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渗透蒸发分离醋酸/水体系 被引量:12
1
作者 肖剑 韩文爱 +3 位作者 李磊 耿皎 洪梅 张志炳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6-19,21,共5页
介绍渗透蒸发分离醋酸 /水体系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对目前分离醋酸 /水体系的透酸膜和透水膜的性能进行较全面的归纳 ,阐述渗透蒸发分离醋酸 /水过程的理论研究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指出膜的制备是当前首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必须开发新... 介绍渗透蒸发分离醋酸 /水体系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对目前分离醋酸 /水体系的透酸膜和透水膜的性能进行较全面的归纳 ,阐述渗透蒸发分离醋酸 /水过程的理论研究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指出膜的制备是当前首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必须开发新的膜材料并对现有膜材料进行改性 ;溶解 扩散理论存在相当的局限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蒸发 醋酸 膜分离 膜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制图与CAD课程改革探讨 被引量:8
2
作者 张会欣 王玉环 孙百虎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04Z期58-59,共2页
《化工制图与CAD》课程是一门为化工工程设计实践服务的技术基础课。为满足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对《化工制图与AutoCAD》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研究。
关键词 化工制图与CAD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吸收法处理焦化厂剩余氨水中氨氮及苯酚 被引量:19
3
作者 郝卓莉 王爱军 +3 位作者 朱振中 刘亚敏 杜娜 沈志松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6-20,共5页
膜吸收法是一种新型的挥发性污染物废水处理新技术,具有能耗低、无二次污染和污染物可得到回收利用等特点。实验研究了pH值、温度和流速等操作条件对氨和酚去除效果的影响,膜污染和清洗方法,以及能源消耗评估等与工业化应用相关的几个... 膜吸收法是一种新型的挥发性污染物废水处理新技术,具有能耗低、无二次污染和污染物可得到回收利用等特点。实验研究了pH值、温度和流速等操作条件对氨和酚去除效果的影响,膜污染和清洗方法,以及能源消耗评估等与工业化应用相关的几个实际问题。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膜吸收法处理焦化厂剩余氨水中的氨氮及挥发性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氨的去除率高达99.7%,回收率为99.5%,能源费用仅为蒸氨法的4.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吸收 废水处理 焦化剩余氨水 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铝表面改性及在高抗冲聚苯乙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崔文广 高岩磊 +3 位作者 卜欣立 冯俊霞 牟微 郭奋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7-59,共3页
选用钛酸酯偶联剂对高性能纳米氢氧化铝(ATH)进行表面改性,以改善其在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中的分散性。利用透射电镜(TEM)和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表征了高性能纳米氢氧化铝的改性效果,研究了改性条件对高性能纳米氢氧化铝/高抗冲聚... 选用钛酸酯偶联剂对高性能纳米氢氧化铝(ATH)进行表面改性,以改善其在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中的分散性。利用透射电镜(TEM)和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表征了高性能纳米氢氧化铝的改性效果,研究了改性条件对高性能纳米氢氧化铝/高抗冲聚苯乙烯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偶联剂质量分数1.5%,改性时间20 min,改性温度85℃的条件下,高性能纳米氢氧化铝/高抗冲聚苯乙烯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较好。改性后高性能纳米氢氧化铝的分散性得以有效的改善,其表面确实包覆了偶联剂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纳米氢氧化铝 表面改性 高抗冲聚苯乙烯 综合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CC汽油化学吸附脱硫剂及其应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卜欣立 刘书志 +1 位作者 张会欣 闫永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06-709,共4页
用充分还原的低价态金属N i负载在钛酸锌或铁酸锌载体上制得催化裂化(FCC)汽油吸附脱硫剂颗粒。当硝酸镍的浸渍浓度约为10mol/L、浸渍时间1h、焙烧温度600℃和焙烧时间1h时,得到的吸附剂颗粒性能最佳。在固定床吸附器上,于350℃、0.75 ... 用充分还原的低价态金属N i负载在钛酸锌或铁酸锌载体上制得催化裂化(FCC)汽油吸附脱硫剂颗粒。当硝酸镍的浸渍浓度约为10mol/L、浸渍时间1h、焙烧温度600℃和焙烧时间1h时,得到的吸附剂颗粒性能最佳。在固定床吸附器上,于350℃、0.75 MPa条件下吸附,汽油中硫含量可从744μg/g降至50μg/g以下,且再生后的吸附剂寿命仍达到150h。合适的氢油比可保证汽油辛烷值在89左右,油品液收率(质量分数)在98%左右;H2气尾气流量为400mL/min时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 汽油 化学吸附 吸附剂 铁酸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H)_2/EVA纳米复合材料的界面改性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王丽君 韩文爱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5-389,共5页
研究了马来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MEVA)对氢氧化镁/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通过TEM观察了氢氧化镁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SEM观察了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情况.结果表明:MEVA的加入显著提高... 研究了马来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MEVA)对氢氧化镁/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通过TEM观察了氢氧化镁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SEM观察了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情况.结果表明:MEVA的加入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当其在复合材料中的质量分数为8%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马来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氢氧化镁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晶纳米TiO_2分散乳液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永芬 赵菁 +1 位作者 丁士文 王利勇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78-383,共6页
