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桉叶油、薄荷油复合纳米乳制剂的研制
1
作者 王晓兰 高金铎 +1 位作者 许亚改 刘聚祥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05-2317,共13页
【目的】研制桉叶油、薄荷油复合纳米乳制剂,为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试验采用相转变法制备纳米乳,通过单因素试验、伪三元相图法优化组方和工艺,采用染色法确定其类型,借助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粒度分析仪确定其形态及粒径分布,建立... 【目的】研制桉叶油、薄荷油复合纳米乳制剂,为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试验采用相转变法制备纳米乳,通过单因素试验、伪三元相图法优化组方和工艺,采用染色法确定其类型,借助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粒度分析仪确定其形态及粒径分布,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主要成分含量;在不同温度、湿度条件下进行稳定性试验;使用二倍稀释法、微量棋盘稀释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纳米乳最优配方为:聚氧乙烯蓖麻油EL 28.54%,1,2-丙二醇9.51%,桉叶油、薄荷油按照1,8-桉叶油素和薄荷醇10∶1比例的混合液9.51%,蒸馏水52.43%。制备的纳米乳为水包油型,具有稀释稳定性,形态为分布均匀的球形,Zeta电位为-3.16 mV,平均粒径为14.6 nm,多分散系数(PDI)为0.211。复合纳米乳中桉叶油和薄荷油含量分别为55.98和5.61 mg/mL;在加速试验中,溶液保持澄清透明态,1,8-桉叶油素和薄荷醇含量分别变为53.85和5.32 mg/mL;在长期试验中,溶液状态稳定,1,8-桉叶油素和薄荷醇含量分别变为53.50和5.33 mg/mL,溶液含量变化均符合要求。体外抑菌试验显示,对沙门菌,复合纳米乳的MIC和MBC值分别为桉叶油纳米乳的1/2、1/4,为薄荷油纳米乳的1/32;对大肠杆菌,复合纳米乳的MIC和MBC值分别为桉叶油纳米乳的1/4、1/2,分别为薄荷油纳米乳的1/128、1/3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复合纳米乳的MIC和MBC值分别为桉叶油纳米乳的1/2、1/8,为薄荷油纳米乳的1/32;因此,复合纳米乳具有良好的抑菌性,且两药联合对沙门菌、大肠杆菌显示相加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显示协同作用,无颉颃作用。【结论】采用相转变法和伪三元相图法制备复合纳米乳制剂,工艺简单,符合纳米乳的质量要求,为难溶性药物的水溶剂制备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叶油 薄荷油 复合制剂 纳米乳 抑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平的微生物发酵苜蓿干草对肉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武治云 曹莉 +1 位作者 高军攀 王鹏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7-40,共4页
为研究不同水平的微生物发酵苜蓿干草对肉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中免疫指标的影响,选择健康、体重相近的肉羊3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1组为对照组饲喂苜蓿干草,试验2组饲喂50%苜蓿干草+50%微生物发酵苜蓿... 为研究不同水平的微生物发酵苜蓿干草对肉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中免疫指标的影响,选择健康、体重相近的肉羊3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1组为对照组饲喂苜蓿干草,试验2组饲喂50%苜蓿干草+50%微生物发酵苜蓿干草,试验3组饲喂微生物发酵苜蓿干草,预试验7 d,试验期56 d。试验结束测定肉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试验3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1组(P <0.05);试验3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1组(P <0.05);试验2、3组的平均采食量均高于1组(P> 0.05)。(2)试验2、3组干物质、粗蛋白质、钙、磷表观消化率均高于1组(P> 0.05);试验3组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显著高于1组(P <0.05)。(3)试验2、3组血清中IgG、IgM的含量均高于1组(P> 0.05);试验3组血清中的IgA含量显著高于1组(P <0.05)。综上,微生物发酵苜蓿干草替代苜蓿干草可以提高肉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免疫机能,具有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发酵苜蓿干草 肉羊 生长性能 养分表观消化率 血液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饲草品种对圈养亚洲象采食量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伊霞 许亚改 +4 位作者 许家兴 田亚琼 李轩 刘义坡 李常亮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3-96,共4页
通过对石家庄市动物园的4头亚洲象进行饲喂试验,筛选出动物喜食牧草,同时研究不同的饲喂方式、饲喂时间对圈养亚洲象饲草利用率的影响。试验分别选取墨西哥玉米、苏丹草、高丹草、无芒雀麦作为参试饲草,通过对比动物对不同饲草品种的采... 通过对石家庄市动物园的4头亚洲象进行饲喂试验,筛选出动物喜食牧草,同时研究不同的饲喂方式、饲喂时间对圈养亚洲象饲草利用率的影响。试验分别选取墨西哥玉米、苏丹草、高丹草、无芒雀麦作为参试饲草,通过对比动物对不同饲草品种的采食量,筛选出亚洲象喜食饲草为高丹草,通过对比不同饲喂时间对动物采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饲喂次数动物采食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象 采食量 饲草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垂鹤鸵的人工孵化与育雏观察分析
