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渗透蒸发分离醋酸/水体系 被引量:12
1
作者 肖剑 韩文爱 +3 位作者 李磊 耿皎 洪梅 张志炳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6-19,21,共5页
介绍渗透蒸发分离醋酸 /水体系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对目前分离醋酸 /水体系的透酸膜和透水膜的性能进行较全面的归纳 ,阐述渗透蒸发分离醋酸 /水过程的理论研究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指出膜的制备是当前首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必须开发新... 介绍渗透蒸发分离醋酸 /水体系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对目前分离醋酸 /水体系的透酸膜和透水膜的性能进行较全面的归纳 ,阐述渗透蒸发分离醋酸 /水过程的理论研究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指出膜的制备是当前首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必须开发新的膜材料并对现有膜材料进行改性 ;溶解 扩散理论存在相当的局限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蒸发 醋酸 膜分离 膜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CC汽油化学吸附脱硫剂及其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卜欣立 刘书志 +1 位作者 张会欣 闫永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06-709,共4页
用充分还原的低价态金属N i负载在钛酸锌或铁酸锌载体上制得催化裂化(FCC)汽油吸附脱硫剂颗粒。当硝酸镍的浸渍浓度约为10mol/L、浸渍时间1h、焙烧温度600℃和焙烧时间1h时,得到的吸附剂颗粒性能最佳。在固定床吸附器上,于350℃、0.75 ... 用充分还原的低价态金属N i负载在钛酸锌或铁酸锌载体上制得催化裂化(FCC)汽油吸附脱硫剂颗粒。当硝酸镍的浸渍浓度约为10mol/L、浸渍时间1h、焙烧温度600℃和焙烧时间1h时,得到的吸附剂颗粒性能最佳。在固定床吸附器上,于350℃、0.75 MPa条件下吸附,汽油中硫含量可从744μg/g降至50μg/g以下,且再生后的吸附剂寿命仍达到150h。合适的氢油比可保证汽油辛烷值在89左右,油品液收率(质量分数)在98%左右;H2气尾气流量为400mL/min时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 汽油 化学吸附 吸附剂 铁酸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铁锂化学特性分析及在化学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尚平 孙百虎 +1 位作者 郝卓莉 杨永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19-1620,共2页
与其它化学电池相比,磷酸铁锂(LiFePO4)具有环保、安全、比容量高、高温特性好、循环性能优异等优点,成为近期最受人关注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从研究磷酸铁锂的化学特性出发,深入分析了磷酸铁锂的循环寿命、倍率放电性能、放电平台、... 与其它化学电池相比,磷酸铁锂(LiFePO4)具有环保、安全、比容量高、高温特性好、循环性能优异等优点,成为近期最受人关注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从研究磷酸铁锂的化学特性出发,深入分析了磷酸铁锂的循环寿命、倍率放电性能、放电平台、能量密度以及热稳定性能等因素,并与其他化学电池的基本特性进行了比较,从而论证了磷酸铁锂成为化学电池正极材料所具有的优势和所能应用的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 锂离子电池 化学特性 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纯二氧化氯工业循环水处理系统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陈亚鹏 韩文爱 +3 位作者 秦晓丹 张惠源 王丽君 张玮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18,共3页
二氧化氯作为水处理剂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纯度和使用成本越来越成为制约其应用的瓶颈。在DTJ-HP法高效、高纯稳定二氧化氯溶液生产技术的基础上,作者研制了新型高纯二氧化氯工业循环水处理系统。该项技术运行成本低、性能稳定、无泄... 二氧化氯作为水处理剂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纯度和使用成本越来越成为制约其应用的瓶颈。在DTJ-HP法高效、高纯稳定二氧化氯溶液生产技术的基础上,作者研制了新型高纯二氧化氯工业循环水处理系统。该项技术运行成本低、性能稳定、无泄漏、安全可靠。该装置运行的综合费用仅为电解法二氧化氯发生器的30%左右、纯二氧化氯发生器(以亚氯酸钠为原料)的5% ̄1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氯 杀菌剂 水处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离子掺杂对二氧化钛纳米片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玲 何玉林 董月芬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5-28,共4页
通过水热法结合碳包覆的途径,制备出碳包覆的二氧化钛样品,并对样品进行氮掺杂后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通过XRD、SEM、XPS、充放电测试对其进行结构、形貌分析和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发现,氮离子掺杂对二氧化钛的晶型没有影响,且氮... 通过水热法结合碳包覆的途径,制备出碳包覆的二氧化钛样品,并对样品进行氮掺杂后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通过XRD、SEM、XPS、充放电测试对其进行结构、形貌分析和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发现,氮离子掺杂对二氧化钛的晶型没有影响,且氮离子成功地掺入晶体内部。氮离子掺杂后,样品N-TiO_2的倍率性能有了明显的提高。在5 A/g电流密度下,样品二氧化钛和N-TiO_2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20.5、141.9 m A·h/g。在1 A/g的电流密度下,样品二氧化钛和N-TiO_2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15、170.8 m A·h/g,循环1 000圈后,放电比容量依然高达111.2、168 m A·h/g,样品N-TiO_2和二氧化钛均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但氮离子掺杂后,比容量有了显著的提高。实验表明,氮离子掺杂后,材料中产生的Ti3+和氧空位有效地提高了材料的导电性,使得其电化学性能有了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N掺杂 水热法 TIO2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酸钡电化学性能及在化学电源上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赵菁 孙百虎 寇寅客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7-69,共3页
