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PAR2和TMEM16A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上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萌
陈沁怡
+5 位作者
谭朝阳
马克涛
李丽
代志刚
王胜
司军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3702-3706,共5页
目的观察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模型(CCI)的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上PAR2和TMEM16A的表达,探讨其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和CCI组,两组分别检测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采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
目的观察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模型(CCI)的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上PAR2和TMEM16A的表达,探讨其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和CCI组,两组分别检测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采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DRG神经元上PAR2和TMEM16A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CCI组术前TW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各时间点均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PAR2与TMEM16A在大鼠DRG神经元上共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CCI组术后7、14 d的PAR2和TMEM16A蛋白表达均出现明显增加(P<0.01),且CCI组14 d高于7 d的PAR2和TMEM16A蛋白表达(P<0.05)。结论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DRG神经元上PAR2和TMEM16A蛋白表达水平较Sham组显著升高,这些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可能是导致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2
TMEM16A
神经病理性疼痛
慢性压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TMEM16A下调缓解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大鼠的神经病理性痛
2
作者
陈沁怡
钟赫伦
+3 位作者
付经云
贺子龙
马克涛
司军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03-908,共6页
目的探讨TMEM16A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NI)神经病理性痛模型大鼠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180~22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6)和SNI组(n=12),sham组大鼠仅暴露左侧坐骨神经分支;SNI组行SNI。在术前1 d、术后3、7、10...
目的探讨TMEM16A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NI)神经病理性痛模型大鼠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180~22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6)和SNI组(n=12),sham组大鼠仅暴露左侧坐骨神经分支;SNI组行SNI。在术前1 d、术后3、7、10、14 d测定大鼠热缩足潜伏期(TWL)、冷缩足潜伏期(CWL)和机械缩足阈值(MWT)。采用Western blot测定术前1 d和术后7、14 d术侧背根神经节(DRG)中TMEM16A蛋白含量。另取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sham+生理盐水组(CS组)、SNI+生理盐水组(SS组)、SNI+CaCCinh-A01组(SC组)和SNI+T16Ainh-A01组(ST组),每组18只。在给药前3 d行鞘内置管术,CS、SS组大鼠术后14 d鞘内单次注射生理盐水10μl,SC、ST组大鼠相同时点鞘内单次注射10μl浓度为1 mg/ml的特异性钙激活氯通道(CaCCs)抑制剂CaCCinh-A01或T16Ainh-A01,在给药后的8 h内每隔1 h测定TWL、CWL和MWT。另设相同四组大鼠于术后第12天开始每隔6 h分别鞘内注射10μl的生理盐水、CaCCinh-A01或T16Ainh-A01,共注射5次,于术后第14天提取术侧DRG进行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实验,观察TMEM16A蛋白含量及TMEM16A分布特点。结果与sham组比较,SNI组术后3、7、10、14 d CWL明显延长(P<0.05),MWT明显降低(P<0.05),TW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1 d比较,SNI组TMEM16A蛋白含量在术后7、14 d明显增高,且术后14 d明显高于术后7 d(P<0.05)。与SS组比较,SC组和ST组CWL从给药后1 h开始降低,3 h达到最低,且在给药后的1~4 h内SC组CWL明显小于ST组(P<0.05);MWT从给药后1 h开始升高,分别在2 h和3 h达到最高且在给药后的1、2、4、7和8 h内SC组MWT明显高于ST组(P<0.05);TWL在各时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SS组比较,SC组和ST组TMEM16A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且ST组明显低于SC组(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TMEM16A主要表达在与伤害感受相关的中小神经元上。结论 TMEM16A可能在SNI诱导的持续性痛觉过敏中起关键作用。TMEM16A可为神经病理性痛提供新的药物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EM16A
神经病理性痛
背根神经节
痛觉过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AR2和TMEM16A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上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萌
