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家庄市44家二级及以上医院一次性输液器使用现状调查 被引量:10
1
作者 赵改婷 孙秀梅 +2 位作者 雷琤 刘思文 刘志敏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6年第6期733-737,共5页
目的 :调查石家庄市一次性输液器使用现状,为制定正确使用输液器的相关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问卷调查法从石家庄市所有二级及以上医院(11家三级甲等医院和33家二级医院)中随机抽取309个科室进行调查。结果:二级医院科室普通输... 目的 :调查石家庄市一次性输液器使用现状,为制定正确使用输液器的相关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问卷调查法从石家庄市所有二级及以上医院(11家三级甲等医院和33家二级医院)中随机抽取309个科室进行调查。结果:二级医院科室普通输液器使用率高于三级医院(P<0.05);精密过滤输液器的使用率低于三级医院(P<0.05)。二级医院在输注脂肪乳剂、化疗药物以及中药制剂时精密过滤输液器使用率低于三级医院(P<0.05)。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均约有40%的调查科室无避光输液器,只有约10%的调查科室使用不含有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材质的输液器。三级医院在输注一种新药前根据说明书选择输液器的习惯或制度也好于二级医院,但均无药剂专业人员指导,存在为特殊人群输液时输液器选用不当现象。结论 :石家庄市二级及以上医院在输液器的选择和使用上均存在一定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培训与检查,确保护患双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输液器 输液器材质 静脉输液 现状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临床路径与整体护理整合趋势 被引量:72
2
作者 羊淑平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7期70-72,共3页
为探讨适应我国医疗制度改革和全面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临床工作模式,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引进临床路径,将临床路径和整体护理进行优势互补、整合实施;组成临床路径整体护理研究小组;制订临床护理路径表格及实施;对医疗护理质量进行持续... 为探讨适应我国医疗制度改革和全面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临床工作模式,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引进临床路径,将临床路径和整体护理进行优势互补、整合实施;组成临床路径整体护理研究小组;制订临床护理路径表格及实施;对医疗护理质量进行持续监测与评价。提出临床路径和整体护理整合实施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深化整体护理改革。现阶段应根据我国国情和医疗现状,将临床路径和整体护理整合实施,以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保健服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整体护理 整体化医疗护理模式 整合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段性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居家环境改变的社会认知与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谷岩梅 彭龙 +2 位作者 杜慧姣 胡雅萍 王建荣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19期68-71,74,共5页
目的探讨阶段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居家环境改变的社会认知与健康行为影响。方法 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便利抽样法选择在某院神经内科治疗的脑卒中患者61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27)。观察组... 目的探讨阶段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居家环境改变的社会认知与健康行为影响。方法 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便利抽样法选择在某院神经内科治疗的脑卒中患者61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27)。观察组患者出院前采用家庭环境优化的阶段性干预,对其预防跌倒的健康行为进行干预。而对照组患者在出院前接受常规出院教育。出院宣教前后及出院1个月后采用《老年脑卒中患者居家环境改变社会认知评估调查表》调查患者的认知改变情况,以环境危险因素的条目数评价其行为改变情况。结果出院宣教前,两组患者在社会认知评分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宣教后,除消极预期、行动计划评分外,观察组患者在其他社会认知评分上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患者修正版跌倒效能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出院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为(8.28±0.27)分,高于对照组的(7.12±1.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45,P<0.01)。在健康行为改变方面,出院1个月时,观察组再次评估出环境危险因素的条目数由出院时的116条减少为74条,而对照组由出院时患者自评的38条增长为研究护士系统评价的163条,两组在出院1个月时的改进条目分别为80条(观察组)和46条(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对认知与行为的阶段性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对健康的危险认知,促进健康行为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跌倒 阶段性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生子女护士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状况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胡雅萍 谷岩梅 +1 位作者 杨莉 韩志敏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S1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独生子女护士的心理健康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状况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独生子女护士与非独生子女护士各70名,采用SCL-90人格问卷和社会支持问卷(SSRS)了解其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状况并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1)独生子女... 目的:探讨独生子女护士的心理健康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状况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独生子女护士与非独生子女护士各70名,采用SCL-90人格问卷和社会支持问卷(SSRS)了解其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状况并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1)独生子女护士在SCL-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常模和非独生子女,除敌对和恐怖得分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因子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受试护士中非独生子女者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得分高于独生子女者,除客观支持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相关分析表明躯体化、人际敏感、强迫、抑郁、偏执因子与社会支持总分以及主观支持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化、偏执与客观支持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化、焦虑与支持利用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生子女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堪忧,其社会支持的主观评价和对支持的利用不如非独生子女护士,且影响到了其心理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生子女 临床护士 护士心理 心理健康状况 主观支持 客观支持 相关分析 支持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