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P1在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炎中的诊断价值及调控机制
1
作者 李沙 李锦忠 +3 位作者 谌宁 李敏然 戴二黑 齐亚娟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5-517,共13页
目的: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炎(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steatohepatitis,MASH)是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的进展阶段,目前主要依赖肝活检进行确诊,存在创伤性强、依... 目的: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炎(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steatohepatitis,MASH)是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的进展阶段,目前主要依赖肝活检进行确诊,存在创伤性强、依从性差等问题。因此,亟需开发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以辅助诊断。本研究旨在通过整合机器学习算法与肝脏转录组数据,筛选MASH关键诊断基因,并探讨分泌型磷蛋白1(secreted phosphoprotein 1,SPP1)在MASH中的调控机制及诊断价值。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获取MAFLD患者肝脏转录组数据集,通过差异表达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结合随机森林、人工神经网络、Lasso回归和支持向量机递归特征消除算法筛选关键基因,构建Neural-MASH诊断模型,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性能。进一步分析候选关键基因与免疫细胞浸润及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出85个DEGs,功能富集显示其与p53信号通路和细胞外基质(extra cellular matrix,ECM)-受体相互作用密切相关。通过多算法交叉验证,确定SPP1、含Fc受体样及黏蛋白结构域蛋白(fc alpha and mu receptor,FCAMR)、含黄素单加氧酶1(flavin-containing monooxygenase 1,FMO1)为关键基因,其中SPP1在MASH中表达上调,且与B细胞、巨噬细胞M0浸润及临床指标呈正相关(均P<0.05)。Neural-MASH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1.000和0.811。功能分析揭示SPP1主要参与ECM、细胞迁移调控、脂质定位及IL-18信号通路等生物学过程。结论:SPP1可作为MASH的潜在诊断标志物,其与免疫微环境的交互作用可能在疾病进展中发挥关键调控作用。基于机器学习所构建的Neural-MASH模型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为MASH的无创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炎 分泌型磷蛋白1(SPP1) 人工神经网络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肝化坚颗粒对肝纤维化C57小鼠肝组织中MMP-13和TIMP-1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杨莉 冯爱东 +1 位作者 郑浩杰 戴二黑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40-343,共4页
目的观察软肝化坚颗粒对肝纤维化模型C57小鼠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含量和肝组织中MMP-13和TIMP-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C57小鼠被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模... 目的观察软肝化坚颗粒对肝纤维化模型C57小鼠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含量和肝组织中MMP-13和TIMP-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C57小鼠被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模型软肝化坚颗粒组和模型秋水仙碱组。采用四氯化碳腹腔注射制造小鼠肝纤维化模型。分别采用ELISA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血清MMPs、TIMP-1含量及肝组织中MMP-13和TIMP-1 mRNA的表达。同一指标的多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模型对照组血清中MMPs的含量明显降低,TIMP-1的含量明显升高,P=0.003、0.027,模型软肝化坚颗粒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64、0.217。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软肝化坚颗粒组小鼠肝组织中MMP-13 mRNA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05,TIMP-1 mRNA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7;模型对照组小鼠肝组织中TIMP-1 mRNA的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软肝化坚颗粒不但可促进MMPs的产生,而且可抑制TIMP-1产生,进而促进ECM的降解,这可能也是软肝化坚颗粒抗肝纤维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软肝化坚颗粒 基质金属蛋白酶 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叉头转录因子家族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作为治疗靶点的前景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恬雨 闫会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31-934,共4页
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恶性癌症之一,发病率和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预后很差。叉头框(FOX)转录因子家族可调控细胞的生长、分化及组织发育,在肿瘤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综述了FOX家族分子表达与HCC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分析了FOX在... 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恶性癌症之一,发病率和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预后很差。叉头框(FOX)转录因子家族可调控细胞的生长、分化及组织发育,在肿瘤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综述了FOX家族分子表达与HCC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分析了FOX在HCC进展中发挥作用的机制,提出FOX家族分子有望成为HCC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叉头转录因子类 癌基因 基因 肿瘤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