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7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生籽仁蔗糖含量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赵星 张嘉楠 +5 位作者 张一鸣 金欣欣 苏俏 宋亚辉 李玉荣 王瑾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6-233,共8页
本研究以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建立检测范围宽、适用于优良单株筛选的蔗糖含量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技术测定325份材料的蔗糖含量,并利用波通DA7200型近红外分析仪采集近红外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法,构建... 本研究以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建立检测范围宽、适用于优良单株筛选的蔗糖含量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技术测定325份材料的蔗糖含量,并利用波通DA7200型近红外分析仪采集近红外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法,构建基于18~23粒花生籽仁的蔗糖含量近红外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模型对花生籽仁蔗糖含量的预测范围可达2.07%~12.37%,决定系数为0.9054,均方根误差为0.6774。利用20份材料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独立测试集决定系数为0.9478。该模型对花生籽仁蔗糖含量的预测准确,可实现杂交早期世代单株蔗糖含量的快速、无损测定,提升高蔗糖含量花生品种的育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籽仁 蔗糖含量 HPLC-RID 近红外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羊肚菌菌粮制备工艺优化及营养成分、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分析
2
作者 顾丹丹 董雪 +3 位作者 张金秀 王晓茹 赵宗硕 王立安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7-245,共9页
以小麦粒为原料,羊肚菌为发酵菌株,采用固态发酵工艺制备小麦羊肚菌菌粮(fungus fermented wheat,FFW)。以粗纤维含量和非淀粉多糖(NSP)含量为评价指标,料液比、基质起始pH、接种量、发酵天数为考察因素,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小麦羊肚菌菌... 以小麦粒为原料,羊肚菌为发酵菌株,采用固态发酵工艺制备小麦羊肚菌菌粮(fungus fermented wheat,FFW)。以粗纤维含量和非淀粉多糖(NSP)含量为评价指标,料液比、基质起始pH、接种量、发酵天数为考察因素,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小麦羊肚菌菌粮制备工艺,并分析菌粮的营养成分、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为:料液比为1:0.9(g:mL)、基质起始p H为7.0、接种量为5块(直径0.8 cm的菌丝块)、发酵天数为10 d,该条件下制备的小麦羊肚菌菌粮粗纤维含量为4.09%,NSP含量为9.31%。与发酵前相比,小麦羊肚菌菌粮表面出现孔洞,沟壑增多,褶皱加深,菌粮的蛋白质含量提高了78.79%,碳水化合物含量降低了17.79%;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增加了43.70%、不可溶性膳食纤维IDF降低了19.24%、总膳食纤维TDF在发酵前后变化不明显。发酵后菌粮的持水性、吸附不饱和脂肪酸能力、吸附饱和脂肪酸能力和溶胀性分别增加了77.84%,11.49%、25.00%、26.00%;在模拟人体胃和小肠的环境下对胆固醇吸附率分别提高了86.29%、290.14%。发酵后菌粮的总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和羟自由基清除率分别提高了41.29%、14.54%、490.68%、10.80%。该工艺制备的小麦羊肚菌菌粮可显著提升小麦的营养价值、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本研究为开发小麦羊肚菌菌粮新产品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菌粮 固态发酵 工艺优化 营养成分 理化性质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通过调控miR-125b-5p/STAT3途径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
3
作者 王杏 朱慧明 +2 位作者 马欢 王超 张会欣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6-560,共5页
