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障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一项多中心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丁梓峻 周南男 +5 位作者 罗星 罗洁羽 郝文娟 张春江 金鑫 赵丹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3期2885-2893,共9页
背景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认知障碍的情况及影响因素,可能对提高MHD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家属与社会负担有较大帮助。目的调查MHD患者的认知障碍情况,并探究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3年4月—2024年4月在石河... 背景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认知障碍的情况及影响因素,可能对提高MHD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家属与社会负担有较大帮助。目的调查MHD患者的认知障碍情况,并探究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3年4月—2024年4月在石河子市3家血透中心(包括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内科、石河子市人民医院肾病内科、朗肾血液透析中心)行MHD的患者。采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认知障碍程度、睡眠情况、独立生活能力、血清α-Klotho、β-Klotho、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及其他常见实验室检查指标。以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阿森斯失眠量表(AIS-8)评估睡眠情况,功能活动问卷(FAQ)评估独立生活能力,通过ELISA法测定血清α-Klotho、β-Klotho、FGF-23水平,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验证影响因素对认知障碍的预测价值,并绘制列线图。结果共调查MHD患者276例,认知障碍发生率为76.4%(211/276),其中轻度认知障碍患者145例,中度认知障碍患者66例。存在可疑失眠(21.4%)或失眠(25.4%)患者较多。无独立生活能力的患者占14.9%(41/27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38,95%CI=1.004~1.072)、睡眠障碍(OR=1.179,95%CI=1.051~1.322)是MH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高水平血清α-Klotho(OR=0.996,95%CI=0.994~0.998)、高水平血清β-Klotho(OR=0.750,95%CI=0.661~0.852)、受教育年限长(OR=0.800,95%CI=0.699~0.915)是MH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下面积(AUC)显示,年龄(AUC=0.732,95%CI=0.667~0.797)、睡眠障碍(AUC=0.710,95%CI=0.638~0.783)、α-Klotho(AUC=0.774,95%CI=0.709~0.839)、β-Klotho(AUC=0.741,95%CI=0.663~0.819)、受教育年限(AUC=0.718,95%CI=0.647~0.789)对于MHD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均具有预测价值。年龄、睡眠障碍、血清α-Klotho、血清β-Klotho、受教育年限联合(P=-0.004×α-Klotho-0.287×β-Klotho+0.370×年龄-0.223×受教育年限+0.165×AIS-8评分+6.658)预测MH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AUC为0.894(95%CI=0.851~0.937,P<0.001),灵敏度为82.9%,特异度为78.5%。结论MHD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较高,占76%左右,且年龄、睡眠障碍、受教育年限、α-Klotho、β-Klotho水平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应提高对认知障碍的认识,对重点患者积极开展筛查和干预工作,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家庭和社会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认知障碍 α-Klotho β-Klotho 影响因素分析 多中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营养因子与脊髓损伤的基因治疗 被引量:4
2
作者 席绍松 刘维钢 黄瑾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1-383,共3页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人们普遍认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不具备再生的能力.所以脑和脊髓损伤一直是临床最难处理的问题之一.现在认为CNS再生困难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神经元本身的问题.而是受损CNS内缺乏适...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人们普遍认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不具备再生的能力.所以脑和脊髓损伤一直是临床最难处理的问题之一.现在认为CNS再生困难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神经元本身的问题.而是受损CNS内缺乏适合神经元轴突再生的微环境.其中脊髓损伤处缺乏神经营养因子类物质被认为是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失败的主要原因。因为没有神经营养因子的支持.大部分被切断的神经元轴突甚至其胞体将逐渐溃变:没有神经营养因子的支持和诱导.被切断的轴突更无法进行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因子类 脊髓损伤 基因治疗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神经元轴突 神经再生 轴突再生 C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PVT1及人类抗原R的异常表达对胃癌发生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伟 刘新权 +3 位作者 张军 赵磊 李冬妹 张蕾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05-709,共5页
