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冠疫情下基于MOOC医学免疫学的在线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雪玲 侯隽 +6 位作者 王小芳 王仙 董丹 许军英 王素文 王远志 姜素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2236-2240,共5页
为保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间教学的有序开展,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制定了一套基于MOOC医学免疫学的在线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在2020年春季2018级500余名学生中实施。调查问卷显示该模式教学获得了89%~91%学生的好评。该课... 为保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间教学的有序开展,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制定了一套基于MOOC医学免疫学的在线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在2020年春季2018级500余名学生中实施。调查问卷显示该模式教学获得了89%~91%学生的好评。该课程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平台,结合优质教学资源,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确保疫情防控期间较高质量地开展教学,为探索进一步线上教学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 在线混合式教学 MOOC 人文思政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免疫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董丹 侯隽 +3 位作者 王竞州 王素文 宋瑞其 陈雪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85-1188,共4页
医学教育要强化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加强医学伦理、科研诚信教育,发挥课程思政作用,着力培养医学生的救死扶伤精神。本文从思政元素挖掘、思政元素进教学文件、思政元素进教学设计、课程思政回头看4方面,介绍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医学免疫... 医学教育要强化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加强医学伦理、科研诚信教育,发挥课程思政作用,着力培养医学生的救死扶伤精神。本文从思政元素挖掘、思政元素进教学文件、思政元素进教学设计、课程思政回头看4方面,介绍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医学免疫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过程。结课后,课程思政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对课程整体教学设计评价好占93.3%;对线上教学讨论板块穿插人文思政教育的实践的总体评价好占96.7%;对前沿、热点或案例相关知识讨论、汇报的总体评价好占81.7%;对第二课堂、各类竞赛的总体评价好占95.0%。可见,在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实践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 课程思政 实践与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以免疫学现象为中心的实验课教学体系 被引量:1
3
作者 陈雪玲 唐慧 +3 位作者 刘振忠 孙向彬 慕晓玲 袁俐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203-1204,共2页
长期以来,我校免疫学实验教学内容主要是一些简单的验证性实验,虽然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促进理论教学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内容过于陈旧,实验方法落后,导致实验教学严重滞后于学科发展。同时,实验教学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法,教师... 长期以来,我校免疫学实验教学内容主要是一些简单的验证性实验,虽然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促进理论教学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内容过于陈旧,实验方法落后,导致实验教学严重滞后于学科发展。同时,实验教学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法,教师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主体,而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技能。在这种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不需要主动思维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学 实验教学体系 实验课 学生主体作用 细胞免疫应答 积极作用 培养学生 教学模式 实验教学内容 验证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棘球蚴感染诱导巨噬细胞Sp3的SUMO化修饰
4
作者 于学婷 董丹 +2 位作者 陈雪玲 吴向未 王仙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8-643,共6页
