
作者 孙淑妍 张华坤 +2 位作者 周紫如 李锋 崔晓宾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5-283,共9页
目的:探讨鳞状上皮热休克蛋白53 (CRNN)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情况,并评估其对ESCC细胞Eca9706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RNN蛋白在93例ESCC组织和101例癌旁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CRNN表... 目的:探讨鳞状上皮热休克蛋白53 (CRNN)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情况,并评估其对ESCC细胞Eca9706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RNN蛋白在93例ESCC组织和101例癌旁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CRNN表达水平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之间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RNN水平对ESCC的预测效能。将Eca9706细胞分为对照组和CRNN组(过表达CRNN),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检测2组Eca9706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2组Eca9706细胞迁移细胞数,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2组Eca9706细胞克隆形成数,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Eca9706细胞凋亡率。结果:与癌旁正常食管上皮组织比较,ESCC组织中CRNN蛋白表达强度明显降低(χ^(2)=23.476,P<0.001);ESCC组织中CRNN蛋白表达下调与肿瘤部位(χ^(2)=5.353,P=0.021)和组织学分级(χ^(2)=4.434,P=0.035)存在关联,与患者年龄(χ^(2)=0.102,P=0.750)、性别(χ^(2)=0.050,P=0.822)、肿瘤分期(χ^(2)=0.047,P=0.828)和淋巴结转移(χ^(2)=0.553,P=0.457)均无关联。生存分析,CRNN蛋白高表达组ESCC患者预后优于CRNN蛋白低表达组(P=0.013)。单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ESCC患者总生存率与CRNN蛋白表达水平[风险比(HR)=0.198,95%置信区间(CI):0.047~0.842,P=0.028]和肿瘤分期(HR=2.479,95%CI:1.247~4.929,P=0.010)存在关联;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CRNN蛋白表达水平(HR=0.213,95%CI:0.050~0.895,P=0.035)和肿瘤分期(HR=2.391,95%CI:1.198~4.772,P=0.013)是ESCC预后的独立因素。与对照组比较,CRNN组Eca9706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04),克隆形成数明显减少(P=0.002),迁移细胞数明显降低(P=0.002),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06)。结论:CRNN蛋白在ESCC组织中表达水平较低,提示患者预后不良。过表达CRNN蛋白可能抑制ESC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并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上皮热休克蛋白53 食管鳞状细胞癌 细胞迁移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中p-Stat3和Survivin表达的病理学意义及术前指标预后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6
6
作者 岳汶 王晓军 +7 位作者 马苗苗 张丹丹 潘凤 聂佳琪 李晓宁 崔海康 杨兰 张文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16-822,共7页
目的探讨p-Stat3和Survivin在胃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例特征以及患者预后的关系,联合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建立患者术后生存预测模型。方法收集133例行胃部肿瘤切除术的患者信息并随访。制作石蜡组织芯片,使用... 目的探讨p-Stat3和Survivin在胃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例特征以及患者预后的关系,联合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建立患者术后生存预测模型。方法收集133例行胃部肿瘤切除术的患者信息并随访。制作石蜡组织芯片,使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Stat3和Survivin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结合Logistic回归模型联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来描述多指标联合检测对患者术后生存状态的预测价值;使用R Studio软件中survival和rms程序包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p-Stat3和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p-Stat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浸润深度及TNM分期呈正相关,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的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呈正相关;p-Stat3和Survivin的表达水平越高,患者预后越差;ALT水平越低,患者预后越差;Survivin、ALT和AST为预测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的最优组合。结论p-Stat3和Survivin的表达对胃癌诊断具有辅助作用;p-Stat3、Survivin和ALT与胃癌患者预后相关并具有预测价值;Survivin、ALT和AST组合的模型预测胃癌患者术后生存预后的价值较大,能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P-STAT3 Survivin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预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外型Rosai-Dorfman病7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冯肖 庞丽娟 +5 位作者 张海俊 王宁 董双双 梁伟华 蒋金芳 齐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61-1363,共3页
