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模式探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浩宁 姚建峰 +2 位作者 赵洪军 李敏 王佳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00-608,共9页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关键手段,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因地制宜、就地就近资源化利用有助于降低污水治理和运维成本,更符合农...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关键手段,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因地制宜、就地就近资源化利用有助于降低污水治理和运维成本,更符合农村居民的实际需求。因此,本文通过调研近年来河北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村庄的聚集程度、常住人口规模和环境敏感程度将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分为简单、常规和尾水利用3种类型,分别归纳总结适合于河北省的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模式,并针对性地提出运行管理措施,以期达到碳污协同处理、污水资源化和循环利用的目标,为加快河北省农村环境治理、构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 河北省 问题解析 资源化利用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隘顽湾淤泥质滩涂微藻群落组成及其对碳储量的贡献
2
作者 陈豪 江志兵 +3 位作者 李磊 刘诚刚 于培松 曾江宁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7-106,共10页
淤泥质滩涂碳汇是海岸带蓝碳的重要组成部分。微藻作为淤泥质滩涂的主要初级生产者,对固碳和储碳起重要作用,但目前对我国淤泥质滩涂微藻群落组成及其碳储量的研究较缺乏。本研究于2021年8月采集了浙江温岭隘顽湾淤泥质滩涂的微藻样品,... 淤泥质滩涂碳汇是海岸带蓝碳的重要组成部分。微藻作为淤泥质滩涂的主要初级生产者,对固碳和储碳起重要作用,但目前对我国淤泥质滩涂微藻群落组成及其碳储量的研究较缺乏。本研究于2021年8月采集了浙江温岭隘顽湾淤泥质滩涂的微藻样品,进行显微镜检并基于细胞生物体积估算其碳储量。调查区域内共检出微藻4门59种,群落组成以硅藻占据绝对优势,主要优势属包括圆筛藻Coscinodiscus、菱形藻Nitzschia、布纹藻Gyrosigma和针杆藻Synedra等。各调查站点的微藻丰度和生物量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这可能与陆源输入有关;此外,闸口强水流冲击形成的潮沟也可能影响微藻的沉降与再悬浮过程。根据微藻的生物量估算,调查期间隘顽湾淤泥质滩涂微藻碳储量约为2134 t,其中浮游型微藻的沉降输入占比约为60%。本研究结果强调了浮游型微藻的沉降输入对泥滩微藻群落组成及碳储量的重要影响,可为淤泥质滩涂碳汇来源的精确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泥质滩涂 底栖微藻 浮游型微藻 硅藻 群落结构 细胞生物体积 碳储量 隘顽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氮对生物炭修复滨海石油污染土壤的影响
3
作者 田德 王婧 +5 位作者 刘旭辉 郭小彪 李曜宇 范成博 李淑辉 孔露露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3-182,共10页
文章选用不同形态外源氮(硝酸钠、硫酸铵和尿素)协同麦秆生物炭进行石油污染土壤修复试验,考察外源氮类型及土壤碳氮比(C/N,100/15、100/10和100/5)对石油烃修复效果的影响并探究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生物炭联合外源氮处理组(BC+N)中,... 文章选用不同形态外源氮(硝酸钠、硫酸铵和尿素)协同麦秆生物炭进行石油污染土壤修复试验,考察外源氮类型及土壤碳氮比(C/N,100/15、100/10和100/5)对石油烃修复效果的影响并探究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生物炭联合外源氮处理组(BC+N)中,石油烃在外源氮为硝酸钠、土壤C/N为100/5条件下修复效果最佳。其中长链烷烃(LCAs)去除率(77.24%)高于对照组(CK)和生物炭处理组(BC),而多环芳烃(PAHs)去除率(59.76%)高于CK,却低于BC。生物炭联合外源氮配施产生协同效应,强化了LCAs生物降解效率,但外源氮可与PAHs产生竞争性吸附,导致PAHs去除率偏低。外源氮类型和土壤C/N对石油烃降解均具有显著影响。硝酸钠通过促进硝酸盐还原耦合石油烃氧化,提高石油烃降解效率。生物炭联合无机氮处理在土壤C/N为100/5条件下石油烃去除率最佳,而生物炭联合有机氮(尿素)在土壤C/N为100/15达到较好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外源氮 石油污染土壤 生物修复 土壤碳氮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RP模型的京津冀地区土地生态脆弱性评价
