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O_2光催化剂负载及微波协同催化降解制药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范继业 张静 +2 位作者 高冬婷 李丽娟 陈莹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42,共4页
以TiO2为原料,利用毛竹活性炭负载,采用微波协同技术,光催化降解制药工业废水,制得回用水。实验结果表明,COD去除率为91.74%,脱色率为94.52%。该方法技术先进,处理效果好,解决了工业废水可生化性差的问题,是一种高效、实用的难降解有机... 以TiO2为原料,利用毛竹活性炭负载,采用微波协同技术,光催化降解制药工业废水,制得回用水。实验结果表明,COD去除率为91.74%,脱色率为94.52%。该方法技术先进,处理效果好,解决了工业废水可生化性差的问题,是一种高效、实用的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耦合处理技术。催化剂质量稳定,可反复使用,适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微波 制药废水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中型制药企业技术 创新能力的培育途径
2
作者 董莉 陈学军 《企业活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21,共2页
一、技术创新是制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首要环节 医药工业作为按国际标准划分的15类国际化产业之一,具有高技术、高投资、高附加值、高风险等特征,药品又是具有高度竞争性的产业。与国际大型企业相比。中国医药企业面临的不仅仅是规模... 一、技术创新是制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首要环节 医药工业作为按国际标准划分的15类国际化产业之一,具有高技术、高投资、高附加值、高风险等特征,药品又是具有高度竞争性的产业。与国际大型企业相比。中国医药企业面临的不仅仅是规模和数量的差异,更重要的是管理水平、技术创新能力的差异。正确认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为企业立足现实、正视自我、培育和发展竞争优势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培育途径 制药 企业核心竞争力 大中型 国际化产业 标准划分 医药工业 高附加值 大型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_(3)/H_(2)O_(2)氧化预处理高浓度抗生素制药废水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印献栋 段锋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21-123,127,共4页
采用O_(3)/H_(2)O_(2)氧化预处理抗生素制药废水,系统考察pH、温度、固体催化剂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并研究氧化预处理对厌氧生化工艺的影响,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氧化前后有机物的变化.结果表明,提高温度和降低pH对O_(3)/H_(2)O_(2... 采用O_(3)/H_(2)O_(2)氧化预处理抗生素制药废水,系统考察pH、温度、固体催化剂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并研究氧化预处理对厌氧生化工艺的影响,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氧化前后有机物的变化.结果表明,提高温度和降低pH对O_(3)/H_(2)O_(2)氧化有利,添加MnO2增强了催化氧化效果,而添加活性炭反而不利.氧化预处理降低了难生物降解有机物的浓度,使得厌氧生化工艺对COD去除效果由70.4%提高到8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制药废水 O_(3)/H_(2)O_(2)氧化 预处理 厌氧生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伐沙班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的药动学及生物等效性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解染 程璐 +7 位作者 周双 张雪媛 王晓如 赵侠 何旭 赵楠 贾博 崔一民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95-1299,共5页
目的:评价利伐沙班片在人体中的生物等效性。方法:空腹和餐后组各入选28例健康受试者,试验采用四周期、完全重复交叉设计,各周期服药剂量为10 mg(受试制剂T或参比制剂R)。采用HPLC-MS/MS测定血样中利伐沙班的浓度。采用Phoenix WinNonli... 目的:评价利伐沙班片在人体中的生物等效性。方法:空腹和餐后组各入选28例健康受试者,试验采用四周期、完全重复交叉设计,各周期服药剂量为10 mg(受试制剂T或参比制剂R)。采用HPLC-MS/MS测定血样中利伐沙班的浓度。采用Phoenix WinNonlin 7.0软件计算相关药代动力学(PK)参数,进而评价两制剂是否等效。结果:空腹组T和R两制剂的Cmax分别为(186.57±56.41)、(187.61±50.89)ng/mL;AUC0-t分别为(1 156.21±335.85)、(1 177.59±343.72)h·ng·mL^(-1);AUC0‐∞分别为(1 235.77±384.03)、(1 223.53±392.10)h·ng·mL^(-1)。