4
作者 伊霞 许亚改 +4 位作者 王君 田亚琼 王志永 许家兴 聂鹏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1期107-109,共3页
双垂鹤鸵(又名食火鸡)在圈养条件下自然繁殖十分困难,石家庄市动物园通过技术攻关已成功掌握双垂鹤鸵的人工孵化繁殖技术。2019—2020年石家庄市动物园澳洲食草区一对食火鸡成功合笼配对,2020年后开始产卵。2021年石家庄市动物园首次采... 双垂鹤鸵(又名食火鸡)在圈养条件下自然繁殖十分困难,石家庄市动物园通过技术攻关已成功掌握双垂鹤鸵的人工孵化繁殖技术。2019—2020年石家庄市动物园澳洲食草区一对食火鸡成功合笼配对,2020年后开始产卵。2021年石家庄市动物园首次采用人工孵化方式孵化出食火鸡幼雏,并且成功人工育雏。文中主要总结了2021和2022年成功人工孵化和人工育雏的3只食火鸡的一些经验,通过控制体重监测调整饲料喂量,引导幼雏学习采食以及做好动物观察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等,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双垂鹤鸵的孵化率和成活率,丰富动物种群,并加强对雏鸟常见疾病预防预警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火鸡 人工孵化 人工育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巴氏杆菌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诊断及其防控 被引量:5
5
作者 高军攀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1期42-43,共2页
牛巴氏杆菌病又称为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由于其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而诱发的一种疫病,其不仅会在牛群中进行传播,还会在禽类中传播,同时该疾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当前在养殖过程中会对牛的生长造成极大威胁。病菌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感染... 牛巴氏杆菌病又称为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由于其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而诱发的一种疫病,其不仅会在牛群中进行传播,还会在禽类中传播,同时该疾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当前在养殖过程中会对牛的生长造成极大威胁。病菌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感染能力较强,因此当前饲养管理人员十分关注该疾病的防控工作,文章从临床特点、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等方面出发,对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进行了分析,旨在通过探究,能够为相关疫病的防控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巴氏杆菌病 临床特点 实验室诊断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至油肉桂醛聚合物胶束的研制及体外抑菌活性测定
6
作者 高金铎 王晓兰 +1 位作者 许亚改 刘聚祥 《今日畜牧兽医》 2024年第8期5-10,共6页
【目的】研制牛至油肉桂醛聚合物胶束,并测定其体外抑菌活性及其主要成分的联合抑菌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牛至油肉桂醛聚合物胶束,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牛至油、肉桂醛的包封率、载药量为考察指... 【目的】研制牛至油肉桂醛聚合物胶束,并测定其体外抑菌活性及其主要成分的联合抑菌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牛至油肉桂醛聚合物胶束,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牛至油、肉桂醛的包封率、载药量为考察指标,对总投药量,甲醇用量,水化体积进行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法优化考察,选出最优处方。采用滤纸片法测定聚合物胶束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链球菌的抑菌圈直径;采用倍比稀释法测定聚合物胶束对5种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通过微量棋盘稀释法对牛至油、肉桂醛进行联合药敏试验。【结果】优化得到牛至油肉桂醛聚合物胶束的最优处方为:总投药量13.79 mg,RH40用量47.91 mL,水化用量8.04 mL,分析最优处方并进行验证。【结论】试验制备了牛至油肉桂醛聚合物胶束,该制剂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至油 肉桂醛 响应面法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宁酸对生长獭兔毛皮品质、免疫器官发育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8
7
