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cl-1短发夹RNA在Raw264.7细胞内特异性的筛选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婵 王新敏 +6 位作者 王飞雨 张雨晴 曹旭东 吴江东 吴芳 张万江 章乐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1-155,共5页
目的:将Mcl-1shRNA转染到Raw264.7细胞内,针对shRNA对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系中Mcl-1表达的影响,筛选出沉默Mcl-1基因效果最明显的特异性shRNA真核表达质粒。方法:将特异性shRNA经脂质体介导转染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半定量RT-PCR和W... 目的:将Mcl-1shRNA转染到Raw264.7细胞内,针对shRNA对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系中Mcl-1表达的影响,筛选出沉默Mcl-1基因效果最明显的特异性shRNA真核表达质粒。方法:将特异性shRNA经脂质体介导转染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转染24、48 h后Mcl-1 mRNA水平变化和Mcl-1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对应不同位点的三对特异性shRNA片段对Mcl-1的沉默效果。结果:特异性shRNA片段在24、48 h均能有效降低Mcl-1 mRNA和蛋白水平,沉默效率高于正常组、脂质体组和阴性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应不同位点的三对shRNA真核表达质粒,其中Mcl-1 shRNA3对Mcl-1 mRNA和蛋白的抑制作用均最强。结论:RNA干扰技术可有效下调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系中Mcl-1 mRNA水平,明显下调Mcl-1蛋白表达。成功筛选出了沉默Mcl-1基因效果最明显的特异性shRNA真核表达质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L-1 RNA干扰 RAW264.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中巨噬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庹清章 张万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96-499,共4页
结核病(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 teriumtuberculosis,MTB)引起的一种世界性传染病,也是单一致病菌感染导致死亡率最高的感染性疾病。近年来随着人口流动增加、HIV与结核分枝杆菌伴发感染以及结核分枝杆菌多重耐药性菌株的出... 结核病(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 teriumtuberculosis,MTB)引起的一种世界性传染病,也是单一致病菌感染导致死亡率最高的感染性疾病。近年来随着人口流动增加、HIV与结核分枝杆菌伴发感染以及结核分枝杆菌多重耐药性菌株的出现等原因,使全球结核病疫情再度回升,全球每年新发现结核病患者1000万,年死亡300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巨噬细胞凋亡 结核病疫情 感染性疾病 致病菌感染 耐药性菌株 结核病患者 人口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 BCG 初免 IL-12联合 Ag85A DNA 疫苗加强序贯免疫小鼠效果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婵 王新敏 +6 位作者 季榕 张宇晴 王飞雨 吴江东 吴芳 张万江 章乐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97-1001,1008,共6页
目的探讨BCG初次免疫,IL-12联合结核分枝杆菌Ag85ADNA疫苗加强免疫对小鼠的免疫效果。方法实验小鼠随机分为7组,即PBS阴性对照组、BCG组、pcAg85A组、BCG初免pcAg85A加强免疫组、BCG初免pcAg85A联合IL-12加强免疫组、BCG初免IL-12加强... 目的探讨BCG初次免疫,IL-12联合结核分枝杆菌Ag85ADNA疫苗加强免疫对小鼠的免疫效果。方法实验小鼠随机分为7组,即PBS阴性对照组、BCG组、pcAg85A组、BCG初免pcAg85A加强免疫组、BCG初免pcAg85A联合IL-12加强免疫组、BCG初免IL-12加强免疫组、以及BCG初免pcDNA3.1加强免疫组。按BCG初免,细胞因子IL-12联合结核分枝杆菌Ag85ADNA加强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实验,在末次免疫后的4、6、8周通过检测小鼠血清总IgG抗体、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细胞因子的水平,观测对小鼠的免疫效果。结果采用BCG初免,细胞因子IL-12联合结核分枝杆菌Ag85A DNA疫苗加强的免疫策略组的小鼠与其它免疫方式组相比,IgG明显升高(P<0.05)、特异性淋巴细胞明显增殖,加强免疫后IFN-γ水平、IL-2水平、IL-4水平BCG/Ag85A+IL-12组在3个时间段分别为128.2±20.4、190.2±16.51、244.2±39.14;146.2±17.29、271.6±16.36、419.3±28.12;68.6±6.62、96.6±5.5、117.4±10.71均高于其它各组(P<0.05)。结论采用BCG初免,细胞因子IL-12联合结核分枝杆菌Ag85ADNA疫苗加强的免疫能明显增强机体体液和细胞免疫,为进一步在动物体内进行保护性效应试验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序贯免疫策略 AG85A BCG 白介素-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药结核杆菌原核类泛素蛋白(Pup)-蛋白酶体系统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何丽 雷英 +9 位作者 吴芳 章乐 吴江东 曹旭东 朱彬 邬博 李瑞山 张玉清 王钊 张万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41-747,752,共8页
