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8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快泵探针对GaAs中X射线诱导的瞬态光学反射率变化的探测(英文)
1
作者 王博 白永林 +5 位作者 徐鹏 缑永胜 朱炳利 白晓红 刘百玉 秦军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130-3133,共4页
理论估算并实验验证了在X射线脉冲激发下低温砷化镓的光学折射率调制特性。泵浦-探针实验表明,低温砷化镓中存在的高密度复合缺陷大大减小了载流子寿命,使超热电子的弛豫时间小于1×10-12s,载流子的复合时间小于2×10-12s,折射... 理论估算并实验验证了在X射线脉冲激发下低温砷化镓的光学折射率调制特性。泵浦-探针实验表明,低温砷化镓中存在的高密度复合缺陷大大减小了载流子寿命,使超热电子的弛豫时间小于1×10-12s,载流子的复合时间小于2×10-12s,折射率的扰动时间约为2×10-12s。通过理论分析,给出了自由载流子和俄歇效应对该弛豫过程的定量估算,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该研究表明低温生长砷化镓是一种有效的可用于单次瞬态皮秒时间分辨X射线探测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生长砷化镓 X射线探测器 折射率扰动 皮秒时间分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单元单光子雪崩二极管的相干测速实验分析
2
作者 李彬 王晓芳 +5 位作者 康岩 岳亚洲 李薇薇 张艺馨 雷宏杰 张同意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211,共10页
为分析死时间、暗计数等因素对单光子相干测速性能的影响,搭建了基于近红外单元单光子雪崩二极管探测器的外差相干测速实验系统,实验分析了探测器暗计数率和信号探测光子计数率对多普勒信息重建的影响,以及由探测器死时间决定的饱和计... 为分析死时间、暗计数等因素对单光子相干测速性能的影响,搭建了基于近红外单元单光子雪崩二极管探测器的外差相干测速实验系统,实验分析了探测器暗计数率和信号探测光子计数率对多普勒信息重建的影响,以及由探测器死时间决定的饱和计数率限制下的最优信号探测光子计数率。在1μs探测器死时间、1 ms采集时间下,分别对1.8 kHz、52.4 kHz和194.4 kHz探测器暗计数率影响下的光子到达时间序列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从频谱数据中提取拍频信号。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光子计数率的增加,相干拍频信号频谱信噪比逐渐增大而后趋于平稳,当接近饱和计数率时,在相干拍频信号频谱低频区域和拍频频率两侧出现了谐波分量,谐波频率间距与光子计数率数值基本相等,受谐波影响较小的最优光子计数率约为单光子探测器饱和计数率的90%。研究结果可为全光纤单光子多普勒测速雷达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探测 光子计数 外差探测 多普勒 测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面阵CCD的高时间分辨瞬态光谱探测技术(英文)
3
作者 靳晶 白永林 +3 位作者 杨文正 朱炳利 王博 缑永胜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4-138,共5页
为了提高CCD的扫描速率并将其应用于百纳秒级瞬态超快现象的探测,提出一种基于面阵CCD的高时间分辨的瞬态光谱测量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实验验证.该方法采用帧存储的工作思路,对面阵CCD的工作时序进行改进,以实现高时间分辨率的探测.LED脉... 为了提高CCD的扫描速率并将其应用于百纳秒级瞬态超快现象的探测,提出一种基于面阵CCD的高时间分辨的瞬态光谱测量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实验验证.该方法采用帧存储的工作思路,对面阵CCD的工作时序进行改进,以实现高时间分辨率的探测.LED脉冲光实验结果表明,探测帧频可达10Mfps,时间分辨率达到100ns,并且能够连续成像2 048次.该方法对扩展CCD在瞬态光谱检测领域的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光谱检 电荷耦合器件 超快扫描 驱动时序 爆发式存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态光场实验中的模式匹配与偏频锁定技术研究(英文)
4
作者 曲文艳 冯飞 +1 位作者 宋家争 张同意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655-2660,共6页
光学参量过程是产生压缩光的关键环节,为了提高实验中光学参量振荡腔的稳定性,必须将激光与光学参量振荡腔进行模式匹配,并用锁定技术稳定光学参量振荡腔。理论分析了模式匹配效率对压缩度和偏频锁定技术精度的影响。经过模式匹配之后,... 光学参量过程是产生压缩光的关键环节,为了提高实验中光学参量振荡腔的稳定性,必须将激光与光学参量振荡腔进行模式匹配,并用锁定技术稳定光学参量振荡腔。理论分析了模式匹配效率对压缩度和偏频锁定技术精度的影响。经过模式匹配之后,在实验上实现了光学参量振荡腔的锁定,并对锁定后的光学参量振荡腔进行了稳定性测量。理论与实验结果表明:模式匹配效果越好,压缩光的压缩度和偏频技术的锁定精度越高;在较好的模式匹配条件下,光学参量振荡腔的腔长锁定精度为7.35 nm,稳定时间可达2 h以上,能够满足对压缩态光场的探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匹配 偏频锁定技术 光学参量振荡腔 压缩态光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和超分辨光学成像技术在空间和生物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5
