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建筑物变形监测的应用 被引量:47
1
作者 吴侃 黄承亮 陈冉丽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5-208,共4页
为了解决复杂的或高大的建筑物结构变形监测问题,采用了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研究了三维激光扫描的单点定位精度,数据采集方法和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提出了利用建筑物特征线是否变形来判定建筑物变形的思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方... 为了解决复杂的或高大的建筑物结构变形监测问题,采用了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研究了三维激光扫描的单点定位精度,数据采集方法和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提出了利用建筑物特征线是否变形来判定建筑物变形的思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方便,计算结果可靠,能满足精度要求,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 建筑物 单点定位 变形监测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工作面上方地表裂缝分布、宽度与水平变形之关系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冉丽 李亮 +1 位作者 张连贵 吴侃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9-82,共4页
煤矿工作面上方地表经常会出现一些裂缝,确定地表裂缝的分布、宽度及其与水平变形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对其引起的地面破坏进行预防和治理。通过对现场实测的裂缝分布情况的研究,得到了裂缝在平面上的分布形态、裂缝在宽度上的分布规律和... 煤矿工作面上方地表经常会出现一些裂缝,确定地表裂缝的分布、宽度及其与水平变形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对其引起的地面破坏进行预防和治理。通过对现场实测的裂缝分布情况的研究,得到了裂缝在平面上的分布形态、裂缝在宽度上的分布规律和裂缝与开采引起的地表变形的关系,并给出了相应的拟合公式。研究表明:开采引起的裂缝宽度与水平变形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裂缝区与拉伸变形区对应;裂缝区裂缝宽度之和总是小于水平变形之和,仅有部分水平拉伸变形可以通过地表裂缝反映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 地表裂缝 宽度 分布 水平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线下结构沉降变形预警初探
3
作者 厉东伟 陈冉丽 徐元坤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74-176,180,共4页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高速铁路,特别是铁路客运专线,客运专线速度一般在250 km/h以上,其速度快、全性要求高,对铁路的平顺性要求高。然而,国内外对高铁沉降变形的预警研究并不深入,多数基于"数据处理+判定规则"这一简单的模...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高速铁路,特别是铁路客运专线,客运专线速度一般在250 km/h以上,其速度快、全性要求高,对铁路的平顺性要求高。然而,国内外对高铁沉降变形的预警研究并不深入,多数基于"数据处理+判定规则"这一简单的模式。沉降变形的预警核心问题在于判定规则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因此,本文通过已有规范以及实测数据试图探索高速铁路线下结构沉降变形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沉降变形 预测模型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III平面标准网与加密网必要点位精度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厉东伟 陈冉丽 +2 位作者 周大伟 郑汝育 吴侃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19-1322,共4页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速度一般在250 km/h以上,其速度快对安全性和平顺性要求高。因此对施工控制测量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中CPIII平面网是重要的平面控制网。一般情况下CPIII网采用标准网形,在通视差时采用加密网...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速度一般在250 km/h以上,其速度快对安全性和平顺性要求高。因此对施工控制测量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中CPIII平面网是重要的平面控制网。一般情况下CPIII网采用标准网形,在通视差时采用加密网。根据《高速铁路测号规范》CPIII的规定,考虑观测网形及网中观测值的必要精度的前提下,采用间接平差的方法,验证CPIII标准网和加密网点位精度及连接处点位精度符合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III 无砟轨道 点位精度 间接平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在高铁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厉东伟 陈冉丽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92-194,206,共4页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高速铁路,特别是铁路客运专线,客运专线速度一般在250 km/h以上,其速度快、安全性要求高,对铁路的平顺性要求高。因此,高铁沉降预测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其中,BP神经网络是一种重要的预测模型。通过实测数据建立基于B...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高速铁路,特别是铁路客运专线,客运专线速度一般在250 km/h以上,其速度快、安全性要求高,对铁路的平顺性要求高。因此,高铁沉降预测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其中,BP神经网络是一种重要的预测模型。通过实测数据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铁沉降预测模型,并比较几种常用曲线拟合模型与BP神经网络模型的精度,分析BP神经网络模型精度,验证其是否达到高铁沉降预测规程及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沉降变形 预测模型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GLONASS组合定位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展望
6
