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位合成Al_2O_3/Ti-Al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吕臣敬 王芬 张希清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51,共5页
利用氧对金属Ti、Al粉的部分氧化,原位合成了Al2O3/Ti-Al复合材料,通过XRD和SEM手段,发现Al2O3分布在Ti-Al基体交界处,在一些制得的复合材料中出现了大量原位生成的纤维。借助差热分析,对该制备过程的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认为... 利用氧对金属Ti、Al粉的部分氧化,原位合成了Al2O3/Ti-Al复合材料,通过XRD和SEM手段,发现Al2O3分布在Ti-Al基体交界处,在一些制得的复合材料中出现了大量原位生成的纤维。借助差热分析,对该制备过程的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认为该制备过程的反应步骤为:Ti、Al金属粉表面氧化→铝的熔化→TiAl3的生成→Ti2Al、TiAl、Ti3Al等多种化合物生成和Al对TiO2的还原反应。原始组成中铝含量决定了复合材料的主要晶相组成,铝含量不足时,生成Ti2Al、TiAl、Ti3Al等多种金属间化合物和氧化铝;铝含量足够时,最终的产物为TiAl3、金属铝以及氧化铝等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Ti—Al复合材料 原位合成 反应机理 陶瓷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协调性陶瓷材料的发展及其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光磊 杨宏 +2 位作者 李彦芳 付华 吕臣敬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7-61,共5页
从环境协调的角度出发,概述了抗菌陶瓷、多孔陶瓷、木材陶瓷以及陶瓷膜等几种陶瓷材料的发展、特点及应用。探讨了环境协调性陶瓷材料的可持续清洁生产的方法和方向。提出发展环境协调性陶瓷材料具有广阔的空间和研究价值。
关键词 环境协调性 陶瓷材料 清洁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孔道灌浆材料技术性能的改进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罗永会 高振国 韩永亮 《铁道标准设计》 2005年第8期54-55,共2页
针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孔道灌浆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通病,指出改善浆体的技术性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并提出综合采用减水剂和缓凝剂来改善浆体的流动性,用铝粉和膨胀剂来改善浆体的收缩性,用膨润土来改善水泥浆体的稳定性。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后张法 孔道灌浆 浆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Ti-Al复合材料的抗高温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吕臣敬 王芬 朱建锋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3期20-23,共4页
利用氧对金属Ti、Al粉的部分氧化,原位合成了TiAl金属间化合物和氧化铝,从而制备出了Al2O3/TiAl复合材料,通过氧化增重实验研究了材料的抗高温氧化性能,发现随着原始配比中Al含量和烧成温度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抗高温氧化性能逐渐提高,并... 利用氧对金属Ti、Al粉的部分氧化,原位合成了TiAl金属间化合物和氧化铝,从而制备出了Al2O3/TiAl复合材料,通过氧化增重实验研究了材料的抗高温氧化性能,发现随着原始配比中Al含量和烧成温度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抗高温氧化性能逐渐提高,并借助X衍射和SEM手段对复合材料的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工艺因素对材料氧化性能产生影响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Ti—Al复合材料 抗高温氧化 原位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Ti-Al复合材料中Al_2O_3晶须的原位合成 被引量:1
5
作者 吕臣敬 田秀淑 姚少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84-387,共4页
利用氧对金属Ti、Al粉的部分氧化,原位合成了含有氧化铝晶须的Al2O3/Ti-Al复合材料,通过XRD和SEM等测试手段,发现Al2O3晶须呈网状交叉分布于基体内部的孔隙中。分析了晶须的生成机理,认为氧化铝晶须是通过VLS机理生成,复合材料的原始组... 利用氧对金属Ti、Al粉的部分氧化,原位合成了含有氧化铝晶须的Al2O3/Ti-Al复合材料,通过XRD和SEM等测试手段,发现Al2O3晶须呈网状交叉分布于基体内部的孔隙中。分析了晶须的生成机理,认为氧化铝晶须是通过VLS机理生成,复合材料的原始组成和温度对晶须的显微型貌有直接的影响:随原始组成中铝含量的增加,产物中晶须的数量总体上是在递增的,且发达程度逐渐提高;热处理温度对晶须直径有直接影响,温度升高可以增加晶须直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Ti-Al 氧化铝晶须 原位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早强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要秉文 丁庆军 +1 位作者 梅世刚 姚少巍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9-54,共6页
以晶种、高价阳离子硫酸盐和羟基羧酸复合制成的新型早强剂,用其拌制的混凝土的工作性好,可以显著提高早期强度,降低坍落度损失和泌水,减少干缩。新型早强剂对水泥的适应性强,在低温下具有很好的早强效果,混凝土中水的冰点下降达2.6℃。... 以晶种、高价阳离子硫酸盐和羟基羧酸复合制成的新型早强剂,用其拌制的混凝土的工作性好,可以显著提高早期强度,降低坍落度损失和泌水,减少干缩。新型早强剂对水泥的适应性强,在低温下具有很好的早强效果,混凝土中水的冰点下降达2.6℃。XRD和SEM显示掺加新型早强剂的混凝土早期水化产物增多,结构密实,其抗渗、抗冻性能提高,耐久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早强剂 晶种 高价阳离子硫酸盐 混凝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离子Tb^(3+)与拟南芥钙调素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及分析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肖凤娟 刘德龙 +1 位作者 白娟 孙大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984-987,共4页