目的探究Sp3的SUMO化修饰在细粒棘球蚴感染的巨噬细胞中的作用。方法体内随机分为对照组(PBS)与实验组(肝被膜下接种原头节悬液),免疫组化检测小鼠肝脏SUMO1、UBC9表达;免疫荧光双染检测巨噬细胞CD206和SUMO1荧光共定位。体外RAW264.7... 目的探究Sp3的SUMO化修饰在细粒棘球蚴感染的巨噬细胞中的作用。方法体内随机分为对照组(PBS)与实验组(肝被膜下接种原头节悬液),免疫组化检测小鼠肝脏SUMO1、UBC9表达;免疫荧光双染检测巨噬细胞CD206和SUMO1荧光共定位。体外RAW264.7巨噬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LPS+EgCF组,12 h收集细胞qRTPCR检测SUMO1、UBC9、IL-6、IL-10 mRNA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SUMO1、UBC9的蛋白水平;COIP检测SUMO1与Sp3的互作。结果体内实验:与对照组比,实验组包囊近端肝脏组织炎性区细胞高表达SUMO1、UBC9蛋白,CD206+巨噬细胞与SUMO1共定位。体外实验:EgCF刺激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促进IL-10表达,抑制IL-6表达,诱导SUMO1、UBC9 mRNA、蛋白表达,诱导Sp3的SUMO化。结论细粒棘球蚴感染诱导巨噬细胞Sp3的SUMO化修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巨噬细胞 SUMO化修饰 S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Ⅲ、Ⅳ型胶原在肝包虫囊肿周围人体纤维囊壁中的特异性分层表达 被引量:15
5
作者 吴向未 陈雪玲 +3 位作者 彭心宇 张示杰 牛建华 孙红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876-879,共4页
探讨Ⅰ、Ⅲ和Ⅳ型胶原在形成肝包虫囊肿周围人体纤维囊壁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Ⅰ、Ⅲ和Ⅳ型胶原在40例肝包虫囊肿周围纤维囊壁中表达。Ⅰ、Ⅲ和Ⅳ型胶原在肝包虫囊肿周围纤维囊壁中出现特异性分层表达。靠近... 探讨Ⅰ、Ⅲ和Ⅳ型胶原在形成肝包虫囊肿周围人体纤维囊壁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Ⅰ、Ⅲ和Ⅳ型胶原在40例肝包虫囊肿周围纤维囊壁中表达。Ⅰ、Ⅲ和Ⅳ型胶原在肝包虫囊肿周围纤维囊壁中出现特异性分层表达。靠近虫体侧纤维囊壁中,Ⅰ、Ⅲ和Ⅳ型胶原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00%、375%和400%。靠近肝实质侧纤维囊壁中,Ⅰ、Ⅲ和Ⅳ型胶原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75%、825%和850%。Ⅰ、Ⅲ、Ⅳ型胶原在两层中表达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P<001,P<001)。肝包虫囊肿周围人体纤维囊壁分层,Ⅰ、Ⅲ和Ⅳ型胶原与肝实质侧纤维囊壁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包虫 纤维性囊壁 Ⅰ型胶原 Ⅲ型胶原 Ⅳ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毒力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小鼠对肺泡巨噬细胞的凋亡率及其时相性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董江涛 徐芳 +6 位作者 田玺择 姚楠 吴芳 章乐 王远志 曹旭东 张万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89-39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毒力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小鼠肺泡巨噬细胞的凋亡率及其时相性变化。方法:不同毒力结核分枝杆菌悬液分别经小鼠尾静脉注射、复制及鉴定各组小鼠感染模型,各组小鼠感染模型复制成功后第1、3、5、7、9、11、13、15天,进行肺泡灌... 目的:探讨不同毒力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小鼠肺泡巨噬细胞的凋亡率及其时相性变化。方法:不同毒力结核分枝杆菌悬液分别经小鼠尾静脉注射、复制及鉴定各组小鼠感染模型,各组小鼠感染模型复制成功后第1、3、5、7、9、11、13、15天,进行肺泡灌洗,收集小鼠肺泡灌洗液,获取感染小鼠肺泡巨噬细胞,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及鉴定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小鼠肺泡巨噬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上述各时间点、各组感染小鼠肺泡巨噬细胞的凋亡率,比较各组感染小鼠肺泡巨噬细胞凋亡率的时相性变化。结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结果显示,结核分枝杆菌国际标准强毒株H37Rv株和卡介苗菌株(BCG)均被小鼠肺泡巨噬细胞大量吞噬。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结果显示:结核分枝杆菌国际标准强毒株H37Rv株感染小鼠模型组和卡介苗菌株(BCG)感染小鼠模型组,在小鼠感染模型复制成功后1~9天,小鼠肺泡巨噬细胞的凋亡率逐渐升高,9天时两组小鼠肺泡巨噬细胞的凋亡率均达最高,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小鼠肺泡巨噬细胞的凋亡率呈现逐渐降低趋势。