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策略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牛衍亮 苏丽娟 +2 位作者 纪文雅 石有才 李慧敏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8-175,共8页
为弥补组织安全风险管理漏洞、提高高海拔地区铁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绩效,采用扎根理论构建管理层面的高海拔地区铁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策略框架,然后通过fsQCA方法构建策略选择组态模型,探讨安全风险管理能力与策略对于安全风险... 为弥补组织安全风险管理漏洞、提高高海拔地区铁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绩效,采用扎根理论构建管理层面的高海拔地区铁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策略框架,然后通过fsQCA方法构建策略选择组态模型,探讨安全风险管理能力与策略对于安全风险管理绩效影响的组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扎根理论分析识别出17条安全风险管理策略,基于Reason模型将其分为“组织规范策略”、“安全监督策略”、“前提保障策略”以及“行为规范策略”4个类别;在决策能力较强时,管理者需要将精力和资源着重偏向“安全监督策略”、“前提保障策略”以及“行为规范策略”;在决策能力较弱时,则需要注重全部4个类别所对应的安全风险管理策略的实施落实情况。研究结果可为提高高海拔隧道安全管理者的决策效率、保障施工安全进行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铁路 安全风险 管理策略 扎根理论 定性比较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信息披露能够提高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吗?
2
作者 胡梦泽 赵耀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78,共5页
碳信息披露作为企业与外界就碳活动、碳绩效沟通的重要方式,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同时也向外界传递积极的信号。风险承担水平是企业寻求突破、敢于尝试的体现,为了考察碳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文章选取2013—2021年... 碳信息披露作为企业与外界就碳活动、碳绩效沟通的重要方式,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同时也向外界传递积极的信号。风险承担水平是企业寻求突破、敢于尝试的体现,为了考察碳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文章选取2013—2021年中国A股制造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碳信息披露对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并对其中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碳信息披露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深入分析其影响机制,发现碳信息披露能够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进而提高风险承担水平。进一步基于内部控制质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较高的内部控制质量会强化碳信息披露对企业风险承担的提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信息披露 风险承担 融资成本 内部控制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造价非线性预测与反演 被引量:3
3
作者 孟春成 亐道远 段晓晨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7-146,共10页
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传统造价预测模型缺乏决策信服力的问题,首先,运用特征选择与知识判断方法提取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造价关键影响因素并建立工程案例数据库;然后,通过粒子群优化(PSO)聚类算法筛选相似案例,采用基于灰狼优化... 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传统造价预测模型缺乏决策信服力的问题,首先,运用特征选择与知识判断方法提取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造价关键影响因素并建立工程案例数据库;然后,通过粒子群优化(PSO)聚类算法筛选相似案例,采用基于灰狼优化算法(GWO)的极限学习机(ELM)建立土建工程造价非线性预测模型并设计双环境对比实验;最后,将Sobol’全局敏感性分析和CurveFitting分析用于模型解释性反演,并以成都市轨道交通10号线1期工程为例验证模型优越性.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平均绝对误差与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1139和0.1274,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4.14%,非线性造价预测模型预测效果优于线性模型,同时采用因素优化与案例聚类方法所得预测效果更好;全局敏感性分析发现,地下线长度和地下车站数的总敏感度明显高于其他因素,可作为方案优化重点调节因素;采用Curve Fitting分析提高了机器学习智能预测模型作用机理“黑箱”效应33.70%~64.52%的解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土建工程 造价预测 GWO-ELM模型 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图神经网络的城市路网行程时间预测研究综述 被引量:1
4
作者 董慧 潘晓 +2 位作者 郭景峰 陈晓 王书海 《燕山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5-105,共11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交通网络的不断扩展,城市交通管理面临着日益复杂的挑战。准确的行程时间预测对于优化交通管理、提升出行体验以及推动智慧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受复杂的城市网络结构、交通流量的动态变化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交通网络的不断扩展,城市交通管理面临着日益复杂的挑战。准确的行程时间预测对于优化交通管理、提升出行体验以及推动智慧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受复杂的城市网络结构、交通流量的动态变化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城市路网行程时间表现为强时空依赖性和随机性。时空图神经作为一种强大的时空建模工具,能够有效地捕获城市路网中复杂的时空关系。因此,基于时空图神经网络构建行程时间预测框架成为智慧交通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从基于时空图神经网络行程时间预测框架的关键要素出发,即时空信息建模、预测任务选择以及学习范式设计,介绍此类研究近三年的研究进展。首先,对基于时空图神经网络的行程时间预测研究从问题定义和基本框架进行概述性描述。然后,根据关键要素中预测任务选择数量的不同,将相关研究工作分为单任务和多任务行程时间预测方法两类,并详细介绍每一类预测方法独有的特点以及代表性工作。最后,讨论行程时间预测在时空高阶相关性、隐式时空依赖关系以及可解释性方面建模的难点,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神经网络 时空图序列 时空数据挖掘 行程时间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方法简要评述 被引量:20
