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降雨诱发缓倾堆积层边坡失稳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36
1
作者 王维早 许强 +2 位作者 郑光 李嘉雨 罗博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7-95,共9页
2011年9月16日,南江县普降大暴雨,引发了大量沿基覆界面滑动的堆积层滑坡。为研究强降雨诱发沿基覆界面滑动的浅表层堆积层滑坡形成机制,利用自主研制的离心场降雨模拟设备,通过大型离心模型试验,再现了强降雨引起红层地区堆积层边坡滑... 2011年9月16日,南江县普降大暴雨,引发了大量沿基覆界面滑动的堆积层滑坡。为研究强降雨诱发沿基覆界面滑动的浅表层堆积层滑坡形成机制,利用自主研制的离心场降雨模拟设备,通过大型离心模型试验,再现了强降雨引起红层地区堆积层边坡滑动失稳的全过程,获得了边坡变形破裂的特征参量,阐明了边坡的滑动失稳机制。研究表明:(1)在0~50 g加载过程中,土压力和孔隙水压力随加速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坡体的含水率缓慢降低,滑带土的含水率缓慢升高;(2)在第1次降雨过程中,SP1、SP2土压力计测值继续增大,SP3、SP4土压力计测值变化不大,说明滑体前缘及中部已承受来自滑体后部的推力。4个孔隙水压力计测值逐渐增大至最大,停雨后,4个孔隙水压力计测值均减小,说明在降雨过程中,孔隙水向基覆界面逐渐汇聚,雨停后,基覆界面的孔隙水逐渐消散。滑体中MC3含水率传感器测值逐渐变大,过20 s后,滑带中MC2含水率传感器测值也逐渐增大。(3)在第2次降雨90 s时,4个土压力计、4个孔隙水压力计测值变化大,两个含水率传感器测值迅速降低,说明此时边坡呈现整体滑动。之后,SP1、SP2和SP3土压力计测值缓慢增大到最大。SP4土压力计测值一直下降;4个孔隙水压力计测值缓慢增大至最大,第2次雨停后,4个土压力计、4个孔隙水压力计和2个含水率传感器测值逐渐减小。(4)最后,通过模型和原型的综合对比分析,该边坡的滑动失稳机制为推移式蠕滑-拉裂-整体滑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积层滑坡 离心模型试验 降雨 滑动失稳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柱塑性铰长度尺寸效应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振宝 张岩 +1 位作者 解咏平 杜修力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34-1340,共7页
为了研究钢筋混凝土柱塑性铰长度的尺寸效应,依据12根不同截面尺寸的钢筋混凝土柱单调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结果,分别采用纵筋屈服法、"纵筋应变-截面曲率"法、"百分表-截面曲率"法、等效塑性铰长度4种方法确定了试... 为了研究钢筋混凝土柱塑性铰长度的尺寸效应,依据12根不同截面尺寸的钢筋混凝土柱单调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结果,分别采用纵筋屈服法、"纵筋应变-截面曲率"法、"百分表-截面曲率"法、等效塑性铰长度4种方法确定了试件的塑性铰长度,研究了截面尺寸对塑性铰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确定塑性铰长度的方法有一定的差别,等效塑性铰长度所得结果最小,"百分表-截面曲率"法所得结果最大;塑性铰长度随截面尺寸的增大相对减小,呈现出一定的尺寸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塑性铰长度的截面尺寸影响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 大尺寸构件 塑性铰长度 尺寸效应 截面尺寸影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桁架-拱模型的钢筋混凝土短柱抗剪承载力尺寸效应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解咏平 李振宝 +3 位作者 杜修力 马华 郭二伟 翟亚琪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01-706,共6页
为了研究钢筋混凝土柱抗剪承载力尺寸效应,对6个不同截面尺寸的钢筋混凝土短柱进行单调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柱抗剪承载力的安全储备系数随截面尺寸的增大而降低.采用桁架-拱模型理论,分析了钢筋混凝土短柱的受... 为了研究钢筋混凝土柱抗剪承载力尺寸效应,对6个不同截面尺寸的钢筋混凝土短柱进行单调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柱抗剪承载力的安全储备系数随截面尺寸的增大而降低.采用桁架-拱模型理论,分析了钢筋混凝土短柱的受剪机理,认为抗剪承载力的尺寸效应是由混凝土引起的,提出了考虑截面尺寸影响系数的钢筋混凝土柱抗剪承载力实用计算公式,研究表明:采用考虑截面尺寸效应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式得到的大小构件安全储备系数趋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桁架-拱模型 钢筋混凝土短柱 抗剪承载力 尺寸效应 截面尺寸影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梁塑性铰长度变化规律及尺寸效应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振宝 郭珺 +3 位作者 周宏宇 张岩 解咏平 杜修力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73-879,共7页
