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造价非线性预测与反演 被引量:3
1
作者 孟春成 亐道远 段晓晨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7-146,共10页
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传统造价预测模型缺乏决策信服力的问题,首先,运用特征选择与知识判断方法提取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造价关键影响因素并建立工程案例数据库;然后,通过粒子群优化(PSO)聚类算法筛选相似案例,采用基于灰狼优化... 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传统造价预测模型缺乏决策信服力的问题,首先,运用特征选择与知识判断方法提取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造价关键影响因素并建立工程案例数据库;然后,通过粒子群优化(PSO)聚类算法筛选相似案例,采用基于灰狼优化算法(GWO)的极限学习机(ELM)建立土建工程造价非线性预测模型并设计双环境对比实验;最后,将Sobol’全局敏感性分析和CurveFitting分析用于模型解释性反演,并以成都市轨道交通10号线1期工程为例验证模型优越性.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平均绝对误差与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1139和0.1274,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4.14%,非线性造价预测模型预测效果优于线性模型,同时采用因素优化与案例聚类方法所得预测效果更好;全局敏感性分析发现,地下线长度和地下车站数的总敏感度明显高于其他因素,可作为方案优化重点调节因素;采用Curve Fitting分析提高了机器学习智能预测模型作用机理“黑箱”效应33.70%~64.52%的解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土建工程 造价预测 GWO-ELM模型 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欧班列能否助力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来自中国城市的经验证据
2
作者 王晓曦 亐道远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41,共7页
制造业是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重要载体,是我国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的关键所在。中欧班列作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为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利用海关微观数据库、UIBEGVC数据库,采用交错双重差分... 制造业是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重要载体,是我国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的关键所在。中欧班列作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为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利用海关微观数据库、UIBEGVC数据库,采用交错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中欧班列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中欧班列存在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效应,且这一效应随时间推移而逐步增强。影响机制在于,中欧班列通过促进开行区域形成集聚效应、带动要素流动水平、提升创新能力推动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异质性检验发现,中欧班列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促进作用在政策环境优势城市、先进制造业集群城市、物流枢纽城市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欧班列 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 集聚效应 要素流动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食物观背景下饲料粮价格波动对淡水鱼市场价格的动态溢出效应研究
3
作者 蒋春艳 吴蒙 张锦 《中国水产》 2025年第6期49-53,共5页
在大食物观体系与节粮型养殖政策导向下,水产养殖业正面临饲料成本波动带来的系统性风险。本文构建BVAR-DCCGARCH模型,系统分析豆粕与玉米价格对草鱼、鲤鱼、鲢鱼价格的动态冲击路径与波动联动特征,并通过就分析结果进行讨论、提出建议... 在大食物观体系与节粮型养殖政策导向下,水产养殖业正面临饲料成本波动带来的系统性风险。本文构建BVAR-DCCGARCH模型,系统分析豆粕与玉米价格对草鱼、鲤鱼、鲢鱼价格的动态冲击路径与波动联动特征,并通过就分析结果进行讨论、提出建议,以期为促进饲料行业转型升级、稳定水产品市场价格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食物观 玉米 豆粕 鲤鱼 草鱼 系统性风险 鲢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能否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李艳丽 孙瑜培 李利军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1,共11页
基于2011—2022年中国A股重污染企业数据,利用双向固定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绿色金融对重污染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绿色金融对重污染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提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绿色金融通过调整金融... 基于2011—2022年中国A股重污染企业数据,利用双向固定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绿色金融对重污染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绿色金融对重污染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提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绿色金融通过调整金融资源配置,倒逼其增加研发投入与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来实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目标。拓展性检验发现,绿色金融对非国有、东部地区、较高环境规制下重污染企业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新质生产力 金融资源配置 研发创新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应急物资动态需求预测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王英辉 王肖红 张庆红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5-141,共7页
