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结构表面光电阴极保护材料及其光阳极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石廷阅 杨晓红 +6 位作者 程馨 刘聪 刘佳朋 郭子宽 张彬超 宗倩颖 肖凤娟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7-39,共13页
钢结构的腐蚀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光电阴极保护是利用材料转换光辐射产生光电子,光生电子通过外接电路转移到金属表面并富集,使金属发生阴极极化,从而抑制腐蚀的技术,也是一种真正节能、环保的腐蚀防护技术。光电阴极保护... 钢结构的腐蚀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光电阴极保护是利用材料转换光辐射产生光电子,光生电子通过外接电路转移到金属表面并富集,使金属发生阴极极化,从而抑制腐蚀的技术,也是一种真正节能、环保的腐蚀防护技术。光电阴极保护材料存在可见光利用率低、光电转换效率不足、光阳极稳定性不良、很少与有机涂层联用等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制约光电阴极保护材料发展的突出问题。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改善光电阴极保护材料及其光阳极性能的最新策略和方法,重点评述了通过离子掺杂重构、敏化与共敏化、异质结工程和聚合物涂层联用等方式提升TiO_(2)、ZnO、g-C_(3)N_(4)、BiVO4和聚合物基纳米材料光电转化效率的发展成果,评述了研究成果的贡献和影响,对钢结构的光生阴极保护可行性进行了论证,提出了材料防腐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挑战和发展趋势,可为国内外半导体材料在光生阴极保护中的实际应用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转换效率 阴极保护 光阳极 掺杂重构 异质结工程 防腐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迁移对水泥基材料后续水化与微结构的影响
2
作者 刘亚州 魏策策 +2 位作者 王磊 唐洲洋 孔丽娟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33-1038,共6页
通过后续水化试验,研究了不同养护制度和水中水化温度下水泥基材料的水分迁移规律,分析了水分迁移对水泥基材料后续水化与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基材料结合水量随试件深度增加呈减小趋势,后续水化35 d时,试件深度160 mm处的结合水... 通过后续水化试验,研究了不同养护制度和水中水化温度下水泥基材料的水分迁移规律,分析了水分迁移对水泥基材料后续水化与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基材料结合水量随试件深度增加呈减小趋势,后续水化35 d时,试件深度160 mm处的结合水量较深度0 mm处降低6.4%;试件深度80 mm处的后续水化结合水量(前期)随高温水浴养护时间延长呈减小趋势,随水中水化温度升高而增大;当水中水化温度过高(60℃)时,水泥基材料内部生成微裂缝,孔结构粗化,后续水化表现为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迁移 后续水化 养护制度 水中水化温度 结合水 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水剂掺量对超高性能地聚物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徐龙宇 宋盼盼 +3 位作者 李超赏 周子靖 齐浩宇 刘亚州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47-250,共4页
针对矿渣粉-硅灰基超高性能地聚物混凝土(Ultra-high-performance geopolymer concrete, UHPGC),开展新拌性能试验和强度试验,研究了减水剂掺量对其流动度、吸附量、Zeta电位绝对值、凝结时间和强度的影响,并分析了减水剂对其抗压强度... 针对矿渣粉-硅灰基超高性能地聚物混凝土(Ultra-high-performance geopolymer concrete, UHPGC),开展新拌性能试验和强度试验,研究了减水剂掺量对其流动度、吸附量、Zeta电位绝对值、凝结时间和强度的影响,并分析了减水剂对其抗压强度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UHPGC流动度、吸附量、Zeta电位绝对值随减水剂掺量增大而增大,且凝结时间随减水剂掺量增大而延长,减水剂掺量为3%时,UHPGC流动度、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较减水剂掺量1%分别增大6.2%、17.6%和12.7%;UHPGC抗压强度随减水剂掺量增大而减小,减水剂掺量3%的UHPGC 28 d抗压强度较减水剂掺量1%的减小17.5%;孔结构粗化导致高减水剂掺量UHPGC强度降低,当减水剂掺量为3%时,最可几孔径增大至4.3 nm,造成其强度降幅达到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地聚物混凝土 减水剂 新拌性能 强度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尾矿砂-地聚物复合材料的界面与性能 被引量:16
4
作者 卢佳涛 孔丽娟 +1 位作者 樊子瑞 谢书衡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85-590,606,共7页
用铁尾矿砂或天然砂配制水泥/地聚物砂浆,并对不同骨料与基体间界面的化学反应、界面过渡区(ITZ)微观结构及砂浆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掺加铁尾矿砂后,粉煤灰/矿渣地聚物溶液中的Na^(+)、Si^(4+)、Al^(3+)、Ca^(2+)质量浓度均有不... 用铁尾矿砂或天然砂配制水泥/地聚物砂浆,并对不同骨料与基体间界面的化学反应、界面过渡区(ITZ)微观结构及砂浆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掺加铁尾矿砂后,粉煤灰/矿渣地聚物溶液中的Na^(+)、Si^(4+)、Al^(3+)、Ca^(2+)质量浓度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矿渣地聚物溶液反应速率较快,对骨料表层溶解也有更强的促进作用;铁尾矿砂附近界面过渡区结构明显优于天然河砂,且铁尾矿砂-地聚物砂浆的界面纳米力学性能显著高于铁尾矿砂-水泥砂浆;用铁尾矿砂制备的砂浆强度及抗渗性也均优于天然河砂,这种差异在水泥砂浆中最小,在矿渣地聚物砂浆中最显著,而粉煤灰地聚物砂浆在后期才逐渐凸显出铁尾矿砂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尾矿砂 地聚物 砂浆 界面过渡区 强度 抗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光电化学阴极保护材料及其防腐功能化实现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张雪菲 李梦雅 +3 位作者 孔龙飞 王猛 闫璐 肖凤娟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8-140,共13页
