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白菊内酯对KSHV感染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1
作者 王晓雯 雷浩杰 +5 位作者 程淼 翟齐昕 赵唐 张莹莹 李冬妹 李英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84-91,共8页
本研究探讨了小白菊内酯(PTL)对卡波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感染细胞(iSLK.219细胞和SK-RG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将KSHV感染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PTL处理组,并进行了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和Western... 本研究探讨了小白菊内酯(PTL)对卡波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感染细胞(iSLK.219细胞和SK-RG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将KSHV感染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PTL处理组,并进行了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和Western blot实验。划痕实验结果显示,PTL处理组细胞划痕愈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PTL处理组KSHV感染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TL处理组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PTL对KSHV感染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MMP2和MMP9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菊内酯 卡波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EDIL3基因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
作者 王慧娟 郭炳轩 +5 位作者 宋树言 李杨杨 者湘漪 李洪涛 李冬妹 潘泽民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3-99,共7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样重复序列和盘状蛋白I样结构域3(EDIL3基因)在宫颈癌中表达及其对宫颈癌细胞SiHa、HeLa迁移的作用。方法运用GEPIA、UALCAN、OncoLnc数据库分析EDIL3基因mRNA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和预...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样重复序列和盘状蛋白I样结构域3(EDIL3基因)在宫颈癌中表达及其对宫颈癌细胞SiHa、HeLa迁移的作用。方法运用GEPIA、UALCAN、OncoLnc数据库分析EDIL3基因mRNA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和预后的意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 blot、qRT-PCR分别检测宫颈癌组织和细胞中EDIL3蛋白及EDIL3基因mRNA表达水平;构建EDIL3-pcDNA3.1过表达质粒,转染分为实验组(转染过表达EDIL3-pcDNA3.1质粒)和对照组NC(转染空质粒),transwell实验检测宫颈癌细胞SiHa、HeLa的迁移。结果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分析显示EDIL3基因mRNA在宫颈癌组织中低表达并且存在启动子高甲基化(P<0.05),在宫颈癌不同分期中EDIL3基因的表达无差异(P>0.05),EDIL3高表达与宫颈癌患者不良预后相关(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 blot、qRT-PCR与数据库分析结果一致,在宫颈癌组织和细胞中EDIL3基因均低表达(P<0.05),且其表达水平与HPV感染无明显相关性(P>0.05);Transwell实验显示过表达EDIL3后增强宫颈癌细胞SiHa、HeLa的迁移能力(P<0.05)。结论EDIL3基因在宫颈癌组织和细胞中低表达并不受HPV感染的影响,而EDIL3高表达影响患者预后且促进宫颈癌细胞SiHa、HeLa的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EDIL3基因 HPV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81a靶向Bcl-2调控氧糖剥夺/再灌注模型诱导的SH-SY5Y神经细胞凋亡 被引量:5
3
作者 袁珊 杨玉莹 +2 位作者 许梅梅 胡广泽 高蕊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100,共10页
目的皮层是响应脑缺血缺氧最为敏感的组织之一,基于前期深度测序技术,我们筛选获得响应脑缺血缺氧应激的皮层区目标基因miR-181a及Bcl-2。本研究旨在SH-SY5Y细胞株氧糖剥夺/复糖复氧模型验证二者靶向调控关系及功能,明确miR-181a—Bcl-... 目的皮层是响应脑缺血缺氧最为敏感的组织之一,基于前期深度测序技术,我们筛选获得响应脑缺血缺氧应激的皮层区目标基因miR-181a及Bcl-2。本研究旨在SH-SY5Y细胞株氧糖剥夺/复糖复氧模型验证二者靶向调控关系及功能,明确miR-181a—Bcl-2调控网络在OGD/R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构建大鼠缺血缺氧再灌注损伤模型,脑切片TTC染色及行为学评分法评估模型。应用qRT-PCR及Western Blot验证目标基因的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miR-181a与Bcl-2的靶向结合位点并比对结合位点的保守性,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81a与Bcl-2靶向结合的特异性。采用OGD/R细胞模型体外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及Hoechst荧光染色评估细胞凋亡。结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后miR-181a、Bcl-2表达变化趋势相反。RNA hybird软件预测miR-181a可结合Bcl-2的3′-UTR区,且结合区域高度保守。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发现,相对于Bcl-23′UTR-WT与mimic-NC共转染组,Bcl-23′UTR-WT与miR-181a mimic共转染后的荧光活性更低(P<0.001),而Bcl-2-Mut与miR-181a mimic共转染组,荧光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分别用miR-181a的模拟物及抑制物转染OGD/R诱导的SH-SY5Y细胞,miR-181a可以抑制Bcl-2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P<0.001)。过表达miR-181a显著增加了SH-SY5Y细胞的凋亡(P<0.001),而抑制miR-181a表达可使SH-SY5Y细胞凋亡显著降低(P<0.001)。结论miR-181a可靶向结合Bcl-2,下调miR-181a可通过促进Bcl-2的表达进而抑制SH-SY5Y神经细胞OGD/R损伤诱导的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81a BCL-2 SH-SY5Y OGD/R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16 E6-295T/G和E6-350T/G变异位点影响IFNκ、MHC-Ⅰ、STAT1和IRF9蛋白质表达的研究