目的:检测分析经过不同浓度的抗结核药物培养后的各组耐药结核杆菌临床分离株和原始耐药状态的耐药Mtb临床分离株原核类泛素蛋白(Pup)-蛋白酶体系统基因的表达差异,探讨研究经过不同浓度抗结核药物的抗生素选择压力作用后,各组耐药Mtb... 目的:检测分析经过不同浓度的抗结核药物培养后的各组耐药结核杆菌临床分离株和原始耐药状态的耐药Mtb临床分离株原核类泛素蛋白(Pup)-蛋白酶体系统基因的表达差异,探讨研究经过不同浓度抗结核药物的抗生素选择压力作用后,各组耐药Mtb菌株中的Pup-蛋白酶体系统的基因表达是否与新疆地区广泛流行的耐药Mtb临床分离株耐药性相关。方法:将单纯耐异烟肼的Mtb临床分离株(INH-Mtb)、单纯耐利福平的Mtb临床分离株(RFP-Mtb)、单纯耐链霉素的Mtb临床分离株(SM-Mtb)、单纯耐乙胺丁醇的Mtb临床分离株(EB-Mtb)、耐多药的Mtb临床分离株(MDR),分别在原始耐药状态、低浓度含药培养基和高浓度含药培养基上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分别提取各组耐药Mtb菌株的总RNA,利用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各组耐药Mtb菌株在不同浓度抗结核药物的抗生素选择压力作用的Pup-蛋白酶体系统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原始耐药状态下耐药Mtb菌株相比较,经低浓度抗结核药物压力作用培养后的各组Mtb菌株,Pup基因在INHMtb、RFP-Mtb、SM-Mtb、MDR组中的表达分别下调0.74、0.23、0.28、0.57倍;Dop基因表达分别上调1.33、1.63、1.14、2.88倍;Paf A基因表达分别上调1.69、1.30、1.58、1.32倍;Mpa基因表达分别上调3.05、1.79、1.31、2.27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原始耐药状态下耐药Mtb菌株相比较,经高浓度抗结核药物压力作用培养后的各组Mtb菌株,Pup基因在INH-Mtb、RFP-Mtb、SM-Mtb、MDR组中的表达分别下调0.58、0.37、0.43、0.78倍;Dop基因表达分别上调2.62、2.49、1.69、2.95倍;Paf A基因表达分别上调2.16、1.48、2.02、2.21倍;Mpa基因表达分别上调1.63、3.22、1.13、3.94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不同浓度抗结核药物的抗生素选择压力作用后各组Mtb菌株中Pup-蛋白酶体系统的Pup基因、Dop基因、Mpa基因和Paf A基因的表达有差异,提示结核杆菌Pup-蛋白酶体系统的基因表达与新疆地区广泛流行的耐药Mtb临床分离株耐药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杆菌 Pup-蛋白酶体 耐药性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融合PCR技术和T载体克隆技术构建结核分枝杆菌PhoPR双组份系统缺失突变载体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君 吴芳 +6 位作者 柳小玲 梁粟 张培培 章乐 吴江东 曹旭东 张万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6-280,共5页
目的基于融合PCR技术(SOE-PCR)、T载体克隆技术,构建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双组份系统缺失突变载体的方法。方法利用SOE-PCR技术,将PhoP、PhoR和PhoPR基因上、下游的同源臂与卡那霉素抗性基因融合,构建PhoP、Pho... 目的基于融合PCR技术(SOE-PCR)、T载体克隆技术,构建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双组份系统缺失突变载体的方法。方法利用SOE-PCR技术,将PhoP、PhoR和PhoPR基因上、下游的同源臂与卡那霉素抗性基因融合,构建PhoP、PhoR和PhoPR突变片段,然后将突变片段直接与T载体连接,将其转入E.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并筛选抗性克隆,进而获得MTB PhoP、PhoR和PhoPR缺失突变载体。结果成功构建MTB PhoPR双组份系统缺失突变载体,与传统方法相比,效率高、周期短。结论基于融合PCR技术和T载体克隆技术成功构建MTB PhoPR双组份系统缺失突变载体,为下一步构建MTB突变株以及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PhoPR双组份系统 缺失突变株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杆菌Pup-蛋白酶体系统与结核杆菌持留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彬 雷英 +11 位作者 吴芳 张辉 张春军 章乐 吴江东 曹旭东 邬博 何丽 张玉清 李瑞山 王钊 张万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47-452,共6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诱导结核杆菌在低氧环境中进入持留状态,比较分析不同时间点、不同环境下结核杆菌Pup、Dop、Paf A和Mpa基因的表达水平差异,探讨研究Pup-蛋白酶体系统对结核杆菌持留性的调控作用。方法:本实验以结核杆菌国际标准强毒株H... 目的:本研究通过诱导结核杆菌在低氧环境中进入持留状态,比较分析不同时间点、不同环境下结核杆菌Pup、Dop、Paf A和Mpa基因的表达水平差异,探讨研究Pup-蛋白酶体系统对结核杆菌持留性的调控作用。方法:本实验以结核杆菌国际标准强毒株H37Rv菌株(以下简称为H37Rv菌株)为研究对象,在低氧、有氧环境下进行培养,分别提取不同时间点每组样本菌株的总RNA,并进行纯度鉴定。运用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分别检测各组结核杆菌菌株的Pup、Dop、Paf A和Mpa基因的表达;比较分析不同时间点、不同环境下的各结核杆菌菌株Pup、Dop、Paf A和Mpa基因的表达水平差异。