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甲胎蛋白胃癌生物学特征及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雨清 马玲 束永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02-1210,共9页
胃癌的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中国因胃癌导致的疾病负担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死亡率在国内恶性肿瘤中排第3位。产甲胎蛋白胃癌(alpha⁃fetoprotein⁃producing gastric cancer,AFPGC)以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 胃癌的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中国因胃癌导致的疾病负担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死亡率在国内恶性肿瘤中排第3位。产甲胎蛋白胃癌(alpha⁃fetoprotein⁃producing gastric cancer,AFPGC)以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异常升高或肿瘤组织免疫组化AFP阳性为特征,占国内胃癌的2.3%~4.6%。AFPGC较一般胃癌更易发生远处转移尤其是肝转移,预后更差,当前尚无规范的治疗指南,主要依赖传统的胃癌治疗方法。已有一些研究正在探索这一类型恶性肿瘤与一般胃癌发生发展的差异,以及相关临床特征和治疗疗效。文章围绕国内外关于AFPGC生物学特性、临床病理特征及当前治疗探索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甲胎蛋白胃癌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治疗 抗血管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8‑羟基脱氧鸟苷和丙二醛与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龚梦茜 孙迎迎 +3 位作者 徐传英 张伟 祖洁 崔桂云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4-170,共7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血清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和丙二醛(MDA)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与治疗的126例帕金森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分为帕金森病认...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血清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和丙二醛(MDA)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与治疗的126例帕金森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分为帕金森病认知功能正常组(PDN组,41例)、帕金森病轻度认知障碍组(PD‑MCI组,47例)、帕金森病痴呆组(PDD组,38例),并选择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Hoehn‑Yahr分期评估帕金森病患者药物“关”期病情严重程度,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评估药物“关”期运动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评估安静及药物“开”期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程度,并测定帕金森病患者和对照者血清8‑OHdG和MDA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偏相关分析探讨血清8‑OHdG和MDA水平与帕金森病患者MoCA评分的相关性,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帕金森病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8‑OHdG和MDA预测帕金森病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风险的效能。结果相关分析显示,帕金森病患者病程(r=‑0.241,P=0.007)、Hoehn‑Yahr分期(r=‑0.333,P=0.007)、8‑OHdG(r=‑0.310,P=0.000)、MDA(r=‑0.291,P=0.004)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8‑OHdG(OR=1.335,95%CI:1.137~1.568;P=0.000)和MDA(OR=2.928,95%CI:1.676~5.115;P=0.000)水平升高是帕金森病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8‑OHdG、MDA及二者联合预测帕金森病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1(95%CI:0.761~0.902,P=0.000)、0.846(95%CI:0.775~0.916,P=0.000)和0.922(95%CI:0.878~0.966,P=0.000)。结论外周血8‑OHdG和MDA有望成为评估帕金森病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及其严重程度的血清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8‑羟基‑2’‑脱氧鸟苷 丙二醛 认知障碍 氧化性应激 危险因素 LOGISTIC模型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甲状腺功能关系的实验室和临床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刘超 孙丽洲 +5 位作者 蒋须勤 陈家伟 刘翠萍 覃又文 张忠邦 姚方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11-114,共4页
采用细胞培养方法研究孕妇甲状腺刺激活性(TSAb)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甲状腺细胞环磷酸腺苷(cAMP)生成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①早孕组(孕8~12周)及产前组(孕34~38周)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 采用细胞培养方法研究孕妇甲状腺刺激活性(TSAb)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甲状腺细胞环磷酸腺苷(cAMP)生成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①早孕组(孕8~12周)及产前组(孕34~38周)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明显降低,早孕组TSH与血hCG显著负相关。②早孕组及产前组血清IgG的TSAb明显高于对照组,尤以早孕组为著,两组孕妇TSAb阳性率分别为79%和56%,TSAb与血hCG、游离T3(FT3)、游离T4(FT4)正相关,与TSH负相关。③在10~105U/L的剂量区间,hCG可显著刺激甲状腺细胞释放cAMP。提示孕妇TSAb来源于hCG,后者是孕妇甲状腺功能生理调控及病理变化的重要介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甲状腺 绒毛膜 促性腺激素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洛酮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Fas、FasL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周维东 夏安周 +3 位作者 张探 李娜 沙兴志 丁义勋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95-398,共4页
目的:观察纳洛酮(naloxone,Nal)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Fas、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SD大鼠24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纳洛酮处理组(Nal组)。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 目的:观察纳洛酮(naloxone,Nal)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Fas、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SD大鼠24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纳洛酮处理组(Nal组)。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Fas、FasL蛋白表达;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的改变。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可见大量心肌细胞凋亡,Fas、FasL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IR组相比,Nal组心肌细胞凋亡显著减少,Fas、FasL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IR组见心肌组织呈大小不等的灶性坏死,Nal组心肌坏死不明显。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时Fas、FasL表达介导心肌细胞凋亡,纳洛酮通过抑制Fas、FasL蛋白的表达而减少细胞凋亡从而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细胞凋亡 FAS蛋白 FASL蛋白 纳洛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与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怡 朱永锋 +3 位作者 宗毓 王瑞利 张娟 侯明良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97-1098,共2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联合检测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意义。方法选择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58例为A组,其中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22例、Ⅲ级19例、Ⅳ级17例;选择同期住院的无心力衰竭的冠心病患...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联合检测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意义。方法选择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58例为A组,其中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22例、Ⅲ级19例、Ⅳ级17例;选择同期住院的无心力衰竭的冠心病患者20例作为B组;门诊健康体检者15例作为C组。ELISA法测定患者入院24h内血浆MCP-1、H-FABP水平,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组患者MCP-1[(105.79±18.41)μg/L vs(79.65±16.82)μg/L和(35.88±19.73)μg/L]、H-FABP[(40.24±21.60)μg/L vs(19.71±12.05)μg/L和(16.95±10.16)μg/L]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患者MCP-1水平显著高于C组(P<0.05)。心功能Ⅳ级患者MCP-1、H-FABP水平较心功能Ⅱ级和Ⅲ级患者明显增高(P<0.05)。MCP-1、H-FABP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667、0.691,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614、-0.638,P<0.05),MCP-1与H-FABP呈正相关(r=0.637,P<0.05)。结论血浆MCP-1、H-FABP参与冠心病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两者的联合检测可作为早期发现心力衰竭及评估其严重程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结合蛋白质类 冠心病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