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次轨道交通服务城市(群)发展研究
1
作者 张贵忠 杜彦良 +1 位作者 高阳 王玲玲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9-209,共11页
当前,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涌现出具有强劲辐射带动能力的超大城市(群),对构建多层次轨道交通系统、更好服务城市(群)交通需求提出了迫切要求。本文结合国内超大城市(群)中具有代表性的广州枢纽、成都枢纽、北京枢纽等... 当前,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涌现出具有强劲辐射带动能力的超大城市(群),对构建多层次轨道交通系统、更好服务城市(群)交通需求提出了迫切要求。本文结合国内超大城市(群)中具有代表性的广州枢纽、成都枢纽、北京枢纽等,精准梳理了我国多层次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并研判了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提升多层次轨道交通服务城市功能的发展路径,包括推动多网共站实现多层次轨道交通“点”融合,重视轨道“进核”实现融合水平提升,推动廊道资源高效利用实现功能互补和技术经济最优,坚持公交化运营实现服务城市功能提升,增加线网供给实现国铁网和地铁网衔接融合;以北京市为例,给出了提升多层次轨道交通服务城市功能的规划方案。建议从完善枢纽联通性、优化生产设施布局、发挥“点”融合作用、注重既有廊道资源利用、深入推进公交化开行等方面创新发展理念并加强实践探索,为进一步提高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服务保障能力积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城市(群) 多层次轨道交通 城际铁路 市域(郊)铁路 多网共站 公交化运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考虑铁路隧道结构构造的地震灾后损失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戎密仁 苏木标 +3 位作者 王海龙 戎虎仁 陈树礼 沈凤娟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9-144,共6页
铁路隧道的震害因地震等级、震源远近、隧道自身结构形式的不同而不同,故灾后损失的评估方法比较关键,以便能及时作出灾后响应决策。从铁路隧道结构构造的角度,分析对比了多种评估灾后损失的方法。最后得出,分层加权综合评估法能够对铁... 铁路隧道的震害因地震等级、震源远近、隧道自身结构形式的不同而不同,故灾后损失的评估方法比较关键,以便能及时作出灾后响应决策。从铁路隧道结构构造的角度,分析对比了多种评估灾后损失的方法。最后得出,分层加权综合评估法能够对铁路隧道地震灾害损失进行定性与定量的评估,该法既充分考虑了铁路隧道结构构造的层次性,又能充分体现各种结构构造部分的轻重程度,为震后职能部门快速、准确地作出灾害响应提供了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结构构造 地震灾害 评估方法 加权综合评估法 损失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铁路桥梁运管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陈树礼 赵维刚 严斌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3-58,共6页
随着桥梁建设水平的突飞猛进和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很多大型桥梁结构建成通车,与此同时,桥梁的运营管理和养护问题也日益严重。在总结概括多座大型铁路桥梁运营管理体制和养护维修情况的基础上,对京沪高铁大胜关长江大桥和郑焦城际铁路郑... 随着桥梁建设水平的突飞猛进和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很多大型桥梁结构建成通车,与此同时,桥梁的运营管理和养护问题也日益严重。在总结概括多座大型铁路桥梁运营管理体制和养护维修情况的基础上,对京沪高铁大胜关长江大桥和郑焦城际铁路郑州黄河大桥两座典型桥梁的运管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对今后大型桥梁运营管理提出了建议,完成大型铁路桥梁运营管理分析及对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一些大型铁路桥梁的运营管理在管理体制、养护维修现状、设计及施工影响、桥梁自身状况、检测技术及手段等多方面还值得进一步探讨,通过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先进的信息技术、检测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建立现代化的桥梁运营管理体制和现代化大型桥梁管养体系,通过预防性、数字化管养,实现养护管理的技术升级与管理模式的转变,是提高大型桥梁运营管理水平、养护管理质量、保证桥梁结构正常使用性能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大型桥梁 运营管理 体制 养修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吊管机翻车保护结构的有限元分析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建超 王军 李义强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41-945,共5页