4
作者 李杨杨 辛慧珍 +5 位作者 郭柄轩 王慧娟 宋树言 李洪涛 李冬妹 潘泽民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3-231,共9页
目的探讨HPV16(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16)E6-295T/G和E6-350T/G变异位点对IFNκ、MHC-Ⅰ、STAT1和IRF9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方法在宫颈癌细胞C33A(HPV阴性)中分别转染真核表达载体295G/350G-GV230、295T/350G-GV230和295T/350T-GV23... 目的探讨HPV16(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16)E6-295T/G和E6-350T/G变异位点对IFNκ、MHC-Ⅰ、STAT1和IRF9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方法在宫颈癌细胞C33A(HPV阴性)中分别转染真核表达载体295G/350G-GV230、295T/350G-GV230和295T/350T-GV230作为实验组,以NC-GV230作为对照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PV16 E6295T/G、350T/G不同变异位点对IFNκ、MHC-Ⅰ、STAT1和IRF9蛋白质表达的影响。通过IBM SPSS Statistics 26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免疫组织化学法定量采用image J软件进行阳性细胞计数。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免疫分子干扰素κ(Interferon Kappa,IFNκ)的表达,HPV16 E6-295G/350G变异组较HPV16 E6-295T/350T原型组和HPV16 E6-295T/350G组降低(P<0.01,P<0.05)。HPV16 E6-295G/350G变异组的免疫分子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类(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I,MHC-I)的表达显著低于HPV16 E6-295T/350T原型组和HPV16 E6-295T/350G组(P<0.05)。HPV16 E6-295G/350G变异组的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1(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1,STAT1)表达显著低于HPV16 E6-295T/350T原型组和HPV16 E6-295T/350G组(P<0.05,P<0.01)。变异组HPV16 E6-295G/350G与HPV16 E6-295T/350T原型组和HPV16 E6-295T/350G变异组相比,干扰素调节因子9(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9,IRF9)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HPV16病毒E6蛋白质可以降低IFNκ、MHC-Ⅰ、STAT1和IRF9的蛋白质表达水平,E6基因T295G/T350G变异降低这些分子的表达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HPV16 E6基因 基因变异 蛋白质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y及其代谢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新疆汉族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杨芳 蔡伟娟 +3 位作者 胡娜 宋雪 王绍亮 程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9-63,98,共6页
目的探讨新疆石河子地区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EH)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其代谢酶N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分析方法,检测了新疆汉族... 目的探讨新疆石河子地区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EH)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其代谢酶N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分析方法,检测了新疆汉族人群无血缘关系的200例EH患者(EH组)和200例对照者(NT组)Hcy代谢酶MTHFR C677T基因位点多态性,并进行基因分型;同时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Hcy水平及相关生化指标。结果 Hcy水平在EH组和N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男性的Hcy水平均高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H组和NT组中CC、CT、TT三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19.5%、49.5%、31.0%和30.5%、44.5%、25.0%,其中以CT基因型突变频率最高;EH组中C和T等位基因为44.25%和55.75%,NT组中为52.75%和47.25%。两组中3种基因型总体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58,P=0.036);两组中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85,P=0.016)。在EH人群中MTHFR C677T基因型中CT型及TT型的Hcy水平显著高于CC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cy水平升高可能是新疆汉族EH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其对EH的预测、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Hcy代谢酶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可能与EH的发生发展相关,T等位基因可能是新疆汉族人群EH的遗传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Y MTHFR C677T基因 基因表达 原发性高血压 基因多态性 新疆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AP异常表达对胃癌细胞分化的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肖永彪 朱君玲 +4 位作者 米开热木.麦麦提 徐洁 潘泽民 任显显 李冬妹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06-812,共7页