结果:在不同时间点对低氧环境下菌株Pup、Dop、Paf A和Mpa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Pup、Dop、Paf A和Mpa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低氧环境下,与0 d比较,Pup基因在4 d、7 d、10 d分别上调1.66、2.43、2.76倍,Dop基因在2 d、4 d、7 d、10 d分别上调1.38、1.91、2.54、3.28倍,Paf A基因在2 d、4 d、7 d、10 d分别上调1.22、1.75、2.37、2.67倍,Mpa基因在4 d、7 d、10 d分别上调1.66、2.21、2.63倍(P<0.05);以有氧环境组做对照,低氧环境下,相同时间点,Pup基因在4 d、7 d、10 d分别上调1.85、2.81、2.93倍,Dop基因在2 d、4 d、7 d、10 d分别上调1.20、1.76、2.01、3.01倍,Paf A基因在2 d、4 d、7 d、10 d分别上调1.22、1.57、2.29、2.29倍,Mpa基因在2 d、4 d、7 d、10 d分别上调1.16、1.58、2.16、2.69倍(P<0.05)。结论:低氧环境下,不同时间点,Pup、Dop、Paf A和Mpa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存在差异;以有氧环境组作对照,相同时间点,低氧环境下与有氧环境下Pup、Dop、Paf A和Mpa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也存在差异。Pup-蛋白酶体系统对结核杆菌持留性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杆菌 Pup-蛋白酶体系统 持留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易感基因-VDR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春柱 张万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60-1062,共3页
关键词 VDR基因 易感基因 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人类基因组计划 功能基因组学 家系连锁分析 种族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病易感性相关基因-MBL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杰 张万江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结核病是人类最古老的传染病之一,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世界性传染病,是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据2000年我国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活动性肺结核病患病率、涂阳率和死亡率分别为367/10万,106/10万和9.8/10... 结核病是人类最古老的传染病之一,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世界性传染病,是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据2000年我国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活动性肺结核病患病率、涂阳率和死亡率分别为367/10万,106/10万和9.8/10万,结核病疫情在我国仍较为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疫情 易感性相关基因 MBL基因 结核分枝杆菌 活动性肺结核 人类健康 病患病率 调查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结核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贺鹏 张万江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9年第12期719-724,共6页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也是单一致病菌感染导致死亡率最高的感染性疾病,其中肺结核占80%~90%。据WHO估算,全球有近1/3的人口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但其中仅有1/10的感染者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患者;还有研究证实,...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也是单一致病菌感染导致死亡率最高的感染性疾病,其中肺结核占80%~90%。据WHO估算,全球有近1/3的人口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但其中仅有1/10的感染者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患者;还有研究证实,遗传背景完全相同的单卵双胞胎结核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双卵双胞胎,这些现象提示个体差异和遗传因素在结核病的发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患者 基因多态性 HLA 结核分枝杆菌 感染性疾病 单卵双胞胎 致病菌感染 遗传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毒力结核杆菌对感染小鼠肺泡巨噬细胞铁蛋白及铁转运蛋白表达的影响
10