4
作者 王鑫 白龙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2期41-45,共5页
以京津冀为研究区,借助SRP模型与GIS技术,从自然、社会等方面入手选取11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利用土地生态脆弱性指数、热点分析等方法对2020、2015、2020年3期土地生态脆弱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010—2020年京津冀地区的中度脆弱... 以京津冀为研究区,借助SRP模型与GIS技术,从自然、社会等方面入手选取11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利用土地生态脆弱性指数、热点分析等方法对2020、2015、2020年3期土地生态脆弱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010—2020年京津冀地区的中度脆弱及以上面积表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总体上呈现减少的态势。2010、2015、2020年中度及以上脆弱面积占比分别为56.87%、57.79%、56.61%。在空间上,研究区土地生态脆弱性呈现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小的分布特征;微度脆弱性主要集中在承德及太行山一带,重度和极度脆弱区主要集中在滨海平原地区。研究区土地生态脆弱性整体上空间差异性显著,生态保护措施需进一步加强,以期为京津冀土地生态保护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脆弱性 SRP模型 京津冀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防菌株森吉木霉M75挥发性气体的抑菌活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铭 朱帆 +4 位作者 张辉 程元 谢宪 张星耀 梁军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7-135,共9页
[目的]解析生防菌株森吉木霉M75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成分。[方法]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森吉木霉(Trichoderma songyi)M75产生的挥发性气体中的有机化合物进行成分解析,并对其中的成分进行抑... [目的]解析生防菌株森吉木霉M75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成分。[方法]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森吉木霉(Trichoderma songyi)M75产生的挥发性气体中的有机化合物进行成分解析,并对其中的成分进行抑菌活性的检测。[结果]从森吉木霉M75菌株产生的挥发性气体中鉴定出18种化合物,包括醛类、萜类、酮类、烷烃类、芳烃类、酯类等。其中6-戊基-2H-吡喃-酮(6PP)含量最高,相对含量为18.56%,对松球壳孢菌(Sphaeropsis sapinea)抑制效果最好的化合物是芳樟醇,相对含量为5.86%,并且芳樟醇的抑菌谱较广,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如金黄壳囊菌(Cytospora chryso-sperma)、栗疫菌(Cryphonectria parastica)和链格孢(Alternria sp)也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抑菌率均达到70.00%以上。[结论]木霉属真菌普遍具有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能力,本研究成功解析了森吉木霉M75菌株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为木霉的抑菌机制及抑菌物质的代谢等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为利用木霉属真菌开发生物防治剂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吉木霉 挥发性气体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 成分鉴定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防菌株森吉木霉M75基因功能注释
6
