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某石油污染场地地下水中降解菌群落结构研究
被引量:18
- 1
-
-
作者
王丽华
吕铮
郝春博
王广才
石萍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下水循环与环境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石家庄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鑫跃烧结)
内蒙古科技大学数理与生物工程学院
-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8,146,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0205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0ZD03)
-
文摘
某废弃石化冶炼厂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十分严重。该研究通过钻孔取样的方法,采集了厂区内距地表约30 m深的石油污染地下水,分析了该样品的水质参数及主要石油污染物组成。同时提取水样中微生物总DNA,构建细菌16S rDNA克隆文库,并通过16S 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对样品中的降解菌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下水样品中的污染物主要为苯环类物质;水样中的降解菌则分属10个细菌类群。在这一生态系统中,α-变形杆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44.2%)细菌占据主导地位,其中Altererythrobacter spp.在文库中的比例高达25.9%。据我们所知,这是首次发现Altererythrobacter属细菌存在于地下水环境中。β-变形杆菌纲(Betaproteobacteria,24.8%)和γ-变形杆菌纲(Gamaproteobacteria,20.9%)在系统中所占比例也均超过了20%,其中噬氢菌属(Hydrogenophaga)和溶杆菌属(Lysobacter)细菌所占比例分别达16.1%和15.3%。石油污染物的种类对降解菌群落结构组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
关键词
石油污染地下水
降解菌
16S
RDNA
群落结构
-
Keywords
petroleum-contaminated groundwater
degrading bacteria
16S rDNA
community structure
-
分类号
X17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