目的:探讨丝苏氨酸激酶受体相关蛋白(serine-threonine kinase receptor-associated protein,STRAP)异常表达对胃癌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收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外科于1991年1月至2009年1月手术切除的胃癌标本253例,同时另取103... 目的:探讨丝苏氨酸激酶受体相关蛋白(serine-threonine kinase receptor-associated protein,STRAP)异常表达对胃癌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收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外科于1991年1月至2009年1月手术切除的胃癌标本253例,同时另取103例同批胃癌患者癌旁组织标本作为对照,制备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STRAP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胃癌组织细胞分化、临床分期等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探讨STRAP蛋白的异常表达与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将STRAP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胃癌细胞SGC7901,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后胃癌SGC7901细胞中STRAP蛋白的表达情况,MTT法检测SGC7901细胞的增殖能力,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胃癌组织细胞分化相关蛋白胃蛋白酶原C(pepsinogen C,PGC)在SGC7901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同时分析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s,AKP)在STRAP过量表达细胞中的活性。结果:胃癌组织中STRAP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33.6%(75/223)vs 59.3%(51/86),P<0.01],且其表达水平与胃癌细胞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STRAP蛋白表达较高的患者预后生存期明显长于低表达患者(P<0.05)。胃癌SGC7901细胞过表达STRAP蛋白后,其增殖能力明显减弱(P<0.05);胃癌组织细胞分化相关蛋白PGC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AKP活性明显下降(P<0.05)。结论:STRAP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胃癌组织细胞分化密切相关,其可能作为分子标志物对胃癌组织细胞分化程度和预后的辅助判断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丝苏氨酸激酶受体相关蛋白 分化 分子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P11基因在宫颈癌中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王芳 王露月 +4 位作者 付少伟 者湘漪 李洪涛 李冬妹 潘泽民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3-99,共7页
目的探讨TCP11基因在宫颈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以及与HPV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UALCAN数据库及GEPIA数据库分析TCP11基因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宫颈癌患者年龄和肿瘤分级的关系;运用The Human Protein Atla... 目的探讨TCP11基因在宫颈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以及与HPV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UALCAN数据库及GEPIA数据库分析TCP11基因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宫颈癌患者年龄和肿瘤分级的关系;运用The Human Protein Atlas(HPA)数据库、UALCAN数据库及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GEPIA)数据库分析TCP11基因的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生存率的关系;运用UALCAN数据库分析在宫颈癌中TCP1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运用组织芯片分析TCP11基因在正常宫颈及宫颈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利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2)检测所收集样本HPV感染情况。体外培养HaCaT细胞(一种永生化的上皮细胞)及宫颈癌SiHa、HeLa、C33A细胞,利用Western blot、qRT-PCR分别检测宫颈癌细胞中TCP1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运用HPA、UALCAN、GEPIA数据库分析发现TCP11基因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宫颈癌患者生存率显著相关(P<0.05);TCP11基因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的年龄及肿瘤分级无显著相关性(P>0.05)。组织芯片结果统计发现TCP11基因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P<0.05)。与HaCaT细胞相比,TCP11蛋白和mRNA在宫颈癌SiHa、HeLa、C33A细胞系中均显著升高(P<0.05)。HC-2结果显示TCP11基因的表达可能不受HPV感染的影响(P>0.05)。结论 TCP11基因在宫颈癌组织及细胞中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相关且可能不受HPV感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P11基因 宫颈癌 HPV 表达意义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DQA1等位基因与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红英 邢建新 +5 位作者 周康 潘泽民 陆林 马海梅 张慧 张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2-404,共3页