目的:研究苦参碱对TNF-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的影响,探讨其机制是否与调控miR-125b-5p和STAT3表达有关。方法:TNF-α诱导建立HUVEC增殖模型,苦参碱作用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25b-5p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 目的:研究苦参碱对TNF-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的影响,探讨其机制是否与调控miR-125b-5p和STAT3表达有关。方法:TNF-α诱导建立HUVEC增殖模型,苦参碱作用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25b-5p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STAT3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25b-5p与STAT3的靶向关系。结果:苦参碱能抑制TNF-α诱导的HUVEC增殖(P<0.05),降低PCNA、CyclinD1、MMP2、MMP9、STAT3表达(P<0.05),提高miR-125b-5p表达(P<0.05);miR-125b-5p过表达可降低细胞增殖、PCNA、CyclinD1、MMP2、MMP9表达(P<0.05);miR-125b-5p在HUVEC中靶向负调控STAT3表达,抑制miR-125b-5p表达可逆转苦参碱对TNF-α诱导的细胞增殖及PCNA、CyclinD1、MMP2、MMP9、STAT3表达的影响。结论:苦参碱可抑制TNF-α诱导的HUVEC增殖,与调控miR-125b-5p/STAT3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增殖 miR-125b-5p STAT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灵芝发酵生产糙米灵芝菌粮
4
作者 顾丹丹 董雪 +4 位作者 张金秀 吕建华 李壮 祁永浩 王立安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48-155,共8页
以灵芝菌丝对糙米进行固态发酵制备糙米灵芝菌粮,借助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并对菌粮的营养特性和理化特性进行研究,以开发糙米灵芝即食米稀产品。结果表明:糙米灵芝菌粮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料液比1∶0.9(g/mL)、起始pH... 以灵芝菌丝对糙米进行固态发酵制备糙米灵芝菌粮,借助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并对菌粮的营养特性和理化特性进行研究,以开发糙米灵芝即食米稀产品。结果表明:糙米灵芝菌粮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料液比1∶0.9(g/mL)、起始pH7.0、接种5块菌丝块、菌丝长满培养基后发酵10d,此条件下菌粮的粗纤维质量分数为1.05%,非淀粉多糖相对含量为9.34%。与未发酵糙米相比,此条件下菌粮的蛋白质量分数提高至10.40%,而脂肪质量分数降低至2.50%;可溶性膳食纤维质量分数提高至2.14%,不可溶性膳食纤维质量分数降低至5.51%,碳水化合物和总膳食纤维含量变化不明显。菌粮表面褶皱增多,出现许多小型孔洞,淀粉颗粒变形且数量减少;菌粮在持水力、持油力和膨胀力方面都有显著提升,在模拟人体胃和小肠环境下对胆固醇的吸附能力显著增强;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以及总抗氧化活性方面均有显著提升。本实验以最佳配方条件下制备的菌粮粉为主要原料,研发出外观和口感俱佳的糙米灵芝即食米稀。本研究结果表明糙米灵芝菌粮较糙米具有更好的营养品质和功能特性,可为其工业化生产和多场景应用提供有力支持,对开发新型营养功能食品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优化 营养 理化特性 自由基 即食米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体沉淀分离富集-二甲酚橙光度法测定氧化锌中微量铅
5
作者 王惠英 周娟 +4 位作者 张涛 朱祎文 江明月 陈丁龙 次立杰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8-113,共6页
针对目前直接法生产的氧化锌中铅的测定需要复杂的仪器、操作人员要求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简单的载体沉淀分离富集-二甲酚橙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铅的方法。利用在硫酸介质中,氯化锶为载体沉淀分离铅,再用碳酸钾将硫酸铅转化为碳酸铅,然... 针对目前直接法生产的氧化锌中铅的测定需要复杂的仪器、操作人员要求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简单的载体沉淀分离富集-二甲酚橙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铅的方法。利用在硫酸介质中,氯化锶为载体沉淀分离铅,再用碳酸钾将硫酸铅转化为碳酸铅,然后用硝酸将碳酸铅溶解为铅离子,最后铅离子与二甲酚橙生成紫红色的配合物,建立了一种测定微量铅的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溶液pH、显色剂浓度和干扰离子等因素对该方法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成配合物的吸光度值与铅离子浓度呈线性关系,线性浓度为1.45~14.49µmol/L,线性方程ΔA=0.05924c-0.01715,相关系数R2为0.9903。该方法对直接法氧化锌中铅的测定值与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值进行了比较,相对偏差为-1.7%~-1.2%。相较于现行GB/T 4372.2—2014《直接法氧化锌化学分析方法第2部分:氧化铅量的测定》中规定的原子吸收光谱法,该方法具有仪器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可用于工业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载体沉淀 二甲酚橙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白草总黄酮低共熔溶剂超声提取工艺优化