陈沁怡
谭朝阳
马克涛
李丽
代志刚
王胜
司军强
机构
石河子大学
医学院
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系生理教研室新疆地方与民族高发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3702-3706,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560175)
文摘
目的观察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模型(CCI)的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上PAR2和TMEM16A的表达,探讨其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和CCI组,两组分别检测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采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DRG神经元上PAR2和TMEM16A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CCI组术前TW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各时间点均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PAR2与TMEM16A在大鼠DRG神经元上共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CCI组术后7、14 d的PAR2和TMEM16A蛋白表达均出现明显增加(P<0.01),且CCI组14 d高于7 d的PAR2和TMEM16A蛋白表达(P<0.05)。结论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DRG神经元上PAR2和TMEM16A蛋白表达水平较Sham组显著升高,这些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可能是导致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
PAR2
TMEM16A
神经病理性疼痛
慢性压迫
Keywords
PAR2
TMEM16A
neuropathic pain
chronic compression
分类号
R-332 [医药卫生]
R74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TMEM16A下调缓解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大鼠的神经病理性痛
2
作者
陈沁怡
钟赫伦
付经云
贺子龙
马克涛
司军强
机构
新疆
石河子大学
医学院
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襄阳市中心医院麻醉科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系生理教研室新疆地方与民族高发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03-908,共6页
基金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810759310)
文摘
目的探讨TMEM16A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NI)神经病理性痛模型大鼠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180~22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6)和SNI组(n=12),sham组大鼠仅暴露左侧坐骨神经分支;SNI组行SNI。在术前1 d、术后3、7、10、14 d测定大鼠热缩足潜伏期(TWL)、冷缩足潜伏期(CWL)和机械缩足阈值(MWT)。采用Western blot测定术前1 d和术后7、14 d术侧背根神经节(DRG)中TMEM16A蛋白含量。另取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sham+生理盐水组(CS组)、SNI+生理盐水组(SS组)、SNI+CaCCinh-A01组(SC组)和SNI+T16Ainh-A01组(ST组),每组18只。在给药前3 d行鞘内置管术,CS、SS组大鼠术后14 d鞘内单次注射生理盐水10μl,SC、ST组大鼠相同时点鞘内单次注射10μl浓度为1 mg/ml的特异性钙激活氯通道(CaCCs)抑制剂CaCCinh-A01或T16Ainh-A01,在给药后的8 h内每隔1 h测定TWL、CWL和MWT。另设相同四组大鼠于术后第12天开始每隔6 h分别鞘内注射10μl的生理盐水、CaCCinh-A01或T16Ainh-A01,共注射5次,于术后第14天提取术侧DRG进行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实验,观察TMEM16A蛋白含量及TMEM16A分布特点。结果与sham组比较,SNI组术后3、7、10、14 d CWL明显延长(P<0.05),MWT明显降低(P<0.05),TW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1 d比较,SNI组TMEM16A蛋白含量在术后7、14 d明显增高,且术后14 d明显高于术后7 d(P<0.05)。与SS组比较,SC组和ST组CWL从给药后1 h开始降低,3 h达到最低,且在给药后的1~4 h内SC组CWL明显小于ST组(P<0.05);MWT从给药后1 h开始升高,分别在2 h和3 h达到最高且在给药后的1、2、4、7和8 h内SC组MWT明显高于ST组(P<0.05);TWL在各时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SS组比较,SC组和ST组TMEM16A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且ST组明显低于SC组(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TMEM16A主要表达在与伤害感受相关的中小神经元上。结论 TMEM16A可能在SNI诱导的持续性痛觉过敏中起关键作用。TMEM16A可为神经病理性痛提供新的药物靶点。
关键词
TMEM16A
神经病理性痛
背根神经节
痛觉过敏
Keywords
TMEM16A
Neuropathic pain
Dorsal root ganglion
Hyperalgesia
分类号
R74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332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PAR2和TMEM16A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上的表达及意义
张萌
陈沁怡
谭朝阳
马克涛
李丽
代志刚
王胜
司军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TMEM16A下调缓解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大鼠的神经病理性痛
陈沁怡
钟赫伦
付经云
贺子龙
马克涛
司军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