两制剂的上述三个PK参数几何均值比(GMR)的90%置信区间(CI)分别为90.81%~105.67%,92.83%~103.85%,95.04%~107.13%;个体内变异比率90%CI上限值分别为1.56、1.41、1.73。餐后组T和R两制剂的Cmax分别为(207.81±45.26)、(211.04±36.62)ng/mL;AUC0-t分别为(1 271.26±260.92)、(1 233.23±201.85)h·ng·mL^(-1);AUC0‐∞分别为(1 290.76±264.90)、(1 251.68±203.73)ng·h·mL^(-1)。两制剂的上述三个PK参数GMR 90%CI分别为92.82%~102.28%,97.68%~106.68%,97.71%~106.68%;个体内变异比率90%CI上限值分别为1.76、1.47、1.47。结论:两种利伐沙班片在人体内生物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伐沙班 生物等效性 窄治疗窗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TC-Ⅲ型天然澄清剂在中风安口服液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咏梅 赵振彪 +2 位作者 解淑阁 王智华 张文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37-339,共3页
关键词 中风安口服液 ZTC天然澄清剂 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硒含量测定及影响富硒茶硒浸出率的因素 被引量:23
6
作者 王银华 李凯 +1 位作者 王金戌 哈婧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43-145,154,共4页
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不同茶叶中硒含量及影响茶叶硒浸出率的因素.结果表明:影响茶叶硒浸出率的因素很多,主要是茶叶本身硒含量和浸泡时间;茶水中所浸出的硒绝大部分是对人体有益的有机硒;茶叶中硒的浸出率以冲泡水温为(9... 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不同茶叶中硒含量及影响茶叶硒浸出率的因素.结果表明:影响茶叶硒浸出率的因素很多,主要是茶叶本身硒含量和浸泡时间;茶水中所浸出的硒绝大部分是对人体有益的有机硒;茶叶中硒的浸出率以冲泡水温为(95±2) ℃时为佳;饮茶时第1次冲泡的茶水中的晒含量是第2次冲泡的茶水中硒含量的4~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浸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菌素C发酵液流变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鲍建芝 李杰 +5 位作者 张晓艳 陈尧 曹云峰 卢华 安志强 董荣梅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92-394,399,共4页
通过测定头孢菌素C发酵液的粘度,研究非牛顿体系的流变特性,根据体系的凯松流体模型确定本构方程。
关键词 头孢菌素C 发酵液 流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萃取法分离乙腈、乙酸乙酯和水混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马文婵 孙建杰 +1 位作者 魏洪普 王瑞甲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5期781-782,共2页
为了从制药废料中回收乙腈和乙酸乙酯,研究了反萃取精馏分离法在分离乙腈-乙酸乙酯中的应用,确定了首先进行预处理,然后进行萃取精馏的工艺过程及工艺条件。采用以上技术从废液中回收乙酸乙酯,乙酸乙酯含量达到98.5%以上。
关键词 乙腈 乙酸乙酯 反萃取精馏 制药废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光谱法测定芹菜叶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 被引量:31
9
作者 何书美 乔兰侠 刘敬兰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01-204,共4页
本文建立了红外光谱测定芹菜叶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的新方法。以黄酮类化合物的羰基特征峰为定量峰,依据朗伯一比耳定律,采用面积定量法,测定了芹菜叶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与紫外分光光度法一致。芹菜叶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为8... 本文建立了红外光谱测定芹菜叶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的新方法。以黄酮类化合物的羰基特征峰为定量峰,依据朗伯一比耳定律,采用面积定量法,测定了芹菜叶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与紫外分光光度法一致。芹菜叶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为86.62%;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12%(n=6),加标回收率在92.90%~104.06%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物 芹菜苷 芹菜素 芦丁 红外光谱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云石灰浆碳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宝树 乔满辉 +1 位作者 胡庆福 翟学良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18-123,共6页
