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家庄城区环境电磁辐射调查及防护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勇强 陈玉杰 武灵生 《绿色科技》 2013年第9期161-163,共3页
为了研究石家庄城区环境的电磁辐射水平,根据石家庄的交通状况,以城区中心为基点,采用"米"字型布点的方式,利用全向宽频带场强计对城区28个监测区140点位进行了场强监测,完成了三环以内城区所辖5个行政区的电磁辐射调查,测试... 为了研究石家庄城区环境的电磁辐射水平,根据石家庄的交通状况,以城区中心为基点,采用"米"字型布点的方式,利用全向宽频带场强计对城区28个监测区140点位进行了场强监测,完成了三环以内城区所辖5个行政区的电磁辐射调查,测试结果说明:虽然城区的电磁辐射满足国家标准有关的规定要求,但交通道路的电磁辐射比较严重。对城区的电磁防护提出了建立实时电磁监控的全市联网系统和电子屏预警的设想,以及其他的防护措施及整改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家庄 电磁辐射 调查 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仿射模型的高超声速飞行器预设性能控制器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小兵 赵思源 王林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94-1101,共8页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非仿射模型提出预设性能控制方法,设计了一种新型预设性能函数来保证控制器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通过构造误差转化函数将最初的受限系统转化为等效的不受限系统来简化控制器设计.将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动力学模型分...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非仿射模型提出预设性能控制方法,设计了一种新型预设性能函数来保证控制器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通过构造误差转化函数将最初的受限系统转化为等效的不受限系统来简化控制器设计.将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动力学模型分解为速度和高度子系统并分别设计控制律.对于高度子系统,使用高阶跟踪微分器对误差进行估计,引入模糊函数对未知项进行逼近,避免了反演控制中的反复求导;对于速度子系统,直接根据预设性能函数设计比例积分控制器.所设计的控制律在参数不确定和干扰的情况下保证了期望的动态性能和稳态精度,同时降低了计算量.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预设性能 动态性能 高阶跟踪微分器 模糊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场测试系统标定方法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龙 魏光辉 +2 位作者 潘晓东 胡小锋 张勇强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30-936,共7页
为保证脉冲传感器对脉冲电场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必须对其进行标定。针对实验室难以产生几十kV/m的电场环境,提出了基于弱场环境标定低灵敏度脉冲传感器的方法,即利用频谱仪窄带接收特性降低噪声获得传感器输出响应,同时由标准场强仪测得... 为保证脉冲传感器对脉冲电场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必须对其进行标定。针对实验室难以产生几十kV/m的电场环境,提出了基于弱场环境标定低灵敏度脉冲传感器的方法,即利用频谱仪窄带接收特性降低噪声获得传感器输出响应,同时由标准场强仪测得传感器所测环境电场强度(简称场强),通过传递标准法来标定传感器。另对标定环境进行分析得到:当测试频率>500 MHz时,宜采用开阔试验场远场区;测试频率<500 MHz时,宜采用GHz横电磁波传输室标定传感器。根据提出的标定方法标定了低灵敏度脉冲传感器,得到传感器输出电压值与被测场强的关系,即当传感器测试场强时,终端设备示波器每mV电压值对应约为200 V/m的电场强度。最后通过强场环境标定传感器,标定结果与弱场环境标定结果相差<1 dB,验证了弱场环境标定结果的准确性,表明基于弱场环境标定低灵敏度脉冲传感器的方法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传感器 标定 幅频特性 开阔试验场 近场 远场 GHz横电磁波传输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尾气静电带电机理分析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刘尚合 杜照恒 +3 位作者 胡小锋 魏明 王雷 张勇强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678-2684,共7页