目的探讨Rosai-Dorfman病(Rosai-Dorfman disease,RDD)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RDD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RDD主要发病部位在颌面部、乳腺及皮下组织。镜下有大... 目的探讨Rosai-Dorfman病(Rosai-Dorfman disease,RDD)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RDD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RDD主要发病部位在颌面部、乳腺及皮下组织。镜下有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部分病例存在典型组织细胞吞噬现象,病变常有纤维组织、纤维母细胞和泡沫样组织细胞增生;病变可呈明暗区交替;还可见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围绕血管成靶环样。免疫表型:组织细胞中S-100、CD68均阳性,CD1a、IgG均阴性。7例患者中仅有2例复发。结论结外型RDD见多量组织细胞增生和慢性炎细胞浸润,组织学缺乏典型伸入运动特征,易与郎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结核和IgG4相关疾病混淆,需结合临床病史及免疫表型排除其他疾病后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SAI-DORFMAN病 病理学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混合性上皮和间质肿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江滕 沈西华 +5 位作者 牛肖 王超 贾薇 胡文浩 邹泓 李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72-574,共3页
目的探讨具有恶性形态、复发或转移行为的肾混合性上皮和间质肿瘤(mixed epithelial and stromal tumor of the kidney,MESTK)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复发性MESTK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送检肾及... 目的探讨具有恶性形态、复发或转移行为的肾混合性上皮和间质肿瘤(mixed epithelial and stromal tumor of the kidney,MESTK)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复发性MESTK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送检肾及周围组织一个,肿瘤大小8 cm×5 cm×2 cm,质软,切面囊实性,部分区似灰红色息肉样物。镜下见肿瘤为囊、实性区域构成,可见大小不等的囊腔,囊壁被覆立方、柱状及复层上皮,部分上皮下见子宫内膜间质样组织,部分区上皮似成釉上皮样、条索状;实性区主要为梭形间质成分,其中可见纤维、平滑肌及少许内膜间质样组织,局灶间质水肿;上皮和间质细胞均未见明显异型性及核分裂象。免疫表型:肿瘤上皮区CK(AE1/AE3)阳性,间质vimentin、SMA、desmin、ER和PR均阳性,Ki-67增殖指数约5%。结论具有恶性形态、复发或转移行为的MESTK十分罕见,熟悉其临床病理特征对该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肾混合性上皮和间质肿瘤 恶性形态 复发 转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基因多态性在缺血性卒中病理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敏 马丽 +3 位作者 赵咏梅 吕燕敏 龙会登 庞丽娟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第5期504-510,共7页
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9,MMP9)被证明在缺血性卒中患者梗死灶及梗死灶周围脑组织,梗死灶血管周围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均高表达。聚合酶δ-相互作用蛋白2、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I... 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9,MMP9)被证明在缺血性卒中患者梗死灶及梗死灶周围脑组织,梗死灶血管周围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均高表达。聚合酶δ-相互作用蛋白2、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IL-1β、心血管活性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可通过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依赖的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κB,NF-κB)和活化蛋白-1、p42/p44MAPK、c-Jun氨基末端激酶、p65-NF-κB等不同途径促进MMP9的表达。MMP9的高表达与缺血性卒中出血转化关系密切,且外周血MMP9水平变化与rt-PA溶栓患者死亡或症状性颅内出血独立相关,与缺血性卒中严重程度及不良功能结局相关。MMP9 rs3918242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及疾病严重程度可能相关,但目前研究的结果和结论尚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因多态性 出血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性相关分子Nanog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促进食管鳞癌细胞的侵袭转移:基于激活TGF-β信号通路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畅 郑士耀 +9 位作者 李梅 杨铭 秦梦园 徐媛 梁伟华 胡建明 王良海 李锋 周虹 杨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09-1216,共8页
