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河子市区土壤微量汞空间分布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7
1
作者 陈勇 张文新 +3 位作者 齐誉 王卫 石磊 洪成林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30-438,共9页
采集石河子市区土壤样品71个,测定其微量汞含量,系统分析了汞含量的空间分布,并对市区土壤汞污染水平和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石河子市区微量汞含量变化范围为0.001—0.902 mg·kg-1,所采的土壤样汞含量均低于国家二级标准,但其平... 采集石河子市区土壤样品71个,测定其微量汞含量,系统分析了汞含量的空间分布,并对市区土壤汞污染水平和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石河子市区微量汞含量变化范围为0.001—0.902 mg·kg-1,所采的土壤样汞含量均低于国家二级标准,但其平均值要比新疆土壤背景汞含量(0.017 mg·kg-1)高;土壤汞含量的总体特征分布以东北部的氯碱生产和燃煤电厂为中心呈现逐级递减趋势,市区东北方向汞含量最高,而以东南地区的汞含量最低.基于国家土壤二级标准的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平均值0.175)、地积累指数法(平均值1.539)和潜在风险指数法相结合能更直观地反映石河子市区的污染水平和潜在风险程度;土壤风险健康评价发现土壤汞经摄食途径进入人体的健康风险均低于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微量汞含量 空间分布 风险评价 新疆石河子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杀菌素分离纯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夏燕春 王超 +3 位作者 吴江磊 邹球龙 李春 张晓琳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5-101,共7页
利用大孔树脂吸附结合硅胶柱层析技术对发酵液中多杀菌素的分离纯化进行了研究。首先考察了提取溶剂、发酵液pH和料液比对浸提多杀菌素的影响;然后对7种不同极性的大孔吸附树脂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吸附性能的研究,考察了不同吸附、解吸... 利用大孔树脂吸附结合硅胶柱层析技术对发酵液中多杀菌素的分离纯化进行了研究。首先考察了提取溶剂、发酵液pH和料液比对浸提多杀菌素的影响;然后对7种不同极性的大孔吸附树脂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吸附性能的研究,考察了不同吸附、解吸条件对大孔吸附树脂性能的影响,最后对硅胶柱层析法精制多杀菌素的工艺条件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当发酵液pH为8.O,料液比1:3(g:v)时,乙醇可高效浸提多杀菌素;大孔吸附树脂DMll对多杀菌素的静态吸附量和解吸率分别为12508μg/g(湿树脂)和93.47%;大孔树脂动态吸附最佳pH为9.0,最佳载样比为多杀菌素质量(mg):树脂体积(mL)=2.5:1;采用70%-95%乙醇梯度洗脱,多杀菌素洗脱率为97.5%;多杀菌素精制时硅胶柱以石油彬乙酸乙酯/甲醇(2:1:0.2和1:1:0.25)为洗脱剂进行分段洗脱。该工艺得到的多杀菌素回收率为67.25%,纯度为90.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菌素 大孔吸附树脂 硅胶层析 分离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和水气氛对高钠煤转化过程中钠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骆安琪 朱平 +4 位作者 张建树 曲旋 张荣 毕继诚 张金利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13-520,共8页
对新疆的两种高钠煤(伊犁煤YL、呼图壁煤HTB)进行了N2、CO_2和H_2O气氛和不同温度下钠迁移的研究。采用逐级萃取和湿法消解法确定了原煤、半焦中钠的赋存形态,定量研究了两种煤中钠的挥发及迁移规律。结果表明,YL煤的形态钠中水溶钠占80... 对新疆的两种高钠煤(伊犁煤YL、呼图壁煤HTB)进行了N2、CO_2和H_2O气氛和不同温度下钠迁移的研究。采用逐级萃取和湿法消解法确定了原煤、半焦中钠的赋存形态,定量研究了两种煤中钠的挥发及迁移规律。结果表明,YL煤的形态钠中水溶钠占80.08%,HTB煤的形态钠中不溶钠占61.54%。不同气氛下,升高温度都可促进两种煤中钠的挥发,半焦中水溶钠比例减小,醋酸铵可溶钠比例会出现先增加后减少现象,盐酸可溶钠比例呈增加趋势。对于YL煤,CO_2气氛可抑制钠的挥发,H_2O蒸气可促进钠的挥发;900℃时,YL煤CO_2气氛下钠挥发仅为N2气氛下的50.25%,而H_2O气氛钠挥发为N2气氛下的111.45%。对于HTB煤,CO_2气氛也可抑制钠的挥发,900℃时CO_2气氛下钠挥发为N2气氛的80.91%;HTB煤在H_2O蒸气下,800℃之前钠挥发高于N2,当900℃时,钠挥发略低于N2气氛。YL煤形态钠中以水溶钠为主,其挥发的同时会向盐酸可溶钠及不溶钠转变。而HTB煤形态钠中以不溶钠为主,其次是水溶钠,CO_2和H_2O气氛能促进不溶钠向其他可溶态钠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金属 迁移 萃取 热解 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酸-缬氨酸加合物的合成及初步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洁 周昌健 +1 位作者 谢建伟 代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159-2167,共9页
