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面阵CCD的瞬态光谱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朱炳利 白永林 +8 位作者 王博 刘百玉 欧阳娴 杨文正 白晓红 秦君军 赵军平 缑永胜 卢凯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28-1031,共4页
针对瞬态光谱检测中对CCD线扫描速度要求高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面阵CCD的瞬态光谱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改变面阵CCD的电荷转移方式,以实现基于面阵CCD的高速线扫描。为了探究此方法的可行性,初步通过改变线阵CCD的电荷转移方式,建立了... 针对瞬态光谱检测中对CCD线扫描速度要求高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面阵CCD的瞬态光谱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改变面阵CCD的电荷转移方式,以实现基于面阵CCD的高速线扫描。为了探究此方法的可行性,初步通过改变线阵CCD的电荷转移方式,建立了基于线阵CCD的单点超快探测系统。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光脉冲探测实验中,系统分别工作在单点超快探测模式和正常模式下。测试结果表明,基于线阵CCD的单点超快探测方法是可行的,单点探测速率可达20MHz。从而在理论上证明,通过改变CCD电荷转移方式以实现基于面阵CCD的瞬态光谱检测也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阵CCD 面阵CCD CCD高速成像 瞬态光谱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迟线阳极紫外光子探测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雷帆朴 白永林 +4 位作者 朱炳利 白晓红 秦君军 徐鹏 侯洵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989-2994,共6页
基于微通道板(MCP)的延迟线阳极探测器利用信号到达延迟线两端的时间差得到入射光子的位置信息,具有高空间分辨率、高计数率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紫外光谱成像系统中。分析了延迟线阳极紫外光子探测器的工作原理,提出一种新型二维延迟线... 基于微通道板(MCP)的延迟线阳极探测器利用信号到达延迟线两端的时间差得到入射光子的位置信息,具有高空间分辨率、高计数率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紫外光谱成像系统中。分析了延迟线阳极紫外光子探测器的工作原理,提出一种新型二维延迟线阳极,仅由阳极表面收集经MCP倍增后的电子云团,上层延迟线直接收集电子,下层延迟线通过置于顶层的焊盘收集电子。该阳极采用印刷电路板(PCB)加工制作,大大简化了制作工艺。测试结果表明,阳极探测器空间分辨率FWHM优于92μm,成像非线性小于100μm。实验结果证明了该延迟线阳极探测器进行紫外光子成像的可行性,为研制远紫外波段成像光谱仪提供了理论基础及实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线阳极 空间分辨率 计数率 光谱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炸药爆轰瞬时温度的实时测量 被引量:3
3
作者 郑锦坤 白永林 +7 位作者 王博 刘百玉 杨文正 白晓红 秦君军 赵军平 缑永胜 刘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060-3063,共4页
针对爆轰时刻光谱的特点,结合多光谱测温的理论基础,采用高速率线阵CCD,设计了瞬时多光谱爆轰测温系统。通过FPGA对各个模块进行控制,完成数据的采集、存储和传输;结合多项式回归算法,拟合出爆轰瞬间光谱信息的动态波形图。在标定过程中... 针对爆轰时刻光谱的特点,结合多光谱测温的理论基础,采用高速率线阵CCD,设计了瞬时多光谱爆轰测温系统。通过FPGA对各个模块进行控制,完成数据的采集、存储和传输;结合多项式回归算法,拟合出爆轰瞬间光谱信息的动态波形图。在标定过程中,采用两束激光特征谱线630和532nm进行CCD的标定,确定出对应的像元序号分别是175和270。对卤钨灯的表面温度进行实时监测表明:基于高速线阵CCD的多光谱测温系统可以完成多个时刻的瞬时光谱采集;在40MHz的高速时钟驱动下,CCD的帧频可以稳定工作在73k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爆温 FPGA 高速线阵CCD 多光谱测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4+:YAG被动调Q微晶片激光器重复频率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少龙 朱少岚 +3 位作者 赵卫 刘红军 王屹山 高存孝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717-1721,共5页
对连续激光二极管抽运Nd∶YVO4/Cr4+∶YAG被动调Q微晶片激光器输出激光重复频率的稳定性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谐振腔内存在最佳净增益,可以使激光器工作在稳定区.通过优化腔内的净增益,耦合输出镜反射率为85%,饱和吸收体初始... 对连续激光二极管抽运Nd∶YVO4/Cr4+∶YAG被动调Q微晶片激光器输出激光重复频率的稳定性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谐振腔内存在最佳净增益,可以使激光器工作在稳定区.通过优化腔内的净增益,耦合输出镜反射率为85%,饱和吸收体初始透射率为70%,抽运功率从1.05W到1.20W的情况下,激光器工作在稳定区.当抽运功率为1.16W时,获得了重复频率为19.48kHz,稳定性优于0.68%(RMS)的高重复频率激光输出.进一步分析了抽运功率抖动对输出激光重复频率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器进入稳定区之后,抽运功率的抖动是制约输出激光重复频率稳定性进一步提高的最主要因素.针对抽运功率抖动带来的影响,讨论了增益预抽运技术,并比较了其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调Q 稳定性 净增益 CR^4+:YA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O_2协同作用下的多通道光催化反应体系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常顺 佘江波 张国防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49,共5页
