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家庄市“六位一体”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模式有效解决农技传播最后一公里问题 被引量:1
1
作者 邢东海 何煦 《现代农村科技》 2013年第19期78-78,2,共1页
农业科技对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起着决定性作用。然而由于众多因素,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和农业科技转化"最后一道坎"的问题始终未得到有效解决。为打破这一瓶颈,石家庄市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 农业科技对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起着决定性作用。然而由于众多因素,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和农业科技转化"最后一道坎"的问题始终未得到有效解决。为打破这一瓶颈,石家庄市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了"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村村通工程"这一新的农村科技推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推广 石家庄市 信息服务模式 有效解 公里 传播 农业生产方式 科技信息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家庄市2016年农机深松技术培训会
2
作者 曹广林 《河北农机》 2016年第4期7-7,共1页
4月14、15日,石家庄市召开2016年农机深松技术培训会。各县农机局长、推广站长、深松主管人员参加了学习培训。与会人员参观了农机深松作业演示,7个深松机生产厂家11台不同型号深松机、4个远程电子监管企业6套监管设备进行现场作业。会... 4月14、15日,石家庄市召开2016年农机深松技术培训会。各县农机局长、推广站长、深松主管人员参加了学习培训。与会人员参观了农机深松作业演示,7个深松机生产厂家11台不同型号深松机、4个远程电子监管企业6套监管设备进行现场作业。会上,远程电子监管企业演示了监管设备的性能,各县农机深松主管领导和技术人员认真分析当前农机深松形势,探讨了远程电子监管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局长 技术培训 石家庄市 深松机 作业演示 生产厂家 现场作业 技术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家庄市农机化工作取得成效及做法
3
作者 何煦 李辉 《河北农机》 2016年第A01期87-89,共3页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战略的实施,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显。然而,农机化工作组织管理效率低、信息化水平程度差、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一直制约着农机化的发展。为此,石家庄市通过开展抓好政策落实、创...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战略的实施,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显。然而,农机化工作组织管理效率低、信息化水平程度差、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一直制约着农机化的发展。为此,石家庄市通过开展抓好政策落实、创新工作方法、提升服务质量等一系列工作,实现了全市农机化"全面、全程、高质、高效"的发展,为我国农机化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化 石家庄 成效 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抓住京津冀一体化有利时机 促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被引量:3
4
作者 何煦 鲁婧 何飞飞 《现代农村科技》 2015年第17期75-76,共2页
2015年,石家庄市被农业部认定为第三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要想搞好石家庄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总体上,应抓住京津冀一体化有利时机,进一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打造具有典型示范和带动功能的新型农业发展区。
关键词 现代农业示范区 京津冀一体化 农业现代化水平 农业转型 带动功能 新型农业 农业产业体系 典型示范 发展区 农产品有效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被引量:1
5
作者 邢东海 《现代农村科技》 2013年第20期4-5,共2页
近几年来,石家庄市农业局坚持以农业科技创新为动力,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服务功能和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开创了现代农业发展新局面。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 自主创新能力 服务体系 农业科技进步 农业发展 石家庄市 服务功能 农业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体制 创模式 提质量——鹿泉市农业科技与教育工作经验浅析
6
作者 何煦 邢东海 何飞飞 《河北农业》 2013年第10期61-63,共3页
鹿泉市农牧局把科技与教育工作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抓手。按照“攻坚、求实、规范”的工作思路,建一流农技服务队伍,创一流服务业绩,理顺了管理体制,运用现代服务手段和管理理念,建立了新型农技推广运行机制... 鹿泉市农牧局把科技与教育工作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抓手。按照“攻坚、求实、规范”的工作思路,建一流农技服务队伍,创一流服务业绩,理顺了管理体制,运用现代服务手段和管理理念,建立了新型农技推广运行机制,以项目为抓手,全面提升了农技队伍的综合服务效能,取得了显著成效。他们的主要经验和作法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 教育工作 管理体制 鹿泉市 工作经验 质量 服务队伍 农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鹿泉市农业科技与教育工作经验及做法