为了研究钢筋混凝土梁塑性铰长度随荷载的变化规律及其尺寸效应,依据15根不同截面尺寸的钢筋混凝土梁单调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结果,分别采用4种方法探索了塑性铰长度从屈服点到极限位移点的变化规律,研究了截面尺寸对梁试件塑性铰长度的... 为了研究钢筋混凝土梁塑性铰长度随荷载的变化规律及其尺寸效应,依据15根不同截面尺寸的钢筋混凝土梁单调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结果,分别采用4种方法探索了塑性铰长度从屈服点到极限位移点的变化规律,研究了截面尺寸对梁试件塑性铰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屈服荷载后,随荷载的增加塑性铰长度逐渐增加;塑性铰长度表现出明显的尺寸效应.截面高度由200 mm增加到1 000 mm时,单调试件的峰值荷载点和极限位移点的相对塑性铰长度分别降低了40%和44%,低周往复加载试件则分别降低了38%和40%.在此基础上,提出的考虑截面高度影响系数的塑性铰长度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梁 塑性铰长度 塑性铰演化 尺寸效应 截面高度影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破振动对邻近隧道衬砌安全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66
5
作者 贾磊 解咏平 李慎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73-177,211,共6页
建立了爆破施工对既有衬砌振动影响的数值模型,给出了数值计算中爆破荷载的波形、荷载峰值、加载时间的模拟方法;为了实现能量辐射,减小边界效应,定义了粘弹性边界;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新建隧道爆破开挖进尺不同、间距不同、埋深不同,对既... 建立了爆破施工对既有衬砌振动影响的数值模型,给出了数值计算中爆破荷载的波形、荷载峰值、加载时间的模拟方法;为了实现能量辐射,减小边界效应,定义了粘弹性边界;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新建隧道爆破开挖进尺不同、间距不同、埋深不同,对既有邻近隧道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既有隧道迎爆侧的拱脚和墙腰部位,衬砌受到爆破施工影响最显著;新建隧道爆破施工时,开挖的进尺越大,既有衬砌的振速就越高;既有衬砌受隧道间的距离影响显著,隧道间距越大,既有衬砌的振动速度受影响越小。结果还表明,参考《爆破安全规程》的规定,可以用数值模拟的衬砌振动速度与安全振动速度标准进行比对,从而判断既有衬砌的安全性,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分析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施工 隧道衬砌振速 粘弹性人工边界 间距 开挖进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突水突泥灾害的模糊预测和控制措施 被引量:14
6
作者 贾磊 李源 章岩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9-71,共3页
为了预测突水突泥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规模,针对隧道施工中突水突泥灾害的影响因素较多,且各因素相互关联,具有很强的模糊性,提出了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来评判隧道的突水突泥风险,实例证明其结果与实际情况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并针对隧... 为了预测突水突泥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规模,针对隧道施工中突水突泥灾害的影响因素较多,且各因素相互关联,具有很强的模糊性,提出了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来评判隧道的突水突泥风险,实例证明其结果与实际情况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并针对隧道的突水突泥灾害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这对于制定合理的超前地质预报措施、拟定有效的防灾方案、保障隧道安全施工,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突水突泥 模糊综合评价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填筑层数及水位对坝体变形及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周爱红 袁颖 何国峰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0-114,共5页
坝体的变形及稳定性计算分析中,合理地选择模拟填筑层数并考察水位对坝体变形及稳定性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首先以变形和稳定性系数作为评价指标,利用强度折减法计算坝坡的稳定性系数,基于FLAC3D建立坝体的分层填筑三维数值模型,对施工... 坝体的变形及稳定性计算分析中,合理地选择模拟填筑层数并考察水位对坝体变形及稳定性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首先以变形和稳定性系数作为评价指标,利用强度折减法计算坝坡的稳定性系数,基于FLAC3D建立坝体的分层填筑三维数值模型,对施工填筑期的数值模拟填筑层数的选取标准进行了研究。其次,在合理的模拟填筑层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蓄水位对坝体的变形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坝体的变形以沉降为主,模拟计算的坝体沉降与填筑层数关系很大。相对坝体沉降来说,水平位移和稳定性系数对填筑层数的敏感性小,应以满足坝体沉降的精度标准选择模拟填筑层数,建议模拟填筑层数不少于10层,坝越高,选取的模拟填筑层数宜越多;坝体的水平位移对库水位位置较敏感,沉降和稳定性系数对库水位位置敏感性小。这些结果在坝体变形和稳定性研究中对确定合适的填筑层数和考虑库水位的影响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填筑 填筑层数 坝体变形 沉降 稳定性 稳定性系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物理反演中的差分进化算法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天意 杨进 +1 位作者 颜廷杰 刘国辉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71-975,共5页