目的检测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PVT1)及人类抗原R(HuR)在胃癌和癌旁对照中的表达,分析相关性及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集胃癌标本40例、癌旁对照39例并制作组织芯片,收集临床信息。采用原位杂交(ISH)检测PVT1在胃... 目的检测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PVT1)及人类抗原R(HuR)在胃癌和癌旁对照中的表达,分析相关性及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集胃癌标本40例、癌旁对照39例并制作组织芯片,收集临床信息。采用原位杂交(ISH)检测PVT1在胃癌与对照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检测HuR的表达,分析与临床特点的相关性,并分析同组织PVT1与HuR的表达相关性。采用PVT1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胃癌细胞SGC7901,realtimePCR检测PVT1水平,Westernblot检测HuR水平,采用MTT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ISH结果显示PVT1在胃癌中的表达阳性率为72.5%(29/40),高于对照组38.46%(15/39)(P=0.002),核浆均着色阳性。PVT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0.001)和分期(P=0.004)相关。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uR在胃癌中表达阳性率为67.5%(27/40),在对照组中为28.2%(11/39)(P<0.001)。HuR与淋巴结转移(P=0.007)、分期(P=0.022)分化(P=0.015)相关。同组织PVT1与HuR表达呈相同趋势,表达相关(P=0.004)。过表达PVT1后HuR表达上调,细胞增殖能力增强(P=0.000)。结论PVT1和HuR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过表达PVT1后HuR表达有所增加,胃癌细胞增殖加快,可能作为胃癌治疗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PVT1 HUR 长链非编码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a10p表达对舌鳞癌Tca8113细胞平阳霉素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郑军 杨洋 +3 位作者 徐江 赵娟 张凯楠 曾妍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0-353,共4页
目的:观察N-α乙酰基转移酶(Naa10p)表达对舌鳞癌Tca8113细胞平阳霉素(PYM)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慢病毒体系分别构建干扰及过表达Naa10p的Tca8113细胞株,并设立相应的对照细胞Tca8113-LV-NC,鉴定干扰和过表达效率,MTS法检测药物处理... 目的:观察N-α乙酰基转移酶(Naa10p)表达对舌鳞癌Tca8113细胞平阳霉素(PYM)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慢病毒体系分别构建干扰及过表达Naa10p的Tca8113细胞株,并设立相应的对照细胞Tca8113-LV-NC,鉴定干扰和过表达效率,MTS法检测药物处理后各处理组细胞对PYM的敏感性。结果:干扰Naa10p的Tca8113-LV-sh Naa10p细胞、过表达Naa10p的Tca8113-LV-Naa10p细胞与对照细胞Tca8113-LV-NC对平阳霉素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0.772±0.106)μg/ml、(2.157±0.123)μg/ml、(6.301±0.069)μg/ml(组间比较,P<0.05)。结论:下调Naa10p表达可降低口腔鳞癌细胞Tca8113对平阳霉素的敏感性,上调Naa10p表达可增强口腔鳞癌细胞Tca8113对平阳霉素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α乙酰基转移酶(Naa10p) 舌鳞癌 平阳霉素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脑短暂性缺血后大鼠海马组织神经营养因子的时序性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高蕊 菅辉玲 +1 位作者 聂琨 黄瑾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3期333-336,共4页
探讨大鼠脑短暂性缺血后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NGF、BDNF和NT-3在海马组织中的变化规律,为神经损伤的修复治疗提供参考数据。本研究采用夹闭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作TGI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术后3、7、14、21d以及假手术组5组,采用RT-PC... 探讨大鼠脑短暂性缺血后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NGF、BDNF和NT-3在海马组织中的变化规律,为神经损伤的修复治疗提供参考数据。本研究采用夹闭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作TGI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术后3、7、14、21d以及假手术组5组,采用RT-PCR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NGF、BDNF和NT-3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3种神经营养因子在全脑短暂性缺血海马组织中出现表达下降趋势,其中以NGF mRNA的表达量下降最为显著(P<0.01)且具有快速恢复趋势,到损伤后21dNGF已上升至伤后3d水平。结果显示,这种变化规律提示短暂性脑缺血后3种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水平的下降加剧了缺血再灌注对神经元的损害,其中NGF可能是脑缺血后发挥神经损伤修复的主要因子,有助于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因子 全脑短暂性缺血 时序性表达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毒螺旋体实验诊断及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郭二兵 白旭华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232-234,共3页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梅毒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D4蛋白截短体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和鉴定
7