目的探讨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与HLA-DQA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相关性分析方法及PCR-SSP基因分型技术对新疆哈萨克族健康个体83例和高血压病患者80例(均无血缘关系),进行了HLA-DQA1等位基因分型。结果原发性高血压... 目的探讨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与HLA-DQA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相关性分析方法及PCR-SSP基因分型技术对新疆哈萨克族健康个体83例和高血压病患者80例(均无血缘关系),进行了HLA-DQA1等位基因分型。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DQA1*0301的频率为21.591%,显著高于对照组(10.345%),χ2=4.770,P<0.05,OR=2.561。DQA1*0103的频率(19.318%)显著低于对照组(34.483%),χ2=4.404,P<0.05。OR=0.477。结论HLA-DQA1*0301可能与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易感相关,而HLA-DQA1*0103可能在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发病中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HLA—DQA1 等位基因 新疆哈萨克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体及电穿孔法对大鼠雪旺细胞转染效率的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菅辉玲 黄瑾 +1 位作者 程江 高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26-828,837,共4页
目的对比脂质体与电穿孔法及不同载体对大鼠雪旺细胞的转染效率,为进一步研究神经胶质细胞奠定实验基础。方法以大鼠雪旺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脂质体法和电穿孔法分别转染绿色荧光蛋白(GFP)载体和羧基荧光素(FAM)标记的miRNA mimics,比... 目的对比脂质体与电穿孔法及不同载体对大鼠雪旺细胞的转染效率,为进一步研究神经胶质细胞奠定实验基础。方法以大鼠雪旺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脂质体法和电穿孔法分别转染绿色荧光蛋白(GFP)载体和羧基荧光素(FAM)标记的miRNA mimics,比较和分析两者的转染效率。结果脂质体转染法成功转染GFP质粒大鼠雪旺细胞的效率为(15.6±2.3)%,转染miRNA mimics的效率为(36.8±3.5)%;采用电穿孔法转染GFP质粒的效率高达(40.6±3.3)%,而该法转染miRNA mimics的效率则非常低。结论大鼠雪旺细胞的转染效率可能与转染方式、被转染物的大小和形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雪旺细胞 电穿孔法 脂质体转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MSC p43抑制前脂肪细胞分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婷 王铁鹏 +4 位作者 刘宗智 田云云 李巧彦 张君 谢建新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2期187-193,共7页
为探讨多合成酶复合体蛋白43(multisynthetase complex protein 43,MSC p43)对前脂肪细胞分化的调节作用。建立了"cocktail"诱导剂处理3T3-L1细胞的分化模型;通过western bolt和q PCR法检测MSC p43在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 为探讨多合成酶复合体蛋白43(multisynthetase complex protein 43,MSC p43)对前脂肪细胞分化的调节作用。建立了"cocktail"诱导剂处理3T3-L1细胞的分化模型;通过western bolt和q PCR法检测MSC p43在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特征;利用RNA干扰技术下调MSC p43蛋白表达,并检测干扰对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利用油红O染色法鉴定前脂肪细胞的成脂作用;通过qPCR法定量促成脂早期转录因子C/EBPβ、C/EBPδ,晚期转录因子C/EBPα、PPARγ及脂肪细胞特征性标记物Glut4、LDLR的表达。结果显示,MSC p43在前脂肪细胞分化早期(1-6d)高表达,随后(7 d以后)降低;下调该蛋白不影响C/EBPβ、C/EBPδ表达,但显著抑制C/EBPα及PPARγ表达,并降低诱导细胞的油红O染色水平及Glut4、LDLR表达。由此可知,下调MSC p43抑制前脂肪细胞3T3-L1的诱导分化,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下调促成脂转录因子C/EBPα及PPARγ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C P43 前脂肪细胞分化 成脂作用 C/EBPα PPAR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胚背根神经节的摘取方法及培养条件的改进优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单莉娅 张云华 +3 位作者 朱美意 朱井玲 汪海燕 黄瑾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5期612-617,共6页
探讨摘取鸡胚DRG的有效方法,并对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为神经营养因子突起鉴定奠定基础。根据鸡胚DRG的生长状态和解剖特点,采用分部摘取法摘取鸡胚DRG,利用NGF对不同部位的DRG进行鉴定,同时通过不同血清浓度、不同培养基及不同观察时间鸡... 探讨摘取鸡胚DRG的有效方法,并对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为神经营养因子突起鉴定奠定基础。根据鸡胚DRG的生长状态和解剖特点,采用分部摘取法摘取鸡胚DRG,利用NGF对不同部位的DRG进行鉴定,同时通过不同血清浓度、不同培养基及不同观察时间鸡胚DRG神经突起的生长状态,对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分部摘取法摘取鸡胚DRG提高了实验的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综荐骨部的鸡胚DRG为实验最佳取材部位;无血清RPMI-1640培养基为最适神经突起生长鉴定培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胚背根神经节 神经营养因子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组织中C/EBPα第一外显子突变与HPV16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龙海晨 王红英 +5 位作者 李玉华 杨昕 左强强 范佩文 郭彩丽 潘泽民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3期325-329,共5页