作者 张铭 谢宪 +4 位作者 程元 王瑞珍 刘东焕 张星耀 梁军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0-168,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解析对松枯梢病原菌Sphaeropsis sapinea具有强拮抗活性的生防菌株森吉木霉Trichoderma songyi M75的基因组基本信息。[方法]采用Illumina NovaSeq PE 150为依托的第二代测序技术对森吉木霉M75菌株进行基因组测序。[结... [目的]本研究旨在解析对松枯梢病原菌Sphaeropsis sapinea具有强拮抗活性的生防菌株森吉木霉Trichoderma songyi M75的基因组基本信息。[方法]采用Illumina NovaSeq PE 150为依托的第二代测序技术对森吉木霉M75菌株进行基因组测序。[结果]M75菌株全基因组总长34483860 bp,GC含量49.50%,与木霉属真菌特征相吻合。在GO数据库中,森吉木霉M75共注释了28494个基因;在KEGG数据库中有8192个基因富集在KEGG中的383条不同的在三级代谢通路中,主要集中表现在代谢途径通路(848个)、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通路(330个)、抗生素的生物合成(243个)、微生物代谢通路(240个)、氨基酸的生物合成(118个)、碳代谢通路(112个)等相关的代谢与次生代谢产物合成通路中;共有2184个基因在KOG数据库中获得蛋白功能注释;在碳水化合物活性酶CAZy数据库中,共注释了259个糖苷水解酶GHs基因,105个糖基转移酶GTs基因,7个多糖裂解酶PLs基因,21个糖类脂解酶CEs基因,54个糖类结合组件CBMs基因。森吉木霉M75全基因组中共包含41个基因簇,451个基因,多数与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相关。[结论]本研究首次获得了生防真菌森吉木霉的基因组序列信息,为木霉的遗传信息、抑菌机制及抑菌物质的代谢通路等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和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吉木霉 基因组 基因功能注释 次级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ton铁泥组分分析及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7
作者 姜凤成 徐潇 +8 位作者 张传兵 王明仕 王璐瑶 冯茜茜 王慧芳 王杰 郭发扬 徐漫漫 王娜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0-49,共10页
Fenton铁泥中含有大量的铁元素以及较多的难降解有机物、泥沙、病原体以及重金属,不进行妥善处理会引发二次污染,造成资源浪费。为较全面地总结Fenton铁泥的组成结构并寻求适用于Fenton铁泥的利用途径,梳理了Fenton铁泥的主要组分及其... Fenton铁泥中含有大量的铁元素以及较多的难降解有机物、泥沙、病原体以及重金属,不进行妥善处理会引发二次污染,造成资源浪费。为较全面地总结Fenton铁泥的组成结构并寻求适用于Fenton铁泥的利用途径,梳理了Fenton铁泥的主要组分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回用现状;重点对Fenton铁泥在水处理领域中的直接回用、制备絮凝剂、合成类Fenton催化剂、合成吸附剂、应用于厌氧消化等技术的核心方法和优缺点进行介绍;结合Fenton铁泥回用过程中有害物质的副作用及回用的经济性,在兼顾Fenton铁泥资源化用于水处理领域的基础上,指出将Fenton铁泥应用于厌氧消化处理过程中,既可以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又可以将铁泥中的有害物质转化,有望实现铁泥零排放,是Fenton铁泥资源化利用的一个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ton铁泥 组分分析 水处理 固体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霉素菌渣肥肥效特性与抗性基因研究
8
作者 高康宁 王晓蕊 +5 位作者 刘雅琴 张淑馨 赵婉晴 王凯卓 刘霈申 曹会勇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75-1579,共5页
将青霉素菌渣与玉米秸秆按一定比例配比,加入特定比例复合微生物菌剂,发酵后得到青霉素菌渣肥,分析了青霉素菌渣肥的pH、有机质含量、总养分(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含量、重金属(砷、汞、铅、镉、铬)含量以及青霉素残留情况,并检测施加... 将青霉素菌渣与玉米秸秆按一定比例配比,加入特定比例复合微生物菌剂,发酵后得到青霉素菌渣肥,分析了青霉素菌渣肥的pH、有机质含量、总养分(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含量、重金属(砷、汞、铅、镉、铬)含量以及青霉素残留情况,并检测施加菌渣肥后土壤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绝对丰度,评估了菌渣肥肥效。结果表明,菌渣肥所测试理化指标均符合《有机肥料》(NY/T 525—2021)的相关要求;菌渣肥中大量残留青霉素被降解;青霉素菌渣肥能有效降低土壤中ARGs丰度;1%(质量分数)菌渣肥处理的小白菜株高、叶面积、鲜重、干重优于有机肥和不施肥处理,说明一定量的菌渣肥可促进植物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菌渣肥 肥效 青霉素残留 抗性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