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家庄市冬春季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特征 被引量:14
1
作者 常青 罗毅 +1 位作者 姜建彪 任爱玲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330-336,共7页
为了深入探究石家庄市冬春季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特征,采用EPA TO-15方法定性定量分析了石家庄市冬春季环境空气中62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特征,对比了环境空气中VOCs浓度的季度、月度变化情况,以及VOCs与PM2.5浓度之间的相关性... 为了深入探究石家庄市冬春季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特征,采用EPA TO-15方法定性定量分析了石家庄市冬春季环境空气中62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特征,对比了环境空气中VOCs浓度的季度、月度变化情况,以及VOCs与PM2.5浓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了环境空气中主要VOCs组分的来源。结果表明:在石家庄市冬春季环境空气中定量检测到其中的40种VOCs,主要有丙酮、苯、四氯化碳、二氯甲烷、甲苯、乙酸乙酯等;未定量的组分中,检测出了较高的乙酸丁酯、丁烷、乙醇等。在雾霾天气,PM2.5浓度和环境空气中VOCs浓度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防治工程 石家庄市 挥发性有机物 污染特征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活动影响下石家庄市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及趋势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毕二平 高扬 刘长礼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0-43,共4页
对石家庄市 1991~ 1997年间的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了分析评价 ,查明了地下水环境的演化趋势。用绝对值关联分析和 Q型因子分析等方法得出了地下水中具有代表性的化学指标和具有代表性的水样。在此基础上 ,运用等维灰数递补技术预测... 对石家庄市 1991~ 1997年间的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了分析评价 ,查明了地下水环境的演化趋势。用绝对值关联分析和 Q型因子分析等方法得出了地下水中具有代表性的化学指标和具有代表性的水样。在此基础上 ,运用等维灰数递补技术预测了地下水总硬度的变化趋势。最后 ,分析了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环境质量演化的影响 ,并提出缓解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活动 地下水环境质量 等维灰数递补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家庄市典型乡镇饮用水源地环境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玮 靳伟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0-72,共3页
通过调查"十一五"期间石家庄市县级行政区典型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基础环境状况,了解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属性、水质水量状况以及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情况,分析研究影响石家庄市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水质的主要因素... 通过调查"十一五"期间石家庄市县级行政区典型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基础环境状况,了解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属性、水质水量状况以及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情况,分析研究影响石家庄市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水质的主要因素,针对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进行评估并对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监管能力建设情况、环境管理制度执行情况提出相关建议及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家庄市 乡镇 饮用水源地 环境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家庄市水环境问题与综合整治 被引量:3
4
作者 裴青 贾建和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1996年第3期30-33,39,共5页
论述水资源危机和水环境污染是严重制约石家庄市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揭示水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关键词 水资源危机 水环境污染 综合整治 地面水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灌溉对农业环境影响的研究——以石家庄市污水灌溉区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孙志强 张灵芝 +1 位作者 曹健 梁晓荷 《生态农业研究》 CSCD 1998年第4期68-71,共4页