5
作者 王普 崔利荣 李倩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7-80,共4页
近几年来的大量研究成果表明,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方法已经成为资产管理领域关注的焦点。通过文献梳理发现,该方法主要用于机器设备资产寿命周期内的全面管理。基于此,立足于资产全寿命周期的主要研究内容,即设备的可靠性、可维修性与经... 近几年来的大量研究成果表明,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方法已经成为资产管理领域关注的焦点。通过文献梳理发现,该方法主要用于机器设备资产寿命周期内的全面管理。基于此,立足于资产全寿命周期的主要研究内容,即设备的可靠性、可维修性与经济性进行探讨,对机器设备资产的寿命周期成本与维修策略进行研究,对已有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国内外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研究成果进行简要的评述。首先,对机器设备资产寿命周期内的费用估算和分析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回顾,主要就设备资产寿命周期的费用划分、费用估算方法进行了总结和阐述,为以后寿命周期费用的估算方法的选择和改进提出了改进意见。其次,针对机器设备资产全寿命周期内的维修计划和维修策略进行了总结和陈述,分析了维修计划制定的原则和方法,并针对已有的维修策略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电网企业的实际应用,对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全寿命周期 寿命周期 电网企业 周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视角的铁路运输收入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柳淳 侯敬 +3 位作者 杨国辉 贾爱国 李琨浩 王静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0-34,共5页
铁路运输收入管理信息系统是我国铁路运输生产管理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铁路运输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铁路运输收入管理信息系统现状,目前在铁路局层面已经形成了运输收入大数据,实现人机联控、业务环节互控。... 铁路运输收入管理信息系统是我国铁路运输生产管理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铁路运输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铁路运输收入管理信息系统现状,目前在铁路局层面已经形成了运输收入大数据,实现人机联控、业务环节互控。基于大数据视角,提出应加快构建铁路行业的运输收入大数据平台,建立铁路运输行业的运输收入综合分析系统,增强运输收入风险控制信息化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运输收入管理信息系统 数据平台 综合分析子系统 风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地质地区桥梁工程施工方案虚拟模糊决策技术研究
7
作者 杨静 段鹏鑫 +2 位作者 何于秋 汪辉 段晓晨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292-4299,共8页
特殊地质地区的施工决策极为重要且复杂多变,地质条件的不确定性会直接影响施工方案的选择和实施。为解决西南复杂特殊地质地区桥梁工程施工方案“五控”目标(工期、成本、质量、安全、环保)之间非均衡性难题,将网络计划技术与建筑信息... 特殊地质地区的施工决策极为重要且复杂多变,地质条件的不确定性会直接影响施工方案的选择和实施。为解决西南复杂特殊地质地区桥梁工程施工方案“五控”目标(工期、成本、质量、安全、环保)之间非均衡性难题,将网络计划技术与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可视化技术、模糊集理论和灰色关联分析(grey relational analysis,GRA)集成应用到复杂特殊地质地区桥梁工程施工方案优选中,建立基于工期-成本-质量-安全-环保的混合模糊多属性决策模型(hybrid fuzzy multi-attribute decision-making model,HFMD),并运用Python与BIM技术构建施工过程可视化系统,辅助管理人员进行决策,结果满足“五控”指标综合优化方案,并且工期提前10 d,成本降低3.1%,证明了此模A型和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为复杂特殊地质地区桥梁工程施工方案决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集 施工方案优选 灰色关联分析 混合模糊多属性决策 施工过程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数字金融对城市生态效率的驱动研究——理论框架、效率测度与组态路径
8
作者 孙倩 李素英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114,共16页