与传统的腐蚀保护方法相比,光电化学阴极保护是一种节能、环保、经济的腐蚀防护技术。该技术的关键特征是,利用光电化学阴极保护材料在光照条件下产生光生电子,而光生电子以电势差作为驱动力转移到金属上,并富集在金属表面,导致金属的... 与传统的腐蚀保护方法相比,光电化学阴极保护是一种节能、环保、经济的腐蚀防护技术。该技术的关键特征是,利用光电化学阴极保护材料在光照条件下产生光生电子,而光生电子以电势差作为驱动力转移到金属上,并富集在金属表面,导致金属的电位负移,从而实现对金属的强制保护。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光电化学阴极保护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性能特点,针对目前TiO_(2)薄膜材料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通过形貌调控、元素掺杂、半导体复合、异质结构成、材料耦合等方式,提升光电化学阴极保护性能的策略和技术。概括了非TiO_(2)类光电化学阴极保护纳米材料的性能及应用,主要有ZnO、SrTiO_(3)、In_(2)O_(3)、g-C_(3)N_(4)、铋基金属氧化物等半导体材料。明确了近年来光电化学阴极保护材料防腐功能化实现的途径和方法,包括光阳极法和直接涂敷法,并比较了二者之间的优缺点。最后,提出了金属光电化学阴极保护材料及防腐功能化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化学阴极保护 纳米薄膜材料 半导体异质结 光生电子 光阳极电极 防腐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污水管道混凝土的加速腐蚀模拟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孔丽娟 梁增蕴 +1 位作者 鹿桓 赵文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4-80,共7页
为加速模拟重力污水管道混凝土腐蚀,硫化氢气体浓度和污水化学需氧量均提高20倍,将混凝土试件半浸其中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污水加速了微生物的代谢产酸,导致混凝土严重劣化。水位区附近的混凝土表面生物膜生长远多于其他区域。远... 为加速模拟重力污水管道混凝土腐蚀,硫化氢气体浓度和污水化学需氧量均提高20倍,将混凝土试件半浸其中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污水加速了微生物的代谢产酸,导致混凝土严重劣化。水位区附近的混凝土表面生物膜生长远多于其他区域。远离水面生物膜变薄且颜色发黄,表明发生了硫化氢气体的生物与化学氧化反应。然而,气相区混凝土的劣化程度不如现场观察到的严重,可见高浓度硫化氢并非是控制混凝土腐蚀的首要因素,硫氧化细菌的数量和活性水平也至关重要,应同样强化。浸没在污水中的混凝土试件腐蚀层最厚,内部硫含量也最高。因此,硫元素分布可作为反映污水管道混凝土腐蚀发展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污水管 混凝土腐蚀 加速模拟 硫化氢浓度 强化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120管线钢激光电弧复合焊热模拟热影响区的组织转变 被引量:2
7
作者 付坤 胡连海 +3 位作者 王华龙 胡庆福 刘雄 卢立祥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3-66,71,共5页
X120管线钢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采用金相显微镜和透射电镜研究了X120管线钢连续冷却转变(CCT)组织,采用热模拟设备建立了常规热处理条件下的CCT曲线和激光电弧复合焊条件下的模拟热影响区连续冷却转变(SHCCT)曲线。试验结果表明,... X120管线钢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采用金相显微镜和透射电镜研究了X120管线钢连续冷却转变(CCT)组织,采用热模拟设备建立了常规热处理条件下的CCT曲线和激光电弧复合焊条件下的模拟热影响区连续冷却转变(SHCCT)曲线。试验结果表明,在激光电弧复合焊条件下,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热模拟粗晶区组织依次为粒状贝氏体、贝氏体铁素体和板条马氏体,激光电弧复合焊条件下的快速加热使A_(c1)和A_(c3)相变线有所提升,高温停留时间短使得奥氏体来不及长大,使组织细化,激光电弧复合焊条件下的M_(s)转变温度提高,马氏体转变温度区间扩大,使得形成的板条马氏体能够发生自回火,从而减小淬火应力,改善强度和韧性,提高抗开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120管线钢 激光电弧复合焊 热模拟 CCT曲线 SHCCT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1/Q345复合板气体保护电弧焊焊接工艺、组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付坤 胡连海 +3 位作者 卢立祥 耿占一 苑永攀 王松涛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9-102,108,共5页
TA1/Q345复合板焊接结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依次采用钢焊丝、铜焊丝、钒焊丝及钛焊丝对复合板进行气体保护电弧焊接,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复合板焊接接头各区的组织及成分。结果表明,焊缝成形良好,无裂纹、未焊透、... TA1/Q345复合板焊接结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依次采用钢焊丝、铜焊丝、钒焊丝及钛焊丝对复合板进行气体保护电弧焊接,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复合板焊接接头各区的组织及成分。结果表明,焊缝成形良好,无裂纹、未焊透、咬边等缺陷,焊接接头焊缝区分为Fe区、Cu区、V区和Ti区,各区焊缝界限明显,在Cu-V界面附近,铜基体上弥散分布着球状钒基固溶体颗粒,显著提高界面的结合性能,钒隔离层及铜隔离层能够有效阻止Fe元素与Ti元素的扩散,抑制了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的产生。焊缝各区硬度稳定,焊接接头的伸长率为17%,抗拉强度为517MPa,达到了Q345钢基层抗拉强度的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钢复合板 焊接工艺 Cu/V界面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