作者 姚保利 雷铭 +10 位作者 薛彬 郜鹏 严绍辉 赵惠 赵卫 杨建峰 樊学武 邱跃洪 高伟 赵葆常 李英才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07-1618,共12页
大到天文光学望远镜观察浩瀚的宇宙,小到光学显微镜探察细微的纳米世界,光学成像技术在人类探索和发现未知世界奥秘的活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看得更远、看得更细、看得更清楚是人们不断追求的目标.传统光学理论已证明所有经典光学... 大到天文光学望远镜观察浩瀚的宇宙,小到光学显微镜探察细微的纳米世界,光学成像技术在人类探索和发现未知世界奥秘的活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看得更远、看得更细、看得更清楚是人们不断追求的目标.传统光学理论已证明所有经典光学系统都是一个衍射受限系统,即光学系统空间分辨率的物理极限是由光的波长和系统的相对孔径(或数值孔径)决定的.能否突破这个极限?能否不断提高光学系统的成像分辨率?围绕着这个问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开展的各种光学高分辨和超分辨成像技术,及其在空间探测和生物领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 超分辨 光学成像 空间光学遥感 显微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IGBT模块瞬态热阻的测试方法与装置 被引量:6
6
作者 陆国权 李洁 +2 位作者 梅云辉 李欣 王磊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69-675,共7页
为了表征大功率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模块的瞬态热响应行为,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电学法的IGBT模块瞬态热阻测试装置.通过改变热阻测试装置的加热脉冲持续时间,使其等于不同材料层的热时间常数,控制热流在IGBT模块封装材料中的有效... 为了表征大功率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模块的瞬态热响应行为,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电学法的IGBT模块瞬态热阻测试装置.通过改变热阻测试装置的加热脉冲持续时间,使其等于不同材料层的热时间常数,控制热流在IGBT模块封装材料中的有效传播路径,进而获得各封装材料的瞬态热阻.此外还具体分析了高低电平转换过程中暂态噪声和边界散热条件对测试结果精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该装置具有较好的精确性和重复性,这将有助于准确无损分析器件及不同封装材料在瞬态条件下的散热性能,指导IGBT模块封装结构设计和封装材料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学法 大功率IGBT模块 瞬态热阻 误差分析 K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面阵CCD的瞬态光谱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朱炳利 白永林 +8 位作者 王博 刘百玉 欧阳娴 杨文正 白晓红 秦君军 赵军平 缑永胜 卢凯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28-1031,共4页
针对瞬态光谱检测中对CCD线扫描速度要求高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面阵CCD的瞬态光谱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改变面阵CCD的电荷转移方式,以实现基于面阵CCD的高速线扫描。为了探究此方法的可行性,初步通过改变线阵CCD的电荷转移方式,建立了... 针对瞬态光谱检测中对CCD线扫描速度要求高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面阵CCD的瞬态光谱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改变面阵CCD的电荷转移方式,以实现基于面阵CCD的高速线扫描。为了探究此方法的可行性,初步通过改变线阵CCD的电荷转移方式,建立了基于线阵CCD的单点超快探测系统。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光脉冲探测实验中,系统分别工作在单点超快探测模式和正常模式下。测试结果表明,基于线阵CCD的单点超快探测方法是可行的,单点探测速率可达20MHz。从而在理论上证明,通过改变CCD电荷转移方式以实现基于面阵CCD的瞬态光谱检测也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阵CCD 面阵CCD CCD高速成像 瞬态光谱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光子晶体光纤激光器实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杨林 段开椋 +2 位作者 罗时荣 赵卫 王屹山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46-1448,共3页
利用F-P谐振腔实验研究了高功率掺Yb3+光子晶体光纤激光器。使用915 nm和976 nm两种波长的泵浦源进行双端泵浦,在23 m长的双包层光子晶体光纤中获得了552 W的连续单模激光输出。该激光器的斜率效率约为76%,光-光转换效率为56%,光谱中心... 利用F-P谐振腔实验研究了高功率掺Yb3+光子晶体光纤激光器。使用915 nm和976 nm两种波长的泵浦源进行双端泵浦,在23 m长的双包层光子晶体光纤中获得了552 W的连续单模激光输出。该激光器的斜率效率约为76%,光-光转换效率为56%,光谱中心波长为1078 nm,光束质量平方因子为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激光器 光子晶体光纤 斜率效率 高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光子晶体光纤激光器实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建明 段开椋 +2 位作者 赵振宇 王屹山 赵卫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14,共4页