为避免传统线性反演过程中极度依赖初始模型的选取,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在综合研究现有地球物理非线性反演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了非线性领域群体智能算法—差分进化算法,并以电测深方法为例,建立起了差分进化算法的非线性反演模型,通... 为避免传统线性反演过程中极度依赖初始模型的选取,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在综合研究现有地球物理非线性反演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了非线性领域群体智能算法—差分进化算法,并以电测深方法为例,建立起了差分进化算法的非线性反演模型,通过对所建模型试算及实测数据验证,证实该方法具有反演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并可推广应用于二维或三维电测深反演理论之中。最后将该算法在内蒙古某多金属矿勘查中进行了实际推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 非线性反演 差分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的自适应应力认识与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保健 谢定义 +1 位作者 谢永利 赵丽娅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88-1293,共6页
设计了一种0K状态不同等应变或等应力速率连续对土样轴向加载的单轴固结试验方案,该试验方案可让土样同时经受不同荷重率、应力历时、应力路径、应力历程的作用。经过对重塑饱和黄土的单轴连续加荷、三轴连续加荷、分级加荷单轴固结试... 设计了一种0K状态不同等应变或等应力速率连续对土样轴向加载的单轴固结试验方案,该试验方案可让土样同时经受不同荷重率、应力历时、应力路径、应力历程的作用。经过对重塑饱和黄土的单轴连续加荷、三轴连续加荷、分级加荷单轴固结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若定义土在单轴压缩不同侧向约束条件下反应的侧压力为自适应应力;单轴侧限压缩试验主动施加的竖向压力与实测的侧向土压力之差为土的自适应剪应力,除了不受孔隙水压力的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实测与分析结果证明,土的单轴侧限压缩应变量与自定义的自适应剪应力具有唯一的影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应力 自适应剪应力 荷重率 侧向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中磁源瞬变电磁三维时域有限差分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10
作者 孟庆鑫 潘和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49-655,共7页
应用时域有限差分法,采用显式差分方程,选取磁偶极子源作为初始条件和不同阶Mur吸收边界条件,对包含低阻异常体的均质全空间中磁偶源产生的瞬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模拟计算井中磁源瞬变电磁场传播以及井旁三维低阻异常体的响应情况,简... 应用时域有限差分法,采用显式差分方程,选取磁偶极子源作为初始条件和不同阶Mur吸收边界条件,对包含低阻异常体的均质全空间中磁偶源产生的瞬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模拟计算井中磁源瞬变电磁场传播以及井旁三维低阻异常体的响应情况,简要分析特征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时域差分法可在一定条件下保证正演模拟的精度和效果;场源激发条件和异常体情况不同,响应特征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中瞬变电磁 时域有限差分 Mur吸收边界条件 均质全空间 三维导电板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轴压比足尺钢筋混凝土短柱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解咏平 李振宝 +1 位作者 杜修力 郭二伟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8-154,共7页
利用40000kN的大型加载设备,对2个截面边长为500mm×500mm的高轴压比钢筋混凝土足尺短柱进行了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单调和反复加载试验,研究其破坏形态、滞回特性、变形和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结果表明:对于反复加载和单调加载的短柱,... 利用40000kN的大型加载设备,对2个截面边长为500mm×500mm的高轴压比钢筋混凝土足尺短柱进行了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单调和反复加载试验,研究其破坏形态、滞回特性、变形和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结果表明:对于反复加载和单调加载的短柱,分别在6Δy和9Δy之前以弯曲变形为主,而在其之后则以剪切变形为主,最终分别在8Δy和18Δy时发生了脆性剪切破坏;极限位移时,弯曲变形引起的柱端位移约占总位移的75%;峰值荷载时,P-Δ效应引起的弯矩占总弯矩的3.24%,对短柱的水平承载力影响较小,进行构件的弹性分析时可不予考虑;构件具有较强的耗能能力和变形能力,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轴压比 足尺构件 钢筋混凝土短柱 弯剪破坏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区域群发性降雨型滑坡时空预报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曹洪洋 王禹 满兵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6-109,124,共5页