数字技术与传统金融融合产生的数字金融对城市生态效率提升有着重要影响。依托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科学评估2011—2023年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生态效率发展水平,运用核密度估计和马尔科夫链考察其动态分布和演进趋势,借助动态定性比... 数字技术与传统金融融合产生的数字金融对城市生态效率提升有着重要影响。依托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科学评估2011—2023年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生态效率发展水平,运用核密度估计和马尔科夫链考察其动态分布和演进趋势,借助动态定性比较分析法探究数字金融系统内部因素提升城市生态效率的组态路径。研究发现,京津冀区域城市生态效率整体处于中高至高效率水平区间,且分布曲线呈波动性态势,梯度效应明显,生态发展稳定性欠佳。区域内部绝对差异仍然存在,生态发展不均衡与“多极分化”明显。从转移规律视角分析,京津冀区域低效率水平城市较难突破“数字鸿沟”,发生向上“跨级”转移概率较小;中低效率与高效率水平城市向中间聚集趋势明显,城市间差异逐步缩小。数字金融生态系统中的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等因素通过“数字保险轻推型”“数字支付—保险重推型”和“数字信用重推型”三大发展模式产生不同高城市生态效率组态路径,且均具备“殊途同归”的特征。为实现高城市生态效率,应系统优化数字金融生态,发挥要素协同效应;发展数字保险业务并创新数字保险产品开发;重视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并推动数字支付业务与数字保险业务相结合。政府可推动数字信用平台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数字信用与生态效益协同业务模式,强化绿色发展长效驱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城市生态效率 组态分析 超效率SB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工程项目“五控”目标管理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段晓晨 孟晓静 +1 位作者 张小平 李甜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8-82,共5页
将?EVM?已获价值理论、CS?显著性理论、WBS?工程分解法、CPM?关键路径法、评分法和?VR?理论等运用到交通工程项目"五控"目标管理中,确定交通工程的"五控"目标值,研究"五控"目标实现的方法,采用虚拟现实... 将?EVM?已获价值理论、CS?显著性理论、WBS?工程分解法、CPM?关键路径法、评分法和?VR?理论等运用到交通工程项目"五控"目标管理中,确定交通工程的"五控"目标值,研究"五控"目标实现的方法,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和动态控制技术对整个项目建设过程的"五控"目标进行控制管理,循环优化施工过程管理,以达到缩短工期、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安全、环保的目标。结合巴中市政交通工程项目中的杨家沟特大桥工程实例,通过应用计算机?3D?可视化管理系统进行直观展示,使管理人员对项目进展有直观的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控”目标 动态管理 桥梁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运输收入风险管理评价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侯敬 王静 +2 位作者 郝美峰 柳淳 李琨浩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15,21,共7页
为全面加强铁路运输收入风险管理,夯实铁路运输收入内控制度,从铁路运输收入业务风险、技术风险和人员风险3个角度选取铁路运输收入的影响因素作为评价指标,构建铁路运输收入风险管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分析,得出... 为全面加强铁路运输收入风险管理,夯实铁路运输收入内控制度,从铁路运输收入业务风险、技术风险和人员风险3个角度选取铁路运输收入的影响因素作为评价指标,构建铁路运输收入风险管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分析,得出铁路运输收入风险管理风险等级,结合风险控制矩阵对铁路运输收入风险管理潜在的风险点提出有效内控措施,为铁路运输收入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收入 风险管理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法 风险控制矩阵 内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欧班列能否助力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来自中国城市的经验证据
11
作者 王晓曦 亐道远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41,共7页
制造业是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重要载体,是我国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的关键所在。中欧班列作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为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利用海关微观数据库、UIBEGVC数据库,采用交错双重差分... 制造业是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重要载体,是我国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的关键所在。中欧班列作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为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利用海关微观数据库、UIBEGVC数据库,采用交错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中欧班列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中欧班列存在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效应,且这一效应随时间推移而逐步增强。影响机制在于,中欧班列通过促进开行区域形成集聚效应、带动要素流动水平、提升创新能力推动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异质性检验发现,中欧班列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促进作用在政策环境优势城市、先进制造业集群城市、物流枢纽城市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欧班列 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 集聚效应 要素流动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工程项目虚拟动态优化管理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杜沛沛 段晓晨 +1 位作者 张小平 项旭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6-71,共6页