通过对碳化反应速率影响因素的研究,计算出反应的活化能,推断出了碳化反应的机理———Ca(OH)2碳化属扩散控制过程,而Mg(OH)2碳化则为化学反应控制过程,并给出碳化反应的双膜理论模型。对确定最佳碳化反应条件,实现钙、镁分离具有理论... 通过对碳化反应速率影响因素的研究,计算出反应的活化能,推断出了碳化反应的机理———Ca(OH)2碳化属扩散控制过程,而Mg(OH)2碳化则为化学反应控制过程,并给出碳化反应的双膜理论模型。对确定最佳碳化反应条件,实现钙、镁分离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反应 动力学研究 石灰浆 CA(OH)2 MG(OH)2 控制过程 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 理论模型 反应条件 理论指导 活化能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他培南钠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史颖 李坤 +2 位作者 赵学斌 吕健 孙晓旺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19-522,共4页
目的开发目标化合物及其侧链放大工艺。方法以L-PNZ-羟脯为原料采用"一锅煮"工艺,通过硫内酯中间体制备厄他培南侧链,再经缩合、脱保护成盐合成目标化合物。结果目标化合物及中间体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确证化学结... 目的开发目标化合物及其侧链放大工艺。方法以L-PNZ-羟脯为原料采用"一锅煮"工艺,通过硫内酯中间体制备厄他培南侧链,再经缩合、脱保护成盐合成目标化合物。结果目标化合物及中间体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确证化学结构,厄他培南放大工艺总收率40%(以MAP计),纯度99.2%。结论该合成工艺为中试规模,收率高,易于实现产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他培南钠 硫内酯 缩合 脱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氨溴索口腔崩解片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薛洪源 杨汉煜 +2 位作者 贺文涛 王宇奇 贾丽霞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研究盐酸氨溴索口腔崩解片的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交叉试验设计,20例健康男性志愿者单剂量口服试验制剂盐酸氨溴索口腔崩解片和参比制剂盐酸氨溴索片各60mg,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中氨溴索的浓度,... 目的研究盐酸氨溴索口腔崩解片的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交叉试验设计,20例健康男性志愿者单剂量口服试验制剂盐酸氨溴索口腔崩解片和参比制剂盐酸氨溴索片各60mg,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中氨溴索的浓度,计算两药的药动学参数。结果单剂量口服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后氨溴索的Cmax分别为(84.7±29.3)和(81.2±28.2)ng·mL-1,tmax分别为(1.7±0.5)和(1.8±0.4)h,t1/2分别为(7.9±0.9)和(8.3±1.0)h,AUC0~24h分别为(638.7±180.8)和(591.4±148.3)ng·h·mL-1,试验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8.2±16.5)%。结论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溴索 盐酸 口腔崩解片 生物利用度 相对 生物等效性 药动学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透汽化膜技术回收含水异丙醇的工业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晴 李玉洲 +2 位作者 魏建红 张淑菊 盖素霞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5-168,共4页
采用渗透汽化膜技术对头孢曲松钠生产过程中的异丙醇回收进行了实验,并与原有的盐萃取回收工艺进行了比较。实验考察了渗透汽化膜的脱水分离性能,并为工业设计提供基础性数据。结果表明,含水量为15%(质量分数,下同)的异丙醇经渗透汽化... 采用渗透汽化膜技术对头孢曲松钠生产过程中的异丙醇回收进行了实验,并与原有的盐萃取回收工艺进行了比较。实验考察了渗透汽化膜的脱水分离性能,并为工业设计提供基础性数据。结果表明,含水量为15%(质量分数,下同)的异丙醇经渗透汽化膜脱水后得到含水量≤1%的异丙醇,处理量为6 000 kg/d。该工艺具有低能耗、低污染的优势,可完全代替盐萃取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汽化膜技术 异丙醇 回收 工业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制备阿莫西林的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朱科 王艳艳 +2 位作者 丁海平 延国东 王峰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酶法合成阿莫西林工艺优化和稳定性研究。