从光纤热传导方程出发,研究了不同泵浦光吸收系数对光纤激光器沿光纤长度方向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吸收系数光纤泵浦端温度相对较低,分布较为平缓,有效减缓光纤的热损伤。根据理论分析结果,实验中选择了吸收系数为1.45 dB/m的掺Y... 从光纤热传导方程出发,研究了不同泵浦光吸收系数对光纤激光器沿光纤长度方向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吸收系数光纤泵浦端温度相对较低,分布较为平缓,有效减缓光纤的热损伤。根据理论分析结果,实验中选择了吸收系数为1.45 dB/m的掺Yb3+双包层光子晶体光纤作为增益介质,在泵浦光功率为560 W时,获得了428.5 W的高功率单模连续输出,斜率效率为76.5%,光束质量因子M2<1.2。由于泵浦端光纤温度较高,实验中对光纤两端进行了主动冷却,并且在离光纤端面约25 cm处的光纤表面温度进行实时测量,结果发现随着泵浦光功率的增加,光纤表面温度均匀增长,最高温度为310 K,温度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光纤 光纤激光器 双端泵浦 高功率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HCⅡ三聚体中叶绿素分子间能量传递的瞬态差异吸收光谱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晓 贺俊芳 +3 位作者 彭菊芳 张苏娟 王水才 匡廷云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177-2181,共5页
应用飞秒时间分辨差异吸收光谱技术对PSⅡ的LHCⅡ三聚体中的能量传递过程进行实验研究,分析得到三组能量传递的时间寿命组分:748fs、3.28ps、32.15ps.其中748fs的组分为单体内Chlb649分子经Chlb658将能量传递给Chla665分子的过程;3.28p... 应用飞秒时间分辨差异吸收光谱技术对PSⅡ的LHCⅡ三聚体中的能量传递过程进行实验研究,分析得到三组能量传递的时间寿命组分:748fs、3.28ps、32.15ps.其中748fs的组分为单体内Chlb649分子经Chlb658将能量传递给Chla665分子的过程;3.28ps时间常量反映单体内能量从Chla677向吸收更长波长的Chla688分子的能量传递过程,以及Chlb643、Chlb658和Chla668~670分子获得能量的过程;而32.15ps的时间与三聚体内的单体间的能量传递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生物学 LHC Ⅱ三聚体 瞬态差异吸收光谱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动光学技术的任意视场变分辨率空间望远镜(英文)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永军 朱少岚 +8 位作者 胡少磊 赵惠 马臻 陈荣利 邱跃洪 高伟 樊学武 赵葆常 李英才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19-1624,共6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空间望远镜,通过改变光学系统焦距,可以提高任意感兴趣视场的成像分辨率。光学系统有四个反射镜组成,包括两个静态非球面反射镜和两个面形动态可调非球面反射镜.通过改变两个可变形反射镜的面形,系统焦距可以在399mm到5...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空间望远镜,通过改变光学系统焦距,可以提高任意感兴趣视场的成像分辨率。光学系统有四个反射镜组成,包括两个静态非球面反射镜和两个面形动态可调非球面反射镜.通过改变两个可变形反射镜的面形,系统焦距可以在399mm到558mm范围内进行动态调整.和机械式变焦系统相比,此主动变焦系统避免了光学元件的精密移动,有效减少反应时间。分析了此系统的成像质量,给出了0°、0.51°、0.7°不同视场的弥散斑:1.6μm、1.0μm、1.7μm,及传递函数:在68lp/mm时,MTF曲线值大于0.7.此新型成像技术还可以有效减少数据传输链带宽需求,在遥感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变焦系统 光学系统设计 可变形镜 任意视场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应读出延时线阳极光子计数探测器研究
12
作者 张蕊利 刘永安 +5 位作者 张亚龙 杨向辉 刘哲 苏桐 赵宝升 盛立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91-1296,共6页
针对空间天文、生物荧光、光谱测量等领域对高灵敏、大面阵探测器的应用需求,研制出基于感应读出方式的延迟线阳极光子计数成像探测器。该探测器由微通道板、延时线阳极以及读出电路组成,其中延时线阳极的性能直接影响探测器的成像质量... 针对空间天文、生物荧光、光谱测量等领域对高灵敏、大面阵探测器的应用需求,研制出基于感应读出方式的延迟线阳极光子计数成像探测器。该探测器由微通道板、延时线阳极以及读出电路组成,其中延时线阳极的性能直接影响探测器的成像质量。作为一种电荷感应读出延时线阳极,该阳极利用信号到达的时间差解码入射光子的位置,可获得高的探测灵敏度和大的成像面积,同时简化了工艺难度并提升了可靠性。设计了感应读出延时线阳极,理论分析了探测器不同设计参数及材料对感应电荷量的影响,提出了解决异层电极间感应电荷量难以平衡的方法。据此研制出了收集面积为40 mm×40 mm的位敏阳极。测试结果表明该阳极信号传输衰减小于10%,极间串扰小于3%。利用该阳极进行了光子计数成像实验,获得了优于150μm的空间分辨率,为研制可应用于天文紫外光谱测量的大面阵、高灵敏探测器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实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测器 光子计数成像 位敏阳极 空间分辨 光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频技术锁定压缩光产生中的光学参量振荡腔 被引量:1
