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2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空冶金法处理脆硫铅锑矿铅、锑、铁挥发控制条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熊恒 杨斌 +4 位作者 董朝望 王威 闫华龙 刘大春 邓勇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5-179,共5页
简单分析了"烧结-鼓风炉熔炼-吹炼法"处理脆硫铅锑矿存在的问题,并对真空冶金法处理脆硫铅锑精矿铅、锑、铁挥发控制条件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蒸馏温度为1523 K、蒸馏时间为60 min的条件下,脆硫铅锑精矿的挥发百分... 简单分析了"烧结-鼓风炉熔炼-吹炼法"处理脆硫铅锑矿存在的问题,并对真空冶金法处理脆硫铅锑精矿铅、锑、铁挥发控制条件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蒸馏温度为1523 K、蒸馏时间为60 min的条件下,脆硫铅锑精矿的挥发百分含量约为77%;精矿中铅、锑的挥发百分含量在99%以上;精矿中铁基本不挥发,富集于残留物中;残留物主要物相为F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硫铅锑矿 真空冶金 挥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冶金法提纯锑掺杂单晶硅埚底料的实验研究(英文)
2
作者 唐绍雨 马文会 +2 位作者 梅向阳 李志红 伍继君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102-104,共3页
采用真空定向凝固技术,在不同真空定向凝固条件下,对拉制锑掺杂的单晶后的埚底料进行提纯并得到铸锭。对不同生长条件下铸锭的生长形貌进行分析。同时,通过ICP-AES测定了铸锭纵向的杂质元素的分布。结果表明,杂质Sb从底端到中上端由于... 采用真空定向凝固技术,在不同真空定向凝固条件下,对拉制锑掺杂的单晶后的埚底料进行提纯并得到铸锭。对不同生长条件下铸锭的生长形貌进行分析。同时,通过ICP-AES测定了铸锭纵向的杂质元素的分布。结果表明,杂质Sb从底端到中上端由于定向凝固的作用呈现浓度升高,从中上端到顶端由于真空蒸馏的作用呈现浓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硅 埚底料 定向凝固 真空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砷化镓真空热分解的理论计算与实验 被引量:9
3
作者 胡亮 刘大春 +3 位作者 陈秀敏 杨斌 白平平 段少飞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410-2417,共8页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砷化镓(GaAs)的能带结构、态密度、密立根布居和差分电荷密度等参数,对其热分解过程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模拟结果表明:在动力学模拟条件下,部分Ga-As键发生断裂,生成Ga和As2,Ga-As键随模拟时间的延长...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砷化镓(GaAs)的能带结构、态密度、密立根布居和差分电荷密度等参数,对其热分解过程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模拟结果表明:在动力学模拟条件下,部分Ga-As键发生断裂,生成Ga和As2,Ga-As键随模拟时间的延长分步断裂。同时,以GaAs废料为原料,对其进行真空热分解实验研究,主要考察蒸馏温度和恒温时间对Ga和As分离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系统压力为3~8 Pa、温度为1273 K和恒温时间为3 h时,残留物镓的品质较好,纯度高于99.99%,砷主要以单质形态存在,危害小。计算模拟结果与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热分解 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VM在真空蒸馏分离锡锌合金中的应用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孔令鑫 杨斌 +4 位作者 李一夫 徐宝强 韩龙 李亮 刘大春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83-489,共7页