目的 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鳞癌)中干性相关分子胚胎干细胞关键因子(Nanog)和侵袭迁移相关分子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的表达及其之间的调控关系。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27例食管鳞癌组织和82例... 目的 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鳞癌)中干性相关分子胚胎干细胞关键因子(Nanog)和侵袭迁移相关分子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的表达及其之间的调控关系。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27例食管鳞癌组织和82例癌旁正常组织中Nanog和MMP-2/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Nanog和MMP-2/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相关性及与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之间的关系;采用GEO数据库分析Nanog等干性相关分子主要富集通路;应用TIMER在线网站分析食管癌中TβR1和MMP-2及MMP-9的相关性。在体外运用siRNA转染的方式将食管鳞癌细胞株分为正常对照组、Nanog低表达组,采用划痕实验分析其对食管鳞癌细胞迁移的影响,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两组之间TβR1、p-Smad2/3、MMP-2/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 Nanog和MMP-2/MMP-9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均上调(χ^(2)=70.475,P<0.01;χ^(2)=34.415,P<0.01;χ^(2)=46.605,P<0.01),且呈正相关(r=0.205,P=0.045;r=0.307,P<0.001)。Nanog和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癌的浸润深度相关(χ^(2)=23.9,P<0.01;χ^(2)=6.029,P<0.05;χ^(2)=11.89,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样本中,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样本(χ^(2)=10.08,P<0.01;χ^(2)=5.731,P<0.05)。MMP-2/MMP-9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肿瘤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Nanog和MMP-2/MMP-9蛋白高表达组的食管鳞癌患者生存时间短于低表达组(P<0.001;P=0.004;P=0.017);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Nanog等干性相关分子主要富集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MMP-2/MMP-9与TβR1表达在食管癌中呈正相关关系。体外划痕实验结果显示,Nanog促进食管鳞癌细胞系的迁移;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敲低Nanog后,TβR1、p-Smad2/3、MMP-2/MMP-9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Nanog和MMP-2/MMP-9蛋白在食管鳞癌患者组织中高表达且呈正相关,其与食管鳞癌患者的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且Nanog通过TGF-β信号通路影响MMP-2/MMP-9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胚胎干细胞关键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 浸润转移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E1B表达与胃癌预后和肿瘤微环境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1
作者 杨希 袁琴 +1 位作者 杨兰 张文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64-1676,共13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胃癌中具有差异预后意义的调节性细胞死亡和衰老基因,分析磷酸二酯酶1(PDE1)B对胃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自TCGA公共数据库下载胃癌基因表达数据和临床数据,本地数据库中随机抽取50例胃癌患者,收集其...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胃癌中具有差异预后意义的调节性细胞死亡和衰老基因,分析磷酸二酯酶1(PDE1)B对胃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自TCGA公共数据库下载胃癌基因表达数据和临床数据,本地数据库中随机抽取50例胃癌患者,收集其临床信息和石蜡样本,包括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采用R软件“limma”程序包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单因素COX分析和Kaplan-Meier生存分析筛选有预测生存价值的DEGs,获取影响胃癌患者生存预后的交集基因,筛选与临床病理特征最具关联的基因PDE1B。