结核分枝杆菌国际标准强毒株H37Rv株感染小鼠组,感染小鼠的肺泡巨噬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卡介苗菌株(BCG)感染小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小鼠的肺泡巨噬细胞的凋亡率与结核分枝杆菌的毒力强弱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肺泡巨噬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结核病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喜 贺鹏 +4 位作者 刘玉彩 吴芳 王萍 章乐 张万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17-420,共4页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结核病易感性的关联。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226例新疆维吾尔族肺结核病患者(肺结核病例组)和当地同族231人健康者进行...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结核病易感性的关联。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226例新疆维吾尔族肺结核病患者(肺结核病例组)和当地同族231人健康者进行HLA-DRB1基因分型,比较其等位基因频率(GF),并计算其比值比(OR)。结果肺结核病例组中HLA-DRB1*11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的GF分别为4.53%和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388,χ2=9.872,Pc=0.026<0.05);肺结核病例组中HLA-DRB1*04基因频率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的GF分别为12.77%和8.36%,但P值经过校正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0.05)。结论 HLA-DRB1*11等位基因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结核病呈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 多态性 结核病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粒棘球蚴外囊壁钙化相关受体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旭勇 杨涛 +5 位作者 王思博 夏杰 郭军 印双红 陈雪玲 吴向未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32-337,共6页
目的比较肝细粒棘球蚴病患者钙化外囊壁及非钙化外囊壁上的钙化相关受体BMPRⅡ(骨形态发生蛋白Ⅱ型受体)、IGF1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和ERα(雌激素受体α)的表达差异。方法钙化外囊壁和非钙化外囊壁茜素红染色,Envision免疫... 目的比较肝细粒棘球蚴病患者钙化外囊壁及非钙化外囊壁上的钙化相关受体BMPRⅡ(骨形态发生蛋白Ⅱ型受体)、IGF1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和ERα(雌激素受体α)的表达差异。方法钙化外囊壁和非钙化外囊壁茜素红染色,Envision免疫组化法和qRT-PCR分别检测同一细粒棘球蚴病患者钙化外囊壁及非钙化外囊壁上钙化相关受体BMPRⅡ、IGF1R和ERα的表达水平和钙化相关受体的mRNA表达量。结果与细粒棘球蚴非钙化外囊壁相比较,同一患者钙化外囊壁茜素红染色钙化显著,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369,P〈0.01);钙化外囊壁相关受体的表达明显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NA表达量明显增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细粒棘球蚴病患者钙化外囊壁钙化相关受体表达量较高,钙化相关因子通过与受体BMPRⅡ、IGF1R和ERα等结合,引起细粒棘球蚴外囊壁钙化,外囊壁的钙化可以有效地抑制细粒棘球蚴的生长,在细粒棘球蚴病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粒棘球蚴病 钙化外囊 骨形态发生蛋白Ⅱ型受体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雌激素受体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蜱传饶氏立克次体感染致脑膜炎1例 被引量:5
9
作者 谢松松 王远志 +5 位作者 鲁晓擘 郑嵘炅 周延 左维泽 王茜 张跃新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31-433,共3页
立克次体病(rickettsiosis)是一组由立克次体(Rickettsiae)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它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人畜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该病多发生在热带与亚热带国家和地区。本文报道1例蜱咬伤后以发热、脑膜炎为主要表现,应用PCR技... 立克次体病(rickettsiosis)是一组由立克次体(Rickettsiae)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它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人畜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该病多发生在热带与亚热带国家和地区。本文报道1例蜱咬伤后以发热、脑膜炎为主要表现,应用PCR技术在患者外周血中检测到饶氏立克次体核酸而确诊,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蜱咬伤 饶氏立克次体 脑膜炎 多西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棘球蚴囊液对体外培养小鼠T淋巴细胞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小林 印双红 +1 位作者 吴向未 陈雪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5-270,共6页