航空发动机工作时,其燃烧室内发生的复杂物理化学变化会导致发动机尾气静电带电。为研究这种静电带电的机理及其变化规律,理论分析了发动机喷流尾气中带电粒子的产生演化过程和影响因素。在讨论对比多种测试原理与传感器方案的基础上,... 航空发动机工作时,其燃烧室内发生的复杂物理化学变化会导致发动机尾气静电带电。为研究这种静电带电的机理及其变化规律,理论分析了发动机喷流尾气中带电粒子的产生演化过程和影响因素。在讨论对比多种测试原理与传感器方案的基础上,确立了非接触式静电感应测试方法,研制了共轴喇叭状静电传感器和静电监测系统以及相应的自动测试软件。试验研究了某型航空发动机的尾气静电带电现象,获得了大量喷流尾气静电信号,同时验证了所开发测试平台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航空发动机正常工作时,喷流尾气中带电粒子总体显正极性,平均体电荷密度随发动机转速和燃烧室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最大体电荷密度可达0.077 nC/m3;发动机获得的等效电流为2.26 nA,由此产生的电晕放电频次可达14 k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尾气静电 静电监测 非接触式测试 静电传感器 动态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电磁脉冲对材料屏蔽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张龙 魏光辉 +2 位作者 胡小锋 汤宫民 张勇强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899-2905,共7页
为评价材料在强电磁脉冲作用下的屏蔽效能,根据同轴法屏蔽效能测试原理,建立了1套脉冲电场屏蔽效能测试系统,提出了采用脉冲峰值屏蔽效能和脉冲能量屏蔽效能共同评价材料对于电磁脉冲屏蔽效能的方法,并应用该测试系统对2种材料进行了屏... 为评价材料在强电磁脉冲作用下的屏蔽效能,根据同轴法屏蔽效能测试原理,建立了1套脉冲电场屏蔽效能测试系统,提出了采用脉冲峰值屏蔽效能和脉冲能量屏蔽效能共同评价材料对于电磁脉冲屏蔽效能的方法,并应用该测试系统对2种材料进行了屏蔽效能测试,分析了脉冲峰值和脉宽对材料屏蔽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脉冲峰值的增大,构成材料的金属纤维在强电磁脉冲作用下产生电晕放电使距离近的金属纤维相互导通,从而提高了材料的屏蔽效能;而当脉冲峰值不变,随着脉宽的变化,材料的屏蔽效能并无变化。以上结果表明:脉冲峰值是影响材料屏蔽效能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脉冲 同轴法 屏蔽材料 屏蔽效能 时域 频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选择表面材料防护性能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龙 魏光辉 +2 位作者 胡小锋 崔耀中 张勇强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65-1170,共6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电磁屏蔽材料:能量选择表面,分析了其屏蔽原理和结构组成,从理论方面研究了能量选择表面在不同辐照场强下呈现的阻抗及入射场强与透射场强的关系,并对材料在连续波和电磁脉冲作用下的防护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在... 介绍了一种新型电磁屏蔽材料:能量选择表面,分析了其屏蔽原理和结构组成,从理论方面研究了能量选择表面在不同辐照场强下呈现的阻抗及入射场强与透射场强的关系,并对材料在连续波和电磁脉冲作用下的防护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在连续波作用下,材料的防护性能随着辐照场强的增大而增强,并且延迟时间随着辐照场强的增大而减小;在电磁脉冲作用下,屏蔽材料对于脉宽较窄的电磁脉冲不具有防护能力,原因是构成材料的二极管导通存在延迟时间,电磁脉冲的脉宽小于二极管导通延迟时间,并提出了相关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场 屏蔽材料 防护性能 电磁脉冲 连续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光斑搭接对平顶激光冲击钛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李翔 何卫锋 +2 位作者 聂祥樊 罗思海 杨竹芳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8-47,共10页