以滑坡灾害突出的雅安市雨城区为例,综合考虑降雨强度、前期降雨量及下垫面(地形、岩性、植被覆盖等)构建了基于GIS分析获取的易发指数+BP型神经网络时空预报模型。首先通过试验确定了模型的网络参数和网络结构,然后通过危险性区划图获... 以滑坡灾害突出的雅安市雨城区为例,综合考虑降雨强度、前期降雨量及下垫面(地形、岩性、植被覆盖等)构建了基于GIS分析获取的易发指数+BP型神经网络时空预报模型。首先通过试验确定了模型的网络参数和网络结构,然后通过危险性区划图获取降雨型滑坡易发指数,并利用GIS的空间插值功能和雨量站数据获取相应降雨型滑坡的雨量数据,将量化后下垫面的易发指数和降雨数据作为神经元输入层数据。将模型应用于研究区,其中46个降雨型滑坡数据作为训练样本,10个降雨型滑坡数据作为检验样本,预测精度达到90%,显示该模型对于降雨型滑坡的时空预报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型滑坡 时空预报 地理信息系统(GIS) BP神经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与构造柱组合墙抗震性能试验 被引量:6
13
作者 吴会阁 赵彦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47-252,共6页
研究了不同开洞情况(无洞口、开窗洞、开门洞)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与构造柱组合墙的抗震性能,通过低周反复荷载拟静力试验,讨论了这3种墙体的破坏形式、滞回曲线、承载能力、变形性能、刚度退化及耗能能力等特性,并比较了开洞情况对墙... 研究了不同开洞情况(无洞口、开窗洞、开门洞)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与构造柱组合墙的抗震性能,通过低周反复荷载拟静力试验,讨论了这3种墙体的破坏形式、滞回曲线、承载能力、变形性能、刚度退化及耗能能力等特性,并比较了开洞情况对墙体上述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在墙体两端设置的构造柱,对墙体能形成有效的约束,使墙体具有较高的抗震抗剪承载力和开裂后的承载能力储备,在强震下有较好的极限变形能力和良好的耗能性能。研究还表明,墙体的抗剪承载力随着洞口水平截面积的增大而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气混凝土 组合墙 构造柱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井时域激电拟牛顿法反演问题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潘和平 孟庆鑫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86-993,共8页
基于地-井时域激电三维有限差分正演模拟工作,以井旁目标体方位、埋深等为待反演参数,选择极化规则形体解析式构建反演目标函数和偏导数矩阵;采用变尺度法和共轭梯度法结合正演模拟利用地-井激电方位测量数据对井旁类球状极化体进行反演... 基于地-井时域激电三维有限差分正演模拟工作,以井旁目标体方位、埋深等为待反演参数,选择极化规则形体解析式构建反演目标函数和偏导数矩阵;采用变尺度法和共轭梯度法结合正演模拟利用地-井激电方位测量数据对井旁类球状极化体进行反演.结果表明:反演结果和拟合效果较好,反演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中激电地-井方式 有限差分法 最优化法反演 拟牛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灰色关联分析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7
15
作者 曹洪洋 王禹 满兵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1-94,共4页
为了对龙门山断裂影响区域的泥石流次生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价研究,应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了影响区内45条泥石流沟一次泥石流最大冲出量、流域面积、流域相对高差、植被覆盖率、松散物质储量、纵比降和24h最大降雨量7个影响因子权重,应用... 为了对龙门山断裂影响区域的泥石流次生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价研究,应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了影响区内45条泥石流沟一次泥石流最大冲出量、流域面积、流域相对高差、植被覆盖率、松散物质储量、纵比降和24h最大降雨量7个影响因子权重,应用此权重替代传统灰色关联分析中的均值权重,建立了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模型。模型评价结果表明,松散物质储量和流域面积在影响因子中所占权重较大,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结果与参考资料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因此改进的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可为震区泥石流的防治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断裂 泥石流灾害 改进灰色关联度法 危险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复合隔震体系的地震耗能机制和能量响应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袁颖 周爱红 林皋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6-42,共7页
运用能量分析法对并联复合隔震体系的地震耗能机制和能量响应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首先,以层间剪切模型的多自由度运动微分方程为基础,建立了并联复合隔震体系的能量平衡方程。其次,引入状态空间法对并联复合隔震体系进行时程分析得到体... 运用能量分析法对并联复合隔震体系的地震耗能机制和能量响应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首先,以层间剪切模型的多自由度运动微分方程为基础,建立了并联复合隔震体系的能量平衡方程。其次,引入状态空间法对并联复合隔震体系进行时程分析得到体系的地震响应,并以此为基础计算了各项能量。最后,以7质点多自由度体系为仿真对象,对并联复合隔震体系的耗能机制及其主要隔震层参数和不同特性地震动对能量响应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并联复合隔震体系地震总输入能主要由滞回耗能和阻尼耗能承担;摩擦承压比和摩擦系数对能量响应有重要影响,存在最优取值区间;地震能量响应受地震动特性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复合隔震 状态方程法 能量时程 摩擦承压比 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盲数理论在采空区地基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贾磊 解咏平 +1 位作者 李明 钱国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190-193,197,共5页