通过对石家庄市污水灌溉区污水、农作物、土壤及地下水的现状调查及评价,研究了污水灌溉对农作物、土壤及地下水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家庄市排放的污水水质为有机污染类型,硫化物污染较重,有机物污染中度,重金属类污染较轻;污水对排污水... 通过对石家庄市污水灌溉区污水、农作物、土壤及地下水的现状调查及评价,研究了污水灌溉对农作物、土壤及地下水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家庄市排放的污水水质为有机污染类型,硫化物污染较重,有机物污染中度,重金属类污染较轻;污水对排污水渠两侧地下水有影响,影响范围为100~200m;该市已用污水灌溉农田40年,作物(小麦、玉米)籽粒中重金属含量均相应低于国家食品重金属限量卫生标准;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的二级标准。合理灌溉污水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全N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灌溉 作物 土壤 地下水 农业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家庄市制药行业VOCs排放特征分析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31
6
作者 周静博 李亚卿 +4 位作者 洪纲 杨丽丽 姜建彪 冯媛 靳伟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77-186,共10页
选择石家庄市9家典型制药企业作为研究目标,在对生产工艺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VOCs的排放特征,并利用国际公认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制药行业排放的典型VOCs的健康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9家研究企业排放的VOCs浓度在10.6~162 m... 选择石家庄市9家典型制药企业作为研究目标,在对生产工艺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VOCs的排放特征,并利用国际公认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制药行业排放的典型VOCs的健康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9家研究企业排放的VOCs浓度在10.6~162 mg·m-3间,抗生素类生产企业是主要排放源;识别出的9种典型VOCs为丙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醇、甲醇、二氯甲烷、正丁醇、异丙醇、甲苯;通过源成分谱确定出不同制药类型排放源的主要污染物:发酵类抗生素为乙酸丁酯(40%)、乙酸乙酯(31%)和正丁醇(17%);半合成类抗生素为丙酮(55%)、异丙醇(15%)和二氯甲烷(12%);维生素类为乙醇(41%)、丙酮(34%)和甲醇(13%);中药类为乙醇(75%)、甲醇(12%)。制药行业排放的VOCs健康风险危害指数为2.08×10-5,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推荐的最大可接受水平,不会对暴露人群健康造成非致癌危害;正丁醇的危害指数最高,贡献率为48%。各典型制药企业排放口中二氯甲烷的致癌风险值在1.37×10-5~9.28×10-4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CS 排放特征 健康风险 石家庄 制药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家庄市春节期间大气颗粒物有机碳和元素碳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19
7
作者 康苏花 高康宁 +3 位作者 赵鑫 杨丽杰 李亚卿 靳伟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7-82,共6页
为研究石家庄市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及其来源,于2013年2月6—19日春节期间在石家庄市采集大气颗粒物TSP、PM10、PM2.5样品,对其有机碳、元素碳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石家庄TSP、PM10、PM2.5日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89、330、245μg/m3... 为研究石家庄市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及其来源,于2013年2月6—19日春节期间在石家庄市采集大气颗粒物TSP、PM10、PM2.5样品,对其有机碳、元素碳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石家庄TSP、PM10、PM2.5日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89、330、245μg/m3,颗粒物污染严重;碳组分在颗粒物中占有较大比重,且随着粒径的减少,碳组分比重逐渐增加;存在不严重的次生有机碳污染;OC与EC的相关系数较高,说明两者有较为相似的污染源,主要为燃煤、机动车排放源。各种气象条件对PM2.5、OC、EC浓度和OC/EC的变化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TSP PM10 PM2.5 元素碳 有机碳 二次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家庄市大气颗粒物碳组分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康苏花 李海峰 +5 位作者 杨丽杰 赵鑫 常青 高康宁 李亚卿 靳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0期280-282,288,共4页
于2013年春、夏、秋、冬采集石家庄市大气颗粒物样品,分析其有机碳和元素碳。结果表明,碳组分浓度季节变化明显。在颗粒物中占有较大比重;且在细粒子中累积效应明显。秋冬季存在二次有机碳污染。对8种碳组分丰度分析说明石家庄大气颗粒... 于2013年春、夏、秋、冬采集石家庄市大气颗粒物样品,分析其有机碳和元素碳。结果表明,碳组分浓度季节变化明显。在颗粒物中占有较大比重;且在细粒子中累积效应明显。秋冬季存在二次有机碳污染。对8种碳组分丰度分析说明石家庄大气颗粒物中碳组分的主要来源是燃煤、机动车尾气及生物质样品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 元素碳 有机碳 二次有机碳 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研究石家庄市采暖结束前后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治国 周静博 +2 位作者 路娜 王玮 洪纲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10-119,共10页