将BPNN人工神经网络法、FIS模糊推理系统、GM(1,1)灰色预测模型等非线性预测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和动态优化管理技术综合应用于交通工程施工管理各目标的管控中,构建交通工程项目施工虚拟动态优化管理系统,对其施工过程进行优化管理,... 将BPNN人工神经网络法、FIS模糊推理系统、GM(1,1)灰色预测模型等非线性预测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和动态优化管理技术综合应用于交通工程施工管理各目标的管控中,构建交通工程项目施工虚拟动态优化管理系统,对其施工过程进行优化管理,对于提高交通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水平,实现交通工程施工管理的信息化管理和可视化管理,保证项目各计划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价值。以天津津滨轻轨交通工程中山门西段供电系统工程的施工管理为例,直观展示虚拟动态优化管理技术的应用过程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虚拟动态优化 非线性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机电工程施工动态管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郭一家 段晓晨 吴建国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5-119,共5页
以天津津滨轻轨中山门西段供电系统工程为背景,通过项目管理中对成本、进度等多重控制目标的集成控制,实现项目整体目标的最优化,找到降低管理费用、减少投资浪费的有效方法。考虑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将出现与施工计划不完全一致的偏差,... 以天津津滨轻轨中山门西段供电系统工程为背景,通过项目管理中对成本、进度等多重控制目标的集成控制,实现项目整体目标的最优化,找到降低管理费用、减少投资浪费的有效方法。考虑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将出现与施工计划不完全一致的偏差,编制了施工动态管理软件。通过软件,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出出现成本、进度偏差的关键工序,可分析引起偏差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软件中对工程情况的分析采用项目管理中的已获价值理论分析法,从而实现多个控制目标的集成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机电工程 施工动态管理 项目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警理论的铁路罐车危险货物运输风险管理 被引量:3
14
作者 郝竟涵 郭湛 +1 位作者 李利军 李艳丽 《中国铁路》 2023年第10期114-121,共8页
随着危险货物运输需求量增长,铁路罐车作为危险品运输工具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铁路罐车危险性极为复杂,提升其运输安全成为铁路愈发重视的问题。结合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的规范化要求,将预警理论引入铁路罐车危险货物运输领域,根... 随着危险货物运输需求量增长,铁路罐车作为危险品运输工具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铁路罐车危险性极为复杂,提升其运输安全成为铁路愈发重视的问题。结合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的规范化要求,将预警理论引入铁路罐车危险货物运输领域,根据铁路罐车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风险来源建立预警指标,设置预警评价区间,进而借助层次分析法进行预警指标权重的计算,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最终铁路罐车危险货物运输的预警等级,对可能出现的警情进行预报。结合企业案例,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出相应管理建议,推进实现危险货物领域铁路罐车安全运输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警理论 铁路罐车 危险货物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会计在河北企业的实践: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文海 申富平 +1 位作者 张艳辉 郝炳新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8-83,共6页
管理会计在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中国的改革开放从西方引入中国,经过本土化实践,河北省企业创造和提炼出马胜利的三十六计、满负荷工作法、涿化模式、邯纲经验等在国内具有一定特色的系列会计经验,使管理会计的中国化应用达到了较高水平。
关键词 管理会计 河北企业 满负荷工作法 涿化模式 邯钢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应急预案管理体系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兴鹏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1-96,共6页
针对企业应急预案管理薄弱,缺乏科学的理论方法支撑等问题,从知识管理的视角剖析了企业应急预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应急预案管理知识的内容和转化机理,研究了基于知识管理的应急预案管理过程,提出了基于知识管理的应急预案管理平台;... 针对企业应急预案管理薄弱,缺乏科学的理论方法支撑等问题,从知识管理的视角剖析了企业应急预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应急预案管理知识的内容和转化机理,研究了基于知识管理的应急预案管理过程,提出了基于知识管理的应急预案管理平台;应急预案管理本质上是一个知识的产生、应用和创造的进化过程,将知识管理思想引入企业预案管理过程中,可以明确预案管理各环节的管理重点,有助于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管理体系,为企业的应急预案管理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预案 知识管理 应急预案管理体系 应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新质生产力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60
17
作者 李占平 王辉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16,共5页