作者 陈赛娟 刘亚娟 +4 位作者 郅永伟 赵玉星 张斌 谷新晰 谷子林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151-5156,共6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单宁酸对生长獭兔毛皮品质、免疫器官发育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55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獭兔150只(公母各占1/2),随机分为5组,每组30只:对照组饲喂不添单宁酸的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5%、0.10%、0.... 本试验旨在研究单宁酸对生长獭兔毛皮品质、免疫器官发育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55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獭兔150只(公母各占1/2),随机分为5组,每组30只:对照组饲喂不添单宁酸的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5%、0.10%、0.15%和0.20%单宁酸的试验饲粮,预试期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单宁酸未对獭兔的被毛密度、绒毛细度、粗毛率和皮张重量产生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獭兔的被毛长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添加0.10%单宁酸组的被毛长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獭兔的皮张面积均有所减小,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4)各试验组獭兔的皮板厚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獭兔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和胰腺指数均有所升高,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6)各试验组獭兔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均有所升高,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均有所降低,其中添加0.10%、0.15%和0.20%单宁酸组的血清T-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0.15%和0.20%单宁酸组的血清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得出,饲粮中添加单宁酸能促进生长獭兔免疫器官的发育,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且不会对毛皮品质产生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酸 生长獭兔 毛皮品质 免疫器官指数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2015年天津地区PRRSV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流行毒株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4
8
作者 孙英峰 李志 +11 位作者 路超 韩伟 任卫科 李富强 田向学 张莉 李秀丽 付永利 于海霞 张立新 张超 杨汉春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15,共5页
为了解天津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流行毒株的遗传变异情况和流行趋势,用RT-PCR对2014年—2015年在天津地区采集的疑似PRRS病料检测,并扩增阳性病料PRRSV NPS2部分基因片段和进行PRRSV分离鉴定。结果显示,237份疑似PRRSV感... 为了解天津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流行毒株的遗传变异情况和流行趋势,用RT-PCR对2014年—2015年在天津地区采集的疑似PRRS病料检测,并扩增阳性病料PRRSV NPS2部分基因片段和进行PRRSV分离鉴定。结果显示,237份疑似PRRSV感染病料中64份为阳性,阳性率为27%,分离获得33株PRRSV;Nsp2序列分析发现,天津地区流行的PRRSV主要为美洲型,其中54份与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高度同源,8份与经典PRRSV高度同源,2份与NADC30-like高度同源。结果表明,2014年—2015年天津地区主要流行HP-PRRSV,并出现了NADC30-like变异毒株,说明PRRSV流行种类的多样化,提示加强PRRSV流行及变异监测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分离 分子流行病学 遗传演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腺病毒4型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4
9
作者 袁万哲 张姗 +5 位作者 陈萍 张超 经美 崔元 孙继国 刘聚祥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6年第5期72-74,共3页
根据禽腺病毒4型(FAdV-4)Hexon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用于扩增FAdV-4的PCR引物,建立了FAdV-4 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和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扩增出954 bp的特异性核酸片段,而对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与禽腺病... 根据禽腺病毒4型(FAdV-4)Hexon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用于扩增FAdV-4的PCR引物,建立了FAdV-4 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和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扩增出954 bp的特异性核酸片段,而对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与禽腺病毒11型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FAdV-4的最低核酸检出量为12.9 pg。该方法可用于禽腺病毒4型的临床检测与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腺病毒4型 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疑似伪狂犬病疫苗注射引起绵羊死亡事件的调查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钊 崔宝强 强慧勤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7年第2期9-10,14,共3页
