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医院白内障培训项目术后视力预后 被引量:3
1
作者 黄文勇 康丹 +3 位作者 黄国富 陈倩韵 Nathan Congdon 何明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44-747,共4页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眼科医生在接受中山眼科中心手把手培训期间所施行的白内障手术的患者术后视力以及影响视力的常见手术并发症。【方法】选取韶关市曲江区中医院和郁南县中医院两家县级医院作为目标医院,两名从无任何手术经验的术者...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眼科医生在接受中山眼科中心手把手培训期间所施行的白内障手术的患者术后视力以及影响视力的常见手术并发症。【方法】选取韶关市曲江区中医院和郁南县中医院两家县级医院作为目标医院,两名从无任何手术经验的术者,在接受培训期间对患者施行了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对所有手术后超过3个月的患者并进行眼部临床检查。【结果】在518名符合入选条件的白内障术后患者中,共342名患者(66.02%,共385例术眼)来诊。其中26眼因存在与手术无关的视神经视网膜病变或晚期青光眼改变而不加入进一步数据分析。342名患者平均年龄为73.2(S8.8)岁,女性占62.28%。单眼手术301(77.19%)人,双眼手术41(12.2%)人。术后非矫正视力(UCVA)范围为0.1≤UCVA<0.3和UCVA<0.1者分别占9.74%和9.0%。术后针孔视力(做为最佳矫正视力,BCVA)范围为0.1≤BCVA<0.3和BCVA<0.1者分别占3.15%和4.3%。影响术后UCVA的原因主要包括屈光不正(56.34%)、无人工晶状体眼(18.31%)、散光(9.86%)、后囊膜混浊(8.45%),黄斑水肿(5.63%)及角膜混浊(1.41%)。【结论】基层医院医生接受手把手培训期间所施行的白内障手术的治疗效果良好。屈光不正是术后视力不良的主要原因。术前重视眼底疾病的诊断以及人工晶状体度数的准确测定有助于提高白内障手术的治疗质量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训 白内障手术 术后低视力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摘除黑核白内障的评估 被引量:5
2
作者 康丹 黄文勇 +2 位作者 刘斌 王德才 杨翔福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48-751,共4页
【目的】评估对黑核白内障患者行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MSICS)的安全性和视力预后。【方法】对31名黑核白内障患者,实行手法小切口白术内障摘除术,并对晶状体核的大小进行测量。术后进行随访。【结果】31名黑核白内障患者31只眼行MSIC... 【目的】评估对黑核白内障患者行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MSICS)的安全性和视力预后。【方法】对31名黑核白内障患者,实行手法小切口白术内障摘除术,并对晶状体核的大小进行测量。术后进行随访。【结果】31名黑核白内障患者31只眼行MSICS术。术后长期随访17人。31名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7.2(S=9.5)岁(范围49~85岁),其中女性占63.8%,术后长期随诊患者复查时间中位数为11个月(4~21个月)。术后第1天,UCVA≥0.30者70.96%。17名患者术后复查有16例(94.12%)BCVA≥0.3。有5例被发现于切口处轻度角膜水肿,前房反应轻微。没发现术后渗漏、浅前房及前房出血病例。以钢尺测量娩出后的晶状体核,其直径中位数为8.7mm(范围8.1~9.5mm)。以患者对侧未手术眼做对照,黑核组角膜散光为1.27m-1高于对照组角膜散光为0.78m-1(P﹤0.05)。【结论】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用于治疗黑核白内障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核白内障 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 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