2016年3月1日~20日期间,石家庄市区于采暖期结束前后出现两次重污染天气。为探究重污染天气成因,利用位于石家庄市大气自动监测站(20 m)的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对两次重污染天气期间的细颗粒物化学组成进行分析;并结合颗粒物质量... 2016年3月1日~20日期间,石家庄市区于采暖期结束前后出现两次重污染天气。为探究重污染天气成因,利用位于石家庄市大气自动监测站(20 m)的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对两次重污染天气期间的细颗粒物化学组成进行分析;并结合颗粒物质量浓度和气象条件等对重污染天气成因进行了推定。结果表明,3月采暖期(3月1日~15日)期间共发生为期1 d的重度污染天气,主要成因为来自燃煤(贡献率42.6%)和工业工艺源(26.4%)的颗粒物严重累积;采暖期结束后(3月16日~20日)出现了连续3 d的重度污染天气,前期主要成因为来自机动车尾气(25.5%~25.9%)和工业工艺源(23.0%~25.5%)的颗粒物严重累积;后期首要污染源变为燃煤(28.6%)和工业工艺(27.4%)。监测过程中,PM_(2.5)与气象条件的相关性较高,r_(湿度/2.5)=0.76,r_(大气压/2.5)=-0.58,r_(风速/2.5)=-0.65,r_(温度/2.5)=0.35。综合来看,高湿状态下空气的低压静稳和低空传输,共同促使燃煤及工业工艺源的颗粒物累积,二次转化加剧后导致3月4日的重污染天气;而采暖期结束后,在同样不利于扩散的气象条件下,机动车尾气及工业工艺源的颗粒物累积,二次转化加剧,从而导致3月17和18日污染小高峰;不同于前两日,燃煤和工业工艺源的累积,二次转化加剧,导致了3月19日凌晨的污染小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颗粒气溶胶谱仪(SPAMS) 细颗粒物 采暖期 采暖结束 污染特征 成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家庄市开放源颗粒物化学组成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康苏花 李海峰 +4 位作者 赵鑫 杨丽杰 郭晓芝 李亚卿 靳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221-225,共5页
分析了石家庄市城市扬尘、道路尘、土壤尘、建筑尘四种开放源的粒径组成和无机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四种开放源颗粒物样品中细颗粒物的累积效应更为明显。各种水溶性离子中,阴离子浓度最高的是SO42-,阳离子浓度较高的是Ca2+;存在二次有机... 分析了石家庄市城市扬尘、道路尘、土壤尘、建筑尘四种开放源的粒径组成和无机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四种开放源颗粒物样品中细颗粒物的累积效应更为明显。各种水溶性离子中,阴离子浓度最高的是SO42-,阳离子浓度较高的是Ca2+;存在二次有机碳污染,SOC是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元素的含量存在一定差异,Ca、Mg、Al、Si、Fe、K等元素含量较高,受人为污染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家庄 开放源 颗粒物 水溶性离子 碳组分 无机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家庄市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无机离子污染特征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杨丽丽 冯媛 +4 位作者 靳伟 李亚卿 周静博 姜建彪 李治国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4年第6期17-21,共5页
用超声萃取-离子色谱法分析了石家庄市大气颗粒物中8种水溶性无机离子。结果表明,NO-3、SO2-4、NH+4及Ca2+为主要组分;各个离子的质量浓度均有季节及空间变化差异;不同粒径颗粒物中SO2-4和NO-3相关性均很好,NH+4与SO2-4、NO-3在细颗粒... 用超声萃取-离子色谱法分析了石家庄市大气颗粒物中8种水溶性无机离子。结果表明,NO-3、SO2-4、NH+4及Ca2+为主要组分;各个离子的质量浓度均有季节及空间变化差异;不同粒径颗粒物中SO2-4和NO-3相关性均很好,NH+4与SO2-4、NO-3在细颗粒物中具有良好的相关性,Ca2+在粗粒子中与NO-3和SO2-4的相关性也较好。SO2-4/NO-3质量比季节变化表明,春、夏季固定源与流动源对大气颗粒物贡献相当,秋季流动源贡献较大,冬季固定源贡献较大。PM2.5中SO2与SO2-4、NO2与NO-3转化率表明,SO2-4、NO-3主要是由二次转化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无机离子 污染特征 大气颗粒物 石家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染城市大气PM_(10)单颗粒形态特征——以石家庄市为例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赞红 张灵芝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2-23,26,共3页
选择大气污染严重的石家庄市为北方污染城市代表,采集石市PM10颗粒物样品,运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分析技术,观察分析单颗粒物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污染城市大气PM10以块状颗粒物数量最多,来自表土风蚀的矿物颗粒;次为凝聚状颗粒和球状... 选择大气污染严重的石家庄市为北方污染城市代表,采集石市PM10颗粒物样品,运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分析技术,观察分析单颗粒物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污染城市大气PM10以块状颗粒物数量最多,来自表土风蚀的矿物颗粒;次为凝聚状颗粒和球状颗粒物,是人为源的标志;球粒可分为硅质小球、硅铝小球和铁质小球三类,分别具有光滑、粗糙和及粗糙外观形态。污染城市大气环境中生物质颗粒物多为菌类及生物残体。各类颗粒物常常粘附混杂在一起,当中有些是由丝状生物质颗粒物缠绕捕获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入颗粒物 形状 粒度 球粒 混杂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16年石家庄市国庆节期间生物质燃烧源的成分及排放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静博 李会来 +2 位作者 李雷 高康宁 靳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128-135,共8页