针对平顶光束的特点,为简化工艺,提高加工效率,提出了一种简化加工过程的搭接率工艺方法。采用一种纵向25%、横向56.5%的搭接率工艺,并对该搭接率下的残余应力、显微硬度、高周疲劳极限等力学性进行验证,对比其与传统50%搭接率下的性能... 针对平顶光束的特点,为简化工艺,提高加工效率,提出了一种简化加工过程的搭接率工艺方法。采用一种纵向25%、横向56.5%的搭接率工艺,并对该搭接率下的残余应力、显微硬度、高周疲劳极限等力学性进行验证,对比其与传统50%搭接率下的性能差异。结果表明:在新型搭接率下,平顶激光冲击钛合金表面产生的残余压应力均值为-564.5 MPa,影响深度达0.82 mm;在传统搭接率下,表面产生的残余压应力均值为-559.2 MPa,影响深度达0.81 mm。在新型和传统两种搭接率下,平顶激光冲击钛合金表面重叠次数多的位置,显微硬度平均值分别为570.9和562.6 HV0.3,重叠次数少的显微硬度平均值分别为432.1和453.4 HV0.3;钛合金截面上的硬化层深度均为0.4 mm。在新型和传统两种搭接率下,平顶光束冲击钛合金的疲劳极限分别为256.3和264.6 MPa。基于平顶光束,与传统工艺相比,简化的新型搭接率工艺可以获得较好的力学性能,并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冲击 钛合金 平顶光束 新型搭接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模电流注入等效电磁脉冲辐射技术仿真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卢新福 魏光辉 +3 位作者 潘晓东 范丽思 万浩江 张勇强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9-103,115,共6页
为解决电磁脉冲(EMP)辐射敏感度试验中构建大范围强场的困难,在天线和线缆为干扰耦合主要途径的情况下,提出差模电流注入等效强电磁脉冲场辐射的试验方法,分析时域内辐射场强与等效注入电压幅值间的关系,研究等效注入电压波形特征的获... 为解决电磁脉冲(EMP)辐射敏感度试验中构建大范围强场的困难,在天线和线缆为干扰耦合主要途径的情况下,提出差模电流注入等效强电磁脉冲场辐射的试验方法,分析时域内辐射场强与等效注入电压幅值间的关系,研究等效注入电压波形特征的获取方法,并仿真验证试验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辅助设备响应为线性的条件下,场强与等效注入电压的幅值在时域内满足线性外推关系;当辅助设备端口匹配时,辐射时耦合装置监测端电压与等效注入电压的波形仅在幅值上存在倍数关系,其他波形特征相同;在仿真试验构成的理想条件下,高场强辐射与等效注入试验所得受试设备响应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注入 电磁脉冲 辐射敏感度 差模电流 定向耦合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耗地面上架空线缆串扰研究等效电路模型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清熙 王庆国 +2 位作者 周星 赵敏 张勇强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64-168,共5页
基于延迟抽取宏模型算法,将有耗地面上架空传输线分成多段求解,每段分成无损和有损部分。通过矢量匹配(VF)法对地阻抗相关参量进行匹配,利用HSPICE中的Laplace变换建立有损部分的等效电路,结合现有的无损传输线等效电路组成每一段的等... 基于延迟抽取宏模型算法,将有耗地面上架空传输线分成多段求解,每段分成无损和有损部分。通过矢量匹配(VF)法对地阻抗相关参量进行匹配,利用HSPICE中的Laplace变换建立有损部分的等效电路,结合现有的无损传输线等效电路组成每一段的等效电路,然后将每段等效电路串联起来组成整个传输线的等效电路模型。与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进行对比,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同时对端接瞬态抑制二极管的算例进行了分析,证明了提出的等效电路模型能够轻松解决非线性负载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耗地面 架空线缆 电磁脉冲 等效电路 非线性负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支持数据所有权动态管理的数据去重方案 被引量:3
10
作者 郎为民 马卫国 +1 位作者 张寅 姚晋芳 《信息网络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共9页
将数据去重引入大数据中心云存储系统,能够提高磁盘空间的利用效率,节约用户带宽消耗,但会导致数据机密性、完整性和隐私性等方面的安全问题。如何实现对数据的安全去重已成为云存储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以大数据中心半可信云计算... 将数据去重引入大数据中心云存储系统,能够提高磁盘空间的利用效率,节约用户带宽消耗,但会导致数据机密性、完整性和隐私性等方面的安全问题。如何实现对数据的安全去重已成为云存储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以大数据中心半可信云计算环境为背景,设计了一种支持数据所有权动态管理和隐私保护的加密数据去重方案。该方案通过引入用户级密钥管理和更新机制实现了细粒度的访问控制。同时,文章搭建了方案性能仿真评估的实验环境,通过仿真结果分析了所提方案在存储、通信和计算方面的开销,证明了所提方案在总体效率和安全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去重 数据所有权 动态管理 大数据中心 云存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稀疏表示的可见光与红外图像融合方法 被引量:13