为了设计与改进吊管机的翻车保护结构(ROPS),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设计的ROPS进行有限元分析,并对其样机进行加载试验。首先介绍了ROPS的结构类型并优选了适合该机的双柱型式,然后建立了双柱式ROPS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结构性能仿真分析... 为了设计与改进吊管机的翻车保护结构(ROPS),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设计的ROPS进行有限元分析,并对其样机进行加载试验。首先介绍了ROPS的结构类型并优选了适合该机的双柱型式,然后建立了双柱式ROPS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结构性能仿真分析;并依据ISO3471:2008的相关要求进行了具有代表性的侧向加载试验,以检验ROPS的受力变形和承载能力等情况,对比分析了试验结果与有限元结果的偏差及其产生原因,最后提出了针对该类ROPS的改进措施,以期总结出类似ROPS的有限元计算和样机试验的基本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车保护结构 ANSYS 加载试验 吊管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砟轨道混凝土结构病害检测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建超 刘世川 田秀淑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0-92,共13页
随着高速铁路运营时间的逐步增长,无砟轨道混凝土结构中的一些伤损病害也逐渐积累并显现出来,当前对其进行有效检测已成为保障高速列车安全有效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从系统性梳理无砟轨道混凝土结构病害型式与成因入手,将当前较为典型的... 随着高速铁路运营时间的逐步增长,无砟轨道混凝土结构中的一些伤损病害也逐渐积累并显现出来,当前对其进行有效检测已成为保障高速列车安全有效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从系统性梳理无砟轨道混凝土结构病害型式与成因入手,将当前较为典型的无损检测技术在无砟轨道中的应用及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对今后轨道病害检测新技术展开介绍.经研究分析,超声波技术在检测较浅的无杂质裂缝或空洞时精度较高,较深的裂缝可采用冲击回波法;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预测轨道板浅表裂缝的具体位置和演化趋势时有显著效果;地质雷达技术则广泛用于检测内部较大病害的轨道混凝土结构或砂浆层脱空等.在轨道结构病害检测新技术方面,三维激光技术可自动获得无砟轨道混凝土结构高精度病害信息;光纤光栅及机器视觉等图像识别技术可及时获取无砟轨道发生伤损的数据信息,达到将损失降至最小的目的;基于列车载荷动力下振动响应与刚度特性的差异,可在非天窗时间对轨道结构病害进行识别监测与状态评估;而多种检测技术协同或多源特征融合可进一步提升轨道病害识别精度与检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轨道 混凝土结构 病害 缺陷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长江大桥长期健康监测和安全评估系统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杜彦良 苏木标 +1 位作者 刘玉红 王庆敏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1-110,共10页
本文介绍武汉长江大桥长期健康监测和安全评估系统的设计方案、结构体系、主要监测内容、传感器布设安装与防护要求、数据库管理与查询的主要功能、安全评估方法与报警功能。该系统针对这座老桥的具体情况,以桥梁结构整体性能监测及列... 本文介绍武汉长江大桥长期健康监测和安全评估系统的设计方案、结构体系、主要监测内容、传感器布设安装与防护要求、数据库管理与查询的主要功能、安全评估方法与报警功能。该系统针对这座老桥的具体情况,以桥梁结构整体性能监测及列车信息和环境信息监测为主,采用分片小集中数据采集、星形组网方式,由多种参数、多种传感器和相关调理仪、多测站及两级计算机局域网构成。运行结果表明:监测系统抗干扰能力强、传输速率快、故障率低,工作性能稳定,数据结果准确、可信;全部数据边采边显,波形显示形象逼真,刷新速度快;数据库管理科学,数据查询简便、快捷;安全评估理论和方法可行,可操作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长江大桥 健康监测 安全评估 数据采集 数据查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线下结构病害可视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广远 王永卫 +1 位作者 赵维刚 王保宪 《中国铁路》 2020年第2期87-95,共9页
高铁线下结构病害危及列车运行安全,需要及时维修、加强养护。高铁线下结构病害类型复杂多样、检测数据繁多,导致后期维护困难,亟需有效的可视化方法对大量病害数据进行管理和表达。对比二维可视化、数据可视化、三维成像、科学计算可... 高铁线下结构病害危及列车运行安全,需要及时维修、加强养护。高铁线下结构病害类型复杂多样、检测数据繁多,导致后期维护困难,亟需有效的可视化方法对大量病害数据进行管理和表达。对比二维可视化、数据可视化、三维成像、科学计算可视化、虚拟现实及BIM等技术的应用领域和技术特点,分析其在高铁线下结构病害信息可视化工作中的适用性,以此研究一种适当的方法,实现大量病害检测数据集中管理、病害空间分布直观表达,进而实现后期数据分析,为线下结构维修和养护提供帮助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线下结构 病害检测 可视化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岩三轴压缩破坏与声波声发射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浩然 杨春和 +2 位作者 赵维刚 刘博 尹雪英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458-2466,2476,共10页