采空区地质条件错综复杂,针对其物理力学参数具有多种不确定性信息共存的特点,将盲数理论引入采空区地基稳定性评价领域;结合巷道顶板的受力平衡分析,建立了基于盲数理论的评价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某工程实例,定量地评价了采空区地基... 采空区地质条件错综复杂,针对其物理力学参数具有多种不确定性信息共存的特点,将盲数理论引入采空区地基稳定性评价领域;结合巷道顶板的受力平衡分析,建立了基于盲数理论的评价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某工程实例,定量地评价了采空区地基的稳定程度。分析结果表明:运用盲数运算法则可以计算地基稳定性在不同取值区间内的可信度,它弥补了传统确定性方法描述过于绝对化的问题,为采空区地基稳定性的判别提供了更全面的依据,并为相近领域工程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数 小窑采空区 地基稳定性 参数不确定性 临界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波作用下地下管道试验的数值模拟方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贾磊 解咏平 +1 位作者 李明 汪树华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1-98,共8页
以模型试验几何尺寸建立有限元数值模拟模型,全面给出了地下管道地震动作用的三维有限元建模及分析研究的主要步骤,建立柔-柔接触面来反映管-土相互作用,利用拉格朗日乘子法求解接触效应;通过ANSYS和MATLAB的交互使用,对土体四周及底部... 以模型试验几何尺寸建立有限元数值模拟模型,全面给出了地下管道地震动作用的三维有限元建模及分析研究的主要步骤,建立柔-柔接触面来反映管-土相互作用,利用拉格朗日乘子法求解接触效应;通过ANSYS和MATLAB的交互使用,对土体四周及底部定义的粘弹性边界实现能量辐射,减小边界效应;考虑试验模型与实际模型的比例,对原始地震波加速度时程曲线进行缩尺处理,模拟得到的管道响应规律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该数值模型是合理的。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管道在地震波作用下的位移、加速度和应力的动力响应,并提出了相关实用的工程建议,为地下管线等长线型地下结构的地震响应理论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限元分析 粘弹性人工边界 接触分析 MATLAB&ANSYS交互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墩局部冲刷水毁灾害危险性评估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飞 杜建坡 李秀芬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8-111,共4页
在深入分析影响桥墩局部冲刷因素及影响规律的基础上,筛选出主要的因素作为模糊评价指标,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量化分级,根据关联度方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求得各指标与桥墩局部冲刷灾害发生概率之间的隶属函数,建立了局部冲刷风险模糊评... 在深入分析影响桥墩局部冲刷因素及影响规律的基础上,筛选出主要的因素作为模糊评价指标,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量化分级,根据关联度方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求得各指标与桥墩局部冲刷灾害发生概率之间的隶属函数,建立了局部冲刷风险模糊评价模型,确定了危险等级。实例应用结果表明,杨家湾大桥的局部冲刷水毁灾害的等级为低风险,与实际情况吻合,可见该评价模型可行、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评价 桥墩 局部冲刷 危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底座滑移的电压发生器塔架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贾磊 李源 +1 位作者 解咏平 董云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3-57,共5页
以明置于室内地面上的大型直流电压发生器塔架结构的抗震计算为例,分别计算了结构在正弦共振调幅5波、正弦共振3波、El Centro地震波激励下的响应,讨论了体系整体性能、底座和基础之间滑移以及摩擦系数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 以明置于室内地面上的大型直流电压发生器塔架结构的抗震计算为例,分别计算了结构在正弦共振调幅5波、正弦共振3波、El Centro地震波激励下的响应,讨论了体系整体性能、底座和基础之间滑移以及摩擦系数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提高结构的整体性,可使结构的刚度和自振频率变大,有助于提高该类结构的抗震性能;考虑底座和基础之间的滑移更符合结构地震反应的实际情况;调幅5波或正弦3波下进行结构分析会对结构提出过高的要求,使设计过于保守,建议按同类场地上的实测地震波进行计算,同时通过振动台模型试验深入了解其抗震性能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压发生器 时程分析 地震输入 抗震性能 滑移底座 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