11
作者 张生伟 李伟 赵雪景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7-52,共6页
以稀疏表示理论为基础,研究了一种可见光和红外图像融合算法,提出了一种稀疏系数融合规则。首先,利用K-SVD算法对待融合图像的所有子区域进行字典学习,得到用于稀疏向量计算的过完备字典;然后,计算稀疏向量,利用正交匹配追踪算法进行求... 以稀疏表示理论为基础,研究了一种可见光和红外图像融合算法,提出了一种稀疏系数融合规则。首先,利用K-SVD算法对待融合图像的所有子区域进行字典学习,得到用于稀疏向量计算的过完备字典;然后,计算稀疏向量,利用正交匹配追踪算法进行求解;最后,提出一种基于稀疏向量最大元素绝对值的融合规则,完成可见光和红外图像的稀疏向量融合,得到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融合结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基于Maximum-L_1-Norm融合规则的融合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稀疏表示 融合规则 可见光图像 红外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冲击消除焊接残余应力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学德 王路成 +1 位作者 胡雅骥 张东方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6-129,共4页
对现有焊接残余应力的理论进行分析,讨论激光冲击处理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的可行性,认为短脉冲高峰值功率密度的激光冲击焊接接头产生的等离子体冲击波,可使焊接接头表面产生塑性应变,能有效消除焊接残余拉应力。文章设计了激光冲击强化12C... 对现有焊接残余应力的理论进行分析,讨论激光冲击处理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的可行性,认为短脉冲高峰值功率密度的激光冲击焊接接头产生的等离子体冲击波,可使焊接接头表面产生塑性应变,能有效消除焊接残余拉应力。文章设计了激光冲击强化12Cr2Ni4A钢焊接接头试验,通过选择不同焊接材料和焊接方式,设计了4种焊接状态,分别进行激光冲击强化。试验结果表明,激光冲击强化均能消除氩弧焊和等离子焊等焊接方式的焊接残余拉应力,改善焊接接头表面的力学分布,在选用NAK80焊材和等离子体焊方式时,形成的残余压应力幅值高达884MPa,极大提升了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残余应力 激光冲击强化 等离子体冲击波 塑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巡回修理中的维修任务调度策略 被引量:6
13
作者 任帆 吕学志 +1 位作者 王宪文 曲长征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1-175,共5页
为了比较不同维修任务调度策略对巡回修理效能的影响,得到较优的维修任务调度策略,应用离散事件仿真方法对巡回修理中的维修任务调度策略进行了仿真评估。仿真结果表明,采取"有修理组截止"策略要优于"无修理组截止"... 为了比较不同维修任务调度策略对巡回修理效能的影响,得到较优的维修任务调度策略,应用离散事件仿真方法对巡回修理中的维修任务调度策略进行了仿真评估。仿真结果表明,采取"有修理组截止"策略要优于"无修理组截止"策略;在故障装备触发的调度策略中,"预测性"策略要优于"最近修理组"策略;在修理组触发的调度策略中",最近距离"策略要优于"先到先服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巡回修理 维修任务调度 离散事件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遥感图像变化检测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全吉成 刘一超 薛峰 《现代电子技术》 2013年第8期112-116,120,共6页