近年来超铁电池以其绿色、高能等特点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超铁电池不仅具备高的理论容量和理论电压,而且廉价易得,对环境友好,所以超铁电池的开发顺应了人类对健康和安全的要求。目前超铁电池的研究热点主要是寻找一种放电性能好且具有... 近年来超铁电池以其绿色、高能等特点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超铁电池不仅具备高的理论容量和理论电压,而且廉价易得,对环境友好,所以超铁电池的开发顺应了人类对健康和安全的要求。目前超铁电池的研究热点主要是寻找一种放电性能好且具有较高稳定性的阴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从一种阴极材料高铁酸钡的制备现状出发,研究了高铁酸钡固体材料的稳定性;探索了增强高铁酸钡固体材料稳定性的方法,研究了在不同电解质溶液和不同材质的隔膜下的放电性能,从而找到提高Zn/BaFeO4电池性能及其稳定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铁电池 高铁酸钡 稳定性 电池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技术的基础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郭会灿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6-69,共4页
RNA干扰技术(RNAi)是一项高效率、强特异性的基因沉默技术。自1998年发现RNA干扰现象以来,RNAi吸引很多国内外科学家的研究兴趣。经过10多年的潜心研究,现在对该技术的参与成分、作用机理都有了较深入地了解。同时,随着生物学知识的完... RNA干扰技术(RNAi)是一项高效率、强特异性的基因沉默技术。自1998年发现RNA干扰现象以来,RNAi吸引很多国内外科学家的研究兴趣。经过10多年的潜心研究,现在对该技术的参与成分、作用机理都有了较深入地了解。同时,随着生物学知识的完善和生物技术与基因工程的发展,研究人员对RNAi在基因功能研究、疾病(如肿瘤)相关的基因治疗、新药的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并且已经显示该技术的潜在应用价值,但是RNAi的自身缺陷制约了其在临床治疗等方面的实际应用。综述前人的研究结果,系统阐述了RNAi的发生、作用机理、缺陷以及其应用,为相关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I SIRNA miRNA DSRNA DICER RI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烯复合氧化铋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董月芬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3-26,共4页
通过水热法制备Bi_2O_3-rGO复合物作为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Bi_2O_3颗粒均匀分布在石墨烯片层中,形成网络结构。Bi_2O_3-rGO复合物负极材料表现出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100 m A/g的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 438.6 m A·h... 通过水热法制备Bi_2O_3-rGO复合物作为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Bi_2O_3颗粒均匀分布在石墨烯片层中,形成网络结构。Bi_2O_3-rGO复合物负极材料表现出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100 m A/g的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 438.6 m A·h/g,循环100次后容量为312.1 m A·h/g,高于未包覆的Bi_2O_3粉末(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 709.6 m A·h/g,循环100次后容量为47 m A·h/g),且在800 m A/g的电流密度下,容量仍有239.1 m A·h/g。Bi_2O_3-rGO复合物优异的电化学性能主要归因于高的电子导电率、大的比表面积及低程度的结构坍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氧化铋 水热法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酸盐化学特性分析及在化学电源中的应用
9
作者 尚平 郝卓莉 +1 位作者 孙百虎 杨永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91-1592,共2页
高铁酸盐具有环保、固体盐稳定、氧化还原电位高、比容量高、选择性氧化好等优点,成为近期最受人关注的强氧化剂。从高铁酸盐的化学特性出发,分析了高铁酸盐作为化学电源重要阴极材料的发展与研究现状,并通过加入添加剂的方法改善高铁... 高铁酸盐具有环保、固体盐稳定、氧化还原电位高、比容量高、选择性氧化好等优点,成为近期最受人关注的强氧化剂。从高铁酸盐的化学特性出发,分析了高铁酸盐作为化学电源重要阴极材料的发展与研究现状,并通过加入添加剂的方法改善高铁酸盐的放电性能及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酸盐 阴极材料 稳定性 电池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氨氮废水处理技术及研究现状 被引量:33
10
作者 刘亚敏 郝卓莉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7-11,共5页
综述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主要处理技术与研究动态,总结了各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并分析了各工艺技术的发展方向。认为应根据高氨氮废水的水质特征,选择合适的物化和生物处理方法,实现废水中氨氮的去除最大化。
关键词 高浓度氨氮废水 物化脱氮技术 生物脱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无油润滑压缩机活塞环的磨损及其对策 被引量:10
11
作者 韦玉堂 朱玉峰 +1 位作者 张钧 于新奇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9-102,共4页