为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组织中C/EBPα第一外显子突变与HPV16感染的关系。收集46例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标本,采用基因测序方法检测C/EBPα第一外显子的突变,利用PCR扩增方法分析HPV16病毒的感染,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现C/EBPα第一... 为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组织中C/EBPα第一外显子突变与HPV16感染的关系。收集46例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标本,采用基因测序方法检测C/EBPα第一外显子的突变,利用PCR扩增方法分析HPV16病毒的感染,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现C/EBPα第一外显子突变的患者HPV16病毒感染率高。且C/EBPα第一外显子突变的患者与未突变的患者的HPV16病毒的感染率存在显著性差异。McNemanr检验P<0.05双侧。由此可知,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组织中C/EBPα基因第一外显子突变与HPV16病毒的感染相关。C/EBPα第一外显子突变可能是导致宫颈癌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突变 C/EBPα基因 HPV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毕赤酵母表达Neuritin蛋白的纯化及鉴定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云华 朱井玲 +5 位作者 熊安英 单莉娅 朱美意 郑艳 郝慧星 黄瑾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1期47-50,共4页
为研究重组Neuritin的毕赤酵母表达蛋白的纯化方法及鉴定。应用甲醇诱导GSll5/pPIC9K-Neuritin毕赤酵母工程菌株表达Neuritin蛋白,采用硫酸铵盐析、His-Trap Crud亲和层析等方法,对该表达产物进行纯化。纯化后的蛋白进行SDS-PAGE、weste... 为研究重组Neuritin的毕赤酵母表达蛋白的纯化方法及鉴定。应用甲醇诱导GSll5/pPIC9K-Neuritin毕赤酵母工程菌株表达Neuritin蛋白,采用硫酸铵盐析、His-Trap Crud亲和层析等方法,对该表达产物进行纯化。纯化后的蛋白进行SDS-PAGE、western-blot和生物质谱鉴定。结果显示,SDS-PAGE分析显示经甲醇诱导后表达的蛋白获得了与Neuritin分子量理论值相符的条带,western-blot分析它能够与抗表位抗体特异反应,进一步生物质谱分析证实该纯化重组蛋白为Neuritin重组蛋白。由此可知,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有效的纯化方法,获得高纯度的Neuritin重组蛋白,为大量制备Neuritin纯化蛋白,开展其功能和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ITIN 蛋白纯化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x及其突变体X17-3对Hippo信号途径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琰琰 朱慧芬 +6 位作者 杨道锋 刘晓聪 邓科兰 黄春梅 胡晓萌 姜素华 沈关心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704-1707,共4页
目的初步探寻HBx及其不同突变体表达与Hippo信号途径的关系,以及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HBx及其突变体载体转染人正常肝细胞系L02,转染48 h后,提取总蛋白,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Hippo信号途径MST1、YAP(yes-associated protein)的表达... 目的初步探寻HBx及其不同突变体表达与Hippo信号途径的关系,以及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HBx及其突变体载体转染人正常肝细胞系L02,转染48 h后,提取总蛋白,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Hippo信号途径MST1、YAP(yes-associated protein)的表达,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的情况。采用Annexin V/PI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HBx及其突变体载体转染L02细胞48 h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细胞MST1表达下调,p-MST1/2表达上升(P<0.05);YAP表达上升,p-YAP表达下调(P<0.05)。Annexin V/PI标记法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HBx及其突变体能促进L02细胞发生凋亡(P<0.05),其介导的细胞早期凋亡尤为明显。结论 HBx通过Hippo信号通路途径调控下游致癌基因YAP的表达。结合HBx介导的L02细胞凋亡这一结果说明HBx可能通过多种途径调节细胞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ppoYAP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 乙型肝炎病毒 肝癌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组织中HPV16L1蛋白质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潘贞贞 潘欢 +8 位作者 朱君玲 郑威楠 李洪涛 何鸿昌 任显显 武丹 王红英 杨昕 潘泽民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4期458-461,共4页
为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16 L1蛋白表达与宫颈癌发生与发展的关系,为防治宫颈癌奠定基础。采用收集宫颈癌患者48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41例和慢性宫颈炎患者30例石... 为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16 L1蛋白表达与宫颈癌发生与发展的关系,为防治宫颈癌奠定基础。采用收集宫颈癌患者48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41例和慢性宫颈炎患者30例石蜡组织标本用于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的方法。检测HPV16 L1蛋白在宫颈癌组织、CIN组织和慢性宫颈炎组织中的蛋白质表达状况。HPV16 L1蛋白质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的结果显示,慢性宫颈炎组织中阳性率为100%,而在宫颈癌组织中阳性率仅为2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宫颈炎组织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宫颈癌组织。由此可知,HPV16 L1蛋白质在宫颈原位癌开始表达减少,宫颈浸润癌表达减少更明显,可能可以用于诊断CINⅡ和CINⅢ或CINⅡ和宫颈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HPV16L1蛋白质 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PBLD的表达对胃癌增殖、侵袭的影响