在此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遥感图像变化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某一时相的遥感图像进行基于改进的模糊C均值聚类的图像分割;其次对图像分割结果进行区域标记和特征提取,根据特征约束条件检测到感兴趣的目标区域,同时将感兴趣的目... 在此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遥感图像变化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某一时相的遥感图像进行基于改进的模糊C均值聚类的图像分割;其次对图像分割结果进行区域标记和特征提取,根据特征约束条件检测到感兴趣的目标区域,同时将感兴趣的目标区域映射到另一时相的遥感图像;最后综合考虑两时相遥感图像感兴趣目标区域的光谱统计特征和纹理特征,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目标区域是否发生变化做出判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变化检测 模糊C均值聚类 模糊综合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信噪比红外信号采集电路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兵 汪江华 +3 位作者 朱寅非 赵雪景 孙小亮 潘晓东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2-105,共4页
基于某制冷型红外焦平面探测器,介绍了一种高信噪比的模拟信号采集电路。使用了噪声分析法对电路噪声来源进行分析,建立了低噪声的信号变换路径;采用信噪比(SNR)和噪声等效温差(NETD)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电路和成像组件指标进行评价;测... 基于某制冷型红外焦平面探测器,介绍了一种高信噪比的模拟信号采集电路。使用了噪声分析法对电路噪声来源进行分析,建立了低噪声的信号变换路径;采用信噪比(SNR)和噪声等效温差(NETD)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电路和成像组件指标进行评价;测试结果表明,组件SNR可达76 dB,NETD可达17.5 mK(环境温度300 K),信号采集过程中噪声引入量少,组件能够实现对远距离微弱小目标的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弱目标探测 模拟信号采集 高信噪比 NET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果蝇算法的涡轴发动机状态变量模型建立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贾伟州 谢寿生 +2 位作者 彭靖波 王磊 刘云龙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20,共8页
针对拟合法在航空发动机小偏差状态变量模型建立中受系统模态及模型阶次的限制,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果蝇优化算法(MICFOA)建立小偏差状态变量模型的方法。首先,将该方法分为2个子过程:先优化系统矩阵和输入矩阵并找到最优结果,再对输出矩... 针对拟合法在航空发动机小偏差状态变量模型建立中受系统模态及模型阶次的限制,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果蝇优化算法(MICFOA)建立小偏差状态变量模型的方法。首先,将该方法分为2个子过程:先优化系统矩阵和输入矩阵并找到最优结果,再对输出矩阵和传输矩阵优化;同时根据状态变量模型与非线性模型动态响应一致构造了不受变量值域影响的适应度函数。其次,在果蝇优化算法(FOA)中引入协同子种群策略和混沌映射策略来增强迭代寻优中种群多样性,引入自适应调整策略来平衡全局搜索与局部搜索的关系,避免算法早熟收敛。最后应用上述方法建立了涡轴发动机小偏差状态变量模型,并设计了LQ/H∞抗扰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MICFOA相比FOA能提高5~10个数量级的精度,且所建模型与非线性模型吻合一致,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状态变量模型 混沌映射 改进果蝇算法 LQ/H∞抗扰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折角偏流板对超音速尾喷流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郭凯 王强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50-56,共7页
[目的]为研究战斗机在起飞或地面试车时偏流板的自身性能要求及其对周围流场的影响,以发动机典型轴对称收扩喷管和带折角的偏流板为研究对象,[方法]基于Fluent软件,针对喷管出口截面与不同偏流板转轴水平距离、偏流板不同偏转角和不同... [目的]为研究战斗机在起飞或地面试车时偏流板的自身性能要求及其对周围流场的影响,以发动机典型轴对称收扩喷管和带折角的偏流板为研究对象,[方法]基于Fluent软件,针对喷管出口截面与不同偏流板转轴水平距离、偏流板不同偏转角和不同折角情况,对尾喷流后的偏流板前、后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偏流板表面热力学参数及其周围流场的分布。[结果]结果表明,偏流板与喷管出口的水平距离越远,偏转角越小,偏流板上的压力与温度就越小;而水平距离越远,偏转角越大,偏流板周围流场速度与温度越低,折角能有效加强偏流板对尾喷流的控制导向作用,增加偏流板后方的安全区域。[结论]计算结果对偏流板的研究和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喷流 偏转角 折角 喷气偏流板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波隐身机翼蒙皮设计参数优化方法仿真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于天立 董文锋 +1 位作者 刘文俭 范亚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5-52,共8页