本文对一起注射伪狂犬病疫苗引起羊死亡的事件进行了调查以及实验室检测和分析,发现羊使用伪狂犬活疫苗免疫后,因个体因素差异,会出现死亡等不良反应。建议在羊伪狂犬病疫苗免疫时,先进行小范围试用,再大面积使用,以确保家畜生产安全。
关键词 伪狂犬病 绵羊 疫苗 副反应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胞杆菌表达牛分支杆菌Mtb8.4抗原摇瓶发酵条件优化
11
作者 李海涛 张斌 +4 位作者 刘艳环 朱言柱 谷晨晨 闫喜军 苗利光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3-65,共3页
为了建立枯草芽胞杆菌摇瓶发酵表达牛分支杆菌Mtb8.4抗原的制备方法,对已构建的含有pNC-HisE-Mtb8.4质粒的分泌表达载体,在枯草杆菌表达系统中进行分泌性表达,采用单因素影响试验方法,在摇瓶水平上进行了表达产量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 为了建立枯草芽胞杆菌摇瓶发酵表达牛分支杆菌Mtb8.4抗原的制备方法,对已构建的含有pNC-HisE-Mtb8.4质粒的分泌表达载体,在枯草杆菌表达系统中进行分泌性表达,采用单因素影响试验方法,在摇瓶水平上进行了表达产量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的最佳条件是2SY培养基、接种浓度为6%、18h最佳种子阶段,在33℃的培养温度下振荡培养48h,目的蛋白的表达量能够达到750mg/L。该表达条件的确立,为后期生产工艺放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胞杆菌 牛分支杆菌Mtb8.4抗原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狐狸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混合物急性中毒及蓄积毒性
12
作者 李海涛 刘艳环 +2 位作者 张斌 苗利光 赵冬凤 《特产研究》 2019年第2期46-49,共4页
通过口服不同剂量的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混合物人工染毒,以雄性狐狸血浆、尿液、肝脏和肾脏中的代谢动力学和组织病理变化为研究指标,考察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对狐狸急性中毒及蓄积毒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染毒后的狐狸出现食欲低下、骚动... 通过口服不同剂量的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混合物人工染毒,以雄性狐狸血浆、尿液、肝脏和肾脏中的代谢动力学和组织病理变化为研究指标,考察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对狐狸急性中毒及蓄积毒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染毒后的狐狸出现食欲低下、骚动等临床症状,在血浆、尿液、肝脏和肾脏中检测到毒物的残留;同时,病理切片证实,毒物对肝脏血管和肾小球造成病例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 三聚氰酸 中毒 残留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草粉添加比例对颗粒饲料加工质量和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杜文龙 李军国 +4 位作者 谷旭 董颖超 李俊 梁辰 杨洁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4-39,共6页
试验选用120头初始体重(38.34±6.25)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试验猪,随机将其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进行为期12周的饲养试验,生长期6周,育肥期6周。试验饲粮设5种苜蓿草粉添加比例,分别为0%... 试验选用120头初始体重(38.34±6.25)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试验猪,随机将其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进行为期12周的饲养试验,生长期6周,育肥期6周。试验饲粮设5种苜蓿草粉添加比例,分别为0%、5%、10%、15%、20%,采取普通制粒工艺进行颗粒饲料加工。结果表明:①随着苜蓿草粉的添加,在颗粒饲料硬度试验组中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5%、10%、20%试验组颗粒饲料的硬度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15%试验组颗粒饲料硬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试验组颗粒硬度最低;颗粒成型率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5%试验组颗粒成型率最高;颗粒耐久性较对照组均有所增加,在试验组中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②前期平均日增重试验组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平均日采食量15%组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和对照组(P<0.05),料重比15%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和10%、20%组(P<0.05),较5%组无显著差异(P>0.05);后期平均日增重5%组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和对照组(P<0.05);平均日采食量5%组最高,显著高于20%组(P<0.05),较10%、15%组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料重比5%组最低,显著低于15%组(P<0.05),较对照组和其他试验组无显著差异(P>0.05);全期平均日增重5%组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平均日采食量试验组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料重比试验组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5%组最低。