作者 徐涛 张金莉 +4 位作者 曾妍 王攀 郎慧芳 万传君 顾永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构建CHD4/Mi-2β基因的截短体原核表达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并对GST融合蛋白进行纯化和初步鉴定。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CHD4/Mi-2β的染色质调节区(CHD4-C)、解螺旋酶模序(CHD4-H)及DNA结合区(CHD4-D)基因片段,将目的基因... 目的构建CHD4/Mi-2β基因的截短体原核表达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并对GST融合蛋白进行纯化和初步鉴定。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CHD4/Mi-2β的染色质调节区(CHD4-C)、解螺旋酶模序(CHD4-H)及DNA结合区(CHD4-D)基因片段,将目的基因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5T构建带GST标签的重组质粒,阳性克隆行DNA序列测定。IPTG诱导GST-CHD4-C、GST-CHD4-D和GST-CHD4-H原核表达,谷胱甘肽琼脂糖珠纯化融合蛋白,并对融合蛋白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构建了3个CHD4/Mi-2β基因的截短体重组质粒;IPTG诱导显示,GST-CHD4-C、GST-CHD4-D和GST-CHD4-H融合蛋白主要以可溶性蛋白形式在细胞裂解液上清中表达,表达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30、110、90ku。谷胱甘肽琼脂糖珠纯化融合蛋白,纯化产物的纯度最高可达94.5%。Western blot证实各融合蛋白与抗GST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分子质量与估计值相符,提示为GST融合表达的CHD4/Mi-2β截短体蛋白。结论成功纯化了较高纯度的GST-CHD4-C、GST-CHD4-D和GST-CHD4-H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CHD4蛋白在染色质重塑中的作用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D4 Mi-2β pGEX ST 融合蛋白 蛋白表达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a10p和CEA在唾液中联合检测对口腔鳞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8
作者 余芯乐 郑军 +1 位作者 徐江 曾妍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56-359,共4页
目的:探讨N端α位乙酰基转移酶10蛋白(N-α-acetyltransferase 10 protein,Naa10p)、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联合检测在口腔鳞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60例口腔鳞癌患者、30例癌前病变患者、40例正常... 目的:探讨N端α位乙酰基转移酶10蛋白(N-α-acetyltransferase 10 protein,Naa10p)、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联合检测在口腔鳞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60例口腔鳞癌患者、30例癌前病变患者、40例正常人唾液中Naa10p、CEA的含量。用SPSS 17.0软件分析数据,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口腔鳞癌组唾液中Naa10p、CEA的表达显著高于癌前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唾液中Naa10p、CEA单项和联合检测时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5.00%、82.50%和78.00%,70.00%、74.28%和72.00%,92.50%、72.79%和84.62%。Ⅰ、Ⅱ期口腔鳞癌患者Naa10p、CEA单项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75.76%、69.69%,二者联合检测诊断的阳性率为90.91%。Naa10p、CEA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2、0.736,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1(P<0.05)。结论:唾液中的Naa10p作为肿瘤标志物检测口腔鳞癌更优于唾液中的CEA,唾液中Naa10p和CEA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口腔鳞癌的诊断性能和早期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 N-α-乙酰基转移酶10蛋白(Naa10p) 癌胚抗原(CEA) 联合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LL1-ICD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染鉴定 被引量:3
9
作者 郭政 崔丽娟 黄瑾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54-58,共5页
通过克隆DLL1-ICD(Delta-like1细胞内区域)的cDNA及测序鉴定,构建pEGFP-C1-DLL-ICD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细胞转染,为研究Notch信号通路与Neuritin的关系奠定基础。首先根据小鼠全长DLL1 cDNA序列,设计DLL-ICD PCR引物,以小鼠胎脑cDNA文库... 通过克隆DLL1-ICD(Delta-like1细胞内区域)的cDNA及测序鉴定,构建pEGFP-C1-DLL-ICD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细胞转染,为研究Notch信号通路与Neuritin的关系奠定基础。首先根据小鼠全长DLL1 cDNA序列,设计DLL-ICD PCR引物,以小鼠胎脑cDNA文库为模板,利用PCR技术扩增DLL1-ICD cDNA。将扩增出的基因片段克隆至pEGFP-C1载体,进行DNA序列测定。并进一步将测序正确的pEGFP-C1-DLL1-ICD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EK293细胞。结果显示:成功克隆了DLL1-ICD的cDNA片段,测序结果与基因文库中的DLL1-ICD序列一致,并在转染真核细胞后获得了较好地表达。表明pEGFP-C1-DLL1-ICD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并在293细胞中成功表达了DLL1-ICD-EGFP融合蛋白。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Notch信号通路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L1-ICD 真核表达载体 转染Notch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uritin si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对细胞中Neurit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熊安英 张云华 +4 位作者 朱美意 单莉娅 郑艳 郝慧星 黄瑾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472-476,共5页