为同时获得良好的气动和隐身性能,基于外形隐身技术与材料隐身技术相结合的原理,提出了一种以透波为主的机翼蒙皮设计方案;为平衡透波机翼升力与机翼电磁隐身性能之间的关系,采用一种基于代理模型的策略,对透波机翼外形几何特征参数进... 为同时获得良好的气动和隐身性能,基于外形隐身技术与材料隐身技术相结合的原理,提出了一种以透波为主的机翼蒙皮设计方案;为平衡透波机翼升力与机翼电磁隐身性能之间的关系,采用一种基于代理模型的策略,对透波机翼外形几何特征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优化后,透波机翼在频域、空域范围内保持良好的雷达散射截面(RCS)减缩特性的同时可具备足够的升力条件。所提出的代理模型精准度高,在工程上平衡跨学科领域问题时,可作为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波机翼 隐身 雷达散射截面(RCS) 升力 代理模型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全光中继系统误码率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唐翰玲 李勇军 +1 位作者 邵龙 韩健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66-1072,共7页
研究了大气湍流信道下无人机全光中继(optical amplify-and-forward,OAF)激光通信的误码率性能。为了减小大气湍流的影响,改善系统的误码率性能,同时实现较远距离的数据下传,本文基于掺饵光纤放大器(Erbium Droped Fiber Amplifier,EDFA... 研究了大气湍流信道下无人机全光中继(optical amplify-and-forward,OAF)激光通信的误码率性能。为了减小大气湍流的影响,改善系统的误码率性能,同时实现较远距离的数据下传,本文基于掺饵光纤放大器(Erbium Droped Fiber Amplifier,EDFA)和光学硬限制器(optical hard-limiter,OHL)结合的无人机平台,同时采用高空水平传输和单输入多输出(single input multiple output,SIMO)技术斜程传输的两跳中继模式。在基于正态分布和双伽马(Gamma-Gamma)湍流模型下,分析了指向误差、中继距离、天顶角、束散角及平台高度等对误码率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无人机OAF系统可以有效改善较远距离通信的数据下传误码率性能;当发射功率P_(t)=19 dBm,阈值功率P_(th)=-31 dBm,N=3时,最优发散角为0.8~1.2 mrad,天顶角控制在45°内时,可以在6 km的中继系统中得到10^(-6)系统误码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通信 无人机 全光中继 大气湍流 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组合约束下的联合火力打击弹药需求预测模型 被引量:9
20
作者 薛辉 王源 +1 位作者 张天鹏 刘铁林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16-1724,共9页
针对联合火力打击背景下弹药需求预测难的问题,基于武器装备对抗的损失交换比确定不同装备打击不同目标的有效战斗力指数,将有效战斗力指数大小作为衡量敌方目标对我方装备威胁度高低的评判标准,为弹药需求预测提供基本依据。按照对敌... 针对联合火力打击背景下弹药需求预测难的问题,基于武器装备对抗的损失交换比确定不同装备打击不同目标的有效战斗力指数,将有效战斗力指数大小作为衡量敌方目标对我方装备威胁度高低的评判标准,为弹药需求预测提供基本依据。按照对敌最大毁伤原则,建立以最大综合战斗力指数为目标函数的联合火力打击弹药需求预测模型。根据弹药需求量的影响因素设定多种约束条件,结合作战实际及战场态势对约束条件进行随机组合,并运用智能优化算法求解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有效、可操作性强,符合联合火力打击特点,实现了装备-弹药-目标最优编组模式下的弹药需求预测,为未来高技术战争的弹药需求预测开拓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火力打击 弹药需求 战斗力指数 损失交换比 组合约束 智能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