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筑消防设计审核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1
作者 章福昌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2003年第B10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消防设计 防火间距 防火 自动灭火系统 高层民用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峨眉山古建筑防火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政国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2003年第B10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峨眉山 古建筑 防火 消防安全 火灾危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消防负荷的供电
3
作者 章福昌 肖学金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2004年第B05期55-56,共2页
依据国家相关消防技术规范的要求 ,闸述了消防负荷按照建筑类别的不同的分级原则 ,根据不同负荷等级对供电电源可靠性的要求 ,给出了基本的供电方案。
关键词 消防 负荷等级 电源 配电系统 高层民用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户外广告亟待消防规划管理
4
作者 李其明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2005年第B03期139-140,共2页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广告尤其是户外广告正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充斥着我们的神经。其中的大量电气设备的使用,也对当今城市的消防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就城市户外广告在消防管理方面的现状,谈点个人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广告尤其是户外广告正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充斥着我们的神经。其中的大量电气设备的使用,也对当今城市的消防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就城市户外广告在消防管理方面的现状,谈点个人观点和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外广告 城市 个人观点 消防管理 改革开放 看法 科学技术 消防规划 消防安全管理 电气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消防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5
作者 唐友勇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2003年第1期81-82,共2页
关键词 农村 消防工作 现状 对策 消防法制 消防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灾害救援队人员调派和装备配置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罗艺鑫 杨黎仁 姜连瑞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27-1432,共6页
为实现地震初期救援人员的迅速调派和救援装备的优化配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用经验公式计算埋压率从而估算救援人员需求量的方法,结合联合国对专业地震救援队的建设要求,分析了救援队的能力需求,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能力权重... 为实现地震初期救援人员的迅速调派和救援装备的优化配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用经验公式计算埋压率从而估算救援人员需求量的方法,结合联合国对专业地震救援队的建设要求,分析了救援队的能力需求,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能力权重,以重型救援队为例得出救援队人员构成方案;最后以装备总重量最轻和性能最优为目标建立装备配置优化模型,使用遗传算法通过MATLAB软件实现了对救援装备优化的有效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工程 优化配置 地震救援 人员调派 装备配置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隧道人员疏散时间计算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成艳英 谢玮 +3 位作者 张玉春 彭奇 刘劼玮 陈柯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1-126,共6页
为精确计算隧道人员疏散时间并为疏散通道合理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综合人员疏散距离、运动速度、隧道宽度、出口流量以及交通量等参数对人员疏散时间的影响,提出一种新型公路隧道人员疏散时间计算经验模型,全面考虑出口处发生交通堵塞的... 为精确计算隧道人员疏散时间并为疏散通道合理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综合人员疏散距离、运动速度、隧道宽度、出口流量以及交通量等参数对人员疏散时间的影响,提出一种新型公路隧道人员疏散时间计算经验模型,全面考虑出口处发生交通堵塞的临界条件、堵塞开始时间及堵塞持续时间;基于该模型,以某水下隧道为例,分析隧道设置不同横向/竖向疏散通道时,隧道人员荷载密度、人员运动速度对人员疏散时间和出口堵塞状况的影响,提出横/竖向通道等效设置间距基本关系。结果表明:在隧道横/竖向通道不同疏散方式下,人员疏散时间受行走速度影响程度不同,而与人员荷载密度关系极大;同等条件下隧道横通道疏散能力明显大于竖向疏散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疏散时间 计算模型 横向疏散通道 竖向疏散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员行为对火场痕迹物证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罗敏捷 韩孟桥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74-1476,共3页
为了提高火灾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充分考虑人员活动对火场痕迹的影响,针对火灾现场群众、灭火战斗员和火灾调查员三类人群,结合不同人员的心理活动、行为方式,对不同人员进出火场时可能的行为方式以及造成的相应痕迹特征进行了具体分析,... 为了提高火灾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充分考虑人员活动对火场痕迹的影响,针对火灾现场群众、灭火战斗员和火灾调查员三类人群,结合不同人员的心理活动、行为方式,对不同人员进出火场时可能的行为方式以及造成的相应痕迹特征进行了具体分析,说明人的行为会对痕迹物证造成特定影响,有助于多角度考虑火场痕迹的成因,为实际火灾调查提供更科学的分析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调查 行为方式 物证 火场痕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