目的:观察细粒棘球蚴囊液对体外培养的BABL/c小鼠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BABL/c小鼠脾细胞与100μl、200μl、300μl、500μl不同浓度的细粒棘球蚴囊液共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亚群和CD4+CD25+T细胞,RT-PCR法检... 目的:观察细粒棘球蚴囊液对体外培养的BABL/c小鼠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BABL/c小鼠脾细胞与100μl、200μl、300μl、500μl不同浓度的细粒棘球蚴囊液共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亚群和CD4+CD25+T细胞,RT-PCR法检测Foxp3基因的表达量;相同浓度的囊液和BABL/c小鼠脾细胞悬液共培养,在0、12、24、36、48小时收集细胞,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和Foxp3基因表达情况。结果:随着囊液浓度的增加,CD4+T细胞比例逐渐下降,CD8+T细胞比例上升,CD4+/CD8+的比值下降;CD4+CD25+T细胞则没有随着囊液量的增加而上升,而是在100μl组达到高峰值。RT-PCR的结果显示,在低浓度100μl和200μl组的时候Foxp3 mRNA的相对表达量最高。结论:细粒棘球蚴囊液促使CD4+/CD8+的比值下降,Treg细胞增加,可能在包虫免疫逃逸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液 T细胞亚群 TREG细胞 FOX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早期阶段Tim-3表达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芳洁 印双红 +4 位作者 侯隽 方海瑞 蒋红群 吴向未 陈雪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16-1621,1626,共7页
目的:了解Tim-3作为一个新型促炎因子,在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的早期阶段的表达水平。方法:原头蚴感染BALB/c小鼠后1、5、9、13天,取其腹腔巨噬细胞和脾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各时间点腹腔巨噬细胞、脾巨噬细胞、脾CD3+细胞Tim-3... 目的:了解Tim-3作为一个新型促炎因子,在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的早期阶段的表达水平。方法:原头蚴感染BALB/c小鼠后1、5、9、13天,取其腹腔巨噬细胞和脾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各时间点腹腔巨噬细胞、脾巨噬细胞、脾CD3+细胞Tim-3的表达水平。采用qRT-PCR法检测各时间点TLR4的mRNA水平。结果:细粒棘球蚴组与对照组小鼠CD3+脾细胞Tim-3表达无明显差别;小鼠脾脏巨噬细胞(9、13天)、腹腔巨噬细胞(5、9、13天)表面Tim-3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有升高,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巨噬细胞数量无明显变化。小鼠感染细粒棘球蚴第1天时TLR4 mRNA的表达水平升高,并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鼠感染细粒棘球蚴早期,巨噬细胞Tim-3的表达升高,并可能通过下调TLR4的表达,抑制了巨噬细胞功能,从而抑制宿主的免疫杀伤,产生了免疫逃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TIM-3 TLR4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细粒棘球蚴感染早期对NK细胞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印双红 陈小林 +4 位作者 徐芳洁 张旭勇 吴向未 侯隽 陈雪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23-1127,1141,共6页
目的:研究BALB/c小鼠细粒棘球蚴感染早期对NK细胞的影响。方法:用细粒棘球蚴感染BALB/c小鼠后,分别于1、3、5、7、9、12天处死小鼠,取其脾细胞,用流式细胞仪分析NK细胞的活性受体NKG2D的表达,LDH法检测脾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①在细粒... 目的:研究BALB/c小鼠细粒棘球蚴感染早期对NK细胞的影响。方法:用细粒棘球蚴感染BALB/c小鼠后,分别于1、3、5、7、9、12天处死小鼠,取其脾细胞,用流式细胞仪分析NK细胞的活性受体NKG2D的表达,LDH法检测脾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①在细粒棘球蚴感染早期,小鼠NK细胞对Yac-1细胞的裂解率(NK细胞杀伤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感染时间的延迟感染组小鼠NK细胞的杀伤活性呈下降的趋势,各组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②随着时间的延长NK细胞的活性受体NKG2D的表达量呈下降的趋势,与对照组比较,感染后1、3、9、12天NKG2D的表达量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随着时间的延长NK细胞数量呈下降的趋势,与感染前比较,感染后第1、3、9、12天NK数量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细粒棘球蚴早期,感染小鼠NK细胞的杀伤活性与其活性受体NKG2D的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679。