TCGA数据库和Kaplan-Meier生存分析检测胃癌患者癌旁正常组织和胃癌组织中PDE1B mRNA表达水平及其与胃癌患者生存期的关系,采用基因本体论(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PDE1B生物学功能,CIBERSORT算法、肿瘤免疫数据库(TISIDB)和GSCA在线网站分析PDE1B与肿瘤微环境、免疫特征分子和药物敏感性的相关性。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胃癌患者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PDE1B mRNA表达水平。结果:共筛选716个DEGs,其中505个DEGs表达上调(P<0.05),211个DEGs表达下调(P<0.05),获得10个影响生存预后的交集基因,PDE1B mRNA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最为密切,其与年龄、肿瘤分级、肿瘤分期和肿瘤T、N及M期有关联(P<0.05);与G1-G2、StageⅠ、T1-T2、N0和M0期胃癌患者比较,G3-G4、StageⅡ-Ⅳ、T3-T4、N1-N3和M1分期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PDE1B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PDE1B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PDE1B低表达胃癌患者比较,PDE1B高表达胃癌患者总体生存率明显降低(P<0.01)。PDE1B表达、年龄和肿瘤分期是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在调整了性别、年龄、肿瘤分级和肿瘤分期后,PDE1B表达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DE1B主要富集于免疫球蛋白产生、钙离子转运、第二信使介导的信号转导等生物过程(BP),T淋巴细胞受体复合体、细胞膜信号受体复合体和含胶原蛋白的细胞外基质等细胞成分(CC),抗原结合、糖胺聚糖结合和细胞外基质结构成分等分子功能(MF);PDE1B主要参与了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钙信号通路、环磷酸鸟苷(cGMP)-蛋白激酶G(PKG)信号通路及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的相互作用等途径。PDE1B与调节性T淋巴细胞(r=0.488)、髓源性抑制细胞(r=0.474)和巨噬细胞(r=0.617)呈正相关关系(P<0.01);与PDE1B低表达胃癌患者比较,PDE1B高表达胃癌患者促进肿瘤的调节性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M2型巨噬细胞浸润均明显增加(P<0.05)。PDE1B mRNA表达水平与免疫抑制剂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r=0.535)、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r=0.519)、免疫激活剂外核苷三磷酸二磷酸水解酶1(ENTPD1)(r=0.593)和CXC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r=0.646)呈正相关关系(P<0.01)。PDE1B高表达的胃癌组织对氟尿嘧啶(-0.3<r<-0.1)、甲氨蝶呤(-0.3<r<-0.1)和地西他滨(-0.3<r<-0.1)等药物较为敏感(P<0.05)。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PDE1B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PDE1B低表达胃癌患者比较,PDE1B高表达胃癌患者总体生存率明显降低(P<0.05);与T1-T2期胃癌患者比较,肿瘤T3-T4期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PDE1B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PDE1B是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胃癌预后不良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生存预后 磷酸二酯酶1B 肿瘤微环境 药物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拮抗剂GREM1作为胃癌肿瘤微环境免疫活性预测指标的临床价值
12
作者 张旭东 李晓宁 +3 位作者 崔海康 杨希 杨兰 张文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1-751,共11页
目的:筛选出可预测胃癌(GC)肿瘤微环境(TME)免疫活性的预后基因。方法:收集55例GC患者术后石蜡组织标本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从TCGA数据库和GEO数据库中共下载了976例GC患者的转录组数据及临床数据;采用估计算法(ESTIMATE)和反卷积算法(C... 目的:筛选出可预测胃癌(GC)肿瘤微环境(TME)免疫活性的预后基因。方法:收集55例GC患者术后石蜡组织标本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从TCGA数据库和GEO数据库中共下载了976例GC患者的转录组数据及临床数据;采用估计算法(ESTIMATE)和反卷积算法(CIBERSORT)分别评估各样本中免疫/基质得分及免疫细胞浸润程度;R语言中的“limma”包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采用单变量Cox回归分析筛选具有预后价值的DEGs;qRT-PCR检测枢纽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GSEA探究GREM1的潜在生物学功能。采用TISIDB和CellMiner数据库分析GREM1与免疫特征分子及药物敏感性的相关性。结果:免疫评分与GC患者的预后呈正相关;在免疫得分和基质得分高、低分组中共筛选出40个共享的TME相关DEGs;通过对DEGs进行单变量Cox回归分析,得到GREM1、SFRP2、CYP1B1和MGP共4个具有预后意义的共享DEGs。通过比较基因在肿瘤与癌旁组织的表达差异及与免疫微环境的密切程度,发现GREM1最可能对TME中的免疫重塑发挥作用;GREM1的表达与G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TNM)呈正相关,而与生存率呈负相关;GSEA结果显示GREM1高表达组主要富集于免疫相关通路,GREM1的表达与M2型巨噬细胞呈正相关,而与CD8+T细胞呈负相关;GREM1与免疫抑制剂TGF-β1、免疫增强剂ENTPD1、趋化因子CCL14及受体CCR2呈正相关;GREM1高表达的肿瘤细胞对抗肿瘤药物维莫德吉的治疗敏感性最强。结论:GREM1可作为反映GC TME免疫抑制状态的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EM1 胃癌 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 肿瘤免疫微环境 预后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免疫相关基因及免疫细胞浸润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3