使用具有547个孔道的微结构聚合物预制棒,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光催化降解有机废水体系.通过微波热处理技术,TiO2纳米晶薄膜附着在光催化反应体系的孔道中.使得反应体系增加光催化剂和溶液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光催化效率,同时加入强氧化剂H2O... 使用具有547个孔道的微结构聚合物预制棒,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光催化降解有机废水体系.通过微波热处理技术,TiO2纳米晶薄膜附着在光催化反应体系的孔道中.使得反应体系增加光催化剂和溶液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光催化效率,同时加入强氧化剂H2O2来协同TiO2用于光催化分解有机染料罗丹明B;研究了H2O2的浓度及RB的初始浓度对光催化的影响,表明该反应体系在光照的条件下具有降解有机染料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微结构聚合物光纤二次预制棒 二氧化钛 罗丹明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和SRAM的智能点胶机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晓坤 刘百玉 +3 位作者 欧阳娴 白永林 党君礼 雷娟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78-1383,共6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和SRAM的新型点胶机智能控制系统,可以采用手动、自动和连动三种模式对开启时间进行控制,其步进时间为0.01s,调节范围为0.01s~999.99s。此系统利用FPGA高密度、高可靠性、可反复擦写和可以现场编程、灵活调制的特点... 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和SRAM的新型点胶机智能控制系统,可以采用手动、自动和连动三种模式对开启时间进行控制,其步进时间为0.01s,调节范围为0.01s~999.99s。此系统利用FPGA高密度、高可靠性、可反复擦写和可以现场编程、灵活调制的特点,将整个系统的大部分功能集成在FPGA里,将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存放在SRAM中,利用一个4×5的矩阵键盘为输入,五位的数码管和四个LED为输出,可以很方便地对点胶机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并在不改变硬件结构的情况下,对系统进行升级。此系统还可用作其他设备和仪器的控制开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模式 连动模式 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FPGA) 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通电脉冲宽度和幅度对微通道板选通软X射线皮秒分幅相机时间分辨的交互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文正 白永林 +4 位作者 刘百玉 赵军平 白晓红 秦君军 田进寿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03-607,共5页
微通道板(MCP)选通软X射线皮秒分幅相机(XPFC)的动态时间分辨率是其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通过基于均匀设计分析法建立的MCP-XPFC的动态时间分辨率回归方程着重分析了选通电脉冲的宽度和幅值对MCP-XPFC的动态时间分辨率的交互影响.在选通... 微通道板(MCP)选通软X射线皮秒分幅相机(XPFC)的动态时间分辨率是其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通过基于均匀设计分析法建立的MCP-XPFC的动态时间分辨率回归方程着重分析了选通电脉冲的宽度和幅值对MCP-XPFC的动态时间分辨率的交互影响.在选通电脉冲V1(t)(250ps,1200V)和V2(t)(170ps,1400V)的作用下,利用MCP-XPFC的选通理论模型、均匀分析法回归方程、以及飞秒激光系统分别对相机的动态时间分辨率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实验测试,并对结果误差进行了分析.对于250ps的选通脉冲适合的电压范围约为800~1200V,而对于170ps的选通脉冲适合的电压范围为1100~1200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板 均匀设计 分幅相机 时间分辨率 选通电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高速电光选通系统设计(英文) 被引量:1
8
作者 党君礼 刘百玉 +5 位作者 欧阳娴 白永林 舒雅 熊发田 李晓坤 雷娟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91-1095,共5页
介绍了一种获取高速调制电信号的新方法-基于FPGA的高速电光选通系统.此系统分为选通脉冲和高压调控两个模块.选通脉冲模块由高速信号放大、FPGA延时、可控延迟传输线三个部分组成.利用FPGA高密度、高可靠性、可反复擦写和可以现场编程... 介绍了一种获取高速调制电信号的新方法-基于FPGA的高速电光选通系统.此系统分为选通脉冲和高压调控两个模块.选通脉冲模块由高速信号放大、FPGA延时、可控延迟传输线三个部分组成.利用FPGA高密度、高可靠性、可反复擦写和可以现场编程、灵活调制的特点,将整个系统的主要控制部分集成在FPGA中,并将延时分为数字延时和模拟延时两部分.然后利用FPGA实现数字延时,可控延时线实现模拟延时.经试验检测,高压部分可以产生重复频率1 Hz ~1 kHz ,步进1 Hz ,延时范围为0 ~1μs ,步进为1 ns ,幅度为8 000 V,前沿和后沿小于10 ns ,抖动小于1 ns的高压矩形电脉冲,从而满足各种电光调制系统中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光调制 激光调Q 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FPGA) 电光选通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