基于分子相互作用体积模型,首先使用牛顿迭代法结合Sn、Zn的无限稀活度系数γS∞n、γ∞Zn计算得出对势能相互作用参数Bij和Bji,并利用Bij和Bji计算Sn-Zn二元系的活度aSn、aZn,并将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进行对比分析,最后计算得到Sn-Zn合... 基于分子相互作用体积模型,首先使用牛顿迭代法结合Sn、Zn的无限稀活度系数γS∞n、γ∞Zn计算得出对势能相互作用参数Bij和Bji,并利用Bij和Bji计算Sn-Zn二元系的活度aSn、aZn,并将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进行对比分析,最后计算得到Sn-Zn合金真空蒸馏过程中的气液相平衡组成。结果表明:活度计算值和实验值吻合较好;蒸馏温度为1073 K,液相中含锡量为90%时,气相中含锡仅为0.00001%,Sn-Zn合金能够通过真空蒸馏实现良好分离。进一步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蒸馏温度1073K、恒温时间100 min,15 Pa条件下,液相中含锡为90%时,气相中含锡为0.002%,实验结果与预测结果吻合较好。此研究为真空蒸馏分离Sn-Zn合金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及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相互作用体积模型 真空蒸馏 锡锌合金 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凝固技术去除超冶金级硅中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蒋咏 马文会 +2 位作者 魏奎先 周阳 戴永年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7-18,21,共3页
研究了不同下拉速率对超冶金级硅中铁杂质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较低的下拉速率下,对铁的去除效果最好,底部去除率高达99.45%。其原因主要在于杂质铁在凝固过程中的分凝效应及不同凝固速率。
关键词 超冶金级硅 定向凝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碳热还原煅白制取金属镁的冷凝实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杨成博 田阳 +3 位作者 曲涛 王昱超 徐宝强 戴永年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51-1056,共6页
简要分析了真空碳热还原煅白制取金属镁过程中镁蒸气冷凝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并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提出了解决方案。首先从实验结果的对比中发现,真空碳热还原煅白的冷凝产物会发生燃烧甚至爆炸主要是钠钾等碱金属的自燃所引起的。在对冷... 简要分析了真空碳热还原煅白制取金属镁过程中镁蒸气冷凝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并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提出了解决方案。首先从实验结果的对比中发现,真空碳热还原煅白的冷凝产物会发生燃烧甚至爆炸主要是钠钾等碱金属的自燃所引起的。在对冷凝区的热量分布进行计算分析后,对相应设备进行了改造,结果表明,改造后的冷凝设备对金属镁的直收率有很大提升。最后,对现存的传统真空冷凝设备提出了多级冷凝的改造方案,实验结果表明冷凝产物形貌发生明显改善,晶粒尺寸加大、氧化率降低,钾钠蒸气与镁蒸气分级冷凝,达到安全生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 碳热还原 煅白 蒸气冷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晶硅真空定向凝固系统的仿真优化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杨玺 吕国强 +3 位作者 马文会 魏奎先 罗涛 戴永年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23-1127,共5页
采用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真空定向凝固系统中炉内底部保温层结构对多晶硅温度场及凝固过程中固-液界面的影响,对比了底部保温层为开口、半封闭与全封闭3种情况下的温度分布及凝固情况。模拟的结果表明,在底部保温层全封闭时,... 采用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真空定向凝固系统中炉内底部保温层结构对多晶硅温度场及凝固过程中固-液界面的影响,对比了底部保温层为开口、半封闭与全封闭3种情况下的温度分布及凝固情况。模拟的结果表明,在底部保温层全封闭时,热区的辐射加热效果加强,同时也增加了冷区的散热效果,使坩埚中的硅料温度梯度增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不需要进行坩埚底部水冷换热的凝固系统,并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说明可以通过调节炉内装置来优化多晶硅的真空定向凝固系统,对该系统的设计和优化起到指导与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硅 真空定向凝固 系统仿真 实验研究 保温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碳热还原红土镍矿制取金属镁的热力学分析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田阳 曲涛 +4 位作者 杨斌 戴永年 刘红湘 罗启 徐瑞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14-819,共6页