利用位于石家庄市大气自动监测站的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并综合空气污染监测资料、卫星遥感火点监测资料、气象观测和气流后向轨迹模拟,对2015年和2016年国庆节期间石家庄发生的两次空气污染事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生物质燃烧源... 利用位于石家庄市大气自动监测站的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并综合空气污染监测资料、卫星遥感火点监测资料、气象观测和气流后向轨迹模拟,对2015年和2016年国庆节期间石家庄发生的两次空气污染事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生物质燃烧源对细颗粒物的贡献在13%~35%间,2016年在2%~24%间,2016年较2015年有所减轻。生物质燃烧颗粒的主要成分为左旋葡聚糖(50%)和有机碳(35%),主要排放高峰集中在夜间21~24时。国庆假期前后,河北省东部、南部地区有火点,但明显少于西南和东南方向的周边省市。后向轨迹分析显示两次污染过程低空均以西南、东南及南部输送为主。石家庄生物质燃烧污染是本地排放和区域传输共同作用的结果。两次污染过程500 hPa高空均以偏西气流控制为主,地面为均压场或弱气压场,垂直和水平扩散能力均较差,造成污染物累积上升,导致重污染过程持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国庆节 生物质燃烧 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 石家庄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家庄市冬季大气中VOCs污染特征分析 被引量:20
14
作者 姜建彪 靳伟 +4 位作者 杨丽丽 冯媛 常青 李亚卿 周静博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9-84,共6页
为弄清石家庄市冬季大气中VOCs的污染特征,采用美国环保局TO-15方法对石家庄市冬季大气中VOCs组成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VOCs的月度变化分析、春节期间的变化分析,并进行了VOCs与空气质量指数AQI、PM25等之间的相关性... 为弄清石家庄市冬季大气中VOCs的污染特征,采用美国环保局TO-15方法对石家庄市冬季大气中VOCs组成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VOCs的月度变化分析、春节期间的变化分析,并进行了VOCs与空气质量指数AQI、PM25等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根据VOCs组成及变化情况和相关性,分析了其可能的来源.结果表明,石家庄市冬季大气中VOCs的质量浓度为145.7 -1 410.7 μg/m3,VOCs组分主要有丙酮、二氯甲烷、苯、乙酸乙酯、甲苯、l,2-二氯丙烷、三氯甲烷.春节期间,大气中VOCs的浓度有大幅的下降,比日常均值下降了40.9%.AQI较高时,大气中VOCs浓度有所升高.石家庄市冬季大气中丙酮、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等主要来源于医药化工生产活动,苯、甲苯主要来源于煤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家庄市 污染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家庄市大气颗粒物元素组分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任毅斌 康苏花 +4 位作者 戴春岭 齐堃 高康宁 李亚卿 靳伟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1-34,共4页
为研究石家庄市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及其来源,于2013年4—5月在主城6区分别采集TSP、PM10和PM2.5颗粒物样品,利用ICP-MS分析其中的22种元素浓度。结果表明,石家庄市城区Ca、Fe元素在各粒径颗粒物中含量都较高,PM2.5中的S、K含量较高,P... 为研究石家庄市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及其来源,于2013年4—5月在主城6区分别采集TSP、PM10和PM2.5颗粒物样品,利用ICP-MS分析其中的22种元素浓度。结果表明,石家庄市城区Ca、Fe元素在各粒径颗粒物中含量都较高,PM2.5中的S、K含量较高,PM10和TSP中Mg、Al的浓度相对较高。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为燃煤尘、道路尘和建筑尘,TSP、PM10和PM2.5具有较好的统计相关性和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TSP PM10 PM2.5 无机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家庄市冬季重污染过程特征及成因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筠 周静博 +1 位作者 徐曼 韩军彩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4期127-133,共7页
利用石家庄市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和气象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2015年12月6日至13日和12月21日至26日石家庄市两次持续性重污染天气过程的演变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两次重污染过程持续时间长、污染程度重,PM2.5对污染过程的影响大,... 利用石家庄市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和气象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2015年12月6日至13日和12月21日至26日石家庄市两次持续性重污染天气过程的演变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两次重污染过程持续时间长、污染程度重,PM2.5对污染过程的影响大,但污染物变化趋势和浓度水平存在差异。