作者 庄睿 王霞 +10 位作者 张锋 宝音 章乐 吴芳 吴江东 张春军 张辉 李文娟 梁晨 樊超 张万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1-595,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毒力的结核杆菌分别感染小鼠肺泡巨噬细胞后铁蛋白(Fn)和铁转运蛋白(FPN)表达量及其时相性变化。方法:利用制备的结核杆菌国际标准强毒株H37Rv株(以下简称H37Rv株)和卡介苗菌株(以下简称BCG)菌悬液,分别经小鼠尾静脉注射,... 目的:探讨不同毒力的结核杆菌分别感染小鼠肺泡巨噬细胞后铁蛋白(Fn)和铁转运蛋白(FPN)表达量及其时相性变化。方法:利用制备的结核杆菌国际标准强毒株H37Rv株(以下简称H37Rv株)和卡介苗菌株(以下简称BCG)菌悬液,分别经小鼠尾静脉注射,建立各组小鼠感染模型。各组小鼠感染模型建立成功后,分别于第1、3、5、7、9、11、13、15天,进行肺泡灌洗,收集小鼠肺泡灌洗液,获取各组小鼠肺泡巨噬细胞。应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感染组小鼠肺泡巨噬细胞中Fn和FPN的表达含量;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上述时间点各组感染的小鼠肺泡巨噬细胞内Fn的表达量。结果:用ELISA方法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小鼠肺泡巨噬细胞内Fn表达,结果显示:于模型建成后第7、9、11天,H37Rv株组与BCG组的小鼠肺泡巨噬细胞内Fn表达量明显减低,并且于第7天时表达量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肺泡巨噬细胞内FNP的表达,结果显示:不同毒力的结核杆菌菌株感染小鼠肺泡巨噬细胞后,各感染组内小鼠肺泡巨噬细胞FPN随处理时间延长表达逐渐降低;于感染第5天开始下降明显,第7、9天最低。H37Rv株组和BCG组表达接近,于第5、7、9天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FPN的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杆菌感染导致巨噬细胞内Fn与FPN的表达均降低,并且感染巨噬细胞Fn和FPN的表达与结核杆菌的毒力强弱关系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杆菌 巨噬细胞 铁蛋白 铁转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介苗ERP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
11
作者 吴芳 张万江 +5 位作者 王萍 曹旭东 杜燕 李蕾 吴江东 章乐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4-126,131,共4页
目的构建卡介苗ERP基因缺失突变株。方法分别设计两对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扩增ERP基因两侧的2个目的片段,分别插入pKO质粒中,构建基因敲除质粒pKO-ERP,电转入至卡介苗菌株细胞内并与BCG基因组中的ERP基因同源交换,筛选出ER... 目的构建卡介苗ERP基因缺失突变株。方法分别设计两对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扩增ERP基因两侧的2个目的片段,分别插入pKO质粒中,构建基因敲除质粒pKO-ERP,电转入至卡介苗菌株细胞内并与BCG基因组中的ERP基因同源交换,筛选出ERP基因敲除菌株。结果通过2次PCR筛选和1次蔗糖反筛选后得到的、并在含潮霉素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的菌株为ERP基因敲除菌株。结论 pKO质粒可作为基因敲除有用的质粒载体,成功构建了卡介苗ERP基因缺失突变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敲除 ERP基因 卡介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oPR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对结核分枝杆菌持留性的调控机制研究
12
作者 邬博 雷英 +13 位作者 吴芳 章乐 吴江东 曹旭东 朱彬 何丽 李瑞山 张玉清 王钊 王君 柳小玲 张培培 梁粟 张万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6-120,142,共6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诱导结核分枝杆菌在低氧环境中进入持留状态,来比较分析不同时间不同低氧环境下结核分枝杆菌中的PhoP基因和PhoR基因的表达水平差异,探讨研究PhoPR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对结核分枝杆菌持留性的调控机制。方法首先对结核分... 目的本研究通过诱导结核分枝杆菌在低氧环境中进入持留状态,来比较分析不同时间不同低氧环境下结核分枝杆菌中的PhoP基因和PhoR基因的表达水平差异,探讨研究PhoPR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对结核分枝杆菌持留性的调控机制。方法首先对结核分枝杆菌国际标准无毒株(H37Ra)和结核分枝杆菌国际标准强毒株(H37Rv)在不同低氧环境下进行培养,提取每个样本菌株的总RNA,并进行完整性鉴定;运用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每个样本菌株中PhoP基因和PhoR基因的表达水平;比较分析不同时间不同低氧环境下的结核分枝杆菌菌株PhoP基因和PhoR基因的表达水平差异。结果在不同时间点对低氧环境的结核分枝杆菌PhoP基因和PhoR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与第10d相比,培养至第15d时H37Rv菌株和H37Ra菌株中的PhoP基因和PhoR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培养至第25d时,H37Rv菌株中的PhoP基因和PhoR基因的表达水平比H37Ra菌株表达均上调2.34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同时间点相同毒力的结核分枝杆菌的PhoPR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中PhoP基因和PhoR基因在不同低氧环境下的表达存在差异,而且在相同时间点不同毒力结核分枝杆菌的PhoPR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中PhoP基因和PhoR基因在不同低氧环境下的表达也存在差异,表明PhoPR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持留性具有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持留性 PhoPR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