方法利用对羟基苯甘氨酸甲酯为侧链在青霉素酰化酶催化下,与底物6-氨基青霉烷酸(6-APA)合成阿莫西林;对温度、pH、侧链与底物投料比、投酶量等条件进行优化;取化学法和酶法阿莫西林进行6个... 目的酶法合成阿莫西林工艺优化和稳定性研究。方法利用对羟基苯甘氨酸甲酯为侧链在青霉素酰化酶催化下,与底物6-氨基青霉烷酸(6-APA)合成阿莫西林;对温度、pH、侧链与底物投料比、投酶量等条件进行优化;取化学法和酶法阿莫西林进行6个月加速实验,对比含量变化,考察成品稳定性。结果工艺优化后阿莫西林摩尔收率达84.3%;6个月加速实验后酶法阿莫西林含量平均下降值比化学法少0.78%。结论酶法阿莫西林工艺流程简单,方法绿色环保,杂质少,产品稳定性优于化学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莫西林 青霉素G酰化酶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氯-2-甲氧基苯甲酸与1,10-邻菲啰啉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热分解机理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洁 王娟芬 张建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0-296,共7页
合成了三种稀土配合物[Ln(5-Cl-2-MOBA)3phen]2(Ln=Nd(1),Eu(2),Ho(3);5-Cl-2-MOBA:5-氯-2-甲氧基苯甲酸根;phen:1,10-邻菲啰啉),通过元素分析、热重-微分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TG-DSC)、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及摩尔电导等技术... 合成了三种稀土配合物[Ln(5-Cl-2-MOBA)3phen]2(Ln=Nd(1),Eu(2),Ho(3);5-Cl-2-MOBA:5-氯-2-甲氧基苯甲酸根;phen:1,10-邻菲啰啉),通过元素分析、热重-微分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TG-DSC)、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及摩尔电导等技术对标题配合物进行了表征.荧光光谱表明配合物(2)发出铕离子的特征荧光.用热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TG-DSC/FTIR)联用技术,阐明标题配合物的热分解反应机理,并分析了逸出气体的三维(3D)红外光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配合物 热分解机理 三维红外光谱 逸出气体 热重-差示扫描量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玉米浆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敏 张敬书 +4 位作者 赵艳丽 张兵 王云山 郭怀忠 苏志国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6-159,共4页
建立测定玉米浆中游离氨基酸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DiamonsilCl8(2)反相柱(5μm,250mm×4.6mm):梯度洗脱,流动相A相:0.05mol/L醋酸钠缓冲溶液(pH6.50),B相:乙腈-水(v/v=1:1),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60nm... 建立测定玉米浆中游离氨基酸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DiamonsilCl8(2)反相柱(5μm,250mm×4.6mm):梯度洗脱,流动相A相:0.05mol/L醋酸钠缓冲溶液(pH6.50),B相:乙腈-水(v/v=1:1),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60nm。在该条件下所得各氨基酸的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均在0.999以上。测定17种氨基酸的加样回收率94%-10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浆 氨基酸: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售补钙制剂钙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改珍 李国栋 +3 位作者 贺进田 王海峰 李志强 邓晓丽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21-24,共4页