利用岩石声波-声发射一体化测试系统与应力加载装置,系统地研究了三轴压缩试验中盐岩的变形破坏特征与声波声发射活动规律。结果表明:(1)三轴加载试验中,盐岩的破坏过程分为压密与弹性压缩阶段、裂纹产生与稳定增长阶段、裂纹加速增长... 利用岩石声波-声发射一体化测试系统与应力加载装置,系统地研究了三轴压缩试验中盐岩的变形破坏特征与声波声发射活动规律。结果表明:(1)三轴加载试验中,盐岩的破坏过程分为压密与弹性压缩阶段、裂纹产生与稳定增长阶段、裂纹加速增长阶段和应变硬化阶段。阶段Ⅰ中,盐岩纵横波波速略微上升,并伴随少量的声发射事件;阶段Ⅱ中,盐岩的声发射活动开始活跃,超声波波速稳定;阶段Ⅲ和阶段Ⅳ中,岩石的声发射事件数量大幅度上升,纵波波速保持稳定,横波波速呈现明显地下降趋势。(2)盐岩的声波与声发射特征与试验围压应力密切相关。围压水平越低,受载盐岩破坏过程中的波速变化率越大;围压水平越高,盐岩超声波波速变化率越小。根据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当盐岩轴向应变达到10%,围压条件为5、10、15、20 MPa时盐岩的声发射事件数量分别为16 271、8 764、3 041、906个,围压对盐岩破坏过程的声发射活动有较大的影响,显示了围压致密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波速 声发射 三轴压缩试验 围压 岩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固有振动频率的危岩安全监测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杜岩 谢谟文 +3 位作者 蒋宇静 李博 高阳 刘秋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035-3040,共6页
危岩体在经历地震和强降雨之后其抗滑力下降,从而导致重力作用失稳,是一种常见的破坏形式。危岩块体的失稳破坏取决于岩体结构面的状况,随着结构面的张开及黏结程度下降,危岩块体会发生失稳而崩塌,基于常规位移监测方法难以达到危岩块... 危岩体在经历地震和强降雨之后其抗滑力下降,从而导致重力作用失稳,是一种常见的破坏形式。危岩块体的失稳破坏取决于岩体结构面的状况,随着结构面的张开及黏结程度下降,危岩块体会发生失稳而崩塌,基于常规位移监测方法难以达到危岩块体监测预警的目的。而固有振动频率可以有效反映岩体的物理力学参数的变化,进而可以对其安全性做出预判。基于模型试验,在保持下滑力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固有振动频率来对滑坡内部的黏结力和摩擦力等力学指标进行分析。通过实际静摩擦力是否达到最大静摩擦力的方法来科学判识岩体的稳定情况。试验结果得出:计算的摩擦力可以有效分析岩体的安全性,并证明固有振动频率在降低至6 Hz以下,岩体开始趋于破坏。同时,得出由于摩擦力破坏后期占据抗滑力的比重逐渐升高,最高达到抗滑力的80%,从而造成破坏末期摩擦力不降反升的情况。基于固有振动频率的监测,可对岩体的损伤做出定量判断,也可评估岩体静摩擦力指标,从而实现扰动后岩体的安全评价。这种基于振动模态的岩体安全监测与损伤评价新的技术思路,将在实际工程中发挥重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岩体 固有振动频率 激光多普勒测振仪 安全监测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诺数对圆柱气动力和流场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庆宽 邵奇 +3 位作者 郑云飞 李聪辉 马文勇 刘小兵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13,共7页
通过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研究了圆柱的气动阻力、气动升力系数和风压系数随雷诺数的变化规律,从流场分布的角度分析了气动力变化的原因,并研究了雷诺数影响下的流场在圆柱轴向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亚临界雷诺数区域,在时间平均上流... 通过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研究了圆柱的气动阻力、气动升力系数和风压系数随雷诺数的变化规律,从流场分布的角度分析了气动力变化的原因,并研究了雷诺数影响下的流场在圆柱轴向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亚临界雷诺数区域,在时间平均上流场沿模型两侧呈对称分布,雷诺数对平均阻力系数和流场影响较小,平均升力系数基本为零。在临界雷诺数区域,随着特定区域大负压区的出现,流场不再对称,出现不容忽视的平均升力和脉动升力。在超临界雷诺数区域,随着对称侧大负压区的出现,流场恢复对称状态,平均升力基本消失。雷诺数对流场的轴向相关性有显著的影响。在雷诺数较低时(亚临界区域),卡门涡在轴向上的尺度相对较大,而随着雷诺数的提高,该尺度逐渐减小,各断面流场的相关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体 气动力 流场分布 雷诺数 轴向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缠绕螺旋线的斜拉桥斜拉索平均气动阻力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庆宽 李聪辉 +2 位作者 郑云飞 刘小兵 马文勇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7-104,共8页