[研究目的]应急物资是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救援工作的物质保障,其需求量的精确性预测对提高救援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方法]根据每日确诊人数预测防疫物资的需求数量,建立匹配实时预测确诊人数的应急物资动态需求模型,从而精准... [研究目的]应急物资是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救援工作的物质保障,其需求量的精确性预测对提高救援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方法]根据每日确诊人数预测防疫物资的需求数量,建立匹配实时预测确诊人数的应急物资动态需求模型,从而精准预测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物资需求变化规律,更精准的满足防疫需要。[研究结论]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灰色模型和目前用于预测的BP神经网络模型相比,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并以此来构建的应急物资动态需求预测模型也更加具有及时性和精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物质 物质需求 需求预测 灰色组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货运“公转铁”综合效益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利军 常媛媛 贾书琳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2-87,共6页
为评价天津货运“公转铁”综合效益,首先结合货运“公转铁”公益性、外部性与绿色经济的特征,确定天津货运“公转铁”综合效益包含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频度分析法构建天津货运“公转铁”综合效益评价体... 为评价天津货运“公转铁”综合效益,首先结合货运“公转铁”公益性、外部性与绿色经济的特征,确定天津货运“公转铁”综合效益包含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频度分析法构建天津货运“公转铁”综合效益评价体系;其次利用GREET模型等进行天津货运“公转铁”综合效益指标数据收集,并利用熵权法计算评价指标权重,据此估算出2018—2021年天津货运“公转铁”综合效益值分别为2 113万元、4 422万元、5 320万元、6 356万元。研究结果表明,天津货运“公转铁”的综合效益逐年波动上升;综合效益中以经济效益为最大,社会效益次之,环境效益最小;综合效益随货运量增长而增长,反之亦然,并且其综合效益是一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动态变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运“公转铁” 综合效益 熵权法 GREET模型 文献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铁路旅客运输儿童票制度的思考
7
作者 亐道远 闫映宇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5-69,82,共6页
除民航以外,铁路、水路及公路旅客运输长期以来主要以单一身高标准作为儿童票的依据。近年来,公路和铁路旅客运输开始重视年龄标准,逐步探索实施年龄标准与身高标准并行的模式。目前学界关于铁路旅客运输儿童票依据的理论争论主要有身... 除民航以外,铁路、水路及公路旅客运输长期以来主要以单一身高标准作为儿童票的依据。近年来,公路和铁路旅客运输开始重视年龄标准,逐步探索实施年龄标准与身高标准并行的模式。目前学界关于铁路旅客运输儿童票依据的理论争论主要有身高标准依据论与“年龄标准+身高标准”依据论。考察国外立法,国外普遍以年龄标准作为铁路旅客运输儿童票的依据。借鉴国外经验,尊重我国人口众多及铁路运输基础性地位的特殊国情,认为我国铁路旅客运输儿童票制度构建应充分考虑铁路运输组织高效运转的效率价值和儿童权益保障的公平价值,构建“年龄标准+身高标准”的儿童票双轨制模式,从制度设计上做到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旅客运输 儿童票 身高标准 年龄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警理论的铁路罐车危险货物运输风险管理 被引量:3
8
作者 郝竟涵 郭湛 +1 位作者 李利军 李艳丽 《中国铁路》 2023年第10期114-121,共8页
随着危险货物运输需求量增长,铁路罐车作为危险品运输工具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铁路罐车危险性极为复杂,提升其运输安全成为铁路愈发重视的问题。结合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的规范化要求,将预警理论引入铁路罐车危险货物运输领域,根... 随着危险货物运输需求量增长,铁路罐车作为危险品运输工具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铁路罐车危险性极为复杂,提升其运输安全成为铁路愈发重视的问题。结合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的规范化要求,将预警理论引入铁路罐车危险货物运输领域,根据铁路罐车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风险来源建立预警指标,设置预警评价区间,进而借助层次分析法进行预警指标权重的计算,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最终铁路罐车危险货物运输的预警等级,对可能出现的警情进行预报。结合企业案例,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出相应管理建议,推进实现危险货物领域铁路罐车安全运输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警理论 铁路罐车 危险货物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基于面板分位数和中介效应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连文威 孙晓艳 段红梅 《中国矿业》 2023年第11期20-33,共14页
科技创新作为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驱动力,对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究科技创新对碳排放的潜在影响,本文测算了中国各省份2002—2019年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分位数模型分析了综合科技创新及不同... 科技创新作为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驱动力,对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究科技创新对碳排放的潜在影响,本文测算了中国各省份2002—2019年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分位数模型分析了综合科技创新及不同类型科技创新主体(工业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对区域碳排放影响的异质性特征;同时,使用中介效应模型识别了科技创新对碳排放的间接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科技创新对碳排放的影响呈现倒U型结构且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工业企业和高等院校科技创新对75%分位数的碳排放抑制作用最强,科研机构科技创新对50%分位数的碳排放抑制作用最强。科技创新能够通过对城市化率、经济增长、工业污染治理投资以及能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间接促进碳排放;然而,通过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方式,科技创新能够间接抑制碳排放。同时,不同类型的科技创新对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具有差异性。这些发现将为科技创新的低碳发展提供更为广泛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 科技创新 指标体系 异质性 间接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