6
作者 冯海燕 孙耀冉 +1 位作者 陈硕 徐璐璐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11-1816,共6页
目的 优化三白草总黄酮低共熔溶剂超声提取工艺。方法 以总黄酮提取量为指标,筛选低共熔溶剂种类。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超声温度、低共熔溶剂体积分数、液料比为影响因素,总黄酮提取量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设计优化超声提取工艺。结... 目的 优化三白草总黄酮低共熔溶剂超声提取工艺。方法 以总黄酮提取量为指标,筛选低共熔溶剂种类。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超声温度、低共熔溶剂体积分数、液料比为影响因素,总黄酮提取量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设计优化超声提取工艺。结果 最佳低共熔溶剂为氯化胆碱-乙二醇。最佳条件为超声温度69℃,低共熔溶剂体积分数89%,液料比40∶1,提取时间20 min,总黄酮提取量为13.85 mg/g。结论 该方法简便、环保、快速,可用于低共熔溶剂超声提取三白草总黄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白草 总黄酮 超声提取工艺 低共熔溶剂 BOX-BEHNKEN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药物分析实验》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7
作者 周冉 王飞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3期177-180,共4页
《药物分析实验》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核心课程,在药学专业中占据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为应对“互联网+”及“新工科”背景下教育创新所面临的挑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线上与线下深度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旨在提升... 《药物分析实验》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核心课程,在药学专业中占据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为应对“互联网+”及“新工科”背景下教育创新所面临的挑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线上与线下深度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旨在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结合超星学习通和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该文有机地将理论课程与实验教学相结合,深入探讨教学资源构建、教学方法创新和考核方式优化等多个方面。同时,通过实际教学实践进行效果分析,并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措施。实践结果表明,混合式教学模式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验操作技能,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药学专业人才奠定了重要基础。这一研究为药学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相关领域的教学创新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分析实验 混合式教学 教学改革 药学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硫磺素T核酸探针级联信号体系的荧光免疫分析方法用于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_(1)的检测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亚楠 韩爱云 +5 位作者 解立斌 张文娜 魏萌 马媛媛 胡连霞 肖霄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1-337,共7页
为开发能应用于复杂的食品基质中且准确高、灵敏高、特异性好的黄曲霉毒素B_(1)(aflatoxins B_(1),AFB_(1))检测方法,该研究以抗体偶联的磁性纳米微球(MMPMs-AFB_(1)抗体)为捕获探针,包被原/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GOx)偶联的纳... 为开发能应用于复杂的食品基质中且准确高、灵敏高、特异性好的黄曲霉毒素B_(1)(aflatoxins B_(1),AFB_(1))检测方法,该研究以抗体偶联的磁性纳米微球(MMPMs-AFB_(1)抗体)为捕获探针,包被原/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GOx)偶联的纳米微球(AFB_(1)-OVA-PPs-GOx)为信号探针,结合芬顿反应-硫磺素T荧光核酸探针体系开发了一种“Turn on”型AFB_(1)磁分离荧光免疫分析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对AFB_(1)的检测范围为0.05~50 ng/mL,最低检测限为0.027 ng/mL。在AFB_(1)的添加质量浓度为1、5、20、200 ng/g(ng/mL)的加标植物源性食品样品中,AFB_(1)的回收率良好,为81.6%~112.1%,变异系数值为1.2%~15.8%。该方法成功应用于玉米粉质控样品中AFB_(1)的检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和抗基质干扰能力强,可用于食品中的AFB_(1)的精确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_(1) 芬顿反应 硫磺素T G-四链体 荧光免疫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酚铁配合物催化环氧环己烷与环酸酐共聚研究