综合考虑,苜蓿草粉添加比例为5%时,试验猪生长性能较好。③干物质表观消化率5%、15%、20%试验组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10%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蛋白质表观消化率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考虑苜蓿草粉添加比例对颗粒饲料质量、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和消化性能的影响,建议在现有工艺条件下,生长育肥猪日粮中苜蓿草粉的适宜添加比例为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草粉 颗粒饲料质量 生长育肥猪 生长性能 消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玉米秸秆对肉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桂蕴 张涛涛 +1 位作者 李翀 陈龙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22-125,共4页
为研究复合益生菌制剂发酵玉米秸秆对肉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健康的肉牛45头随机分成3组,每个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分别为对照组(1组)、青贮玉米秸秆组(2组)、发酵玉米秸秆组(3组),预试验10... 为研究复合益生菌制剂发酵玉米秸秆对肉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健康的肉牛45头随机分成3组,每个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分别为对照组(1组)、青贮玉米秸秆组(2组)、发酵玉米秸秆组(3组),预试验10 d,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试验3组平均日增重较1组比提高29.2%(P<0.05),料重比较1组相比降低8.7%(P<0.05),试验2、3组平均采食量均高1组(P>0.05);(2)试验2、3组的干物质、钙、磷表观消化率均高于1组(P>0.05);试验3组的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较1组比分别提高10.4%、7.9%、15.2%(P<0.05);(3)试验2、3组血清中的白蛋白(ALB)含量均高于1组(P>0.05),试验2、3组血清中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GOT)含量均低于1组(P>0.05);试验3组血清中总蛋白(TP)含量较1组比提高13.1%(P<0.05),试验3组血清中谷氨酸氨基转移酶(GPT)、尿素氮(BUN)含量较1组分别降低10.3%、23.4%(P<0.05)。综上所述,发酵玉米秸秆可以提肉牛的生长性能、营养物质的养分消化率及肝、肾的代谢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发酵玉米秸秆 生长性能 养分表观消化率 血液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膜肽与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膜蛋白单域抗体融合表达和入胞活性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丽 张辛铭 +3 位作者 尹双辉 张涛涛 杨顺利 薛慧文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13,共6页
为获得能自主进入细胞的单域抗体(sdAb),将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膜蛋白(M)的sdAb与一种细胞穿膜肽(TAT)融合表达,并纯化重组TAT-sdAb蛋白。用ELISA方法检测TAT-sdAb与M蛋白的结合活性,免疫荧光试验验证其穿Vero细胞膜活性、最适作... 为获得能自主进入细胞的单域抗体(sdAb),将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膜蛋白(M)的sdAb与一种细胞穿膜肽(TAT)融合表达,并纯化重组TAT-sdAb蛋白。用ELISA方法检测TAT-sdAb与M蛋白的结合活性,免疫荧光试验验证其穿Vero细胞膜活性、最适作用时间和剂量,并将TAT-sdAb与胞内PEDV进行共定位研究。结果证实,sdAb与TAT融合表达不影响其与M蛋白的结合活性,在使用剂量为50μg/mL、作用3 h时,能明显观察到其进入Vero细胞,并与胞内的PEDV呈现共定位分布。结果表明,融合TAT的sdAb具有抗原结合活性和穿膜活性,为基于单域抗体的药物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为PEDV感染细胞的动态过程研究提供了可靠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穿膜肽 流行性腹泻病毒 膜蛋白 单域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畜间布鲁氏病发生情况调查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海军 王荣申 +4 位作者 马志辉 平安 高军攀 尹华丁 王泽宇 《今日畜牧兽医》 2020年第8期25-26,共2页