13
作者 曲文艳 宋家争 +2 位作者 冯飞 薛玉郎 张同意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7-92,共6页
为了解决机械振动、空气流动等外界因素引起的光学参量振荡腔的不稳定问题,利用偏频锁定技术稳定光学参量振荡腔.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偏频锁定点的选取与压缩度的关系,得出透射峰值一半的位置为最佳锁定点.然后在实验上实现了光学参量振荡... 为了解决机械振动、空气流动等外界因素引起的光学参量振荡腔的不稳定问题,利用偏频锁定技术稳定光学参量振荡腔.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偏频锁定点的选取与压缩度的关系,得出透射峰值一半的位置为最佳锁定点.然后在实验上实现了光学参量振荡腔的锁定,并对锁定后的光学参量振荡腔进行了稳定性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光学参量振荡腔的腔长在2h以内的锁定精度为7.27nm,最长稳定时间可达3.8h,能够满足对压缩光的探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态光场 偏频锁定技术 光学参量振荡腔 积分器 误差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的彩色非视域成像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薇薇 张同意 +4 位作者 康岩 薛瑞凯 王晓芳 梁锦涛 李力飞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0-190,共11页
提出一种基于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和多波长激光照明的非视域成像方法,利用多波长激光探测的互补性能够复原出细节更加完整的非视域图像,并且与现有单波长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非视域成像方法相比,可同时获取到三维、彩色非视域成像结果,进... 提出一种基于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和多波长激光照明的非视域成像方法,利用多波长激光探测的互补性能够复原出细节更加完整的非视域图像,并且与现有单波长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非视域成像方法相比,可同时获取到三维、彩色非视域成像结果,进一步拓展了非视域成像的信息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视域 单光子探测 多波长 彩色成像 飞行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偏振矢量光束诱导的光学力矩研究
15
作者 牛瑞欣 高文禹 +6 位作者 张强 张亚楠 周源 李曼曼 徐孝浩 严绍辉 姚保利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3-82,共10页
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研究了微粒在螺旋偏振矢量光束中所受的自旋光力矩,以及光波长和微粒材料、尺寸对该力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矢量光束能诱导使微粒自转的力矩;随着棒状粒子的尺寸增大,力矩量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棒... 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研究了微粒在螺旋偏振矢量光束中所受的自旋光力矩,以及光波长和微粒材料、尺寸对该力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矢量光束能诱导使微粒自转的力矩;随着棒状粒子的尺寸增大,力矩量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棒状粒子在长度为1μm时,自旋光力矩值最大。此外,由于共振的影响,具有复杂几何结构(如六边形、手性结构)微粒所受的自旋光力矩值比棒状粒子至少大一个数量级,且随光波长的变化情况更为复杂,同时,力矩的方向也会随激发光波长和微粒尺寸发生改变,因此粒子的自旋现象更加丰富。该研究揭示了一种无需依赖光学角动量的光致微粒自转方法,补充了虚坡印廷动量对粒子旋转操控的研究,在光学微操纵领域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偏振矢量光束 虚坡印廷动量 米氏粒子 自旋 光力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函数的冻结水柱双光子钩发生器设计
16
作者 董雪莉 韩国霞 +3 位作者 田一寒 胡可 于湘华 展凯云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3-91,共9页
将数学中的函数思想引入到光子钩的器件设计中,以冻结水柱作为相变材料,以函数作为冰水边界设计了一种可调控双光子钩发生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冻结水柱的结构与函数系数可以实现对双光子钩特性参数的有效调控,产生的光子钩可以实... 将数学中的函数思想引入到光子钩的器件设计中,以冻结水柱作为相变材料,以函数作为冰水边界设计了一种可调控双光子钩发生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冻结水柱的结构与函数系数可以实现对双光子钩特性参数的有效调控,产生的光子钩可以实现多次乃至大角度弯曲,有效长度最大可达17.43λ,弯曲角度最大可达44°。该设计通过函数系数有效地对微纳结构进行结构约束从而调控光子钩的特性参数,为光子钩的设计与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为光子钩在光操纵、生物医学等方面的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纳米射流 光子钩 相变材料 结构约束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定量相位成像:从物理到算法再到物理(内封面文章·特邀) 被引量:2