结论:小鼠感染细粒棘球蚴后,可降低NK细胞数量、NK细胞活性受体NKG2D的表达和NK细胞的杀伤活性;小鼠NK细胞的杀伤活性与其活性受体NKG2D的表达呈正相关;包虫免疫逃逸可能是通过降低NK活性受体,降低NK细胞的杀伤活性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NK细胞 NKG2D BALB C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RⅠ和TGFβRⅡ在肝细粒棘球蚴外囊壁中的表达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旭勇 夏杰 +5 位作者 杨涛 王思博 郭军 印双红 陈雪玲 吴向未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肝细粒棘球蚴外囊壁内存在着具有成骨表型潜能的前体细胞,在肝细粒棘球蚴患者钙化外囊壁和非钙化外囊壁中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receptorⅠ,TGFβRⅠ)、TGFβRⅡ的表达有无差异尚无定论。文章旨在了... 目的肝细粒棘球蚴外囊壁内存在着具有成骨表型潜能的前体细胞,在肝细粒棘球蚴患者钙化外囊壁和非钙化外囊壁中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receptorⅠ,TGFβRⅠ)、TGFβRⅡ的表达有无差异尚无定论。文章旨在了解TGFβRⅠ和TGFβRⅡ作为细胞因子TGFβ超家族受体,在肝细粒棘球蚴病患者钙化外囊壁及非钙化外囊壁上受体TGFβRⅠ和TGFβRⅡ的表达水平。方法收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2012年2月至2015年5月肝细粒棘球蚴病手术住院患者45例,取出患者的钙化外囊壁作为试验组(n=45),同一患者的非钙化外囊壁为对照组(n=45)。通过对钙化外囊壁和非钙化外囊壁茜素红染色、免疫组化法和qRT-PCR法分别检测同一肝细粒棘球蚴病患者钙化外囊壁及非钙化外囊壁上钙盐沉积水平、受体TGFβRⅠ、TGFβRⅡ的表达水平和mRNA表达量。结果试验组钙盐沉积阳性率大于对照组(77.78%vs 31.11%,P﹤0.01),受体TGFβRⅠ阳性率高于对照组(78.05%vs37.78%,P﹤0.01),受体TGFβRⅡ阳性率亦高于对照组(74.36%vs 40.48%,P﹤0.01)。试验组受体TGFβRⅠ、TGFβRⅡ的mRNA表达量(6.32±1.72、6.52±2.50)均高于对照组(1.00±0.00、1.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细粒棘球蚴病患者钙化外囊壁上TGFβRⅠ和TGFβRⅡ表达量较高,TGFβ因子通过与受体TGFβRⅠ、TGFβRⅡ特异性结合,在肝细粒棘球蚴外囊钙化和外囊炎症反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病 钙化外囊 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 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DQB1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结核病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喜 刘玉彩 +4 位作者 贺鹏 吴芳 王萍 章乐 张万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4-496,共3页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B1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结核病易感性的关联。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226例新疆维吾尔族肺结核病患者(肺结核病例组)和231例新疆维吾尔...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B1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结核病易感性的关联。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226例新疆维吾尔族肺结核病患者(肺结核病例组)和231例新疆维吾尔族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进行HLA-DQB1基因分型,比较其等位基因频率(GF),并计算其比值比(OR)。结果:肺结核病例组中HLA-DQB1*0201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的GF分别为40.13%、19.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病例组中HLA-DQB1*0301/4基因频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两组的GF分别为6.16%、10.27%,但P值经过校正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LA-DQB1*0201等位基因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结核病强相关,DQB1*0201可能是其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 多态性 结核病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猛 冯文磊 +4 位作者 王艳杰 徐芳洁 张宏伟 陈雪玲 吴向未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164-167,共4页
