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GFβRⅠ和TGFβRⅡ在肝细粒棘球蚴外囊壁中的表达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旭勇 夏杰 +5 位作者 杨涛 王思博 郭军 印双红 陈雪玲 吴向未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肝细粒棘球蚴外囊壁内存在着具有成骨表型潜能的前体细胞,在肝细粒棘球蚴患者钙化外囊壁和非钙化外囊壁中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receptorⅠ,TGFβRⅠ)、TGFβRⅡ的表达有无差异尚无定论。文章旨在了... 目的肝细粒棘球蚴外囊壁内存在着具有成骨表型潜能的前体细胞,在肝细粒棘球蚴患者钙化外囊壁和非钙化外囊壁中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receptorⅠ,TGFβRⅠ)、TGFβRⅡ的表达有无差异尚无定论。文章旨在了解TGFβRⅠ和TGFβRⅡ作为细胞因子TGFβ超家族受体,在肝细粒棘球蚴病患者钙化外囊壁及非钙化外囊壁上受体TGFβRⅠ和TGFβRⅡ的表达水平。方法收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2012年2月至2015年5月肝细粒棘球蚴病手术住院患者45例,取出患者的钙化外囊壁作为试验组(n=45),同一患者的非钙化外囊壁为对照组(n=45)。通过对钙化外囊壁和非钙化外囊壁茜素红染色、免疫组化法和qRT-PCR法分别检测同一肝细粒棘球蚴病患者钙化外囊壁及非钙化外囊壁上钙盐沉积水平、受体TGFβRⅠ、TGFβRⅡ的表达水平和mRNA表达量。结果试验组钙盐沉积阳性率大于对照组(77.78%vs 31.11%,P﹤0.01),受体TGFβRⅠ阳性率高于对照组(78.05%vs37.78%,P﹤0.01),受体TGFβRⅡ阳性率亦高于对照组(74.36%vs 40.48%,P﹤0.01)。试验组受体TGFβRⅠ、TGFβRⅡ的mRNA表达量(6.32±1.72、6.52±2.50)均高于对照组(1.00±0.00、1.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细粒棘球蚴病患者钙化外囊壁上TGFβRⅠ和TGFβRⅡ表达量较高,TGFβ因子通过与受体TGFβRⅠ、TGFβRⅡ特异性结合,在肝细粒棘球蚴外囊钙化和外囊炎症反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病 钙化外囊 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 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DQA1等位基因与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红英 邢建新 +5 位作者 周康 潘泽民 陆林 马海梅 张慧 张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2-404,共3页
目的探讨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与HLA-DQA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相关性分析方法及PCR-SSP基因分型技术对新疆哈萨克族健康个体83例和高血压病患者80例(均无血缘关系),进行了HLA-DQA1等位基因分型。结果原发性高血压... 目的探讨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与HLA-DQA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相关性分析方法及PCR-SSP基因分型技术对新疆哈萨克族健康个体83例和高血压病患者80例(均无血缘关系),进行了HLA-DQA1等位基因分型。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DQA1*0301的频率为21.591%,显著高于对照组(10.345%),χ2=4.770,P<0.05,OR=2.561。DQA1*0103的频率(19.318%)显著低于对照组(34.483%),χ2=4.404,P<0.05。OR=0.477。结论HLA-DQA1*0301可能与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易感相关,而HLA-DQA1*0103可能在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发病中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HLA—DQA1 等位基因 新疆哈萨克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族群体及家系STR遗传结构的研究
3
作者 袁俐 袁育康 +4 位作者 冯继东 赖江华 王红英 邢建新 李生斌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族群体 4个STR位点的基因及基因型分布 ,获得 4个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数据。方法 采用PCR扩增技术和基因扫描技术进行样本STR遗传结构分析。并与其他种族、人群的等位基因频率进行比较。结果  4个STR位点在新疆维...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族群体 4个STR位点的基因及基因型分布 ,获得 4个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数据。方法 采用PCR扩增技术和基因扫描技术进行样本STR遗传结构分析。并与其他种族、人群的等位基因频率进行比较。结果  4个STR位点在新疆维吾尔族人群中均具有遗传多态性。 4个STR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 Weinberg平衡定律 (P >0 0 5 )。不同人群基因频率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家系分析显示 :4个STR位点等位基因均按孟德尔遗传定律呈共显性传递。结论 所得到的等位基因频率等数据可为遗传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维吾尔族群体 家系 STR 遗传结构 短串联重复序列 基因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疆锡伯族3个STR位点的遗传多态性研究