9
作者 杨安冉 段文升 +4 位作者 武宪民 丁慧宁 温叶倩 刘国栋 刘宾元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37-241,共5页
环氧化物和环酸酐的开环共聚(ROCOP)是合成具有创新结构和功能聚酯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在二元催化体系双三苯基膦氯化铵(PPNCl)/氨酚铁配合物(APFe)介导下,通过调控两者的比例,实现了邻苯二甲酸酐(PA)、5-降冰片烯-exo-2,3-二甲酸酐(exo-... 环氧化物和环酸酐的开环共聚(ROCOP)是合成具有创新结构和功能聚酯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在二元催化体系双三苯基膦氯化铵(PPNCl)/氨酚铁配合物(APFe)介导下,通过调控两者的比例,实现了邻苯二甲酸酐(PA)、5-降冰片烯-exo-2,3-二甲酸酐(exo-NA)和环氧环己烷(CHO)的开环共聚,利用核磁氢谱(1H 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反应进行追踪,发现反应机理会从阳离子聚合过渡到配位阴离子聚合,反应活性呈现先降低后增强的“V”字型变化,由于不同酸酐与金属配合物配位能力以及插入增长链能力存在差距,因此反应拐点会产生差异。利用不同亲核性的助催化剂四丁基氯化铵(TBACl)和APFe组成的二元体系催化9,10-二氢蒽-9,10-α,β-丁二酸酐(HASA)和CHO开环共聚,同样观察到反应活性转变的特性,利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对配合物结构进行表征,证实了助催化剂的亲核性会对反应机理的转变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 开环共聚反应 氨酚铁配合物 环氧化合物 环酸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小麦及豌豆三种淀粉晶区/非晶区结构及热变性三级中红外光谱研究
10
作者 孔晓美 杜林楠 +5 位作者 姜梦伟 柴嘉欣 常美玲 张勇 常明 徐元媛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55,共9页
采用一维中红外(MIR)光谱、变温一维MIR光谱及二维MIR光谱分别开展了3种淀粉(玉米淀粉、小麦淀粉和豌豆淀粉)结构和热变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淀粉结构的红外吸收模式主要为C—O伸缩振动模式(vC—O-淀粉),三种淀粉均含有晶区结构及非... 采用一维中红外(MIR)光谱、变温一维MIR光谱及二维MIR光谱分别开展了3种淀粉(玉米淀粉、小麦淀粉和豌豆淀粉)结构和热变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淀粉结构的红外吸收模式主要为C—O伸缩振动模式(vC—O-淀粉),三种淀粉均含有晶区结构及非晶区结构。三种淀粉的结构对温度变化比较敏感,其中的非晶区结构最先改变,晶区结构相对较为稳定。热扰动因素下,小麦和豌豆淀粉非晶区结构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分子内相互作用。本研究拓展了三级中红外光谱(一维MIR光谱、变温一维MIR光谱及二维MIR光谱)在淀粉晶区/非晶区结构及热变性的研究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晶区/非晶区结构 中红外光谱 热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deb促进棕榈酸诱导的HepG2细胞脂质沉积
11
作者 杨林泉 佟斯羽 +2 位作者 朱慧明 张会欣 王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9-517,共9页
目的:探讨诱导细胞死亡DNA片段化因子α(DNA fragmentation factor alpha,DFFA)样效应因子B(cell death-inducing DFFA-like effector B,Cideb)促进棕榈酸(palmitic acid,PA)诱导的人肝母细胞瘤HepG2细胞脂质沉积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H... 目的:探讨诱导细胞死亡DNA片段化因子α(DNA fragmentation factor alpha,DFFA)样效应因子B(cell death-inducing DFFA-like effector B,Cideb)促进棕榈酸(palmitic acid,PA)诱导的人肝母细胞瘤HepG2细胞脂质沉积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HepG2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沉默对照(siR-NC)组和Cideb沉默(siR-Cideb)组,采用PA诱导HepG2细胞建立脂质沉积细胞模型,利用特异性siRNA沉默Cideb的表达,检测细胞内脂质含量,油红O染色观察脂质沉积,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Cideb、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 1c,SREBP1c)、乙酰辅酶A羧化酶1(acetyl-CoA carboxylase 1,ACC1)、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tearoyl-CoA desaturase 1,SCD1)和AMP活化蛋白激酶α(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α,AMPKα)表达。