通过热力学计算,得出红土镍矿被C还原的化学反应自由能和各还原反应临界温度,表明真空可有效降低化学反应自由能,确定了碳热还原氧化镁制取金属镁的反应温度为1200~1350℃,同时存在氧化镁的硅热还原反应。对实验反应剩余物的元素含量... 通过热力学计算,得出红土镍矿被C还原的化学反应自由能和各还原反应临界温度,表明真空可有效降低化学反应自由能,确定了碳热还原氧化镁制取金属镁的反应温度为1200~1350℃,同时存在氧化镁的硅热还原反应。对实验反应剩余物的元素含量计算分析表明,镁元素成功脱除,脱除率达到99.96%;Ni元素几乎全部回收,直收率达99.67%;绝大部分的Fe、Si也得到了回收,直收率分别为83.98%以及85.35%。冷凝物主要为金属镁,元素质量比达到95.59%,由于冷凝区发生逆反应Mg(g)+CO(g)=MgO(s)+C(s),得到的冷凝物经检测含有少量氧化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镍矿 热力学分析 金属镁 真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碳热还原氧化镁制取金属镁的冷凝实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海 田阳 +4 位作者 杨斌 刘大春 徐宝强 曲涛 戴永年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67-871,共5页
采用冷凝区金属Mg直收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和方法,研究了冷凝温度和温度梯度对真空碳热法还原氧化镁产生的Mg蒸气冷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30~100 Pa时,在温度梯度不变的条件下,冷凝温度越接近Mg的露点温度... 采用冷凝区金属Mg直收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和方法,研究了冷凝温度和温度梯度对真空碳热法还原氧化镁产生的Mg蒸气冷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30~100 Pa时,在温度梯度不变的条件下,冷凝温度越接近Mg的露点温度,直收率越高;当冷凝温度合适时,温度梯度越小越有利于Mg蒸气的结晶。冷凝物的SEM和X射线能谱仪分析表明,当冷凝温度接近Mg的露点且温度梯度较小时,所得金属Mg拥有较大晶粒尺寸且排列规则致密,金属Mg的含量可达到90.05%。冷凝物的XRD分析表明,合适的冷凝温度条件下,温度梯度的减小可以增大结晶Mg的晶粒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 冷凝温度 温度梯度 镁蒸气冷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锡电解阳极泥真空处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学鹏 刘大春 王娟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3-88,共6页
采用真空熔炼—真空蒸馏的方法处理焊锡电解阳极泥,在还原真空度20~30 Pa,还原温度为1273 K,还原剂为30%,还原时间1.5 h,蒸馏温度1573 K,蒸馏真空度10-2~0 Pa,蒸馏时间30 min下,得到了纯度为98.13%的粗锡,粗锡中锑、铋、银的含量降低至0... 采用真空熔炼—真空蒸馏的方法处理焊锡电解阳极泥,在还原真空度20~30 Pa,还原温度为1273 K,还原剂为30%,还原时间1.5 h,蒸馏温度1573 K,蒸馏真空度10-2~0 Pa,蒸馏时间30 min下,得到了纯度为98.13%的粗锡,粗锡中锑、铋、银的含量降低至0.19%,0.85%,0.82%,大部分的锑、铋进入冷凝物中,实现了锡与锑等有价金属一定程度的分离。真空处理后得到的粗锡可返回锡电解系统生产精锡,得到的冷凝物可作为锑冶炼原料进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锡电解阳极泥 真空还原熔炼 真空蒸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歧化分解法真空冶金制备铝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秋霞 陈为亮 戴永年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4-25,29,共3页