16
作者 张伟 刘新权 +4 位作者 朱君玲 肖永彪 张军 张蕾 李冬妹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62-1367,共6页
目的检测吩嗪生物合成类结构域蛋白(PBLD)在胃癌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下调对胃癌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集胃癌220例、癌旁正常组织79例及患者临床信息,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PBLD的表达,分析PBLD的水平与患者... 目的检测吩嗪生物合成类结构域蛋白(PBLD)在胃癌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下调对胃癌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集胃癌220例、癌旁正常组织79例及患者临床信息,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PBLD的表达,分析PBLD的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期和转移等临床特点的关系。同时构建PBLD干扰表达载体,在胃癌细胞AGS中干扰PBLD的表达,通过RT-PCR鉴定干扰效果,通过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通过Annxin V-PI染色法流式细胞计数检测细胞的凋亡水平。结果PBLD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27.7%,较癌旁正常组织低,癌旁组织阳性率为63.3%(P<0.001)。PBLD与患者的TNM分期(P=0.001)、淋巴结转移(P=0.016)和分化(P=0.001)相关。干扰PBLD的表达,胃癌细胞AGS的增殖能力增强(P<0.01),Transwell实验结果提示,干扰组穿过基质膜的细胞数多于未干扰组(P<0.05),PBLD干扰后侵袭能力增强。干扰PBLD组总凋亡率为(7.36±0.78)%,较空载体组总凋亡率(11.76±0.64)%降低(P=0.007),干扰PBLD组晚期调亡率为(5.56±1.7)%,较空载体组晚期调亡率(10.75±1.02)%降低(P=0.015),但早期凋亡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BLD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水平降低,这与胃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和晚期凋亡相关,PBLD是胃癌发生发展中的候选抑癌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PBLD 增殖 侵袭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组织中IFITM1、Ki-67和PCNA的表达
17
作者 赵志敏 王红英 +7 位作者 木拉提 郑威楠 杨昕 李玉华 左强强 龙海晨 张金莉 潘泽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90-692,共3页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组织中IFITM1、PCNA和Ki-67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IFITM1、PCNA和Ki-67蛋白在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和慢性子宫颈炎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IFITM1蛋白在子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慢性子宫颈...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组织中IFITM1、PCNA和Ki-67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IFITM1、PCNA和Ki-67蛋白在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和慢性子宫颈炎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IFITM1蛋白在子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慢性子宫颈炎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子宫颈癌组织中Ki-67和PCNA蛋白表达高于慢性子宫颈炎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P=0.000)。结论 IFITM1蛋白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降低,Ki-67和PCNA蛋白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增高,可能与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IFITM1 KI-67 PCNA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T1基因在胃癌患者血液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8
作者 任显显 肖永彪 +5 位作者 张蕾 习羽 徐洁 潘泽民 李洪涛 李冬妹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88-691,共4页
目的:检测人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plasmacytoma variant translocation 1,PVT1)在胃癌患者血液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常用肿瘤标志物的含量,探讨PVT1与肿瘤标志物和临床分期分级的关系。方法:采集2015年1月至12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一附院... 目的:检测人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plasmacytoma variant translocation 1,PVT1)在胃癌患者血液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常用肿瘤标志物的含量,探讨PVT1与肿瘤标志物和临床分期分级的关系。方法:采集2015年1月至12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一附院收住院的51例胃癌、6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与54名正常人外周静脉血,提取血液总RNA。