通过转染Cideb真核表达质粒,观察过表达Cideb对HepG2细胞的脂质沉积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A模型组出现脂质沉积,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含量显著上升,Cideb、SREBP1c、ACC、FAS和SCD1表达水平升高,AMPKα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siR-NC组比较,siR-Cideb能够抑制HepG2细胞脂质沉积,降低细胞内TG和TC含量,降低SREBP1c、ACC、FAS和SCD1表达水平,增加AMPKα表达(P<0.05);Cideb过表达能够增加HepG2细胞脂质沉积及TG和TC含量,增加SREBP1c、ACC、FAS和SCD1表达,降低AMPKα表达水平。结论:降低Cideb水平可通过下调SREBP1c/ACC/FAS/SCD1通路,上调AMPKα,从而抑制PA诱导的HepG2细胞脂质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deb蛋白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HEPG2细胞 脂质沉积 SREBP1c/ACC/FAS/SCD1通路 AMPKα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酸钠分子三级中红外光谱研究
12
作者 郭柯馨 芦小刚 +5 位作者 杜林楠 李宇涵 罗梦雪 高梅婷 于宏伟 徐元媛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1-277,共7页
采用中红外光谱(MIR)研究钨酸钠分子结构。钨酸钠分子红外吸收模式主要包括W—O键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和W—O键对称伸缩振动模式等。采用变温中红外光谱(TD-MIR)研究温度对钨酸钠分子结构的影响。在303~573 K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测定温度... 采用中红外光谱(MIR)研究钨酸钠分子结构。钨酸钠分子红外吸收模式主要包括W—O键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和W—O键对称伸缩振动模式等。采用变温中红外光谱(TD-MIR)研究温度对钨酸钠分子结构的影响。在303~573 K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钨酸钠分子ν_(as-W-O)和ν_(s-W-O)对应的红外吸收频率和强度均发生明显的改变。以ν_(as-W-O)和ν_(s-W-O)为研究对象,采用二维中红外光谱(2D-MIR)研究钨酸钠分子的热变性。研究发现,在303~373、383~463、473~573 K 3个温度区间,钨酸钠分子主要官能团(ν_(as-W-O)和ν_(s-W-O))对热敏感程度及变化快慢顺序都存在较大差异,并进一步进行了热变性机理的研究。本研究拓展了中红外光谱技术(MIR、TD-MIR和2D-MIR)在重要的稀有金属盐(钨酸钠)分子结构及热变性领域的研究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酸钠 中红外光谱 变温中红外光谱 二维中红外光谱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旋紫草素转化工艺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健 郭瑞霞 +1 位作者 王汝兴 赵桂琴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2期1637-1639,共3页
目的研究紫草总色素转化为左旋紫草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以左旋紫草素转化率为指标,优选转化温度、转化时间、2%氢氧化钠的体积与紫草总色素的质量比。结果温度35℃,转化时间4 h,2%氢氧化钠的体积与紫草总色素... 目的研究紫草总色素转化为左旋紫草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以左旋紫草素转化率为指标,优选转化温度、转化时间、2%氢氧化钠的体积与紫草总色素的质量比。结果温度35℃,转化时间4 h,2%氢氧化钠的体积与紫草总色素的质量比例为4.5 m L·mg-1时,紫草素转化率最高,平均转化率为64.86%。结论该优选工艺方便简便,经济环保,适合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总色素 左旋紫草素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椭圆偏振光谱线法研究温度对NiMn_(2)O_(4)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胡轶 李子建 刘磊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6-492,共7页