为构建neuritin siRNA干扰载体并观察对细胞中neuritin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化学合成法获取靶向neu-ritin的短发夹寡核苷酸序列,与线性化pGPU6/Neo质粒退火连接。转化后获取的neuritin siRNA经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转染293T细胞。Weste... 为构建neuritin siRNA干扰载体并观察对细胞中neuritin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化学合成法获取靶向neu-ritin的短发夹寡核苷酸序列,与线性化pGPU6/Neo质粒退火连接。转化后获取的neuritin siRNA经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转染293T细胞。Western-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分析观察构建的neuritin siRNA载体对细胞中neu-ritin表达及其定位的影响。neuritin siRNA干扰载体经酶切及测序分析的结果显示,目的核苷酸序列成功插入了预计位点且序列完全正确。neuritin siRNA干扰载体转染293T细胞后,Western-Blot检测显示,neuritin siRNA干扰载体明显降低了细胞中neuritin基因的蛋白表达;间接免疫荧光结果显示,4种neuritin siRNA明显减弱了定位于细胞膜上的neuritin蛋白的荧光强度(其中neuritin siRNA4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由此可知,neuritin siRNA干扰载体成功构建,且能明显抑制细胞中neuritin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ITIN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uritin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与分析鉴定
11
作者 朱金辉 朱井玲 +4 位作者 刘春燕 董鸿昌 朱礼彦 魏韬艺 黄瑾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93-598,共6页
目的筛选及分析鉴定与Neuritin相互作用的候选膜蛋白,为探讨Neuritin发挥生物学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首先利用免疫荧光明确Neuritin在细胞的定位情况;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技术,利用Neuri... 目的筛选及分析鉴定与Neuritin相互作用的候选膜蛋白,为探讨Neuritin发挥生物学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首先利用免疫荧光明确Neuritin在细胞的定位情况;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技术,利用Neuritin蛋白直接捕获与Neuritin相互作用的蛋白复合物,质谱分析筛选出可能与Neuritin相互作用的靶标蛋白;通过生物信息学对靶标蛋白进行细胞组分、生物过程、功能以及参与的信号通路进行富集分析;为了缩小验证范围,进一步利用甲醛交联法捕捉与Neuritin相互作用的蛋白,通过以上方法综合分析,确定与Neuritin相互作用的蛋白;利用免疫荧光及免疫共沉淀方法对Neuritin与捕获蛋白在SH-SY5Y细胞中的相互作用进行验证。结果基于SPR技术筛选到172条可能与Neuritin相互作用的蛋白,通过质谱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ANXA2为候选与Neuritin相互作用的蛋白,经过免疫荧光和免疫共沉淀验证Neuritin与ANXA2存在相互作用。结论筛选出与Neuritin相互作用的候选蛋白ANXA2,二者在SH-SY5Y细胞上共定位且具有特异性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ITIN ANXA2 蛋白质相互作用 生物信息学分析 质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Neuritin蛋白的简易纯化、鉴定及应用
12
作者 王娜 董洪昌 黄瑾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共6页
Neuritin作为神经营养因子家族成员之一,在神经系统发育和神经损伤修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的:获取重组人Neuritin蛋白是深入开展其功能和机制研究的重要物质基础。有效的纯化方法是获取重组蛋白的必备条件。方法:本研究基于前期利用A... Neuritin作为神经营养因子家族成员之一,在神经系统发育和神经损伤修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的:获取重组人Neuritin蛋白是深入开展其功能和机制研究的重要物质基础。有效的纯化方法是获取重组蛋白的必备条件。方法:本研究基于前期利用AKTA纯化系统获得的蛋白质的基础上,对现有的重组人Neuritin蛋白的层析纯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获得了纯度为92%以上的重组人Neuritin蛋白。进一步的活性鉴定结果显示,该纯化蛋白能明显促进PC12细胞突起生长;且用此纯化蛋白成功制备的抗血清,不仅能有效结合重组人Neuritin蛋白,而且可识别细胞内源性Neuritin,证实免疫动物所用的重组人Neuritin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结论:以上研究表明本研究中所采用的纯化方法简易有效,是蛋白制备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对于深入Neuritin的功能及机制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Neuritin 蛋白纯化 鉴定 活性鉴定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液差异表达microRNA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3
作者 董洪昌 王娜 黄瑾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6期720-725,共6页
筛选阿尔茨海默病相关血液microRNA作为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疾病的分子标志物,探讨其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及机制。在基因公共表达数据库中下载阿尔茨海默病病人血液及正常对照的表达谱数据,采用R语言筛选差异microRNA的方法 ,并通过在... 筛选阿尔茨海默病相关血液microRNA作为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疾病的分子标志物,探讨其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及机制。在基因公共表达数据库中下载阿尔茨海默病病人血液及正常对照的表达谱数据,采用R语言筛选差异microRNA的方法 ,并通过在线工具string以及cytoscape构建其调控网络获得核心调控因素。结果显示,筛选到可能作为阿尔茨海默病疾病相关分子标志物的microRNA共9条。这些microRNA靶标基因涉及的功能主要有小G蛋白介导的信号转导、启动子转录调控、心脏小梁形态、活性氧依赖性反应、蛋白复合物的组装、细胞铁离子稳态以及血管生成等。主要参与调控的信号通路包括FOXO信号转导通路、Ras信号途径、过氧化物酶体信号转导途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信号转导通路、雌激素信号转导通路、非小细胞肺癌、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最终筛选到核心调控因子microRNA-148、microRNA-17以及microRNA-660。由此可知,microRNA-148、microRNA-17、microRNA-660 3种microRNA可能作为主要调控因素参与了阿尔茨海默病病人血液中的调控机制,可作为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的候选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MICRORNA 生物信息学 分子标志物 AD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