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环运动训练对2型糖尿病妇女心肺适能及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冯蕾 周素珍 +2 位作者 赵占胜 王彦伟 高前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80-685,共6页
目的:研究循环运动训练对2型糖尿病妇女心肺适能及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的影响,探讨循环运动训练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8例2型糖尿病妇女进行12周的循环运动训练,采用超声技术测试受试者循环运动训练前... 目的:研究循环运动训练对2型糖尿病妇女心肺适能及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的影响,探讨循环运动训练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8例2型糖尿病妇女进行12周的循环运动训练,采用超声技术测试受试者循环运动训练前、后的血流介导血管舒张功能,采用Astrand-Ryhnuiy列线图法间接推测受试者最大摄氧量,并对血清脂代谢指标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进行检测。同时将8例同年龄段、健康非糖尿病妇女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经过12周循环运动训练后,糖尿病妇女的体脂率(30.42%±1.80%vs 28.10%±1.50%)、糖化血红蛋白(7.31%±0.70%vs 6.88%±0.76%)等显著下降(P<0.05),同时,FMD(7.32%±1.29%vs 9.37%±0.89%)显著增加(P<0.05),最大摄氧量([1.73±0.22)L/min vs(2.10±0.32)L/min]显著增加(P<0.05),IL-6([0.78±0.13)ng/L vs(0.40±0.15)ng/L]、CRP([9.97±0.96)mg/L vs(7.32±1.02)mg/L]水平显著降低(P<0.05)。所有受试者的FMD增加的程度与最大摄氧量增加程度、血清IL-6和CRP降低的程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循环运动训练能改善糖尿病妇女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循环运动训练改善心血管功能的机制与心肺适能的提高及炎症水平的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运动训练 2型糖尿病 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 最大摄氧量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对糖尿病大鼠自噬性肌萎缩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高前进 柏海平 王彦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39-745,共7页
目的:通过观察有氧运动对糖尿病大鼠自噬作用引起的肌萎缩的影响,探讨高血糖和胰岛素缺乏引起肌肉量减少的机制及运动的防治作用。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采用腹膜内注射链脲菌素的方法诱导糖尿病,然后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diabetic c... 目的:通过观察有氧运动对糖尿病大鼠自噬作用引起的肌萎缩的影响,探讨高血糖和胰岛素缺乏引起肌肉量减少的机制及运动的防治作用。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采用腹膜内注射链脲菌素的方法诱导糖尿病,然后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diabetic control,DCG),糖尿病运动组(diabetic exercise group,DEG),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control group,CG)和正常运动组(control exercise group,CEG)。有氧运动采用跑台跑训练,采用中等强度每天1h,每周5天共训练4周,4周后所有大鼠测量体重并进行糖耐量测试,取腓肠肌称重,使用组织化学法检测腓肠肌肌肉降解的变化,使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和肌动蛋白actin变化。结果:糖尿病运动组(DEG)与糖尿病对照组(DCG)比较,DEG血糖水平显著降低(276.91±18.69 mg/dl vs.310.75±16.54 mg/dl,P<0.05),体重和腓肠肌重量显著增加(体重303±17.87g vs.185.44±20.27g,P<0.05;肌重1.80±0.29g vs.0.92±0.20g,P<0.05)。DEG的自噬性蛋白LC3表达水平比DCG显著降低(225±27 vs.435±31)。结论:由于糖尿病过度的分解代谢激活了过度自噬作用,导致骨骼肌肌萎缩。4周跑台训练提高了糖尿病大鼠的肌肉量,说明有氧运动通过抑制自噬作用,可以防治糖尿病患者的骨骼肌肌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糖尿病 大鼠 自噬作用 肌萎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对各年龄阶段人群脑健康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魏胜敏 高前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6-79,共4页
运动可以直接或间接促进脑健康。青少年时期进行有规律运动可以提高心肺适能,优化影响脑成熟的神经环境,增强认知功能发展;中年时期,运动通过增加脑灰质和心血管功能,阻止诱发老年期认知功能下降的神经生物学事件的发生,是人生维持认知... 运动可以直接或间接促进脑健康。青少年时期进行有规律运动可以提高心肺适能,优化影响脑成熟的神经环境,增强认知功能发展;中年时期,运动通过增加脑灰质和心血管功能,阻止诱发老年期认知功能下降的神经生物学事件的发生,是人生维持认知功能的核心阶段;在老年时期,运动对增加心肺适能、维持脑白质结构完整、预防认知功能降低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脑健康 认知功能 青少年 中年 老年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量训练对增龄性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世光 李伟 +1 位作者 高前进 王彦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7-151,共5页
目的:研究力量训练对老年人血管内皮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力量训练对增龄性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的机制。方法:11例老年男性[平均年龄(70.63±3.93)岁]进行12周的力量训练,使用多普勒超声显像技术测定受试者运动训练前后的血流介... 目的:研究力量训练对老年人血管内皮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力量训练对增龄性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的机制。方法:11例老年男性[平均年龄(70.63±3.93)岁]进行12周的力量训练,使用多普勒超声显像技术测定受试者运动训练前后的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同时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脂联素(adiponectin)。结果:经过12周的力量训练后,老年人体脂率显著降低(P<0.05),血糖、血脂出现显著性下降,肌肉力量显著增加,同时FMD显著提高(P<0.05),而TNF-α、IL-6、hs CRP水平出现显著降低,adiponectin显著升高;FMD增加的程度与血清TNF-α、IL-6、hs CRP降低的程度,以及adiponectin升高的程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12周的力量训练提高了老年人血管内皮功能,减低了炎症反应水平;力量训练提高老年人血管内皮功能与炎症水平下降有关,这可能是力量训练提高老年人心血管机能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量训练 老年男性 血流介导血管舒张功能 血管内皮功能 炎症因子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阻力训练对老年人心血管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肖友定 魏胜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2-209,共8页
目的:探讨抗阻力训练对老年人肌肉力量、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揭示抗阻力训练改善老年人心血管功能的机制。方法:20例老年男性接受为期16周抗阻力训练,在训练前后采用超声诊断技术检测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lowmediated dil... 目的:探讨抗阻力训练对老年人肌肉力量、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揭示抗阻力训练改善老年人心血管功能的机制。方法:20例老年男性接受为期16周抗阻力训练,在训练前后采用超声诊断技术检测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lowmediated dilation,FMD),并对其肌肉力量以及血清炎症因子(TNF-α、hsCRP)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经过16周的抗阻力训练后,老年人的Fat%、安静心率、血压、胰岛素抵抗,以及血清hsCRP均出现显著下降(P<0.05),同时FMD和肌肉力量显著提高(P<0.05);肌肉力量增加的程度(r=0.591,P=0.006),hsCRP(r=0.468,P=0.037)、Fat%(r=0.553,P=0.011)、HOMA-IR(r=0.580,P=0.007)降低的程度与FMD的增加均呈显著正相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发现肌肉力量增加和血清hsCRP降低是FMD增加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抗阻力训练改善老年人血管内皮功能与肌肉力量的增加及炎症反应降低有关,这可能是抗阻力训练改善老年人心血管功能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阻力训练 老年人 心血管功能 肌肉力量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