7
作者 何煦 邢东海 +1 位作者 何飞飞 杨银珠 《现代农村科技》 2013年第18期5-6,共2页
鹿泉市农牧局把科技与教育工作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抓手。按照"攻坚、求实、规范"的工作思路,建一流农技服务队伍,创一流服务业绩,理顺了管理体制,运用现代服务手段和管理理念,建立了新型农技推广运行机制,以... 鹿泉市农牧局把科技与教育工作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抓手。按照"攻坚、求实、规范"的工作思路,建一流农技服务队伍,创一流服务业绩,理顺了管理体制,运用现代服务手段和管理理念,建立了新型农技推广运行机制,以项目为抓手,全面提升了农技队伍的综合服务效能,取得了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 教育工作 鹿泉市 工作经验 服务队伍 农业发展 政府职能 管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农业措施防治番茄脐腐病
8
作者 董过兵 《河北农业》 1997年第6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番茄脐腐病 农业措施 田间发病率 发病指数 土壤水分 农业防治措施 土壤含水量 生理性病害 病情指数 日均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茎尖脱毒培养及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寒霜 赵俊丽 +2 位作者 李伟明 付书平 王书生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1期117-119,共3页
以河北省两个名优地方品种安国大蒜和永年大蒜为试材,用Ms,B5作基本培养基,研究了大蒜茎尖繁殖脱毒快繁技术。结果表明,最佳诱导培养基为B5+0.1 mg/L NAA+3 mg/L 6_BA,但是,激素、营养物质的添加数量以及培养时期不同品种间有差异;剥离... 以河北省两个名优地方品种安国大蒜和永年大蒜为试材,用Ms,B5作基本培养基,研究了大蒜茎尖繁殖脱毒快繁技术。结果表明,最佳诱导培养基为B5+0.1 mg/L NAA+3 mg/L 6_BA,但是,激素、营养物质的添加数量以及培养时期不同品种间有差异;剥离大蒜茎尖带一定数量的鳞片为好,其不仅可提高脱毒苗成活率,而且有利于扩大茎尖繁殖系数。无毒蒜大田扩繁的播种时间对产量有一定影响,且品种间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茎尖培养 脱毒 快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地区大豆花叶病毒株系的组成与分布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杨永庆 侯文焕 +7 位作者 边全楽 闫龙 张梅申 孟小莽 刘丽娟 林静 智海剑 张孟臣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7-90,共4页
2012年对河北大豆产区13个县(区)市28个采样点采集的273份大豆花叶病毒(SMV)病样进行了生物纯化,最终共获得67个分离物,经ELISA和RT-PCR检测确认其中56个为SMV分离物。利用全国统一的SMV鉴别体系将这些分离物归为9个株系。与以往的研究... 2012年对河北大豆产区13个县(区)市28个采样点采集的273份大豆花叶病毒(SMV)病样进行了生物纯化,最终共获得67个分离物,经ELISA和RT-PCR检测确认其中56个为SMV分离物。利用全国统一的SMV鉴别体系将这些分离物归为9个株系。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比,河北地区SMV株系组成和分布发生一定的变化,其中SC7和SC11仍为流行株系;SC8所占比例有所下降;未检测到SC12、SC13和SC15;发现SC1、SC3和SC18共3个新株系。今后应对SC3株系的发展动态予以密切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 大豆花叶病毒 分离物 株系 抗病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设施蔬菜土壤微量金属元素状况评价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24
11
作者 王丽英 陈丽莉 +2 位作者 张彦才 翟彩霞 张丽英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2期268-272,共5页
对河北省设施蔬菜土壤微量金属元素调查与评价表明,土壤出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和微量元素积累。以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为评价标准,采用指数法评价,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为1.25,属3级,轻污染水平。单项污染指数评价是镉(Cd)>铬(Cr... 对河北省设施蔬菜土壤微量金属元素调查与评价表明,土壤出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和微量元素积累。以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为评价标准,采用指数法评价,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为1.25,属3级,轻污染水平。单项污染指数评价是镉(Cd)>铬(Cr)>砷(As)>铅(Pb),Cd、Cr单项污染指数分别为1.59,1.14,均属3级轻污染水平,As和Pb的单项污染指数分别为0.35和0.05,属1级安全水平;土壤Cd的超标率为73.7%,Cd超标率为68.4%。与河北省土壤自然背景值比较,土壤Pb和As含量在背景值以下,Cd和Cr含量分别是背景值的12倍和4倍。土壤微量元素呈现不同程度的积累趋势。土壤微量元素有效Fe、有效Mn、有效Cu和有效Zn含量分别是对照农田的5.7,2.9,4.0和15倍。以菜地土壤微量元素分级标准,4种金属元素处于高含量比例分别为65.8%,25.1%,100%,83.6%。在评价基础上,分析指出化肥尤其是进口磷肥是河北省设施蔬菜土壤Cd污染的主要来源,没有重金属限量标准的畜禽粪便和有机肥是Fe、Cu、Zn和Cr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蔬菜 土壤污染 重金属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品种万丰201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汉章 刘环 +4 位作者 李吉朝 杨玉发 刘东来 任中秋 李慧玲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1年第2期148-152,共5页