本文对2010年-2019年石家庄地区牛羊的饲养量和人间布病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发生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揭示了牛羊的饲养和人间布病的发生的相关性、人间布病的职业分布、主要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为有效防控人间布病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牛羊 布病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国外家兔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进展
17
作者 张英 张斌 +3 位作者 许亚改 谷子林 陈宝江 陈赛娟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1-103,共3页
饲料是家兔赖以生存和人类获得兔产品的物质基础,伴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常规饲料资源的相对或绝对短缺,成为制约养兔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开发新的饲料资源将有效缓解常规饲料资源短缺的问题。文章总结了国外2017年家兔饲料资源开发与营... 饲料是家兔赖以生存和人类获得兔产品的物质基础,伴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常规饲料资源的相对或绝对短缺,成为制约养兔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开发新的饲料资源将有效缓解常规饲料资源短缺的问题。文章总结了国外2017年家兔饲料资源开发与营养价值评定研究取得的进展,供业内人士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 饲料资源开发 营养价值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有关问题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柳长君 许亚改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8年第10期43-45,共3页
动物防疫条件许可制度对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及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意义重大。本文围绕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管理,结合基层动物卫生监督实践,梳理了存在的谁为监管主体,如何实施行政处罚,有证收回与无证处罚等问题,并分析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 动物防疫条件许可制度对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及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意义重大。本文围绕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管理,结合基层动物卫生监督实践,梳理了存在的谁为监管主体,如何实施行政处罚,有证收回与无证处罚等问题,并分析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与检疫出证之间的关系。由此提出了修改相关法律法规或取消动物防疫条件许可制度的建议,以期为官方兽医基层执法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行政处罚 法律问题 监督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副嗜血杆菌病的流行病学、诊断和防控措施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斌 鲍惠玲 刘洋 《现代畜牧科技》 2019年第5期115-116,共2页
猪副嗜血杆菌病也称为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是由于感染猪副嗜血杆菌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病猪主要病变是纤维素性胸膜炎、心包炎、浆膜炎、关节炎等。2周龄至4月龄的青年猪都可感染,其中易感性和发病率最高的是5~8周龄仔猪;种公猪... 猪副嗜血杆菌病也称为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是由于感染猪副嗜血杆菌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病猪主要病变是纤维素性胸膜炎、心包炎、浆膜炎、关节炎等。2周龄至4月龄的青年猪都可感染,其中易感性和发病率最高的是5~8周龄仔猪;种公猪和母猪也能够感染,但往往呈隐性感染或者出现慢性跛行。近几年,随着中国养猪业不断朝规模化发展,该病呈现出快速流行的趋势,带来的危害更加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嗜血杆菌病 流行病学 临床症状 剖检变化 实验室诊断 药物治疗 饲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音的猪常见呼吸道疾病鉴别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许亚改 《中国动物保健》 2023年第8期7-8,共2页
随着养猪业的迅速发展,猪的集约化水平越来越高,基于非洲猪瘟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养殖场(户)多采用封闭管理模式,近乎与外界隔离。利用物联网技术和智能技术实现猪只的远程在线监测,推动猪病监测预警、现代养殖业向自动化、智能化... 随着养猪业的迅速发展,猪的集约化水平越来越高,基于非洲猪瘟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养殖场(户)多采用封闭管理模式,近乎与外界隔离。利用物联网技术和智能技术实现猪只的远程在线监测,推动猪病监测预警、现代养殖业向自动化、智能化发展已成为大趋势。本文主要研究分析了基于声音的猪常见呼吸道疾病的鉴别诊断,为进一步实现智能化声音监测系统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疾病 鉴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