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新型无源观测器的机器人系统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婧 熊超 许红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1-65,共5页
为解决机器人系统控制稳定性问题,在经典无源观测器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改进的新型无源观测器,实现对机器人系统的控制。创建机器人的系统结构模型,外加输入力信号作为控制器的计算信号。针对经典无源观测器会发生能量积累的问题,提出改... 为解决机器人系统控制稳定性问题,在经典无源观测器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改进的新型无源观测器,实现对机器人系统的控制。创建机器人的系统结构模型,外加输入力信号作为控制器的计算信号。针对经典无源观测器会发生能量积累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新型无源观测器方法。利用两个新的无源性观测器窗口无源性观测器(WPO)和重置无源性观测器(RPO),有效降低经典无源性观测器中PID控制器的增益,减小能量消耗,从而更快地检测出系统的不稳定性。在MATLAB中对机器人系统模型在x和y方向上的速度、位置和力反馈跟踪进行仿真实验,并与经典的无源性观测器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新型无源性观测器的机器人,系统速度在经历短暂超调后趋于稳定;位置跟踪曲线抖动较少,曲线更加平滑;最大力反馈比经典无源性观测器方法降低约33%。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新型无源性观测器可以提高机器人系统的控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系统 改进型无源观测器 能量积累 控制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FDM信道和远程监控的果园采摘机器人设计 被引量:3
2
作者 周真真 李燕杰 闫瑞雪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9-233,共5页
随着网络和远程控制技术的发展,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机器人成为未来机器人的发展方向。到目前为止,采摘机器人还很少采用移动互联网进行远程监控,如果将移动互联网应用到果园采摘机器人的设计上,将会大幅度地提高采摘机器人的实时在线... 随着网络和远程控制技术的发展,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机器人成为未来机器人的发展方向。到目前为止,采摘机器人还很少采用移动互联网进行远程监控,如果将移动互联网应用到果园采摘机器人的设计上,将会大幅度地提高采摘机器人的实时在线控制水平,提高多机器人编队控制能力。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OFDM信道估计和远程监控网络的果园采摘机器人设计方法,并结合果实图像的分割、归一化、细化和增强技术,提高机器人果实图像的识别能力。通过夜间对采摘机器人平台的测试发现:机器人在加入信噪比的干扰信号情况下,采用OFDM传输系统的机器人信号发送端和接收端的信号吻合程度很高,误码率很低,为新式智能远程控制采摘机器人的研究提供了较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DM信道 远程控制 采摘平台 机器人 抗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站内绝缘节处轮轨接触阻抗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晓明 尚文斌 +1 位作者 董昱 尚文卿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1-155,共5页
在分析切断点绝缘节处产生电弧放电原因的过程中,轮对经过绝缘节时形成的接触电阻对整个牵引回路具有很大的影响。接触电阻大小在短时间内大幅度的变化是形成电流突变的一个先决条件。因此,分析计算接触电阻的大小及其变化对研究切断点... 在分析切断点绝缘节处产生电弧放电原因的过程中,轮对经过绝缘节时形成的接触电阻对整个牵引回路具有很大的影响。接触电阻大小在短时间内大幅度的变化是形成电流突变的一个先决条件。因此,分析计算接触电阻的大小及其变化对研究切断点绝缘节处钢轨及绝缘节的烧损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国内外在研究绝缘节处产生电弧放电的过程中,多采用实际测量的方式。而我国高铁迅速发展的情况下,这种方法加大了成本和工作量。提出将电接触理论运用到绝缘节处轮轨接触阻抗的计算过程中,建立相应的Mayr电弧模型,并通过相应案例分析来验证。分析显示:轮轨间的污染膜层对接触电阻大小的影响巨大,研究对绝缘节处电弧形成原因的理论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接触理论 污染膜层 动态接触电阻 Mayr电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评《计算机应用基础》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卿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F0004-F0004,共1页
新技术的出现为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在扩展运作途径的同时,新媒体技术也在不断更新着社会大众接受与处理信息的媒介。计算机技术是新时期科技发展的新型产物,一经问世就受到人们的追捧,其技术和适用范围也在发展中不断... 新技术的出现为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在扩展运作途径的同时,新媒体技术也在不断更新着社会大众接受与处理信息的媒介。计算机技术是新时期科技发展的新型产物,一经问世就受到人们的追捧,其技术和适用范围也在发展中不断更新与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公共课程 教学方法改革 高职 新媒体技术 计算机技术 运作途径 处理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Faster R-CNN与迁移学习的农田杂草识别算法 被引量:13
5
作者 尚文卿 齐红波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76-182,共7页
杂草是导致农作物减产不保量的重要因素,针对田间自然环境下杂草识别精度低和识别范围局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Faster R-CNN与迁移学习的农田杂草识别算法。首先,采集多场景下不同时段不同角度的杂草图片,通过旋转、裁剪和调节色彩... 杂草是导致农作物减产不保量的重要因素,针对田间自然环境下杂草识别精度低和识别范围局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Faster R-CNN与迁移学习的农田杂草识别算法。首先,采集多场景下不同时段不同角度的杂草图片,通过旋转、裁剪和调节色彩等方式扩充数据集;然后,在原始Faster R-CNN网络的基础上利用改进的双阈值非极大抑制算法(Non-Maximum Suppression,NMS)查找置信度较高的边界框;最后,将AlexNet、GoogleNet、VGG16和ResNet50等作为模型的区域建议网络,并将其最优模型参数迁移至农田杂草识别任务中。通过在多样本数据集和少量物种样本数据集上进行测试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算法可以实现96.58%的精确率、94.82%的召回率和95.06%的F_(1)-score,相比当前主流算法在保持识别精度较高的基础上,具有更广的识别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识别 Faster R-CNN 迁移学习 双阈值非极大抑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