作者 冯玉飞 金珊 +3 位作者 王玉冰 鲁印飞 庞丽娟 刘克坚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9-758,共10页
目的:筛选支架内再狭窄(ISR)中差异表达的免疫相关基因(DEIRGs),分析ISR中免疫细胞浸润情况,并阐明ISR发生发展的机制。方法:由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下载GSE46560数据集样本mRNA基因表达数据,分为ISR组与非ISR(non-ISR)组。采用R软件“Li... 目的:筛选支架内再狭窄(ISR)中差异表达的免疫相关基因(DEIRGs),分析ISR中免疫细胞浸润情况,并阐明ISR发生发展的机制。方法:由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下载GSE46560数据集样本mRNA基因表达数据,分为ISR组与非ISR(non-ISR)组。采用R软件“Limma”包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与免疫相关基因(IRGs)交集获得ISR中DEIRGs。采用R软件进行DEIRGs的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以Cytoscape软件可视化并计算核心基因(Hub基因)。绘制Hub基因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并评价其诊断价值。采用CIBERSORT软件分析ISR中免疫细胞浸润情况,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免疫细胞间及其与关键基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鉴定出331个DEGs(P<0.05,|log_(2)FC|>1),其中176个基因表达上调,155个基因表达下调,获得38个DEIRGs。GO功能富集分析,在生物过程(BP)中DEIRGs主要富集在防御反应、免疫反应和免疫系统;在细胞组分(CC)中DEIRGs主要定位于胞外区和细胞质膜等;在分子功能(MF)中主要参与调控信号受体结合和细胞因子受体活性等。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ISR中DEIRGs主要富集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信号通路。PPI网络,前10位Hub基因中CD19具有最高节点。与non-ISR组比较,ISR组样本中CD19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CD19 mRNA表达的ROC曲线中AUC值为0.92(P<0.05)。免疫细胞浸润分析,与non-ISR组比较,ISR组患者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Tfh)浸润水平升高(P<0.05),初始B淋巴细胞、 CD8+T淋巴细胞、幼稚CD4+T淋巴细胞和M0巨噬细胞等浸润水平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忆性B淋巴细胞、活化性记忆CD4+T淋巴细胞、调节性T淋巴细胞、静息性自然杀伤(NK)细胞、活化性NK细胞、单核细胞、静息性肥大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浸润水平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fh与M0巨噬细胞和静息肥大细胞等呈正相关关系(r=0.88,P<0.05;r=0.68,P<0.05),与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呈负相关关系(r=-0.49,P<0.05;r=-0.42,P<0.05)。结论:CD19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影响Tfh和B淋巴细胞,促进ISR的发生发展。CD19可作为诊断ISR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内再狭窄 CD19 差异表达免疫相关基因 免疫浸润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ISPR/Cas9技术构建PAX3-FOXO1融合基因敲除腺泡状横纹肌肉瘤细胞模型
14
作者 张乾儒 田娇 +4 位作者 孟莲 史奇 李亚 夏慧欣 李锋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1-630,共10页
目的使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稳定敲除PAX3-FOXO1融合基因的人腺泡状横纹肌肉瘤(ARMS)细胞系(RH30),并验证PAX3-FOXO1功能。方法运用在线网站针对PAX3、FOXO1设计sgRNA,选择切割效率最高的一组构建LV-PAX3-sgRNA、LV-FOXO1-sgRNA及LV-C... 目的使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稳定敲除PAX3-FOXO1融合基因的人腺泡状横纹肌肉瘤(ARMS)细胞系(RH30),并验证PAX3-FOXO1功能。方法运用在线网站针对PAX3、FOXO1设计sgRNA,选择切割效率最高的一组构建LV-PAX3-sgRNA、LV-FOXO1-sgRNA及LV-Cas9慢病毒载体;LV-Cas9病毒感染RH30细胞,潮霉素筛选后,通过RT-PCR及qRT-PCR检测RH30-Cas9细胞中Cas9基因表达;LV-PAX3-sgRNA及LV-FOXO1-sgRNA慢病毒载体分别感染RH30-Cas9细胞,流式分选筛选荧光阳性细胞;Sanger测序、PCR等分别验证RH30-PAX3-KO细胞及RH30-FOXO1-KO细胞中PAX3-FOXO1表达;EDU、TUNEL、Transwell实验检测敲除RH30-PAX3-KO细胞及RH30-FOXO1-KO细胞功能改变。结果成功构建靶向PAX3、FOXO1的CRISPR/Cas9慢病毒载体;PCR验证稳定表达Cas9的RH30细胞系(RH30-Cas9)构建成功;PCR、Western Blot验证靶向PAX3或FOXO1均成功敲除RH30中PAX3-FOXO1融合基因;靶向PAX3或FOXO1抑制RH30细胞增殖、侵袭、迁移,促进凋亡。结论使用CRISPR/Cas9成功构建敲除PAX3-FOXO1的RH30细胞系;敲除PAX3-FOXO1抑制了RH30细胞增殖、迁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纹肌肉瘤 PAX3-FOXO1 CRISPR/Cas9 基因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体检人群肿瘤标志物的异常状态:分子水平肿瘤早期筛查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3