17
作者 田璇 费舒全 +6 位作者 李润泽 彭彤 闵俊伟 王思颖 薛雨阁 柏晨 姚保利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1-215,共25页
定量相位成像具有无标记、无损伤、可实现三维测量的特点,已经在诸多领域得到应用。近年来,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已被证明在相位成像中非常有效。旨在对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定量相位成像研究进展进行介绍,在传统成像方法... 定量相位成像具有无标记、无损伤、可实现三维测量的特点,已经在诸多领域得到应用。近年来,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已被证明在相位成像中非常有效。旨在对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定量相位成像研究进展进行介绍,在传统成像方法简介的基础上,全面回顾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相位重建技术。就相位重建策略而言,除了单纯借助训练数据集的数据驱动模式外,还可以将深度神经网络与物理模型驱动结合进行相位重建,进而讨论了人工智能定量相位成像技术在生物医学和工业测量等领域的应用。探讨了当前基于深度学习的相位重建方法面临的挑战与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总结了深度学习在定量相位成像领域的工作,并对如何更好地利用深度学习来提高定量相位成像的可靠性和效率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光学 定量相位成像 深度学习 相位重建 人工智能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增强引擎燃烧技术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汤洁 段忆翔 +1 位作者 赵卫 罗文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33-738,共6页
非平衡等离子体技术在增强引擎燃烧效率,降低废气排放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而介质阻挡放电是获得较大体积和较均匀分布非平衡等离子体一种有效方式。为此,详细论述了非平衡等离子体对燃料或助燃气活化作用的基本原理。基于管管结构... 非平衡等离子体技术在增强引擎燃烧效率,降低废气排放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而介质阻挡放电是获得较大体积和较均匀分布非平衡等离子体一种有效方式。为此,详细论述了非平衡等离子体对燃料或助燃气活化作用的基本原理。基于管管结构介质阻挡放电的特点,提出了增强引擎燃烧效率的非平衡等离子体发生器主体结构方案,从理论上阐明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以此方案设计了等离子体发生器,并开展了丙烷燃烧实验,结果表明非平衡等离子体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善有机燃料的燃烧状况,使之燃烧得更加充分,有效地验证了非平衡等离子体增强燃烧技术应用于提高引擎燃烧效率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平衡等离子体 介质阻挡放电 等离子体发生器 燃料活化 助燃气活化 稀薄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离轴三反式光学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27
19
作者 卜江萍 田维坚 +2 位作者 杨小君 .孙爱娟 刘蔚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08-610,共3页
在三反射镜光学系统的几何光学理论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焦距f=1000mm,相对孔径D/f=1/4,视场角2w=3°的离轴非球面三镜反射系统,讨论了优化方法和各参量对系统结构和像差的影响·
关键词 空间光学 反射系统 非球面 离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放大环形镜“8”字腔光纤激光器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伟 陈国夫 +3 位作者 赵卫 王屹山 李喆 侯洵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808-1811,共4页
使用976nm半导体激光器作为抽运源,对利用非线性放大环形镜(NALM)锁模运行的掺Yb3+光纤激光器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脉冲宽度43.6ps,中心波长为1053.3nm的锁模脉冲激光输出,光谱宽度8nm,输出功率为0.2mW,重复频率为18.2MHz,经过放大,通... 使用976nm半导体激光器作为抽运源,对利用非线性放大环形镜(NALM)锁模运行的掺Yb3+光纤激光器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脉冲宽度43.6ps,中心波长为1053.3nm的锁模脉冲激光输出,光谱宽度8nm,输出功率为0.2mW,重复频率为18.2MHz,经过放大,通过光栅对腔外色散补偿,在腔外产生了宽度616fs的脉冲激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光纤激光器 被动锁模 非线性放大环镜(NALM) “8”字形腔 掺YB^3+ 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