在对活塞环的磨损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就活塞环的材质、工作温度、导向环和径长比对全无油润滑压缩机活塞环磨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可通过选用适宜的自润滑材料、较低的转速和径长比、设置导向环和降低活塞环的工作温度等措施,减小活... 在对活塞环的磨损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就活塞环的材质、工作温度、导向环和径长比对全无油润滑压缩机活塞环磨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可通过选用适宜的自润滑材料、较低的转速和径长比、设置导向环和降低活塞环的工作温度等措施,减小活塞环的磨损,提高使用寿命。以此开发的SW-2.5/7型全无油润滑压缩机上活塞环的使用寿命达8000h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油润滑 活塞环 磨损 压缩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吸收法处理焦化厂剩余氨水中氨氮及苯酚 被引量:19
12
作者 郝卓莉 王爱军 +3 位作者 朱振中 刘亚敏 杜娜 沈志松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6-20,共5页
膜吸收法是一种新型的挥发性污染物废水处理新技术,具有能耗低、无二次污染和污染物可得到回收利用等特点。实验研究了pH值、温度和流速等操作条件对氨和酚去除效果的影响,膜污染和清洗方法,以及能源消耗评估等与工业化应用相关的几个... 膜吸收法是一种新型的挥发性污染物废水处理新技术,具有能耗低、无二次污染和污染物可得到回收利用等特点。实验研究了pH值、温度和流速等操作条件对氨和酚去除效果的影响,膜污染和清洗方法,以及能源消耗评估等与工业化应用相关的几个实际问题。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膜吸收法处理焦化厂剩余氨水中的氨氮及挥发性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氨的去除率高达99.7%,回收率为99.5%,能源费用仅为蒸氨法的4.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吸收 废水处理 焦化剩余氨水 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氨基-6-硝基苯并二氧化呋咱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热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吕连营 马志中 +3 位作者 张坤玲 许宝恩 孙耀冉 牟薇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47-750,765,共5页
以间二氯苯胺为起始原料,用氯乙酰基保护氨基的方法,经乙酰化、硝化、叠氮化及脱氮、水解4步合成了7-氨基-6-硝基苯并二氧化呋咱(ANBDF),其中叠氮化及脱氮反应不经分离一锅完成,脱氮反应在80℃完成,其余反应均在0℃至室温下完成。4步反... 以间二氯苯胺为起始原料,用氯乙酰基保护氨基的方法,经乙酰化、硝化、叠氮化及脱氮、水解4步合成了7-氨基-6-硝基苯并二氧化呋咱(ANBDF),其中叠氮化及脱氮反应不经分离一锅完成,脱氮反应在80℃完成,其余反应均在0℃至室温下完成。4步反应的得率分别为97.7%,70.0%,82.5%和80.0%。以IR1、HNMR、MS及元素分析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制备并测定了ANBDF的晶体结构,其晶体结构属正交晶系,空间群P2121/n;晶胞参数:a=1.3626(3)nm,b=0.6961(13)nm,c=0.95745(3);Dc=1.931 g.cm-3。晶体结构分析表明,ANBDF是一平面分子,分子内存在氢键,分子结构紧密,密度大。DSC分析结果证明,ANBDF在199.3℃达到最大放热峰,是热稳定性能极佳、极具前途的高能量高密度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氨基-6-硝基苯并二氧化呋咱 苯并二氧化呋咱类化合物 氨基保护 晶体结构 热稳定性 含能化合物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铝表面改性及在高抗冲聚苯乙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崔文广 高岩磊 +3 位作者 卜欣立 冯俊霞 牟微 郭奋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7-59,共3页
选用钛酸酯偶联剂对高性能纳米氢氧化铝(ATH)进行表面改性,以改善其在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中的分散性。利用透射电镜(TEM)和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表征了高性能纳米氢氧化铝的改性效果,研究了改性条件对高性能纳米氢氧化铝/高抗冲聚... 选用钛酸酯偶联剂对高性能纳米氢氧化铝(ATH)进行表面改性,以改善其在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中的分散性。利用透射电镜(TEM)和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表征了高性能纳米氢氧化铝的改性效果,研究了改性条件对高性能纳米氢氧化铝/高抗冲聚苯乙烯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偶联剂质量分数1.5%,改性时间20 min,改性温度85℃的条件下,高性能纳米氢氧化铝/高抗冲聚苯乙烯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较好。改性后高性能纳米氢氧化铝的分散性得以有效的改善,其表面确实包覆了偶联剂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纳米氢氧化铝 表面改性 高抗冲聚苯乙烯 综合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制图与CAD课程改革探讨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会欣 王玉环 孙百虎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04Z期58-59,共2页
《化工制图与CAD》课程是一门为化工工程设计实践服务的技术基础课。为满足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对《化工制图与AutoCAD》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研究。
关键词 化工制图与CAD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00树脂对香菇多糖脱色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会灿 敦冬梅 +5 位作者 杨明 董超 马跃华 李亚冰 张丽萍 史延茂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X期45-47,共3页
以1400树脂对香菇多糖提取液中色素的吸附行为为研究对象,对其吸附的静力学和动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400树脂对其色素的吸附为单分子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其动力学符合扩散方程。