利用低价氟化铝的歧化分解原理,用氧化铝和铝土矿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1673 K在系统压力小于150 Pa时用氧化铝、氟化铝与还原剂混合煤实验,可得到纯度为93.77%的金属铝;以焦碳作还原剂,铝土矿为原料在1 723 K进行了实验,得到纯度为95.... 利用低价氟化铝的歧化分解原理,用氧化铝和铝土矿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1673 K在系统压力小于150 Pa时用氧化铝、氟化铝与还原剂混合煤实验,可得到纯度为93.77%的金属铝;以焦碳作还原剂,铝土矿为原料在1 723 K进行了实验,得到纯度为95.13%的金属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冶金 歧化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碳锰铁预氧化-真空脱碳制备低碳锰铁热力学分析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宝强 马永博 +1 位作者 杨斌 刘大春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71-677,共7页
提出高碳锰铁预氧化-真空脱碳工艺以制备低碳锰铁。通过热力学计算表明高碳锰铁焙烧氧化过程满足脱碳热力学条件,脱碳反应将进行。脱碳同时锰和铁也被氧化,在873 K分别氧化为Mn_2O_3和Fe_2O_3。温度高于1550 K时碳化锰将与氧化锰反应,... 提出高碳锰铁预氧化-真空脱碳工艺以制备低碳锰铁。通过热力学计算表明高碳锰铁焙烧氧化过程满足脱碳热力学条件,脱碳反应将进行。脱碳同时锰和铁也被氧化,在873 K分别氧化为Mn_2O_3和Fe_2O_3。温度高于1550 K时碳化锰将与氧化锰反应,真空下反应平衡温度降低,且体系压力越小,平衡温度就越低,当体系压力为2 Pa时,温度高于1030 K就可以进行脱碳。本文在热力学计算基础上开展高碳锰铁预氧化-真空脱碳实验研究,在焙烧氧化实验中,证实了脱碳反应的存在,焙烧3 h有13.17%碳被脱除。在真空脱碳实验阶段,延长保温时间及焙烧时间有利于碳的脱除,当高碳锰铁粉在873 K焙烧3 h,后在15 Pa下于1100℃脱碳4 h,成功制备出含碳0.47%的低碳锰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氧化-真空脱碳 高碳锰铁 低碳锰铁 碳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碳热还原分解硫酸钙热力学分析及实验探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燕春培 郁青春 +4 位作者 刘大春 孔祥峰 徐宝强 邓勇 杨斌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7-521,共5页
采用"物质吉布斯自由能法"讨论在常压和体系压强为50 Pa条件下,硫酸钙碳热还原分解的热力学条件并进行了实验探究。计算得出:在常压条件下,在500~800 K时,硫酸钙与碳反应生成CaS,当温度升至1400 K以上时,CaS与CaSO4发生反应生成CaO... 采用"物质吉布斯自由能法"讨论在常压和体系压强为50 Pa条件下,硫酸钙碳热还原分解的热力学条件并进行了实验探究。计算得出:在常压条件下,在500~800 K时,硫酸钙与碳反应生成CaS,当温度升至1400 K以上时,CaS与CaSO4发生反应生成CaO;当系统压强为50 Pa时,第一步反应温度为400~600 K,第二步则降至1100 K以下。实验结论:反应明显分两步发生,第一阶段在400~600 K,第二阶段反应起始于950~1000 K,最终固体产物主要为CaO,含有少量CaS。实验验证了理论计算的正确性,为硫酸钙真空碳热分解提供热力学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O4 真空 碳热还原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渣真空蒸馏的实验探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洋洋 李一夫 +2 位作者 杨斌 徐宝强 戴永年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74-977,共4页
采用真空蒸馏方法对硫渣进行处理,热力学计算表明:在系统压力10Pa,蒸馏温度1173K时,渣中cues与sn反应的△G值为-20343J。在系统压力5~20Pa,蒸馏温度1173K及蒸馏时间10~30min实验条件下进行真空蒸馏实验,并对产物进行x射线衍射... 采用真空蒸馏方法对硫渣进行处理,热力学计算表明:在系统压力10Pa,蒸馏温度1173K时,渣中cues与sn反应的△G值为-20343J。在系统压力5~20Pa,蒸馏温度1173K及蒸馏时间10~30min实验条件下进行真空蒸馏实验,并对产物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及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残留物中Cu含量提高到30%左右,挥发物中主要物质为SnS,渣中的硫化亚铜(CUES)与金属锡反应,生成硫化亚锡(SnS)与金属铜,硫化亚锡在此条件下全部挥发,金属铜富集于残留物中。上述理论及实验研究表明:硫渣中锡铜的真空蒸馏分离是可行的,且铜在冶炼过程中得到开路处理,此工艺具有流程短,操作简单,无污染,符合冶金工业清洁生产的发展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渣 真空蒸馏 硫化亚锡 挥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铁热还原氧化锂制备金属锂的热力学分析与实验初探 被引量:4