采用磁控溅射法在Si(100)衬底上制备NiMn_(2)O_(4)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对薄膜微观结构和表面粗糙度进行表征,采用椭圆偏振光谱法,在300~850 nm波段内研究NiMn_(2)O_(4)薄膜。考察20~220℃温度下薄膜的... 采用磁控溅射法在Si(100)衬底上制备NiMn_(2)O_(4)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对薄膜微观结构和表面粗糙度进行表征,采用椭圆偏振光谱法,在300~850 nm波段内研究NiMn_(2)O_(4)薄膜。考察20~220℃温度下薄膜的光学特性,采用Tauc-Lorentz色散函数研究NiMn_(2)O_(4)薄膜的折射率、消光系数以及材料光学特性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复介电函数虚部同变温XPS进一步证明,温度引起NiMn_(2)O_(4)薄膜材料光学特性变化的原因是源于材料内部Mn^(3+)/Mn^(4+)浓度比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圆偏振光谱法 NiMn_(2)O_(4)薄膜 Tauc-Lorentz色散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添加剂橙皮苷磺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于进永 赵永会 +4 位作者 杨璐 陈宁 吴玉静 于宏伟 李建明 《中国奶牛》 2015年第21期6-8,共3页
采用浓硫酸作为磺化试剂,开展了橙皮苷的磺化工艺研究。通过对反应温度、磺化试剂量、反应时间等因素的研究,确定橙皮苷磺化工艺。最佳工艺条件为:30℃的反应温度下,1g的橙皮苷中加入6m L浓硫酸,搅拌浸提2h,产品收率为72%。产品结构经... 采用浓硫酸作为磺化试剂,开展了橙皮苷的磺化工艺研究。通过对反应温度、磺化试剂量、反应时间等因素的研究,确定橙皮苷磺化工艺。最佳工艺条件为:30℃的反应温度下,1g的橙皮苷中加入6m L浓硫酸,搅拌浸提2h,产品收率为72%。产品结构经过一维红外光谱和二阶导数红外光谱鉴定为目标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皮苷 饲料添加剂 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花生籽仁主要品质指标定量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星 孟小莽 +3 位作者 范文萱 李玉荣 宋亚辉 王瑾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30,65,共7页
建立花生籽仁粗蛋白、粗脂肪、油酸、亚油酸含量的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方法。利用波通DA7200型近红外分析仪采集近红外光谱,采用凯氏定氮法、索氏提取法分别测定粗蛋白、粗脂肪的含量,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油酸、亚油酸的相对含量,采用偏... 建立花生籽仁粗蛋白、粗脂肪、油酸、亚油酸含量的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方法。利用波通DA7200型近红外分析仪采集近红外光谱,采用凯氏定氮法、索氏提取法分别测定粗蛋白、粗脂肪的含量,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油酸、亚油酸的相对含量,采用偏最小二乘法,构建花生籽仁主要品质指标含量的近红外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模型对花生籽仁粗蛋白、粗脂肪、油酸、亚油酸含量的决定系数分为0.9270、0.9647、0.9915、0.9915,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8702、0.5631、1.6671、1.4040。经外部验证,独立测试集决定系数分别为0.9608、0.9460、0.9605、0.9492。该模型对花生籽仁粗蛋白、粗脂肪、油酸、亚油酸含量的预测准确,可实现花生籽仁主要品质指标的快速、无损测定,提升高品质花生新品种的育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近红外 粗蛋白 粗脂肪 油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葚果实、桑葚干酒和桑葚利口酒中酚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电喷雾二级质谱分析及其抗氧化活性比较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文娜 魏萌 +7 位作者 韩爱云 陈佳 胡连霞 解立斌 李亚楠 白佳敏 剧慧栋 陈永民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46-252,共7页
为了解桑葚果酒和桑葚果实在酚类化合物的种类、含量及抗氧化活性之间的差异,该研究以桑葚果实、桑葚干酒和桑葚利口酒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电喷雾二级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n spray ionization-m... 为了解桑葚果酒和桑葚果实在酚类化合物的种类、含量及抗氧化活性之间的差异,该研究以桑葚果实、桑葚干酒和桑葚利口酒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电喷雾二级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n spray ionization-mass spectrometry/mass spectrometry,HPLC-ESI-MS/MS)对酚类化合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HPLC-ESI-MS/MS分析结果表明,在桑葚果实、桑葚干酒和桑葚利口酒中均检测到花青素-3-葡萄糖苷和花青素-3-芸香糖苷,而花葵素-3-芸香糖苷和4-丙酮酸-花青素-3-葡萄糖苷分别只在桑葚干酒和桑葚利口酒中被检测到。同时,桑葚干酒和桑葚利口酒中花青素-3-葡萄糖苷和花青素-3-芸香糖苷的含量均显著低于桑葚果实。此外,在桑葚果实中鉴定的8种非花色苷多酚中,仅有4种存在于桑葚干酒和桑葚利口酒中。相较于桑葚果实,桑葚干酒和利口酒中原儿茶素、二氢槲皮素和槲皮素的含量显著升高。桑葚果实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介于桑葚干酒和利口酒之间。综上,桑葚果酒和桑葚果实中酚类化合物的种类、含量及抗氧化活性之间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葚果实 桑葚果酒 酚类化合物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米淀粉晶体/非晶体结构耐热性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维 杜林楠 +1 位作者 徐元媛 于宏伟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75,共7页