通过天平测力风洞试验,在雷诺数为13×104~43×104范围内,对直径为120mm的光滑斜拉索模型和25种螺旋线斜拉索模型进行测力试验,得到了各个工况下阻力系数随雷诺数的变化规律,分析了螺旋线直径、缠绕间距对阻力系数的影响;将气... 通过天平测力风洞试验,在雷诺数为13×104~43×104范围内,对直径为120mm的光滑斜拉索模型和25种螺旋线斜拉索模型进行测力试验,得到了各个工况下阻力系数随雷诺数的变化规律,分析了螺旋线直径、缠绕间距对阻力系数的影响;将气动力系数按照亚临界、临界和超临界雷诺数区域进行分区,得到了各个区域内阻力系数的数值或者拟合公式;结果表明:缠绕螺旋线能减弱雷诺数效应;针对螺旋线直径相同缠绕间距不同的情况,在超临界雷诺数区阻力系数随缠绕间距的增大呈单调减小的趋势;针对缠绕间距相同螺旋线直径不同的情况,在超临界区阻力系数随螺旋线直径的增大呈单调增大的趋势;在具有抑振效果的螺旋线参数组合中,选择使得气动阻力最小的参数,可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索 阻力系数 螺旋线 风洞试验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轴压下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余自若 赵海增 +1 位作者 安明喆 刘永前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7-122,共6页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Reactive Powder Concrete)是一种新型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作为新材料在铁路工程中应用的基础,对其多轴力学性能进行研究有重要意义。在6种不同的应力比下,对活性粉末混凝土立方体试件进行三轴定侧压加载试验,分析活...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Reactive Powder Concrete)是一种新型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作为新材料在铁路工程中应用的基础,对其多轴力学性能进行研究有重要意义。在6种不同的应力比下,对活性粉末混凝土立方体试件进行三轴定侧压加载试验,分析活性粉末混凝土在三轴压下的强度特征、变形性能及破坏形态。结果表明:在本研究的应力比范围内,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破坏模式主要为斜剪破坏;三轴抗压强度约为单轴抗压强度的3~4倍,抗压强度最大值出现在第二主应力与第三主应力比值为0.25时;三轴主压向峰值应变为单轴压峰值应变的5~10倍,随着第二主应力的增大,主压向峰值应变逐渐增大;主压向的应力-应变曲线在峰值后没有下降段,而是出现了明显的"应力平台";根据实测的三轴抗压强度,建议了适用于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八面体空间破坏准则的相关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三轴压 强度 应变 破坏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三轴应力下大理岩损伤演化与声发射活动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浩然 王子恒 +2 位作者 孟世荣 赵维刚 陈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672-2682,共11页
为了揭示温度影响下的大理岩裂隙发展与损伤演化规律,利用岩石高温三轴伺服试验机与声发射测试系统,研究了30、60、90、120、150℃条件下的大理岩变形破坏特征与声发射活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高温作用下大理岩三轴压缩破坏经历压密和... 为了揭示温度影响下的大理岩裂隙发展与损伤演化规律,利用岩石高温三轴伺服试验机与声发射测试系统,研究了30、60、90、120、150℃条件下的大理岩变形破坏特征与声发射活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高温作用下大理岩三轴压缩破坏经历压密和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延性破坏阶段以及失稳破坏阶段共4个阶段,且试验温度越高,压密变形阶段和延性破坏阶段历时越长,岩石由弹脆性破坏逐步向弹塑性破坏转化。大理岩峰值强度、弹性模量和内摩擦角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岩石的声发射活跃度和声发射定位与宏观裂纹的对应性随试验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分析大理岩损伤演化过程的声发射信号幅值、撞击、振铃计数、声发射能量、峰值频率和b值特征发现,声发射幅值波动较小、温度敏感性较差,峰值频率和b值参数可以较好地表征岩石内部的裂纹发展情况,且峰值频率的温度敏感性最佳,可优选作为岩石破裂失稳的预测指标。三轴压缩破坏过程中大理岩产生张剪复合裂纹,并以剪切裂纹占主导,高温抑制了岩体内部裂纹的萌生,试验温度越高,岩石的张拉破坏越弱、剪切破坏越强。该研究成果为揭示岩石热损伤机制及工程热害预报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损伤演化 声发射 B值 裂纹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隧道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苏木标 井海明 戎密仁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8-105,共8页