鉴于目前许多补钙制剂尚未收入国家药典,国家尚未提出测定补钙制剂中钙含量的统一方法,研究了以酸性铬蓝K为显色剂,在pH值为10.5的四硼酸钠缓冲溶液中与Ca2+络合,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种市售补钙制剂的钙含量;研究了钙-酸性铬蓝K络合物的... 鉴于目前许多补钙制剂尚未收入国家药典,国家尚未提出测定补钙制剂中钙含量的统一方法,研究了以酸性铬蓝K为显色剂,在pH值为10.5的四硼酸钠缓冲溶液中与Ca2+络合,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种市售补钙制剂的钙含量;研究了钙-酸性铬蓝K络合物的最佳形成条件:λ=498nm,pH=10.5,显色剂用量为2mL,缓冲溶液用量为0.5mL,钙浓度在0~2.4×10-5mol/L范围内遵循朗伯-比尔定律,相对标准偏差为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钙制剂 钙含量 分光光度法 酸性铬蓝K 定量分析 含量测定 显色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溴-6-氯-4(3H)-喹诺啉酮和5-溴-6-氯-4(3H)-喹诺啉酮的合成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越 牛玉环 +3 位作者 董博芳 王银华 邸晓涛 杜会茹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22-824,共3页
以间溴苯胺(Ⅰ)为起始原料,与水合三氯乙醛反应合成了间溴肟基乙酰苯胺(Ⅱ),反应收率90.5%。在浓硫酸的作用下,Ⅱ关环得到了4溴-靛红和6溴-靛红(Ⅲ),混合物收率97.6%。6溴-靛红的氯代反应中以冰醋酸作溶剂,代替毒性较大的硝基苯,制备了6... 以间溴苯胺(Ⅰ)为起始原料,与水合三氯乙醛反应合成了间溴肟基乙酰苯胺(Ⅱ),反应收率90.5%。在浓硫酸的作用下,Ⅱ关环得到了4溴-靛红和6溴-靛红(Ⅲ),混合物收率97.6%。6溴-靛红的氯代反应中以冰醋酸作溶剂,代替毒性较大的硝基苯,制备了6溴--5氯-靛红(Ⅳ),收率86.8%。利用双氧水将Ⅳ氧化得到了2-氨基-4溴--5氯-苯甲酸(Ⅴ)。Ⅴ在三氯氧磷的存在下与甲酰胺反应,制备了7-溴-6氯--4(3H)-喹诺啉酮,总收率12.14%。同法合成了5-溴-6氯--4(3H)-喹诺啉酮,总收率13.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山酮 7-溴-6-氯4(3H)-喹诺啉酮 6-溴靛红 4-溴靛红 5-溴-6-氯-4(3H)-喹诺啉酮 6-溴-5氯靛红 4-溴-5氯靛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P/TiO2非晶态催化剂对α-蒎烯加氢的性能 被引量:6
19
作者 蒋丽红 宋爽爽 +3 位作者 潘登 王亚明 刘坤 郑燕娥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768-2775,共8页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Ni-P/TiO2非晶态催化剂,以α-蒎烯加氢反应为探针反应,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得到适宜的制备条件为载体与NiCl2·6H2O质量比为3∶1,P/Ni摩尔比为2.5∶1,反应温度为25℃,pH为11。结果表明:该条...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Ni-P/TiO2非晶态催化剂,以α-蒎烯加氢反应为探针反应,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得到适宜的制备条件为载体与NiCl2·6H2O质量比为3∶1,P/Ni摩尔比为2.5∶1,反应温度为25℃,pH为11。结果表明:该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对α-蒎烯加氢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α-蒎烯转化率为99.89%,顺式蒎烷选择性为98.48%,收率为98.37%,且可重复使用8次。以XRD、BET、DSC、XPS、TEM为表征手段,对催化剂失活前后的结构及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鲜催化剂为粒径均一的球形颗粒,粒径约为100nm,分散性较好,引入TiO2有效提高了Ni-P粒子的热稳定性,将其晶化温度分别提高了78℃、190℃和115.1℃,而失活催化剂的分散度、Ni^0含量均有下降,出现了活性组分流失、氧化及团聚等现象,这可能是导致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态催化剂 Ni-P/TiO2 Α-蒎烯 加氢 选择性 失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分离技术及其在发酵液后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月萍 赵平 +1 位作者 焦运伏 杨伯伦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21-26,共6页
介绍了膜分离技术的原理以及发酵液后处理过程中常用的提取精制方法 ,如吸附、沉淀、结晶、萃取、离子交换等。介绍了膜技术在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酶制剂及其他发酵液后处理过程中的应用现状。实现膜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需要在... 介绍了膜分离技术的原理以及发酵液后处理过程中常用的提取精制方法 ,如吸附、沉淀、结晶、萃取、离子交换等。介绍了膜技术在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酶制剂及其他发酵液后处理过程中的应用现状。实现膜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需要在膜与物料的适应性、适宜的操作条件和清洗、再生等方面进行研究 ,使后处理过程在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分离 膜技术应用 发酵液 后处理过程 膜材料 膜结构 分离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