4
作者 许健 袁育康 +5 位作者 黄辰 陈雪玲 李生斌 胡晓岩 宋土生 倪磊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99-402,共4页
目的 通过对新疆伊犁地区锡伯族人群D1 6S5 3 9,D7S82 0 ,D1 3S3 1 7三个STR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片段频率分布的研究和数据统计分析 ,初步探讨其在遗传学研究及法医学应用中的意义。方法 随机抽取 1 1 0名新疆锡伯族无关个体静脉血 ,... 目的 通过对新疆伊犁地区锡伯族人群D1 6S5 3 9,D7S82 0 ,D1 3S3 1 7三个STR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片段频率分布的研究和数据统计分析 ,初步探讨其在遗传学研究及法医学应用中的意义。方法 随机抽取 1 1 0名新疆锡伯族无关个体静脉血 ,用柠檬酸钠抗凝冻存 ,采用全血基因组DNA纯化系统提取DNA ,并用复合PCR技术 ,同时扩增上述三个STR位点 ,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电泳分型 ,银染显色。结果 上述三个STR位点均符合Hardy Weinberg平衡定律。通过种族间比较 ,新疆锡伯族除D1 6S5 3 9位点与北京汉族人无差异 ,D7S82 0位点与西班牙人无差异外 ,其余位点与高加索人、美国黑人、西班牙人和北京汉族人均有明显差异。新疆锡伯族上述三位点累积排除概率为 0 90 76 ,多态性信息总量为 0 9876。D1 6S5 3 9、D7S82 0和D1 3S3 1 7三个位点杂合度分别为 0 90 2 8、0 8875和 0 92 86 ,所有位点杂合度均高于其他种族。结论 上述三个STR位点的综合检验可用于群体遗传学研究和法医学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串联重复 聚合酶链反应 电泳 遗传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培养体系间充质干细胞对同源内皮祖细胞增殖和血管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冯文磊 张猛 +3 位作者 徐芳洁 王艳杰 陈雪玲 吴向未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9-235,共7页
目的临床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可能归因于细胞旁分泌对细胞存活和血管形成的作用,文中探讨小鼠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在非接触共培养体系中对同源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增殖和血... 目的临床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可能归因于细胞旁分泌对细胞存活和血管形成的作用,文中探讨小鼠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在非接触共培养体系中对同源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增殖和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小鼠骨髓细胞经差速贴壁法分离MSCs与EPCs,以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MSCs和EPCs表面标记物,以成骨成脂成软骨诱导分化对MSCs进行功能鉴定,以成血管对EPCs进行功能鉴定。取第3代MSCs和EPCs,按1∶1的细胞比例接种入Transwell共培养系统中,以下室接种EPCs上室接种MSCs为实验组,同时设置相同密度单纯EPCs接种于下室为对照组。采用MTT比色法和Ed U荧光标记法检测MSCs对EPCs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计数血管样结构数目和联结点数目检测MSCs对EPCs血管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第3代MSCs经FCM检测高表达Sca-1,CD29低表达CD45,CD11b;经诱导可向成骨成软骨成脂方向分化。第3代EPCs经FCM检测高表达CD34、CD133和VEGFR2,在基质胶上可形成血管样结构。MTT比色法和Ed U荧光标记法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的增殖能力在72 h后显著增强(P<0.05);实验组DNA合成期的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增多[(89.00±5.30)vs(76.00±3.38),P<0.01)]。倒置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EPCs生成的血管样结构和联结点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增加[(13.53±2.33)vs(10.80±1.82)、(16.60±2.23)vs(13.07±2.81),P<0.05]。结论利用差速贴壁法可同时分离纯化扩增MSCs和EPCs。EPCs在和MSCs非接触共培养时其增殖能力和血管形成能力都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非接触共培养 增殖 血管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