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平时在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地震灾害发生后则是抗震救灾的生命线,而铁路隧道则是这条生命线上的咽喉要道。研究地震发生后如何快速评估铁路隧道的震害损失对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具有重... 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平时在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地震灾害发生后则是抗震救灾的生命线,而铁路隧道则是这条生命线上的咽喉要道。研究地震发生后如何快速评估铁路隧道的震害损失对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铁路隧道工程的构造特点和地震灾害的破坏形式,基于层次分析法原理提出了适用于铁路隧道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的分层加权综合法。研究表明,采用分层加权综合法计算铁路隧道的震害指数,确定其震害破坏等级和相应的损失比,进而计算铁路隧道的地震灾害损失,这种评估方法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评估结果客观可信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地震灾害 层次分析法 损失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震下多跨斜交简支梁桥桥面旋转机理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闫聚考 李少华 王军文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9-34,共6页
为分析强震下多跨斜交简支梁桥梁体出现较大转角的原因及斜度、宽跨比对桥面转角的影响,以某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为背景,利用OpenSees软件建立多跨(两跨和三跨)斜交简支梁桥动力计算模型,采用时程分析法研究斜度、宽跨比和碰撞作... 为分析强震下多跨斜交简支梁桥梁体出现较大转角的原因及斜度、宽跨比对桥面转角的影响,以某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为背景,利用OpenSees软件建立多跨(两跨和三跨)斜交简支梁桥动力计算模型,采用时程分析法研究斜度、宽跨比和碰撞作用对桥面旋转的影响。结果表明:强震下两跨斜交简支梁桥桥面出现较大转角主要是由结构偏心效应造成的;考虑相邻梁间单边纵向碰撞后,当与斜度、宽跨比有关的参数η<1时,碰撞力矩会抑制两跨桥面的旋转;当η>1时,碰撞力矩会加剧其中一跨而抑制另一跨桥面的旋转。强震下三跨斜交简支梁桥中跨桥面的旋转主要由邻梁间纵向碰撞作用引起,斜度小于45°时,仅考虑梁体单边纵向碰撞,中跨桥面最大转角随η的增大而增大;考虑梁体双边纵向碰撞,中跨桥面最大转角随η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交桥 简支梁 地震反应 旋转机理 碰撞 有限元法 桥梁抗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座病害对大跨度钢桁梁桥的振动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树礼 刘永前 张彦兵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95-200,共6页
支座是桥梁结构的重要构件,其技术状况优劣直接影响到桥梁整体和列车的运营安全。针对朔黄铁路64 m单线下承式钢桁梁中出现的固定支座上座板与桁梁连接角钢断裂病害,采用数值模拟分析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支座病害对大跨度钢桁... 支座是桥梁结构的重要构件,其技术状况优劣直接影响到桥梁整体和列车的运营安全。针对朔黄铁路64 m单线下承式钢桁梁中出现的固定支座上座板与桁梁连接角钢断裂病害,采用数值模拟分析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支座病害对大跨度钢桁梁桥振动特性影响研究,分析支座病害成因并设计整治措施,通过现场试验完成病害整治效果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重载运输快速发展导致支座发生连接角钢断裂病害,支座病害改变了约束状况和桥梁结构受力特点,列车过桥时桥跨结构横向振动和竖向振动明显加剧,数值模拟结果和现场试验数据均验证了这一规律;通过拆除并更换原有连接角钢、抬高病害支座高程并保证支座水平等措施能完成病害整治,整治完成后桥跨振动显著降低,减振效果最大达到30%,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座病害 钢桁梁桥 振动 影响 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钢桁梁桥静动力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树礼 刘永前 张彦兵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8-42,共5页
以某铁路64m单线栓焊下承式钢桁梁桥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分析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提速和扩能条件下的大桥静动力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静载作用下,实测大桥杆件应力和跨中挠度均小于理论计算值,挠度、应力校验系数略大于... 