采用中红外(MIR)光谱及二维中红外(2D-MIR)光谱分别开展大米结构及其淀粉晶体/非晶体结构热变性研究。实验发现:大米的红外吸收模式主要包括:νOH-大米、νas CH2-大米、νs CH2-大米、νamide-Ⅰ-大米、νamide-Ⅱ-大米和νC-O-大米。... 采用中红外(MIR)光谱及二维中红外(2D-MIR)光谱分别开展大米结构及其淀粉晶体/非晶体结构热变性研究。实验发现:大米的红外吸收模式主要包括:νOH-大米、νas CH2-大米、νs CH2-大米、νamide-Ⅰ-大米、νamide-Ⅱ-大米和νC-O-大米。随着测定温度升高(303~393 K),不同产地的大米淀粉晶体/非晶体结构对于热的敏感程度及变化快慢顺序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进一步探究相关机理,认为不同大米淀粉晶体/非晶体结构耐热性存在一定差异性,因而进一步影响其口感。并拓展了MIR光谱及2D-MIR光谱技术在大米结构及其淀粉晶体/非晶体结构热变性的研究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淀粉 晶体/非晶体结构 耐热性 中红外光谱 二维中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挥发性风味物质与肌肉蛋白互作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魏萌 张文娜 +5 位作者 韩爱云 解立斌 刘晓畅 张松山 谢鹏 孙宝忠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90-397,共8页
风味是肉及肉制品关键的品质属性,肌肉蛋白与风味化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了挥发性风味化合物释放和保留的动态平衡,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肉的感官质量和消费者可接受性。阐明蛋白质与风味物质相互作用的机制是预测和控制风味物质结合... 风味是肉及肉制品关键的品质属性,肌肉蛋白与风味化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了挥发性风味化合物释放和保留的动态平衡,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肉的感官质量和消费者可接受性。阐明蛋白质与风味物质相互作用的机制是预测和控制风味物质结合行为的基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肌肉蛋白溶液中风味保持和释放的研究进展,包括利用数学模型法和荧光光谱法计算结合参数(结合位点、结合常数等)、采用多光谱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蛋白质构象和结合模式,以及影响蛋白质-风味结合相互作用的因素,这对于风味结合行为的定性和定量预测至关重要。未来的研究还应进一步关注复合蛋白体系和其他食品基质对风味结合行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蛋白 风味物质 结合参数 蛋白构象 结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伊班膦酸钠中多种残留溶剂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冉 王飞 +2 位作者 林佳睿 贾梦 王妍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1-486,共6页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建立了同时测定伊班膦酸钠原料药中5种残留溶剂含量的方法。以Agilent DB-624毛细管色谱柱(30 m×0.32 mm×1.8μm)为分离柱,考察了顶空平衡温度、平衡时间等对残留溶剂测定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顶空平衡...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建立了同时测定伊班膦酸钠原料药中5种残留溶剂含量的方法。以Agilent DB-624毛细管色谱柱(30 m×0.32 mm×1.8μm)为分离柱,考察了顶空平衡温度、平衡时间等对残留溶剂测定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顶空平衡温度为80℃、平衡时间为20 min的条件下,甲醇、丙酮、苯、甲苯、1-戊醇的质量浓度与峰面积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值均大于0.990。各溶剂的检出限依次为2.88、0.011、0.90、0.24、0.024 ng/mL,定量限依次为11.5、0.043、3.6、0.96、0.096 ng/mL。各溶剂的回收率为86.3%~101.9%,相对标准偏差(n=3)均小于2.49%。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适用于伊班膦酸钠原料药中5种残留溶剂的同时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气相色谱法 残留溶剂 1-戊醇 伊班膦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