扎实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命题。作为一种新型生产力,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日渐凸显。文章在测度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借助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数字新质生... 扎实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命题。作为一种新型生产力,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日渐凸显。文章在测度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借助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数字新质生产力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数字新质生产力能够有效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创新扩散与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新质生产力影响实体经济的重要渠道。异质性检验结果证实,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赋能作用在东部地区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新质生产力 技术创新扩散 产业结构升级 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认知图的高铁企业国际声誉形成机制仿真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牛衍亮 李思远 +3 位作者 汪钏 孙博 罗岚 邓小鹏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6-546,共11页
为探究高铁企业国际声誉形成机制的动态演化过程,采用一种结合了结构方程模型和模糊认知图的方法进行仿真分析。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宏观因素、企业能力和被感知的能力均与国际声誉呈正相关,与国际声誉之间的相关性大小排序为宏观因素>... 为探究高铁企业国际声誉形成机制的动态演化过程,采用一种结合了结构方程模型和模糊认知图的方法进行仿真分析。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宏观因素、企业能力和被感知的能力均与国际声誉呈正相关,与国际声誉之间的相关性大小排序为宏观因素>企业能力>被感知的能力。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宏观因素是引起国际声誉变化的最根本原因。混合分析结果证明了以宏观因素为核心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对国际声誉的提升效果最好。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高铁企业提升国际声誉的对策。这种混合方法模拟了因素间的动态交互作用,并在不同假设情景下进行仿真分析,揭示了高铁企业国际声誉形成机制的动态演化过程。研究结果有助于拓展国际声誉形成机制的知识体系,也可为高铁企业采取针对性策略提升国际声誉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分析 高铁企业 国际声誉 形成机制 模糊认知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能否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艳丽 孙瑜培 李利军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1,共11页
基于2011—2022年中国A股重污染企业数据,利用双向固定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绿色金融对重污染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绿色金融对重污染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提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绿色金融通过调整金融... 基于2011—2022年中国A股重污染企业数据,利用双向固定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绿色金融对重污染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绿色金融对重污染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提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绿色金融通过调整金融资源配置,倒逼其增加研发投入与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来实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目标。拓展性检验发现,绿色金融对非国有、东部地区、较高环境规制下重污染企业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新质生产力 金融资源配置 研发创新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绿色转型的机制与效应——基于绿色创新的视角 被引量:3
20
作者 蒋秀兰 孙浩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1-79,共9页
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10—2020年的面板数据,首先运用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结合GML指数,对制造业绿色转型效率进行测算,然后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水平,将“两业”融合、绿色创新和制造业绿色转型纳入同一个分析框... 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10—2020年的面板数据,首先运用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结合GML指数,对制造业绿色转型效率进行测算,然后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水平,将“两业”融合、绿色创新和制造业绿色转型纳入同一个分析框架中,并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对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机制与中介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来看,2010—2020年我国制造业绿色转型效率呈现上升趋势,且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都对制造业绿色转型效率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制造业绿色转型效率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效率提升。(2)制造业绿色转型效率总体呈现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的态势。(3)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对制造业绿色转型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通过推动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促进制造业绿色转型。(4)对外开放和研发强度有利于制造业绿色转型,环境规制则会抑制制造业绿色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阶段SBM模型 产业融合 制造业 物流业 绿色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