15
作者 马玉 马雅静 +3 位作者 李旭哲 陈江 阴慧慧 张文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17,共6页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中肿瘤标志物异常的分子水平亚健康状态。方法对参加健康体检的5 825例汉族患者进行8项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1)肿瘤标志物异常者在男女之间有性别差异;(2)CA72-4水平异常者最多,高达16.05%;(3)CEA和CYFRA21-1的异...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中肿瘤标志物异常的分子水平亚健康状态。方法对参加健康体检的5 825例汉族患者进行8项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1)肿瘤标志物异常者在男女之间有性别差异;(2)CA72-4水平异常者最多,高达16.05%;(3)CEA和CYFRA21-1的异常者多分布为41~50岁年龄组。结论新疆地区汉族人群大样本调查发现8种肿瘤标志物水平均异常升高,其中CA724和CEA尤为明显。由于肿瘤标志物异常者多集中在41~50岁青壮年且无临床相关症状,因此提出分子水平亚健康概念以及分子水平肿瘤早期筛查策略。分子水平亚健康可能是肿瘤发病的早期预警信号,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分子水平亚健康 分子水平肿瘤筛查 健康体检 公共卫生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中TGF-β1、p-Smad2/3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秋香 庞丽娟 +3 位作者 蒋金芳 梁伟华 谢建新 李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8,13,共4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p-Smad 2/3蛋白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96例食管鳞癌石蜡组织及46例癌旁石蜡组织制成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p-Smad 2/3蛋白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96例食管鳞癌石蜡组织及46例癌旁石蜡组织制成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TGF-β1、p-Smad 2/3的表达。结果 TGF-β1和p-Smad 2/3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89.6%(86/96)、80.2%(77/96),与癌旁组织阳性率47.8%(22/46)、50.0%(23/46)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0.05);食管鳞癌组织中TGF-β1、p-Smad 2/3的表达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0.344,P<0.05)。结论 TGF-β1及p-Smad 2/3可能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癌 TGF-Β1 p-Smad 2 3 组织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卵巢癌组织中MAP3K3 mRNA的表达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尹灿 张莹 +6 位作者 董玉玲 陶林 邹泓 梁伟华 赵瑾 李锋 贾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8-252,共5页
目的探讨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激酶3(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 kinase 3,MAP3K3)的mRNA表达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qRT-PCR法检测MAP3K3 mRNA在卵巢癌和输卵管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差异... 目的探讨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激酶3(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 kinase 3,MAP3K3)的mRNA表达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qRT-PCR法检测MAP3K3 mRNA在卵巢癌和输卵管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差异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评价MAP3K3 mRNA表达在卵巢癌患者预后中的价值。结果 MAP3K3 mRNA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输卵管组织(P<0.05),其高表达与卵巢癌FIGO分期及发病模式分型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MAP3K3 mRNA高表达患者的无瘤生存时间和总体生存时间均显著短于低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时间:34个月vs 52.2个月,P<0.05;38.6个月vs 52.5个月,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MAP3K3 mRNA高表达与卵巢癌患者预后差相关(HR=4.198,95%CI:1.711~10.302,P<0.05)。结论 MAP3K3 mRNA在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其高表达与卵巢癌FIGO分期、发病模式及预后差呈正相关,可能参与了卵巢癌的恶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MAP3K3 MRNA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adherin、N-cadherin在乳腺癌中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6