高低空稳定的天气形势配置是两次重污染过程形成的直接原因。在这些天气形势影响下,气温低(<1.5℃)、湿度高(平均相对湿度>75%)、风速小(<1.5 m/s)、气压低(<1016 h Pa),大气层结稳定,逆温层厚、混合层高度低(<750 m),是造成两次重污染过程的重要原因。燃煤、机动车尾气是石家庄冬季重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东北部、北部和西南部周边污染物的输送对重污染天气的形成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污染 气象影响 污染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颗粒质谱技术的石家庄冬春季气溶胶成分特征及混合状态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周静博 张强 +4 位作者 戴春岭 徐曼 高康宁 罗毅 靳伟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07-713,共7页
利用位于石家庄市大气梯度监测站(20 m)的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分析了冬、春季大气环境中气溶胶的化学组成及混合状态,并采用ART-2a分类法对气溶胶分类。结果表明,石家庄市大气中主要存在8类颗粒物,即元素碳(EC)、有机碳(OC,相对分子质量... 利用位于石家庄市大气梯度监测站(20 m)的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分析了冬、春季大气环境中气溶胶的化学组成及混合状态,并采用ART-2a分类法对气溶胶分类。结果表明,石家庄市大气中主要存在8类颗粒物,即元素碳(EC)、有机碳(OC,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50)、高分子有机碳(HOC,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50)、混合碳(元素-有机碳混合,ECOC)、重金属、左旋葡聚糖碎片(LEV)、矿物质和富钾颗粒。8类颗粒中绝大部分包含SO_4^-、NO_2^-和NO_3^-等二次离子组分,表明采集到的颗粒物大都经历了不同的老化,或与二次组分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混合。冬季气溶胶的主要成分是OC(数浓度36.1%),谱图含有C2H+3、C_2H_3O^+、C_5H_3^+、C_6H_5^+等离子,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生物质等燃烧产生的一次排放颗粒,以及由挥发性有机物光化学氧化而成的二次有机颗粒;春季气溶胶的主要成分是EC(数浓度43.6%)和矿物质(数浓度15.4%)。EC中含有一系列单质碳峰,来自化石燃料或木材等生物质不完全燃烧的一次排放;矿物质颗粒中含有Mg^+、Al^+、Ca^+、Fe^+及SiO_3^-,主要来自扬尘。发生灰霾时,冬季OC和ECOC颗粒占比增大,EC颗粒占比减小;春季矿物质和ECOC颗粒占比变大,OC颗粒占比变小。随着灰霾天气发生,冬、春季碳气溶胶与二次无机气溶胶颗粒的混合加剧,而NH_4^+与碳气溶胶的混合加剧最为明显。冬季气溶胶的数浓度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高于春季,而低风速、高湿度和低气压易导致灰霾出现。石家庄市春季和冬季气溶胶污染应分别从机动车尾气、扬尘及燃煤、制药企业加以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气溶胶 颗粒物 灰霾 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 石家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郊农田生态环境状况分析——以河北省晋州市李家庄村为例
18
作者 刘夜月 曹健 《生态农业研究》 CSCD 1998年第2期68-71,共4页
以河北省晋州市李家庄村为例,用生态污染因子筛选法界定了典型区域农田水分、土壤与大气环境质量,分析了工业废物对大田作物影响。结果表明,工业小区附近农田生态环境状况不良;以氯化物为主的废气污染危害小麦等农作物。
关键词 农田生态环境 氟化物 状况分析 城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_(2.5)手工监测技术要点探讨 被引量:15
19
作者 王晓彦 杜丽 +5 位作者 李健军 李钢 郑皓皓 王玮 解淑艳 汪巍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6-150,共5页
以重量法为原理的手工监测法是国内外监测环境空气PM2.5质量浓度的标准方法,在空气质量监测中具有重要应用。该文以2012年跨4个季度近150 d的PM2.5手工监测实际操作经验为基础,重点探讨了手工监测法各环节的监测技术要点,如手工监测采... 以重量法为原理的手工监测法是国内外监测环境空气PM2.5质量浓度的标准方法,在空气质量监测中具有重要应用。该文以2012年跨4个季度近150 d的PM2.5手工监测实际操作经验为基础,重点探讨了手工监测法各环节的监测技术要点,如手工监测采样器的操作技术、滤膜种类的选择及前处理要求、滤膜更换技术、滤膜平衡和称重条件、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技术等,以期为推广PM2.5手工监测法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 5 手工监测 重量法 技术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青鳉鱼行为的在线生物监测系统及综合预警平台建设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治国 路娜 +1 位作者 郭晓芝 洪纲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88-292,298,共6页
为保障水源地水质安全,实现水质综合预警,为下一步污染处置留出"提前量",开展了符合毒理学规范的标准模式青鳉鱼的养殖驯化研究。研发了基于青鳉鱼行为的在线生物监测系统;将在线生物监测系统与17项常规理化监测仪器智能化集... 为保障水源地水质安全,实现水质综合预警,为下一步污染处置留出"提前量",开展了符合毒理学规范的标准模式青鳉鱼的养殖驯化研究。研发了基于青鳉鱼行为的在线生物监测系统;将在线生物监测系统与17项常规理化监测仪器智能化集成,构建了基于生物毒性触发机制、多项理化参数同步监测的综合预警平台。着重介绍了指示鱼种青鳉鱼的标准化驯化养殖系统、基于青鳉鱼行为的生物监测系统和与常规理化参数相结合的综合预警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地 青鳉鱼 生物监测系统 综合预警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