以大黄酸为原料,经酯化、烷基化、水解及缩合等反应步骤合成了12个大黄酸-缬氨酸加合物.目标化合物经1H NMR,^(13)C NMR和HRMS进行了结构确证.以顺铂和阿霉素为阳性对照药,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考察了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Hela,... 以大黄酸为原料,经酯化、烷基化、水解及缩合等反应步骤合成了12个大黄酸-缬氨酸加合物.目标化合物经1H NMR,^(13)C NMR和HRMS进行了结构确证.以顺铂和阿霉素为阳性对照药,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考察了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Hela,MCF-7,HepG2,KB和HEK293T等5株细胞)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5l显示出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其IC50值在1.6~9.4μmol/L之间.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5l能够与DNA发生较强的结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酸 缬氨酸 加合物 抗肿瘤活性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炭催化加氢气化反应特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曲旋 王沁汾 +4 位作者 严帅 冯俊 张建树 张荣 毕继诚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0,共10页
在加压热天平中研究了活性炭/烟煤半焦/无烟煤半焦等模型炭催化加氢气化(CHG)的特性,并结合GC、BET等表征对炭的物理结构和化学反应过程的分析,初步获悉了Co对炭-氢反应的催化作用过程。结果表明,炭CHG过程中过渡金属(Fe、Co、Ni)的催... 在加压热天平中研究了活性炭/烟煤半焦/无烟煤半焦等模型炭催化加氢气化(CHG)的特性,并结合GC、BET等表征对炭的物理结构和化学反应过程的分析,初步获悉了Co对炭-氢反应的催化作用过程。结果表明,炭CHG过程中过渡金属(Fe、Co、Ni)的催化活性明显高于碱金属和碱土金属(K、CaO、MgO),过渡金属催化过程存在低温(600−750℃)和高温(>800℃)两个特征催化区域,低温催化区域的出现主要归因于过渡金属催化剂氧化物与炭发生相互作用,部分炭结构得到活化的同时过渡金属嵌入到炭层结构中更为有效的发挥供氢和断键作用。Co催化剂在850℃和1 MPa氢压以上的条件下,催化剂的供氢作用可达到饱和,炭的催化加氢气化过程主要为温度促使的催化断键反应。具有高比表面积和低致密程度炭结构的模型炭在较低的催化剂负载量下即可具有高的CHG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炭 催化加氢气化 加压热天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多巴胺功能化的四氧化三钴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催化性能(英文)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海宁 潘伯广 +3 位作者 孙昭 冯涛涛 齐誉 洪成林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41-1448,共8页
通过简单的自聚合反应在四氧化三钴表面包覆聚多巴胺膜,联合使用纳米铂和辣根过氧化物酶用于电催化还原过氧化氢。结果表明,聚多巴胺的使用增强后续纳米铂的负载量和辣根过氧化物酶的生物活性;四氧化三钴、纳米铂和辣根过氧化物酶的... 通过简单的自聚合反应在四氧化三钴表面包覆聚多巴胺膜,联合使用纳米铂和辣根过氧化物酶用于电催化还原过氧化氢。结果表明,聚多巴胺的使用增强后续纳米铂的负载量和辣根过氧化物酶的生物活性;四氧化三钴、纳米铂和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多重信号放大作用,大大增强了该复合材料的催化活性,提高了过氧化氢传感器的灵敏度。优化实验条件下,传感器对过氧化氢的检测范围为0.1~700μmolL-1,检测限为0.08μ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3O4 聚多巴胺 多重信号放大 电催化 H2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相铜/十二烷基取代酰肼-吡啶-N-氧化物催化咪唑的N-芳基化 被引量:2
7
作者 汪小创 张洁 谢建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78-1184,共7页
设计合成了5种新型烷基取代酰肼-吡啶-N-氧化物,并将其作为水相铜催化含氮杂环与芳香碘代物偶联反应的配体.实验结果表明,十二烷基取代酰肼-吡啶-N-氧化物的催化效果最佳.对影响反应的其它条件,如铜源、碱、反应时间和温度等条件进行了... 设计合成了5种新型烷基取代酰肼-吡啶-N-氧化物,并将其作为水相铜催化含氮杂环与芳香碘代物偶联反应的配体.实验结果表明,十二烷基取代酰肼-吡啶-N-氧化物的催化效果最佳.对影响反应的其它条件,如铜源、碱、反应时间和温度等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最佳反应条件:CuO(10%,摩尔分数),NaOH(1 mmol),TBAB(5%,摩尔分数),L5(20%,摩尔分数),于120℃反应12 h,无需惰性气体保护.在此条件下,芳香碘代物与咪唑偶联反应的产率为60%~92%.该方法的特点是以水作为反应溶剂,长链烷基取代酰肼-吡啶-N-氧化物同时起到了铜催化剂配体和相转移催化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取代酰肼-吡啶-N-氧化物 C—N偶联 芳基卤化物 铜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成膜剂对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成膜及防火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刘承友 但建明 +4 位作者 乔浩 齐誉 乔秀文 洪成林 李洪玲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2-236,共5页
以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石膏、内墙腻子、熟石灰、液体硅酸钠这6种粘结剂作为成膜剂,通过添加其他助剂制备钢结构防火涂料,考察粘结剂种类对防火涂料成膜性能及高温膨胀防火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液体硅酸钠比较适合做无机防... 以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石膏、内墙腻子、熟石灰、液体硅酸钠这6种粘结剂作为成膜剂,通过添加其他助剂制备钢结构防火涂料,考察粘结剂种类对防火涂料成膜性能及高温膨胀防火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液体硅酸钠比较适合做无机防火涂料的成膜剂;将模数为1.0的固体硅酸钠、模数为3.0的液体硅酸钠按照硅酸钠固液质量比为1∶7混合,在添加量为40%(质量分数)时,制备的无机防火涂料成膜性及高温膨胀性能优异,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成膜剂 钢结构 防火涂料 成膜性 防火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