18
作者 孙建平 李锋 +3 位作者 曹玉文 蒋金芳 万国兴 李文琴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473-476,共4页
为观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MT相关表型分子E-cadherin、N-cadherin蛋白表达变化,探讨EMT与乳腺癌变、分级相关性。采用收集70例乳腺癌组织和20例癌旁正常组织制作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E-cadherin、N-cadherin蛋白表达... 为观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MT相关表型分子E-cadherin、N-cadherin蛋白表达变化,探讨EMT与乳腺癌变、分级相关性。采用收集70例乳腺癌组织和20例癌旁正常组织制作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E-cadherin、N-cadherin蛋白表达。结果显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E-cadherin阳性表达明显降低,同时N-cadherin阳性表达明显升高,E-cadherin与N-cadherin表达呈显著相关性(r=0.405,P<0.05);乳腺癌高、中、低分化组织中,E-cadherin阳性表达逐渐升高,同时N-cadherin阳性表达逐渐降低。由此可知,乳腺癌细胞存在EMT,EMT参与乳腺癌变过程,并与乳腺癌恶性程度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EMT E-CADHERIN N-CADHER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喀什地区农村维吾尔族妇女的超重和肥胖及其与血脂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9
作者 从丽 张微 +4 位作者 杨兰 王英红 黄瑾 李锋 张文杰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3期341-344,共4页
新疆喀什地区农村的资源匮乏,贫穷落后,迄今未见有关维吾尔族人群肥胖及其与脂代谢关系的研究报告。本研究首次在喀什地区农村对1452名已婚妇女(21~60岁)进行了人口信息调查,检测了体重指数(BMI)和血液脂类生化指标,并分析了BMI与血脂... 新疆喀什地区农村的资源匮乏,贫穷落后,迄今未见有关维吾尔族人群肥胖及其与脂代谢关系的研究报告。本研究首次在喀什地区农村对1452名已婚妇女(21~60岁)进行了人口信息调查,检测了体重指数(BMI)和血液脂类生化指标,并分析了BMI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喀什地区维族妇女的超重率为29.1%,肥胖率达15.3%,远高于我国女性平均超重率(22.8%)和肥胖率(7.1%)。随着BMI增高,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均呈线性上升趋势(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相反,呈下降趋势(P<0.05)。BMI与年龄无线性相关(P=0.09)。本研究首次揭示喀什农村维族妇女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BMI是高血脂的危险因素,也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妇女 BMI 肥胖 血脂 新疆喀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臀围在筛查新疆喀什贫困地区维吾尔族妇女肥胖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燕 阿布都克尤木.赛买提 张文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6-300,共5页
目的寻找简便易行的筛查肥胖的新指标。方法以体质指数(BMI)作为肥胖的诊断标准,本研究将2 423名新疆喀什农村维吾尔族妇女的BMI指数与腰围、臀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进行了比较。用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描述,用ROC曲... 目的寻找简便易行的筛查肥胖的新指标。方法以体质指数(BMI)作为肥胖的诊断标准,本研究将2 423名新疆喀什农村维吾尔族妇女的BMI指数与腰围、臀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进行了比较。用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描述,用ROC曲线寻找筛查肥胖的最佳测量学指标及其切点值。结果 (1)农村维族妇女的BMI为(24.8±3.7)kg/m2,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高达31.9%和18.5%,均高于汉族妇女的超重率(22.8%)和肥胖率(7.1%)(P<0.05);腰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超标率分别为31.4%、37.9%和57.0%。(2)年龄、BMI、腰围、臀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之间的两两比较均呈正相关,而臀围与BMI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r=0.82)。教育程度分别与腰围、臀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BMI呈负相关,与人均日收入呈正相关。(3)臀围预测肥胖的AUC和YI值分别为0.953和0.813,均高于其它预测指标,肥胖者筛查切点值:臀围>101.5 cm。结论臀围、腰围身高比、腰围预测肥胖均有较好的初筛价值;臀围初筛超重、肥胖效果最佳(AUC、YI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超重 臀围 体质指数 维吾尔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