为体外建立一种高效、稳定的从小鼠骨髓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C57BL/6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至第三代后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第三代细胞的表面抗原;取第三代细胞,分别向成骨、成软骨诱导分化。结果显示:... 为体外建立一种高效、稳定的从小鼠骨髓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C57BL/6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至第三代后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第三代细胞的表面抗原;取第三代细胞,分别向成骨、成软骨诱导分化。结果显示:流式细胞术检测CD29、Scal-1、CD45的阳性率分别为97.1%、87.1%、0.7%;在成骨培养基的诱导下,碱性磷酸酶染色、茜素红染色均呈阳性;在成软骨培养基的诱导下,阿利辛蓝染色阳性。由此可知,通过此方法可以获得较高纯度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且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全骨髓贴壁法 细胞培养 成骨分化 成软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DQA1等位基因与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红英 邢建新 +5 位作者 周康 潘泽民 陆林 马海梅 张慧 张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2-404,共3页
目的探讨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与HLA-DQA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相关性分析方法及PCR-SSP基因分型技术对新疆哈萨克族健康个体83例和高血压病患者80例(均无血缘关系),进行了HLA-DQA1等位基因分型。结果原发性高血压... 目的探讨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与HLA-DQA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相关性分析方法及PCR-SSP基因分型技术对新疆哈萨克族健康个体83例和高血压病患者80例(均无血缘关系),进行了HLA-DQA1等位基因分型。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DQA1*0301的频率为21.591%,显著高于对照组(10.345%),χ2=4.770,P<0.05,OR=2.561。DQA1*0103的频率(19.318%)显著低于对照组(34.483%),χ2=4.404,P<0.05。OR=0.477。结论HLA-DQA1*0301可能与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易感相关,而HLA-DQA1*0103可能在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发病中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HLA—DQA1 等位基因 新疆哈萨克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MSC和EPC间黏附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军 夏杰 +4 位作者 张宏伟 王小义 侯吉学 陈雪玲 吴向未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1-216,共6页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4)在间充质干细胞(MSC)和内皮祖细胞(EPC)间的黏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及扩增来源于6-8周龄的C57BL/6小鼠骨髓的MSC和EPC,细胞免疫荧光检测MSC组、EPC组和MSC与EPC共培养组(MSC+EPC组)ICAM-1表达,并用...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4)在间充质干细胞(MSC)和内皮祖细胞(EPC)间的黏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及扩增来源于6-8周龄的C57BL/6小鼠骨髓的MSC和EPC,细胞免疫荧光检测MSC组、EPC组和MSC与EPC共培养组(MSC+EPC组)ICAM-1表达,并用荧光实时定量PCR(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在mRNA和蛋白水平再次检测各组ICAM-1表达,最后通过加入不同浓度的抗ICAM-1中和抗体,观察ICAM-1对MSC和EPC间黏附的影响。结果: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到MSC和EPC表面ICAM-1的表达,荧光强度半定量结果显示,MSC+EPC共培养组ICAM-1荧光量(89.02±24.52)高于MSC组(31.25±2.95)及EPC组(34.32±5.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MSC组和EPC组ICAM-1荧光量无明显差异(P>0.05)。RT-PCR检测MSC组、EPC组、MSC+EPC组的ICAM-1 mRNA表达显示,MSC+EPC组ICAM-1 mRNA表达水平(1±0)较MSC组(0.10±0.02)和EPC组(0.37±0.07)高(P<0.01),且EPC组ICAM-1 mRNA表达较MSC组高(P<0.01)。Western blot检测MSC组、EPC组、MSC+EPC组ICAM-1蛋白表达水平,并以ICAM-1/β-actin IOD相对量进行数值统计。