15
作者 樊粉霞 徐宝强 +3 位作者 戴永年 刘永成 杨斌 刘大春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23-1128,共6页
通过相关的热力学理论计算,对常压及真空条件下以碳酸锂为原料分解成氧化锂以及铁热还原氧化锂制备金属Li进行了热力学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常压下碳酸锂很难发生分解反应,当系统压力降到1Pa时,碳酸锂的临界分解温度降为889K,并且... 通过相关的热力学理论计算,对常压及真空条件下以碳酸锂为原料分解成氧化锂以及铁热还原氧化锂制备金属Li进行了热力学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常压下碳酸锂很难发生分解反应,当系统压力降到1Pa时,碳酸锂的临界分解温度降为889K,并且真空中用铁还原氧化锂制备金属Li是可行的。并根据计算设计进行了铁还原氧化锂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热力计算上,系统压强为1~5Pa,温度为1423-1573K的条件下,金属铁能还原出金属锂,锂的还原率为4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冶金 碳酸锂 铁粉 热力学分析 锂的还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铟真空蒸馏多级冷凝法提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丁川 邓勇 +2 位作者 袁聪聪 杨斌 戴永年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4-99,共6页
本实验采用真空蒸馏多级冷凝提纯粗铟的实验研究,其特点是通过高温真空蒸馏使得粗铟挥发,根据不同金属元素冷凝温度的不同,设置适合的冷凝温度梯度,从而达到除杂提纯的效果,实验表明,由于冷凝温度的不同杂质元素分别冷凝在1-10级的冷凝... 本实验采用真空蒸馏多级冷凝提纯粗铟的实验研究,其特点是通过高温真空蒸馏使得粗铟挥发,根据不同金属元素冷凝温度的不同,设置适合的冷凝温度梯度,从而达到除杂提纯的效果,实验表明,由于冷凝温度的不同杂质元素分别冷凝在1-10级的冷凝盘的两端,而金属铟主要集中在中间冷凝盘中。最佳条件:温度1400℃,保温1 h,压强为10~15 Pa,此时铟主要分布在中间3-6冷凝盘中,其中杂质元素Cu、Cd、Fe、Al、Sn主要分布在1-2级和杂质元素Pb、Tl主要分布在8-10级冷凝盘,其中3、4冷凝盘中铟纯度为99.9%,直收率为53.87%,5、6冷凝盘的铟纯度为99.99%,直收率为36.7%,,因此99.9%以上的直收率达到90%以上,杂质可以达到4~6 N(99.99%~99.9999%)铟的国家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蒸馏 多级冷凝 精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脆硫铅锑矿真空蒸馏富集Sb_2S_3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董朝望 熊恒 +5 位作者 王威 邓勇 杨斌 陈秀敏 卢勇 刘大春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70-1476,共7页
从理论上分析了真空蒸馏脆硫铅锑矿富集Sb_2S_3的可行性并展开了实验研究,对实验样品进行元素成分分析和物相分析,探究蒸馏温度保温时间等因素对富集Sb_2S_3的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真空蒸馏的方法可以实现脆硫铅锑矿中Sb_2S_3的富... 从理论上分析了真空蒸馏脆硫铅锑矿富集Sb_2S_3的可行性并展开了实验研究,对实验样品进行元素成分分析和物相分析,探究蒸馏温度保温时间等因素对富集Sb_2S_3的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真空蒸馏的方法可以实现脆硫铅锑矿中Sb_2S_3的富集,获得高质量的Sb_2S_3,随着温度的升高,锑元素的挥发率不断增加,但冷凝物中锑含量先增加后减小。通过对比确定实验最佳蒸馏温度为973 K,保温时间为30 min,Sb_2S_3的挥发率高达92.84%,锑的含量高达68.47%。对比目前主流处理技术,该方法可以缩短锑冶炼现有工艺流程,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锑 真空蒸馏 富集 脆硫铅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锑合金的真空蒸馏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宋冰宜 蒋文龙 +1 位作者 杨斌 徐宝强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77-1482,共6页