以某铁路64m单线栓焊下承式钢桁梁桥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分析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提速和扩能条件下的大桥静动力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静载作用下,实测大桥杆件应力和跨中挠度均小于理论计算值,挠度、应力校验系数略大于规范通常值,挠度和应力相对残余均满足要求,上下游两片受力较为均匀;不同速度列车作用下桥梁运营性能指标基本满足规范要求,但实测数据均较大,且大于同类型双线钢桁梁桥,空重混编列车引起桥梁更大振动;桥梁基本满足承载能力和使用条件要求,结构处于良好的弹性工作状态,但桥跨结构整体刚度偏弱,安全储备较小,建议对桥梁整体刚度进行加强并对桥梁动力响应进行实时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 下承式钢桁梁桥 静动力性能 试验 数值分析 承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桥墩残余位移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军文 李海洋 +1 位作者 闫聚考 石岩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130-134,共5页
为更深入了解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桥墩墩顶残余位移与最大位移关系,提出精度更高的残余位移估算方法。首先利用OpenSees地震仿真软件中的纤维梁柱单元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桥墩的动力计算模型,通过与已有钢筋混凝土桥墩振动台试验结果的对... 为更深入了解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桥墩墩顶残余位移与最大位移关系,提出精度更高的残余位移估算方法。首先利用OpenSees地震仿真软件中的纤维梁柱单元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桥墩的动力计算模型,通过与已有钢筋混凝土桥墩振动台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可靠性;其次通过研究桥墩轴压比、长细比、纵筋配筋率、体积配箍率、纵筋强度硬化系数、纵筋与混凝土强度比等参数对钢筋混凝土桥墩墩顶残余位移延性指标的影响规律;最后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残余位移影响系数随以上参数变化的预测公式,并通过已有振动台试验数据验证了计算公式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与日本规范相比,推荐公式对残余位移的估算值与试验值更接近,可用于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时初步估算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桥墩的残余位移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桥墩 地震 残余位移 数值模拟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跨斜交简支梁桥地震碰撞反应参数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湛敏 王军文 +1 位作者 闫聚考 王肖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46-50,共5页
利用OpenSees地震仿真模拟平台,建立了3×30m斜交简支梁桥计算模型,通过改变斜度、纵向伸缩缝间隙、梁体与横向挡块间初始间隙,研究结构地震碰撞反应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桥面峰值转角随斜度和伸缩缝间隙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 利用OpenSees地震仿真模拟平台,建立了3×30m斜交简支梁桥计算模型,通过改变斜度、纵向伸缩缝间隙、梁体与横向挡块间初始间隙,研究结构地震碰撞反应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桥面峰值转角随斜度和伸缩缝间隙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随横向初始间隙增大而逐渐增大;梁体纵向最大位移随斜度和伸缩缝间隙增大而逐渐增大,随横向初始间隙增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规律;墩底最大反力和墩顶顺桥向最大位移的变化规律与梁体纵向最大位移的变化规律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交桥 简支梁 地震碰撞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双线连续钢桁梁桥竖向有载自振频率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任剑莹 李文平 苏木标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38,共3页
采用车-桥系统相互作用的计算模型,推导了铁路双线连续钢桁梁桥竖向有载自振频率的计算公式,并计算了2列20辆相同参数的提速客车从桥梁的两端同时通过3×64 m铁路双线栓焊下承式连续钢桁梁桥时,车-桥系统的竖向有载自振频率,并与文... 采用车-桥系统相互作用的计算模型,推导了铁路双线连续钢桁梁桥竖向有载自振频率的计算公式,并计算了2列20辆相同参数的提速客车从桥梁的两端同时通过3×64 m铁路双线栓焊下承式连续钢桁梁桥时,车-桥系统的竖向有载自振频率,并与文献[3]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2列列车同时上桥且满布桥梁时桥梁的竖向有载自振频率比1列列车满布桥梁时桥梁的竖向有载自振频率偏小,与相应无载自振频率的最大偏差为6.0425%,也呈周期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双线桥 车-桥系统 竖向有载自振频率 连续 钢桁梁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