结果显示MSC+EPC组ICAM-1蛋白表达水平(0.33±0.4)较MSC组(0.11±0.01)和EPC组(0.19±0.02)高(P<0.05)沮EPC组较MSC组高(P<0.05)。不同浓度梯度抗ICAM-4中和抗体后观察MSC和EPC间黏附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抗ICAM-1中和抗体浓度的增加,MSC和EPC黏附逐渐降低。结论:细胞间黏附分子-1介导间充质干细胞和内皮祖细胞间的黏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内皮祖细胞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基因扫描技术对新疆维吾尔族4个STR位点遗传多态性的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袁俐 袁育康 +3 位作者 冯继东 王红英 邢建新 李生斌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4期262-266,共5页
研究了新疆维吾尔族群体 4个STR基因位点D5S818、D13S317、D7S82 0和D16S5 39的基因及基因型分布 ,获得 4个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数据。采用PCR扩增技术和基因扫描技术进行样本STR遗传结构分析 ,并与其他种族、人群的等位基因频率进行比... 研究了新疆维吾尔族群体 4个STR基因位点D5S818、D13S317、D7S82 0和D16S5 39的基因及基因型分布 ,获得 4个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数据。采用PCR扩增技术和基因扫描技术进行样本STR遗传结构分析 ,并与其他种族、人群的等位基因频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4个基因位点在新疆维吾尔族人群中均具有遗传多态性 ,4个基因座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 Weinberg平衡定律 (P >0 .0 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群体 短串联重复序列 基因扫描 遗传多态性 STR基因位点 遗传结构 群体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H37Ra抗结核作用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樊超 张万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5-318,323,共5页
结核分枝杆菌H37Ra菌株(H37Ra)是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减毒株,它毒力极弱,对宿主相对安全,具备活菌疫苗的条件。与卡介苗(BCG)相比H37Ra菌株具有更完整的免疫原性,并包含一些BCG中丢失的抗原性成分。同时,H37Ra菌株能够充分活化巨噬细胞,刺... 结核分枝杆菌H37Ra菌株(H37Ra)是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减毒株,它毒力极弱,对宿主相对安全,具备活菌疫苗的条件。与卡介苗(BCG)相比H37Ra菌株具有更完整的免疫原性,并包含一些BCG中丢失的抗原性成分。同时,H37Ra菌株能够充分活化巨噬细胞,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在防治结核病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H37Ra菌株对机体抗结核的保护作用是否强于BCG,是否能作为抗结核的候选活疫苗已受到学者的关注,为今后研制新型、安全、高效的结核病苗奠定基础。本文对H37Ra菌株抗结核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BCG H37RA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TCR BV亚家族克隆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魏克娜 黄红艳 +3 位作者 张璐 邹红云 余伍忠 焦敏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1期51-55,共5页
为探讨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TCR BV CDR3谱系特点及多态性,为其免疫发病机制研究提供实验基础。采用RT-PCR扩增TCR BV 26个亚家族CDR3的方法,经免疫扫描谱型技术分析对葡萄膜炎患者P... 为探讨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TCR BV CDR3谱系特点及多态性,为其免疫发病机制研究提供实验基础。采用RT-PCR扩增TCR BV 26个亚家族CDR3的方法,经免疫扫描谱型技术分析对葡萄膜炎患者PBMC中TCR BV CDR3的谱系漂移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5例正常健康人PBMC TCR BV CDR3谱型绝大多数呈正态(或高斯)分布,4例葡萄膜炎患者TCR BV CDR3扫描谱型均出现非正态分布的异常峰型,包括寡峰/寡峰趋势,偏峰和不规则异常峰型;(2)在26个TCR BV亚家族中,不同亚家族异常峰型出现的频率不同,非正态异常峰型出现频率较高的亚家族有BV2和BV17(均为3/4),而BV5.2、BV6、BV15和BV18亚家族均未出现异常峰型;(3)TCR BV2和BV17两个亚家族在HLA-B27阴性的3个患者均出现非正态异常峰型,而在HLA-B27阳性(合并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并未出现异常。葡萄膜炎患者PBMC TCRBV部分亚家族的异常表达可能与该病的免疫发病机理有关,为葡萄膜炎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炎 T细胞受体 BV亚家族 互补决定区3 免疫扫描谱型分析 克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