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D-二聚体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4
1
作者 张学林 王震 +3 位作者 吕淑慧 荆海钧 康剑云 赵建清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5期1640-1642,共3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PCT)、D-二聚体(D-D)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02例CA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CAP患者(入院24h内,接受抗生素治疗前)外周静脉血5mL,离心分离血清...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PCT)、D-二聚体(D-D)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02例CA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CAP患者(入院24h内,接受抗生素治疗前)外周静脉血5mL,离心分离血清,免疫比浊法测定CRP、D-D,免疫荧光法测定PCT,分析CRP、PCT、D-D对CAP患者的临床意义。结果:随着分级的增加,CRP、PCT、D-D水平逐渐升高,各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症组CRP、PCT、D-D水平明显高于非重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CRP、PCT、D-D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PCT、D-D水平与CAP患者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判断病情、预测预后的重要指标,高水平CRP、PCT、D-D提示病情严重及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在社区获得性肺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学林 王震 +1 位作者 吕淑慧 荆海钧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342-344,共3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58例CAP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PSI评分和CURB-65评分标准分为低险组和高风险组,依据预后分为好转组48例...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58例CAP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PSI评分和CURB-65评分标准分为低险组和高风险组,依据预后分为好转组48例,死亡组10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免疫荧光法测定降钙素原(PCT),激光散射计数法测定NLR、白细胞(WBC)计数,比较不同风险组NLR、WBC、PCT、hs-CRP的差异性,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评价NLR、PCT、hsCRP、WBC之间的相关性;观察好转与死亡病例组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高风险组NLR、PCT、hsCRP水平高于低风险组(P<0.05),而WBC无明显差异(P>0.05),NLR与WBC之间相关性不强,与hs-CRP、PCT之间存在较强相关性;好转组WBC、PCT、NLR、hs-CRP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结论:NLR联合hs-CRP、WBC、PCT对CAR的严重程度具有良好的评估价值,高水平NLR、hsCRP、WBC、PCT提示病情严重及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超敏 C 反应蛋白 社区获得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