以GK12为外源抗棉铃虫Bt基因的供体,以具有海岛棉、陆地棉、野生棉血统的冀棉20为受体,采用目标性状同步改良混合系谱法进行连续定向选择培育出万丰201。将其后代种植在枯黄萎混生重病地,不治虫,不整枝,不喷缩节胺,适当增减密度,以保证... 以GK12为外源抗棉铃虫Bt基因的供体,以具有海岛棉、陆地棉、野生棉血统的冀棉20为受体,采用目标性状同步改良混合系谱法进行连续定向选择培育出万丰201。将其后代种植在枯黄萎混生重病地,不治虫,不整枝,不喷缩节胺,适当增减密度,以保证入选材料的抗病虫效果以及其它目标性状的充分表达。2003—2004年河北省冀中南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较对照品种DP99B分别增产11.9%、18.6%和21.7%;2005年生产试验中,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较对照品种DP99B增产17.1%、23.9%和25.6%;纤维品质,上半部平均长度30.0mm,整齐度指数84.3,马克隆值4.7,比强度30.3cN/tex,属于II型棉花品种。适宜冀中南春播区、天津市棉区以及同类生态区春播种植。突出表现高产、优质、抗棉铃虫、抗枯萎病、早熟不早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抗虫品种 选择育种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草剂“谷友”防治谷田单子叶杂草的试验效果 被引量:11
13
作者 周汉章 刘环 +5 位作者 周新建 王维莲 薄奎勇 寇俊杰 王新玉 任中秋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11期61-65,共5页
针对谷田恶性杂草严重危害问题,进行了最佳化控措施研究。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方法,进行44%谷友WP防除谷田单子叶杂草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4%谷友WP的最佳剂量为1 800 g/hm2,施药后30 d和45 d,对单子叶杂草株数防效分别为50.54%和... 针对谷田恶性杂草严重危害问题,进行了最佳化控措施研究。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方法,进行44%谷友WP防除谷田单子叶杂草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4%谷友WP的最佳剂量为1 800 g/hm2,施药后30 d和45 d,对单子叶杂草株数防效分别为50.54%和48.38%,对单子叶杂草的鲜重抑制率分别为87.83%和94.07%,较对照药剂的防效明显提高;谷子产量与人工锄草产量一致,较药剂对照与空白对照增产极显著。该剂量对谷子安全,防控杂草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除草剂 44%谷友 单子叶杂草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溉方式对茄子生长 水分利用和土壤硝态氮淋溶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付江 赵巍 +5 位作者 谢松青 杨振立 郭进 郝桂琴 杜婧辉 尹庆珍 《河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3期20-22,41,共4页
为提高茄子的水肥利用效率,分别采用滴灌、交替隔沟灌、常规沟灌3种灌溉方式,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对茄子生长发育、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以及0~90 cm土层硝态氮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交替隔沟灌和常规沟灌处理相比,滴灌处理可明显促进茄... 为提高茄子的水肥利用效率,分别采用滴灌、交替隔沟灌、常规沟灌3种灌溉方式,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对茄子生长发育、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以及0~90 cm土层硝态氮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交替隔沟灌和常规沟灌处理相比,滴灌处理可明显促进茄子的生长发育,有效提高初果期和盛果期茄子的单株干重和茎粗以及初果期的叶面积;有效提高茄子的单株果数和单果重,显著提高茄子产量;显著节约灌溉用水量,明显提高水分生产效率;土壤硝态氮大多储存在0~30 cm耕作层,淋失风险最小。滴灌是茄子生产中一项重要的节水、增产、环保技术措施,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方式 茄子 产量 硝态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公害饲用谷子种植技术 被引量:6
15
作者 周汉章 刘环 +4 位作者 周新建 袁淑红 魏志敏 侯升林 夏雪岩 《河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2期4-8,共5页
根据多年试验数据,从种植环境、生产资料、储存条件、播前准备、播种要求、田间管理以及刈割、运输和贮藏等方面总结了无公害饲用谷子种植技术,可为无公害饲用谷子生产提供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 无公害 饲草谷子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虫棉万丰201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周汉章 刘环 +5 位作者 李吉朝 杨玉发 王其贵 任中秋 刘兴利 李慧玲 《河北农业科学》 2010年第10期1-3,6,共4页