作者 鲍勇 刘亚川 边占新 《有色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7-160,共4页
系统分析GPS/GLONASS组合定位在矿山测量中的优势,论述组合定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结合具体实例阐述GPS/GLONASS组合定位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
关键词 矿山测量 GPS/GLONASS组合定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升降轨Sentinel-1A SBAS InSAR的西南山区滑坡隐患早期识别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刘排英 贺少帅 +1 位作者 王鹏生 孙亮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92-897,共6页
以贵州省水城县为研究区,使用SBAS InSAR分别对2018-07~2019-07鸡场镇滑坡发生前31期升轨和30期降轨Sentinel-1A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地表形变场。结果表明:1)鸡场镇滑坡发生前SBAS InSAR形变场并未出现明显形变,已超出12 d重访周期SAR的... 以贵州省水城县为研究区,使用SBAS InSAR分别对2018-07~2019-07鸡场镇滑坡发生前31期升轨和30期降轨Sentinel-1A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地表形变场。结果表明:1)鸡场镇滑坡发生前SBAS InSAR形变场并未出现明显形变,已超出12 d重访周期SAR的形变监测能力;2)研究区存在5个明显形变区,推断与斜坡失稳、地下/露天采矿和矿物加工的抽排水有关;3)升降轨数据的SBAS InSAR形变场相互补充、验证,可显著提升卫星雷达对山区滑坡隐患早期识别和形变监测能力。研究方法可为贵州省以及中国西南山区滑坡隐患调查与早期识别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S INSAR Sentinel-1A 水城县 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球南极月基平台选址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吉栋 李向月 平劲松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2-299,共8页
针对月球南极的月基平台选址问题,选取表面光照、对地观测条件和坡度作为主要参考因素,评估月表太阳能及热环境条件、科学数据获取能力及构建难度;基于地形数据和日、地、月三者的轨道数据建立的月面光照及月基对地观测一体化几何模型对... 针对月球南极的月基平台选址问题,选取表面光照、对地观测条件和坡度作为主要参考因素,评估月表太阳能及热环境条件、科学数据获取能力及构建难度;基于地形数据和日、地、月三者的轨道数据建立的月面光照及月基对地观测一体化几何模型对7个重点区域(M1~M7)开展研究,将光照率大于80%且对地观测率大于30%的月面位置作为月基平台初选区,分析其坡度条件并开展分级评价。研究结果:结合各初选区特点最终推荐了3个优选级较高的月面区域作为选址区,分别位于德·杰拉许(De Gerlache)撞击坑东部边缘(M1内),斯维德鲁普(Sverdrup)撞击坑与沙克尔顿(Shackleton)撞击坑之间的山顶处(M4内),以及Shackleton撞击坑与斯莱特(Slater)撞击坑之间的山顶处(M7内)。该研究可为后续的月球南极探测任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基选址 月球南极 光照特性 对地观测 几何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2-2015年西南岩溶区NDVI时空变化及未来变化趋势 被引量:1
9
作者 和彩霞 靖娟利 +3 位作者 边占新 窦世卿 徐勇 何宏昌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0-268,共9页
基于1982—2015年GIMMS NDVI 3g数据,运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及R/S分析方法,探究了西南岩溶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及未来趋势,以期为该区生态的治理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1)时间上,1982—2015年西南岩溶区年际及季节NDVImean... 基于1982—2015年GIMMS NDVI 3g数据,运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及R/S分析方法,探究了西南岩溶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及未来趋势,以期为该区生态的治理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1)时间上,1982—2015年西南岩溶区年际及季节NDVImean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季节变化差异显著。(2)空间上,植被覆盖总体较好;NDVImean季节分布差异明显,NDVImean>0.8的区域随季节变化,呈现出鄂西山地往云南临沧一带转移趋势。(3)年尺度上,从趋势分析来看,占80.31%的区域NDVImax呈增加趋势,集中分布在云贵高原附近;NDVImax随季节变化差异明显,植被覆盖退化区表现出沿横断山脉—四川盆地、贵州—湖南及广东—云贵高原的轨迹变化。(4)未来植被覆盖均呈持续性增加或减少变化,年际、季节尺度植被覆盖呈持续改善的区域均大于73.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岩溶区 NDVI 趋势分析 MANN-KENDALL检验 HURST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土地利用时空分形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孙玉梅 史保林 +1 位作者 徐玉静 贾庆堂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8-111,共4页
本文以西双版纳为研究区域,通过解译2009、2014、2018年3期遥感影像,提取土地利用数据,利用转移矩阵和分形理论,定量分析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复杂性、稳定性及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近十年居民点和橡胶园面积有所增加,... 本文以西双版纳为研究区域,通过解译2009、2014、2018年3期遥感影像,提取土地利用数据,利用转移矩阵和分形理论,定量分析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复杂性、稳定性及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近十年居民点和橡胶园面积有所增加,林地面积相应减少;其中居民点主要由橡胶园和耕地转化而来,橡胶园主要由旱地和林地转化而来;林地主要转化为灌木和橡胶园;根据分形理论中分维数及稳定性指数得出,居民点的空间结构最为规则,空间分布最为稳定,林地、橡胶园的空间结构较为简单,旱地内部镶嵌结构复杂,边缘粗糙,分布规律趋向于随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分形 时空特征 遥感 西双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