实时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血液中PVT1 mRNA表达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胃癌患者血清中AFP、CEA、CA19-9的含量。结果:PVT1 mRNA在胃癌、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液中的表达量较高,胃癌组与正常组相比PVT1 mRNA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00,P<0.01),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与正常组相比PVT1 mRNA表达量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0.000,P<0.01),但是胃癌患者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9,P>0.05)。PVT1 mRNA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r=0.024,P<0.05)。此外,PVT1 mRNA的表达与血清肿瘤标记物CA19-9具有相关性(r=0.429,P<0.01)。结论:PVT1 mRNA在胃癌、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液中表达高于正常人,且与CA19-9具有相关性,提示PVT1 mRNA可能成为胃癌早期诊断及预后的分子标志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人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PVT1) 早期诊断 肿瘤标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族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中转录因子GATA3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马艳青 罗东 +3 位作者 张艳君 王慧琴 赵宗峰 吴卫东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09-411,共3页
目的:探讨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中转录因子GATA3在新疆维吾尔族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分别提取6例新疆维吾尔族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银屑病组)和5例新疆维吾尔族正常人皮肤组织(正常对照组)的总RNA... 目的:探讨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中转录因子GATA3在新疆维吾尔族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分别提取6例新疆维吾尔族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银屑病组)和5例新疆维吾尔族正常人皮肤组织(正常对照组)的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用RT2 profiler PCR Array检测JAK/STA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通过在线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5例银屑病组和21例正常对照组中GATA3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新疆维吾尔族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与正常人皮肤组织对比,共有17个表达差异2倍以上且P<0.05的基因,其中GATA3 mRNA在银屑病组皮损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比正常对照组表达水平下降。GATA3蛋白在正常对照组中为表皮全层细胞核表达,在银屑病组皮损组织中表达量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结论:GATA3在新疆维吾尔族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表皮中表达明显下调,提示GATA3可能在新疆维吾尔族银屑病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寻常性 转录因子GATA3 JAK STAT信号通路 新疆维吾尔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细胞中RNA干扰SNX 10基因对细胞增殖和凋亡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春贺 付少伟 +5 位作者 王芳 王露月 者湘漪 李洪涛 李冬妹 潘泽民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28-733,共6页
目的探讨分拣蛋白SNX 10基因在宫颈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HPV感染的关系,探讨SNX 10基因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法分析SNX10蛋白在正常宫颈及宫颈癌组织中表达情况。设计SNX 10基因的ShRNA干扰片段分... 目的探讨分拣蛋白SNX 10基因在宫颈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HPV感染的关系,探讨SNX 10基因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法分析SNX10蛋白在正常宫颈及宫颈癌组织中表达情况。设计SNX 10基因的ShRNA干扰片段分别转染宫颈癌SiHa细胞和HeLa细胞,实验组包括:转染Sh-SNX10-303和Sh-SNX10-647的细胞组,未转染的细胞和非干扰转染细胞(NC组)为对照组。Western blot及qRT-PCR方法检测SNX 10基因在宫颈癌细胞中蛋白质及mRNA表达水平,通过第二代杂交俘获技术(hybrid capture system-2,HC-2)检测宫颈组织中HPV感染情况,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干扰SNX 10基因表达后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组织芯片实验发现宫颈癌组织细胞中,SNX10基因高表达,差异显著(P<0.05);其表达与HPV感染尚未发现明显关联(P>0.05);在干扰SNX10基因的表达之后,宫颈癌SiHa和HeLa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并且其凋亡率也升高(P<0.05)。结论SNX10基因对HPV感染没有影响,但在宫颈癌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SNX10基因可能作为一个靶标用于宫颈癌的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SNX10基因 HPV shRNA干扰 增殖和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