依据抗虫棉万丰201的特征特性,采用4因素4水平及3因素2水平的正交试验和新复极差法统计分析,对密度、追肥、灌溉、化控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多因子的棉花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密度对棉花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肥料施用量。合理密植与科学... 依据抗虫棉万丰201的特征特性,采用4因素4水平及3因素2水平的正交试验和新复极差法统计分析,对密度、追肥、灌溉、化控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多因子的棉花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密度对棉花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肥料施用量。合理密植与科学施肥,是提高棉田单产的重要技术措施。根据棉花产量和经济效益,确定了万丰201棉花地膜覆盖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优化方案为:留苗密度4.8万株/hm2;施尿素425 kg/hm^2、磷酸二铵475 kg/hm^2和氯化钾225 kg/hm^2做基肥;在花铃期,用尿素200 kg/hm^2追肥1次;全生育期化控3次,分别于蕾期、初花期和打顶后7 d左右各进行1次,缩节胺用量分别为7.5-12.0 g/hm^2、15.0-22.5 g/hm^2和37.5-49.5 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万丰201 高产栽培技术 配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用甜高粱种植技术规程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汉章 刘环 +3 位作者 周新建 袁淑红 魏志敏 侯升林 《河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期36-39,共4页
根据多年的试验数据,编制了饲用甜高粱种植技术规程。该规程规定了饲用甜高粱种植技术的适用范围、基本要求、播前准备、播种要求、田间管理和刈割收获等技术要求,可为河北省地区农牧民提供饲用甜高粱大田生产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 饲用甜高粱 种植技术 技术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转基因杂交抗虫棉合丰202的选育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汉章 李吉朝 +4 位作者 刘东来 刘环 王新玉 薄奎勇 任中秋 《河北农业科学》 2011年第3期103-105,共3页
合丰202是以农大326×GK12杂交后代的高代转基因抗虫稳定系145系为母本,以高产优质的206系(冀棉20号纯系)为父本,经过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转基因杂交抗虫棉品种。该品种抗棉铃虫、抗枯萎病、高产、优质、杂种优势强、适应性... 合丰202是以农大326×GK12杂交后代的高代转基因抗虫稳定系145系为母本,以高产优质的206系(冀棉20号纯系)为父本,经过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转基因杂交抗虫棉品种。该品种抗棉铃虫、抗枯萎病、高产、优质、杂种优势强、适应性广,适宜在黄河流域的河北中南部,山东北部、西北、西南部,河南北部、东部、东南部,安徽淮河以北,江苏淮河以北,山西南部和天津棉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棉 转基因 抗虫棉 合丰202 品种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绍两个冬小麦新品种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彦军 康贵云 《农村百事通》 1996年第11期24-24,共1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农科院培育出的两个冬小麦新品种——冀麦36号和石89-6021,1994年通过了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适于黄淮麦区中等以上浇地种植。 冀麦36号(原名石89-5144)是高产、稳产、抗病冬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半冬性,中早熟,全... 河北省石家庄市农科院培育出的两个冬小麦新品种——冀麦36号和石89-6021,1994年通过了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适于黄淮麦区中等以上浇地种植。 冀麦36号(原名石89-5144)是高产、稳产、抗病冬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半冬性,中早熟,全生育期240天左右,较对照冀麦24早熟3天左右。幼苗半匍匐,前期生长较缓慢,后期生长迅速,旗叶宽大下披,分蘖力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新品种 蛋白质含量 石家庄市 白粉病 河北省 平均亩产 穗粒数 后期生长 早熟冬小麦 半冬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区绿色 有机苹果生产模式对果园环境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国良 秦立者 张红芹 《河北农业科学》 2013年第2期81-83,108,共4页
采用绿色、有机生产模式,旨为生产品质安全、有良好经济效益的果品,同时优化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以太行山区连续9 a采用绿色、有机生产模式的苹果园为研究对象,对其2003年和2012年的园地土壤、灌溉用水和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检测对... 采用绿色、有机生产模式,旨为生产品质安全、有良好经济效益的果品,同时优化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以太行山区连续9 a采用绿色、有机生产模式的苹果园为研究对象,对其2003年和2012年的园地土壤、灌溉用水和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检测对比。结果表明:2003年和2012年该果园的园地土壤、灌溉用水和大气环境质量均符合国家绿色、有机食品生产标准。与2003年相比,2012年大气中的NOx和氟化物浓度显著增加,总悬浮物浓度显著降低;灌溉用水中总铅、总镉、总砷含量显著提高,总汞和六价铬含量显著降低,灌溉用水质量与集雨场风化岩石的重金属含量直接相关,受生产模式影响较小;土壤中重金属汞、镉、铅、铬和铜含量显著降低,与生产模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区 绿色产品 有机产品 生产模式 苹果园 环境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