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近远期疗效观察及再狭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菁 解燕昭 +2 位作者 刘云娥 秦世杰 朱倩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35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颅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近远期疗效及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5年3月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收治的78例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且行颅内支架置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影像学检查判断... 目的探讨分析颅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近远期疗效及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5年3月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收治的78例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且行颅内支架置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影像学检查判断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同时随访36个月,评估术后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根据随访结果分为再狭窄组(21例)和非再狭窄组(57例),对比分析术后发生再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所选的78例患者中,手术成功率为94.87%。术前与术后狭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所选的78例患者中,再狭窄率为26.92%;单因素分析结果示:年龄>55岁、有糖尿病史、有高血压病史、置入支架直径≥4.5 mm、hs-CRP>3 mg/L是架内再狭窄发生的危险因素(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糖尿病史(OR=3.87,95%CI:1.68~5.37,P=0.043)、有高血压病史(OR=1.81,95%CI:0.23~2.06,P=0.037)、置入支架直径≥4.5 mm(OR=1.41, 95%CI:0.61~2.48,P=0.003)、hs-CRP> 3 mg/L(OR=5.01,95%CI:1.26~8.04,P=0.016)是颅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颅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手术成功率高,近期疗效确切,但其远期预后并不理想,有糖尿病史、有高血压病史、置入支架直径≥4.5 mm、hs-CRP> 3 mg/L均是颅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合理的干预,可以有效控制颅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置入术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 近远期疗效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