以四氯化钛、氨水、表面活性剂op-10等简单易得的试剂为主要原料,采用常压液相、两步水解法制备出混晶纳米TiO2分散乳液;对乳液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如pH值、酸性介质中的反应时间、表面活性剂量等进行了研究,并采用XRD、TEM、紫外-可... 以四氯化钛、氨水、表面活性剂op-10等简单易得的试剂为主要原料,采用常压液相、两步水解法制备出混晶纳米TiO2分散乳液;对乳液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如pH值、酸性介质中的反应时间、表面活性剂量等进行了研究,并采用XRD、TE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分析手段,对产品的物相、形貌、光吸收和光催化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乳液为金红石-锐钛矿混晶结构,两相含量受酸性反应时间控制;TEM形貌分析,乳液分散性能良好,粒子基本为球形,粒径约为15 nm;应用实验发现体系pH值、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等对乳液的光吸收及光催化性能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晶 纳米TIO2 分散乳液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巧用“零价配平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被引量:5
8
作者 赵菁 华祺年 +1 位作者 杜萍 杜建华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8-70,共3页
以难确定化合价的化合物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作为研究对象,对此类方程式采用零价配平法为其配平方法进行探讨,并结合例题介绍了此法在纯无机物参与的、有机物参与的以及带字母化合物参与的等不同类别氧化还原方程式的运用,认为... 以难确定化合价的化合物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作为研究对象,对此类方程式采用零价配平法为其配平方法进行探讨,并结合例题介绍了此法在纯无机物参与的、有机物参与的以及带字母化合物参与的等不同类别氧化还原方程式的运用,认为该法对难确定化合价的化合物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能够快速、巧妙、准确地配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方程式 零价配平法 氧化还原 有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AVCA的合成 被引量:1
9
作者 白国义 徐凯 +1 位作者 彭洪伟 于海军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5-380,共6页
设计并成功建立了以7-苯乙酰氨基-3-氯甲基-4-头孢烷酸对甲氧基苄酯(GCLE)为原料合成7-氨基-3-乙烯基头孢烷酸(7-AVCA)的路线,并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7-AVCA的最佳合成条件.当n(GCLE)∶n(PPh3)∶n(NaI)∶n(HCHO)∶n(NaOH)为1.0... 设计并成功建立了以7-苯乙酰氨基-3-氯甲基-4-头孢烷酸对甲氧基苄酯(GCLE)为原料合成7-氨基-3-乙烯基头孢烷酸(7-AVCA)的路线,并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7-AVCA的最佳合成条件.当n(GCLE)∶n(PPh3)∶n(NaI)∶n(HCHO)∶n(NaOH)为1.0∶1.1∶1.0∶10.6∶0.976时,3-乙烯基头孢菌素中间体5的收率为90.7%;当n(中间体5)∶n(苯酚)为1.0∶10.0,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4 h时,7-AVCA的收率为7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AVCA GCLE witting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离子催化铈离子氧化甲酸的双核配合物反应机理
10
作者 刘红梅 翟永清 +3 位作者 赵菁 宋文玉 杨国忠 张楠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7-62,73,共7页
在酸性介质中用氧化还原滴定法研究了铈(Ⅳ)离子在铬(Ⅲ)离子催化作用下,于30~45℃区间氧化甲酸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对铈(Ⅳ)和甲酸均为一级,准一级速率常数kobs随催化剂[Cr(Ⅲ)]增加而增大,亦随[H^+]增加而增大,... 在酸性介质中用氧化还原滴定法研究了铈(Ⅳ)离子在铬(Ⅲ)离子催化作用下,于30~45℃区间氧化甲酸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对铈(Ⅳ)和甲酸均为一级,准一级速率常数kobs随催化剂[Cr(Ⅲ)]增加而增大,亦随[H^+]增加而增大,而随[HSO^-4]增加而减小.在氮气保护下,反应能引发丙烯腈聚合,说明在反应中有自由基产生.提出了催化剂、底物和氧化剂间生成双核配合物的反应机理.通过kobs与HSO4的依赖关系,并结合Ce(Ⅳ)在溶液中的平衡,认为本反应的动力学活性物种是Ce(SO4)2,还计算出一些速率常数及相应的活化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Ⅲ)离子 铈(Ⅳ)离子 甲酸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酸盐化学特性分析及在化学电源中的应用
11
作者 尚平 郝卓莉 +1 位作者 孙百虎 杨永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91-1592,共2页
高铁酸盐具有环保、固体盐稳定、氧化还原电位高、比容量高、选择性氧化好等优点,成为近期最受人关注的强氧化剂。从高铁酸盐的化学特性出发,分析了高铁酸盐作为化学电源重要阴极材料的发展与研究现状,并通过加入添加剂的方法改善高铁... 高铁酸盐具有环保、固体盐稳定、氧化还原电位高、比容量高、选择性氧化好等优点,成为近期最受人关注的强氧化剂。从高铁酸盐的化学特性出发,分析了高铁酸盐作为化学电源重要阴极材料的发展与研究现状,并通过加入添加剂的方法改善高铁酸盐的放电性能及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酸盐 阴极材料 稳定性 电池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c棕榈酸酯的合成工艺改进
12
作者 杨纪清 苏砚溪 郝艳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58-59,共2页
在V_C棕榈酸酯的合成过程中,将反应温度从20℃提高到 24℃,W(硫酸)=99%的溶液改为100%,在产品收率基本 不变的情况下反应时间由48h降到了36h。在精制过程 中,用已烷代替正己烷,用氯仿替代已醚,成本降低,溶剂 回收率提高5%。
关键词 Vc棕榈酸酯 合成工艺 浓硫酸法 精制 己烷 氯仿 营养强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