回收利用铅、锑冶炼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铅锑合金意义重大。本文计算了923-1373 K温度范围内纯铅和纯锑的饱和蒸气压、锑的分离系数和气液相平衡成分图,从热力学上分析了铅锑合金真空蒸馏分离的可行性。计算结果表明:铅、锑能够通过真... 回收利用铅、锑冶炼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铅锑合金意义重大。本文计算了923-1373 K温度范围内纯铅和纯锑的饱和蒸气压、锑的分离系数和气液相平衡成分图,从热力学上分析了铅锑合金真空蒸馏分离的可行性。计算结果表明:铅、锑能够通过真空蒸馏实现较好分离。进一步实验研究了蒸馏温度、时间以及不同成分Pb-Sb合金真空分离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973 K,蒸馏时间30 min,炉内压强5-10 Pa条件下对合金进行真空分离,气相中富集57.44%的锑,液相中得到88.82%的粗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Sb合金 真空蒸馏 合金分离 挥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蒸馏分离脆硫铅锑精矿中闪锌矿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董朝望 熊恒 +4 位作者 邓勇 王家驹 陈秀敏 杨斌 戴永年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4-71,共8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真空蒸馏从脆硫铅锑精矿中分离闪锌矿的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闪锌矿与脆硫铅锑精矿分离的可行性并开展了实验研究。理论计算结果表明,Sb2S3,PbS,ZnS和FeS在实验温度范围内挥发性依次减弱且不会分解。对实验样品采取化学分... 提出了一种利用真空蒸馏从脆硫铅锑精矿中分离闪锌矿的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闪锌矿与脆硫铅锑精矿分离的可行性并开展了实验研究。理论计算结果表明,Sb2S3,PbS,ZnS和FeS在实验温度范围内挥发性依次减弱且不会分解。对实验样品采取化学分析及X射线衍射和能量色散谱物相分析,探究蒸馏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闪锌矿分离富集效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真空蒸馏脆硫铅锑精矿的方法可以实现闪锌矿与其他硫化物的分离和富集,在温度为1073~1573 K,随着蒸馏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增加,锌的富集比出现先增加后稳定的趋势,蒸馏温度的对闪锌矿分离的影响大于保温时间。当保温时间为1.0 h,蒸馏温度为1473 K,系统压力为50 Pa时,锌以闪锌矿形式存在于冷凝盘中,锌含量高达66.32%,接近于纯硫化锌中锌的含量66.67%。该方法为脆硫铅锑矿的冶炼提供的新方法,同时为含有闪锌矿的其他矿物提取闪锌矿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锌矿 脆硫铅锑精矿 分离 真空蒸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镁真空碳热还原过程焦煤的热解行为研究 被引量:23
20
作者 郁青春 戴永年 +3 位作者 曲涛 邓勇 杨斌 李志华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84-588,共5页
焦煤的热解经历干燥阶段、胶质体阶段和焦炭生成三个阶段,第二阶段焦煤失重较多。常压条件下焦煤热解时固定炭损失较多,孔隙度随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500℃热解30 min后胶质体数量较少,物料内部变化不大;真空条件下煤热解时固定炭不... 焦煤的热解经历干燥阶段、胶质体阶段和焦炭生成三个阶段,第二阶段焦煤失重较多。常压条件下焦煤热解时固定炭损失较多,孔隙度随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500℃热解30 min后胶质体数量较少,物料内部变化不大;真空条件下煤热解时固定炭不损失,孔隙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升高,60 min后降低,500℃热解30 min可生成较多数量的胶质体,碳元素和镁元素分布趋于均匀。用焦煤做还原剂进行氧化镁真空碳热还原可以得到较纯净的金属镁,没有发生喷料现象。焦煤具有良好的黏结性和结焦性,适于做还原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镁 焦煤 热解 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