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被引量:2
1
作者 余耀清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31,共3页
本设计针对说明文内容单调的特点,深入挖掘文本中能激活学生阅读与思维的教学资源,为说明文的赏读教学提供了一点可供参考的经验。这里将把教学分为三个板块,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美感享受中自主完成学习目标。
关键词 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 学生阅读 阅读文本 教学资源 学习目标 说明文 赏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敢问综合性学习,路在何方 被引量:1
2
作者 余耀清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1-52,共2页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置突破了传统的语文课程观,它用综合的、语文的、实践的、开放的观点来理解语文课程,使语文教学凸现了生活化、个性化的倾向;它使语文教育拥有了更宽阔的渠道、丰富的资源和多样的形式,语文课程也由此真正地走进...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置突破了传统的语文课程观,它用综合的、语文的、实践的、开放的观点来理解语文课程,使语文教学凸现了生活化、个性化的倾向;它使语文教育拥有了更宽阔的渠道、丰富的资源和多样的形式,语文课程也由此真正地走进了历史文化和人类生活的大背景,真正地走进了自然世界、自我世界和社会实践。那么,在指导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哪些方面值得重视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综合性学习 语文课程 社会实践 语文教学 语文教育 人类生活 历史文化 学习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样的月光,别样的心情——《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3
作者 余耀清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18,共3页
同课异构是对同一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似乎重在“异”,细想也不尽然。教学方法和策略建立在对同一文本的解读基础之上,尤其是经典文学作品,由于解读具有某种确定性,那么方法和策略的不同更多体现的是殊途同归。... 同课异构是对同一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似乎重在“异”,细想也不尽然。教学方法和策略建立在对同一文本的解读基础之上,尤其是经典文学作品,由于解读具有某种确定性,那么方法和策略的不同更多体现的是殊途同归。本期针对《记承天寺夜游》的三篇教学设计,都很好地落实了课标中“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的要求。在解决了字词含义、难句翻译之后,三位教师均把重点放在情感体验上,有的侧重朗读,有的侧重鉴赏,有的侧重设疑和拓展阅读,方法各有千秋。本刊将继续刊发优秀的同课异构教学设计,欢迎朋友们投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设计 经典文学作品 心情 教学方法 同课异构 情感体验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教学设计
4
作者 余耀清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35,共2页
一、教学目标 1.会读、会写,能理解“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和词,重点理解文本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关键词 教学设计 《春》 教学目标 表现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情并茂读古文——《与朱元思书》朗读指导 被引量:1
5
作者 董杰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1-72,共2页
每次教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我都会在心里偷偷地羡慕寿镜吾先生。他读起书来简直就是一种享受,特别是读到入神的时候,“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这样的镜头在如今的语文课上是... 每次教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我都会在心里偷偷地羡慕寿镜吾先生。他读起书来简直就是一种享受,特别是读到入神的时候,“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这样的镜头在如今的语文课上是难得—见了,读书的快乐也少了许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与朱元思书》 朗读指导 声情并茂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古文 寿镜吾 语文课 读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实验岂能用电化演示取代 被引量:1
6
作者 徐平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4-65,共2页
化学是一门离不开实验的科学,化学原理及知识大多从实验中获得。中学化学的原理、知识是前人经过反复的实验、实践总结出来的。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具体的动手实验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进而使学生从实验中... 化学是一门离不开实验的科学,化学原理及知识大多从实验中获得。中学化学的原理、知识是前人经过反复的实验、实践总结出来的。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具体的动手实验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进而使学生从实验中验证知识并获得新的发现,同时,实验中又不自觉地养成了学生勤于观察的习惯,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创新的灵感及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实验 中学化学教学 演示 电化 化学原理 动手实验 学生 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