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行山北段某铅锌矿区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来源解析及生态风险评估
1
作者 柳峰 乔晓克 +6 位作者 郎珊珊 王国强 李龙飞 赵敬轩 魏静 张力召 陈雄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181,共10页
为了解太行山北段某铅锌矿区附近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采集了66件表层土壤样品,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对研究区重金属(Cd、Hg、As、Pb、Cr、Cu、Zn)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正定矩阵因子模型对土壤重金属进... 为了解太行山北段某铅锌矿区附近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采集了66件表层土壤样品,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对研究区重金属(Cd、Hg、As、Pb、Cr、Cu、Zn)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正定矩阵因子模型对土壤重金属进行来源解析,并提取重金属7种形态利用潜在生态风险综合指数和风险评价编码法综合评估了迁移能力和生态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依次为Cd>Pb>Zn>Hg>Cu,As、Cr几乎没有污染,基本不受外部影响;多元统计分析与PMF模型源解析结果趋势类似、相互验证,PMF将人为来源划分更为细致,Cd、Pb、Zn、Cu及少部分Hg来自于矿石采、选、冶等工矿活动源(65.91%),Hg主要是矿石采选、金属冶炼产生的废气、粉尘、扬尘引起的大气沉降源(19.02%),As、Cr则主要受成土母质源控制(15.07%);研究区整体处于强生态危害水平,Cd和Hg是主控因素,其中Cd迁移能力和生态风险最高,酸性废水及渗滤液等会显著增强Cd的迁移能力和生态风险,监管和治理工作需要重点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 土壤 重金属 源解析 潜在生态危害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性VOCs处理生物组合及生物强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史宇情 王宁 +3 位作者 白紫荷 靳松 韩梦非 王欣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8-795,共8页
生物技术作为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处理技术之一,具有高效、操作简单、运行费用低和无二次污染等技术特点。然而,疏水性VOCs水溶性差,传统生物处理过程中存在气液相传质速率低、VOCs可生物降解性差和微生物降解能力差等问题。本文针对... 生物技术作为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处理技术之一,具有高效、操作简单、运行费用低和无二次污染等技术特点。然而,疏水性VOCs水溶性差,传统生物处理过程中存在气液相传质速率低、VOCs可生物降解性差和微生物降解能力差等问题。本文针对疏水性VOCs处理生物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生物组合技术和生物强化技术,并分析了提高技术处理性能的方法和过程机理,总结了现有技术的处理效果,最后对生物组合技术和生物强化技术处理疏水性VOCs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性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传质 微生物代谢活性 生物组合技术 生物强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