关键词 香菇多糖 脱色 吸附平衡 吸附动力学 大孔吸附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H)_2/EVA纳米复合材料的界面改性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丽君 韩文爱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5-389,共5页
研究了马来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MEVA)对氢氧化镁/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通过TEM观察了氢氧化镁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SEM观察了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情况.结果表明:MEVA的加入显著提高... 研究了马来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MEVA)对氢氧化镁/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通过TEM观察了氢氧化镁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SEM观察了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情况.结果表明:MEVA的加入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当其在复合材料中的质量分数为8%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马来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氢氧化镁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锰酸锂掺杂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董月芬 陈玉峰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3-27,共5页
锰酸锂(LiMn_2O_4)正极材料具有比容量高、工作电压高、成本低、环境友好和安全无毒等优点,是一种有很大发展潜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但是,由于Jahn-Teller效应引起的结构畸变,使锰酸锂正极材料的结构遭到破坏,导致其循环稳定性... 锰酸锂(LiMn_2O_4)正极材料具有比容量高、工作电压高、成本低、环境友好和安全无毒等优点,是一种有很大发展潜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但是,由于Jahn-Teller效应引起的结构畸变,使锰酸锂正极材料的结构遭到破坏,导致其循环稳定性差。针对其不足之处,众多研究者对其进行掺杂改性,以期改善锰酸锂的循环性能,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详细论述了近年来通过锂位、锰位、氧位掺杂和复合掺杂等离子掺杂来改善锰酸锂正极材料循环性能的方法。提出,采用阴阳离子复合掺杂来改善锰酸锂正极材料的性能,可在有效提高材料循环稳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容量,被认为是提高锰酸锂综合电化学性能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材料 锰酸锂 掺杂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晶纳米TiO_2分散乳液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永芬 赵菁 +1 位作者 丁士文 王利勇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78-383,共6页
以四氯化钛、氨水、表面活性剂op-10等简单易得的试剂为主要原料,采用常压液相、两步水解法制备出混晶纳米TiO2分散乳液;对乳液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如pH值、酸性介质中的反应时间、表面活性剂量等进行了研究,并采用XRD、TEM、紫外-可... 以四氯化钛、氨水、表面活性剂op-10等简单易得的试剂为主要原料,采用常压液相、两步水解法制备出混晶纳米TiO2分散乳液;对乳液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如pH值、酸性介质中的反应时间、表面活性剂量等进行了研究,并采用XRD、TE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分析手段,对产品的物相、形貌、光吸收和光催化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乳液为金红石-锐钛矿混晶结构,两相含量受酸性反应时间控制;TEM形貌分析,乳液分散性能良好,粒子基本为球形,粒径约为15 nm;应用实验发现体系pH值、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等对乳液的光吸收及光催化性能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晶 纳米TIO2 分散乳液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化工管线钢的热处理与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董月芬 印重 王尊策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7-241,245,共6页
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分析方法,对三元复合驱采油30Cr13管线钢回火过程中的组织转变和析出相演变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动电位极化方法研究了不同回火温度下30Cr13管线钢的耐腐蚀性... 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分析方法,对三元复合驱采油30Cr13管线钢回火过程中的组织转变和析出相演变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动电位极化方法研究了不同回火温度下30Cr13管线钢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300℃和500℃回火管线钢基体组织都为回火马氏体,但是后者的马氏体内部有一定含量的孪晶结构。650℃回火管线钢基体组织为块状铁素体;300℃回火管线钢中的析出物为M3C型碳化物,其Cr含量与基体相当,而500℃和650℃回火管线钢中的析出物为M(23)C6碳化物,都为富Cr型碳化物;回火温度为500℃的管线钢出现了"失钝"现象,造成其耐腐蚀性能明显低于回火温度为300℃和650℃的管线钢,650℃回火条件下淬火温度的提高并不能显著改善管线钢的耐点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火温度 管线钢 组织 析出相 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