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典型生态区不同滴灌配置小麦产量构成因子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陈锐 马富裕 +3 位作者 崔静 樊华 程文翰 逯瑞强 《新疆农垦科技》 2013年第6期3-5,共3页
通过调查石河子、巴州和硕、伊犁新源、阿勒泰青河、塔城额敏地区滴灌小麦产量构成因子及产量特征,旨在探明不同生态区毛管配置对滴灌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和穗部性状的影响,为滴灌小麦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半湿润半... 通过调查石河子、巴州和硕、伊犁新源、阿勒泰青河、塔城额敏地区滴灌小麦产量构成因子及产量特征,旨在探明不同生态区毛管配置对滴灌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和穗部性状的影响,为滴灌小麦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半湿润半干旱地区,1管6和1管4毛管配置模式下不同行位间小麦产量无显著性差异,在干旱区(石河子地区)无论是在1管4模式还是1管6模式下均表现出行位效应,即行1产量显著大于行2和行3;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巴州和硕、伊犁新源、阿勒泰青河、塔城额敏地区)灌溉充足,在关键时期适量灌水可消除行位效应;干旱区(石河子地区)降水量不足,可以通过减少毛管间距和加大灌水量来减小行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管配置 产量 产量构成因子 穗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灌条件下春小麦耗水规律研究 被引量:40
2
作者 程裕伟 马富裕 +4 位作者 冯治磊 王谊 樊华 廖江 韩广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2-117,共6页
通过对滴灌(4个水分处理:150、300、450mm和600 mm)和漫灌(CK)不同品种(新春6号、新春22号)的春小麦生育期耗水量的分析,研究新疆石河子地区滴灌春小麦的作物系数、耗水规律及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小麦各水分处理耗水量... 通过对滴灌(4个水分处理:150、300、450mm和600 mm)和漫灌(CK)不同品种(新春6号、新春22号)的春小麦生育期耗水量的分析,研究新疆石河子地区滴灌春小麦的作物系数、耗水规律及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小麦各水分处理耗水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大而增大,整个生育期内蒸发蒸腾量为545.94 mm,平均阶段耗水强度为5.35 mm/d;蒸散量、蒸散强度呈抛物线型,在抽穗~乳熟期达到最高点;滴灌小麦的产量与耗水量呈单峰曲线关系;不同生育阶段的作物系数与FAO推荐的单值作物系数法查得的作物系数不同,在初始生长期、生育后期都大于标准条件下的作物系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处理 滴灌 春小麦 耗水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J卫星的棉田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格局反演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琼 陈兵 +5 位作者 王方永 宋庆平 窦中江 戴建国 肖春华 杨秀春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4-180,共7页
以北疆绿洲区棉田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国产HJ-1A/1B卫星CCD多光谱数据对裸土有机质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多光谱数据不同波段的光谱反射率及其变换形式与实地采样得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探寻适合绿洲区棉田表层土... 以北疆绿洲区棉田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国产HJ-1A/1B卫星CCD多光谱数据对裸土有机质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多光谱数据不同波段的光谱反射率及其变换形式与实地采样得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探寻适合绿洲区棉田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快速反演的敏感波段及参数,并针对不同参数分别建立一元线性、二次、三次、对数、倒数、幂函数、生长型、S型回归模型,以及多元回归模型;对生成的模型进行综合对比分析,获取北疆绿洲区棉田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最佳反演模型,从而实现整个研究区土壤有机质空间格局的遥感反演。结果表明:HJ卫星多光谱数据4个波段的反射率均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第3波段的倒数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关性最为显著;且以第3波段光谱反射率作为因变量得到的三次线性回归模型对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行反演的效果最佳;通过空间布局反演得到研究区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整体呈现南北两端有机质含量较高,中部有机质含量较低的格局。该研究表明虽然与黑土有机质含量具有差别,但是遥感技术仍能够作为绿洲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空间布局反演的方法,为遥感技术在土壤参数监测中更好的发挥作用提供理论支持,同时也为新疆棉田生产管理和农田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卫星 遥感 HJ卫星 绿洲棉田 土壤有机质 遥感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灌春小麦的籽粒灌浆特性 被引量:16
4
作者 杨茹 马富裕 +4 位作者 何海兵 廖江 熊乐 崔静 樊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43-746,共4页
为了解滴灌春小麦的籽粒灌浆特性,以新春6号和新春19号为试验材料,应用Logistic方程对畦灌、滴灌以及底墒水+滴灌三种灌溉模式下春小麦籽粒灌浆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底墒水+滴灌、滴灌相对畦灌能够延长春小麦籽粒灌浆持续时间... 为了解滴灌春小麦的籽粒灌浆特性,以新春6号和新春19号为试验材料,应用Logistic方程对畦灌、滴灌以及底墒水+滴灌三种灌溉模式下春小麦籽粒灌浆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底墒水+滴灌、滴灌相对畦灌能够延长春小麦籽粒灌浆持续时间,推迟最大灌浆速率到达时间,尤以底墒水+滴灌作用最明显。灌溉模式对籽粒灌浆各时段参数的影响在品种间也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滴灌 灌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氮互作对膜下滴灌甜菜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林凤 王维成 +1 位作者 樊华 马富裕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418-424,共7页
在膜下滴灌条件下,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设置4个水分和4个氮素处理水平,研究了水氮互作对膜下滴灌甜菜块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及净产值的影响,以探究适宜甜菜种植区的膜下滴灌甜菜栽培的水氮管理模式。结果表明,水分效应显著... 在膜下滴灌条件下,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设置4个水分和4个氮素处理水平,研究了水氮互作对膜下滴灌甜菜块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及净产值的影响,以探究适宜甜菜种植区的膜下滴灌甜菜栽培的水氮管理模式。结果表明,水分效应显著大于氮素效应;甜菜产量、块根含糖率、产糖量及净产值与灌水量和施氮量均呈二次曲线关系;取步长为0.6,固定氮素水平,水分对块根产量、块根含糖率、产糖量及净产值的影响在各水平间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固定水分水平,氮素对块根产量、块根含糖率、产糖量及净产值的影响在氮素水平间虽有差异,但未达到显著水平;覆膜滴灌较露地沟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30.67%,有效促进水分利用效率的水氮耦合效应;以根产量高于60000kg/hm2、含糖率15.3%~21.0%为目标所制定优化方案为:灌水3426-3600m3/hm2,施纯氮139~177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下滴灌 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 水氮互作 产量 产糖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