钙调素 (CaM)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钙受体蛋白 ,它调节了许多细胞生物学功能。钙调素分子有 4个金属结合位点 ,而植物钙调素Ⅰ ,Ⅱ ,Ⅲ位点不含酪氨酸残基 ,只有第 4位点含一个酪氨酸残基。与动物体不同的是 ,植物能表达多种功能不同的钙调... 钙调素 (CaM)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钙受体蛋白 ,它调节了许多细胞生物学功能。钙调素分子有 4个金属结合位点 ,而植物钙调素Ⅰ ,Ⅱ ,Ⅲ位点不含酪氨酸残基 ,只有第 4位点含一个酪氨酸残基。与动物体不同的是 ,植物能表达多种功能不同的钙调素亚型。文章利用Tb3 +荧光探针 ,采用直接激发 ( 2 2 1nm)或敏化激发 ( 2 80nm)并测量 5 4 5nm处的荧光发射强度 ,研究拟南芥CaM与Tb3 +的结合作用及分析应用。直接激发 ( 2 2 1nm)Tb3 + CaM络合物时 ,Tb3 +的发光显著增强 ,这归因于CaM中配位基取代了Tb3 +的配位水分子 ,从而导致荧光速率常数增加。直接激发滴定曲线中 ,当cTb3+/cCaM <4时 ,荧光强度呈不断上升的直线 ,之后出现平台区 ,这与CaM只结合 4个钙离子的结论一致。而间接激发滴定曲线近似为S型 ,且荧光强度较弱 ;其中当cTb3+/cCaM≤ 2时 ,荧光强度增加较弱 ;当 2 <cTb3+/cCaM<4时 ,荧光强度增加较大 ,这是由于与Tb3 +配位的CaM的弱结合位点中的酪氨酸残基发生显著的能量传递之故。进一步根据两类滴定曲线均在cTb3+/cCaM=4时呈现明显转折点的事实 ,建立一种测定钙调素浓度的方法。此方法估测CaM浓度具有灵敏度 ,准确度较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铽离子 拟南芥 钙调素 相互作用 荧光光谱 浓度测定 钙受体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时效对RE变质ZA84镁合金力学性能与阻尼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建强 丁占来 +1 位作者 关绍康 侯哲哲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39,共3页
研究了人工时效对RE变质ZA 84镁合金力学性能及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人工时效后,其力学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其中时效8 h后,其室温下的屈服强度提高了36%,抗拉强度提高了33%,150℃下的屈服强度提高了19%,抗拉强度提高了8%。... 研究了人工时效对RE变质ZA 84镁合金力学性能及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人工时效后,其力学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其中时效8 h后,其室温下的屈服强度提高了36%,抗拉强度提高了33%,150℃下的屈服强度提高了19%,抗拉强度提高了8%。合金时效后比铸态具有更加优良的阻尼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时效 RE ZA84镁合金 力学性能 阻尼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及Al5TiB对ZA84镁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建强 赵田臣 王迎新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45,共4页
研究了变质剂RE及A l5TiB对Mg-8Zn-4A l-0.3Mn(ZA84)镁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RE的加入降低了合金在低温(<80℃)时的阻尼性能,但明显提高了合金在高温(≥80℃)时的阻尼性能;而A l5TiB的加入则同时提高了合金室温及高温阻尼性... 研究了变质剂RE及A l5TiB对Mg-8Zn-4A l-0.3Mn(ZA84)镁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RE的加入降低了合金在低温(<80℃)时的阻尼性能,但明显提高了合金在高温(≥80℃)时的阻尼性能;而A l5TiB的加入则同时提高了合金室温及高温阻尼性能。经A l5TiB变质的合金在室温时即表现出了Q-1=0.01的高阻尼。由于高温下合金中相的软化及界面的粘性滑动,ZA84镁合金在高温时存在一个温度内耗峰,加入RE后推迟了合金中温度内耗峰的出现温度。分析认为,加入RE及A l5TiB后合金的阻尼机制主要是位错机制和界面机制。可动位错密度越高,晶粒越细,晶界和相界面越多,阻尼性能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 AL5TIB 变质处理 镁合金 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数据的回归分析与抗差估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罗永会 姚少巍 梅世刚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5年第7期19-21,26,共4页
介绍了实验数据回归分析方法和有关软件包的使用.结合一个算例,讨论了异常值的检验问题,指出异常值对曲线拟合精度有较大的影响,剔除异常值或采用抗差估计算法可以大大提高曲线的拟合精度.
关键词 数据处理 回归分析 软件包 异常值 抗差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无机分散剂制备纳米硫氰酸亚铜粉体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惠芳 申星梅 +2 位作者 肖凤娟 刁建志 米镇涛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75-1478,共4页
以无机盐硫酸铜为原料,亚硫酸钠做还原剂,硫氰酸钠为沉淀剂,首次直接利用无机分散剂六偏磷酸钠制备出了纳米CuSCN颗粒.讨论了影响产物粒径的因素,包括分散剂的用量、反应物的浓度和pH值,其最佳工作条件为:分散剂质量分数为0.03... 以无机盐硫酸铜为原料,亚硫酸钠做还原剂,硫氰酸钠为沉淀剂,首次直接利用无机分散剂六偏磷酸钠制备出了纳米CuSCN颗粒.讨论了影响产物粒径的因素,包括分散剂的用量、反应物的浓度和pH值,其最佳工作条件为:分散剂质量分数为0.03%-0.06%,反应物浓度为0.3mol/L,pH=8-10.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符合要求,粒径大约8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偏磷酸钠 硫氰酸弧铜 纳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